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开拓创新,
努力实现修建部发展的新突破
公司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把非钢产业确定为张钢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实现双擎发展的重要依托,修建部作为公司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4年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开拓钢铁和非钢两个领域,力求在传统冶金设备市场、国际工程、功能材料领域实现新突破.
1、国内市场方面,准确把握冶金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最大限度的占领集团内市场和做好集团外部市场的承接,实现国内冶金设备市场的新突破。由于受当前钢铁行业大形势的影响,集团内部的莱钢机制公司已退出了冶金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竞争,济钢重工受环保政策影响其铸造产业也有退出市场竞争的趋势,省内其他冶金设备制造公司也因生产任务不足举步维艰,根据当前的竞争态势,修建部全年要抢抓市场机遇,要充分利用未来集团公司的协同政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好竞争对手退出后的市场承接,最大限度的占领集团内外的炼铁非标设备市场,实现国内传统冶金设备市场的新突破。
2、国际市场方面,积极稳妥的实施“走出去”战略,抢占冶金设备海外市场份额,尝试承揽国际冶金建设工程,努力实现国际市场的新突破。全年要加强与中冶海外、中冶东方、秦冶重工的合作,充分发挥张钢泰成的品牌优势,力争在越南、印度、印尼等海外项目上实现传统金设备销售2000万-2500万的全年目标。去年修建部针对青岛中材公司的印度380高炉、35吨转炉大包工程项目进行了积极合作洽谈,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储备,期待着项目下一步的谈判结果。山东山威集团正在洽谈中的印尼230高炉工程项目也有意与我方合作共同承建,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尝试承件国际冶金工程项目,拓展生存空间,
3、充分发挥自身铸造优势,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在功能化材料域实现新突破。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适时开展与长沙中青耐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开发其专利产品洗沙船用洗沙管锰钢耐磨材料和高速轧辊铸造修复项目,市场前景每年销售收入在1个亿。 全年以35MnSi齿轮批量生产销售为契机,力争成为东营地区石油机械行业的上游配套合作伙伴,加快铸件产品向非钢领域的突围。开展广泛市场调研,适时进入轧辊铸造开发,使其成为3-5年的长线产品突围方向。
二、扎实推进精益生产模式,服务好总厂生产,积极融入“第二个张钢”建设,努力在房地产、物流工业园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
1、服务总厂在轧钢轧辊加工方面,要紧跟轧钢分厂生产品种调整节奏,优先安排生产、合理调度资金,确保轧钢厂所需轧辊按时准点供应。在炼铁、炼钢等主产方面,全年保质保量按时供应炼铁、炼钢系统所需备品备件,及时完成总厂下达的各项检修任务和提供大型吊装设备及车辆服务,为总厂一线的顺产做出应有贡献。
2、充分利用老厂资源优势,做好联通路东延、东四路北延的拆除和围墙的砌筑工作,积极参与在张钢房地产的建设,在内外同利的情况下确保房地产工程所用混凝土按时准点供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物流工业园建设。
3、扎实推进量化考核体系建设,打好降本增效攻坚战。进一步深化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活动,要把降本目标层层分解,传递到每一个车间科室,严格把每月的成本指标与奖金收入挂钩,创新量化考核体系,坚决不搞平衡,坚决打破大锅饭,确保完成全年降本增效50万的目标。
三、充分利用好两方面人力资源,激发职工创造潜力,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
全年要完善职工创新奖惩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和不同渠道为职工搭建创新舞台,鼓励职工在管理、生产、技术、工艺领域开展创新活动,凝聚职工智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全年目标实现。
全年要充分利用修建部灵活的用工机制,形成正式用工和临时用工的有益互补。稳定正式工队伍,保证技术水平不降低,在生产任务大于正常的情况下积极发展临时工队伍,使其成为有效补充,任务多时扩展临时工队伍,任务不足缩减临时工队伍,形成弹性用工机制,降低用工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
困难与机遇总是同生共存,困难面前我们有信心利用公司董董事长倡导的稻盛和夫的管理理念,将产品的销售最大化,消耗最小化的原则,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使我们的企业在恶劣的环境中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