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船舶行业绿色智能发展动向

我国船舶行业绿色智能发展近期动向整理如下,供行业参考: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试航成功近日,太湖实验室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顺利完成海上航行试验与科研试验。本次试航共32家参研参建单位148人参与,历时15天,航程2500海里。开展了54个大项、总计512个分项的试验,对总体性能、动力电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通导系统、智能系统等进行了考核验证,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部分关键性能指标超过预期。该船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实海验证中试平台”的核心重大装备,全船采用模块化加换装设计,具有高度智能化、接口可扩展性强、空间冗余度高、功能用途广泛等特点。交付后将主要用于执行绿色智能技术中试验证、深远海装备水面支持保障和海洋科学综合调查服务等任务。海洋级智能科考船“同济”号试航成功近日,海洋级智能科考船“同济”号完成船舶试航。本次试航历时8天,完成了总体性能、居住环境振动噪声、水下辐射噪声、智能航行及远程遥控系统等100余个试验项目,试验结果全部达标。船舶操纵性能、最大航速、居住环境等多项性能均优于设计指标。“同济”号的第一次科考航次预计在2025年8月开展,为期近一个月,将赴我国南海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察。“同济”号可适用于无限航区(冰区除外),具有全天候作业能力,船长约82米,船宽15米,排水量约2800吨,最大航速16节,全回转吊舱推进,续航力8000海里,载员45人。它取得了中国船级社(CCS)智能船舶规范i-ship(R1,No,E,I)四个智能符号,分别是岸基远程遥控、开阔水域自主航行、智能能效管理和智能集成平台。该船的智能能效系统、航线智能规划功能可提高航行效率,降低油耗节约运行成本约3%至5%。智能内河集装箱船“智翼号”实现常态化运行近日,国内首艘通过中国船级社(CCS)认证的智能内河集装箱船——浙江海港内河航运有限公司所属的“浙港内河002(智翼号)”缓缓靠泊嘉兴港乍浦港区码头,意味着该船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智翼号”总吨近1000吨,可满载64个标准箱。该船通过船舶智能集成信息平台、船岸协同交互系统、智能航行系统等关键核心系统的集成应用,可实现远程控制和特定条件下的自主航行。宁波远洋纯电海船项目入选国家示范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宁波远洋“740TEU纯电动集装箱海船研究与应用”项目成功入选。为全球沿海零碳运输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由宁波远洋发起建造的740标准箱纯电动集装箱海船属于交通领域示范项目(船舶),是全球最大、国内首批万吨级纯电动集装箱海船。该船长127.8米、宽21.6米、箱位数742标准箱,于2024年10月开始建造,预计在2026年建成交付。在研发设计建造方面,该船配备了智能船舶系统、高压岸电装置等智能绿色设备,具备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经济、高效、智能”的设计理念,可实现船舶营运及靠泊装卸货全过程零排放。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6-17

Fearnley Securities订造2艘海洋工程支持船

近日,由挪威投资银行Fearnley Securities牵头的新项目已订购2艘海洋工程支持船(offshore support vessel,OSV)。据悉,北欧汉堡集团(Nordic Hamburg Group)和总部位于迪拜的Inter Gulf是此次建造的2艘海洋工程支持船的最大投资方。Fearnley Securities在领英(LinkedIn)发布的动态中表示:“祝贺北欧汉堡船舶管理公司(Nordic Hamburg Shipmanagement)、Inter Gulf Marine LLC及其他投资者在新成立的项目中成功签订2艘海洋工程支持船新造船合同。”据悉,2艘海洋工程支持船计划于2026年第四季度交付,Fearnley Securities担任该项目的牵头者。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6-17

一家新的中资航运公司成立!将组建自有船队

在中非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一家由中资企业联合打造的新航运公司正式成立。近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与顺达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的顺屿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投入运营,并实现中西非航线的顺利首航,标志着一条贯通中国与几内亚的新型双向航运通道正式打通。顺屿海运由象屿股份与深耕几内亚矿产资源的顺达矿业共同出资组建,旨在构建覆盖西非至中国大宗矿产回程与中国至西非件杂货出程的双向航运服务体系。据悉,该公司将以Capesize大型散货船为主要运力平台,重点聚焦铝土矿等资源运输,并同步拓展工程设备、机械物资、生活必需品等杂货出口业务,推动“去有货、回有矿”的高效航线运营模式。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6-17

济泰高速交能融合项目正式开工

6月16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投资建设的济泰高速交能融合项目(供用电系统节能降耗升级改造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以创新性“碎片化空间”光伏发电+大容量储能为核心,构建高速公路高比例绿色电力自洽供能体系,是山东省最大储能容量占装机比例的高速交能融合项目。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6-17

福建古田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及尾水系统工程开工

6月16日,福建省首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华电福建古田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及尾水系统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该项目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时期重点实施项目,也是福建省2025年重点项目,规划装机容量250兆瓦,安装两台125兆瓦立轴单级可逆式水泵水轮机。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6-17

甘肃首条自主投资铁路迎突破

6月13日,随着最后一次光面爆破完成,甘肃省第一条自主投资建设的铁路——天陇铁路(天水至陇南)首条特长隧道徐家坪隧道贯通,为后续铺轨工作奠定基础。新建天水至陇南铁路是甘肃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两廊六轴十直联”中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走廊东通道铁路之一,还是甘肃省首条全额投资、自主修建的单线客货共线铁路。由中铁四局承建的Ⅰ标五分部项目全长17.97公里,其中徐家坪隧道全长16.27公里,隧道洞身多处穿越断层破碎带和浅埋段,最大埋深600米,是天陇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天陇铁路是连接甘肃省天水市与陇南市之间的快速铁路干线,为客货兼顾的区域铁路干线,正线全长208.207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天陇铁路建成后将与陇海铁路、兰渝铁路连接,成为打通甘肃南向通道、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能的关键一环,对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和构建“北煤南运”新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6-16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