不定形耐火材料耐火浇注料的三种结合方式

水泥结合

  水泥结合包括下述三种类型:

  ①水泥水化产物之间直接发生物理化学作用产生的结合;

  ②水化产物和高活性物质(如硅溶胶)反应产生的结合;

  ③水化产物和硅灰、锻烧高岭土微粉、煅烧氧化铝微粉等具有火山灰活性物质的表面发生物理化学作用产生的结合。

  化学结合

  化学结合是依靠结合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结合。但是,这些化学反应不包括可水化物质与水的反应,至少不以水化为主,否则,就应归类于水化结合。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化学结合有下述三种类型:

  ①结合剂和耐火材料反应产生的结合;

  ②结合剂和硬化剂反应产生的结合;

  ③以上两种方式复合产生的结合。

  例如,水玻璃结合既可以由结合剂和耐火材料反应产生(水玻璃镁砖),也可以由结合剂和硬化剂反应产生(水玻璃+氟硅酸钠)。磷酸盐结合既可以由结合剂和耐火材料反应产生(磷酸盐砖),也可以由复合结合产生(由磷酸作结合剂,水泥作促凝剂制作的磷酸盐结合不定形耐火材料)。

  凝聚结合

  凝聚结合指由微粉凝聚产生的结合。凝聚结合有下述两个关键:

  ①实现微粉由分散到凝聚的转变,这就需要迟效硬化剂;

  ②增大固相体积,减少液相体积,减少气孔率和提高微粉间的粘接力。这样就或多或少地与水泥结合有些关联。

  广义上说,水泥是能发生水化反应,进而通过直接和间接的物理化学作用产生结合或强度的粉状物质。例如,铝酸钡Ba0•Al203是一种特种耐火水泥。再如,ρ-AUOs也是一种特种耐火水泥。还有Mg0-SiO2-H2O结合被认为是凝聚结合。但是,这种结合需要利用MgO的水化改变液相的性质产生凝结,利用MgO的水化物和硅灰表面发生作用产生硬化,还需要MgO和硅灰在升温过程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M2S等物质产生结合。所以,本质上MgO-SiO2-H2O结合也属于水泥结合。

  一般情况下,不定形耐火材料耐火浇注料的结合分为水泥结合、化学结合、凝聚结合三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