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来临 螺纹钢转弱成定局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1-19

螺纹钢期货已连续数周维持震荡格局,短期内虽难以走出流畅的单边行情,但震荡转弱趋势已定。而从基本面来看,APEC会议之后钢厂陆续复产,市场投放增多但成交转弱,各地钢价已经全面回落。

从陆续公布的10月份数据来看,受政策宽松的影响,螺纹钢主要终端需求房地产和基建行业均出现一定复苏。10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为11.8%,较上月上升3.2%。另外基建投资大幅反弹7.2%再次站上20%,为23.2%。多项数据均显示政策的宽松对以上两个行业有较好的刺激。这也造成了10月以来钢材需求的集中释放,推动了国庆后现货钢价的明显反弹。

但随着天气转冷,建筑用钢的季节性转弱趋势逐渐明朗。西本新干线交易平台数据显示,近期工地需求继续减弱。采购节奏上,由于对未来价格并不乐观,近期工地采购多是随采随用甚至是推迟采购为主,市场整体出货量处于低位。

而从现货价格来看,上周螺纹钢现货价格全面回落。截至11月17日,上海三级螺纹钢价格下跌20元/吨至2920元/吨,北京三级螺纹钢价格下跌60元/吨至2580元/吨,广州三级螺纹钢价格下跌20元/吨至3280元/吨。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0月我国粗钢产量6752万吨,同比下降0.3%,粗钢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1-10月我国粗钢产量68535万吨,同比增长2.1%。另据中钢协数据显示,11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163.5万吨,旬环比下降3万吨,降幅1.82%;上旬末重点企业钢材库存1399.8万吨,旬环比下降14.5万吨,降幅1.03%。

河北地区钢材产量受APEC影响产量出现收缩,即使APEC会议结束,该地区钢材产量短时间内依旧难以恢复到之前水平。

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0月钢材出口同比增长68.6%,至855万吨,创历史新高。按照中钢协估计,今年钢材出口预计突破8000万吨,将创有史以来最高。预计今年钢铁出口量约占全国粗钢产量的10%,而往年这个数字不过2%-3%。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外差价扩大,今年前三季度钢材进口均价1246美元/吨,而出口均价783美元/吨,进出口差价扩大到463美元/吨。而中国钢材出口骤增,引发全球贸易摩擦加剧。9月4日以来国际上已有8起针对中国钢材的反倾销调查。

截至11月14日,全国螺纹、线材、中板、热轧和冷轧五大品种库存总量1024.30万吨,周环比降幅为1.87%,同比降幅为24.19%;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为421.90万吨,周环比降幅为0.68%,同比降幅为19.92%;全国热轧库存总量为261.20万吨,周环比降幅为3.19%,同比降幅为31.32%。目前社会库存继续下降,贸易商订货意愿较为低迷。不过时间进入12月以后,随着到货增多而出货减少,社会库存仍可能面临被动上升的压力。

而从钢厂库存来看,据中钢协数据显示,11月上旬末重点企业钢材库存1399.8万吨,旬环比下降14.5万吨,降幅1.03%。可以认为,由于钢厂前期过度去化加上11月初河北限产较为严格,钢厂库存仍处于相对低位,库存风险并未明显积聚。

从主要的原料品种铁矿石市场来看,APEC会议已结束,钢厂陆续复产,但由于在会议之前就已有原料补库,会议后还未见明显补库行为。东北地区冬储也接近尾声。目前市场比较谨慎,港口现货价和掉期市场出现一定幅度下跌,开始向连铁靠拢。11月13日62%品位普氏铁矿石指数收在75.75美元/吨,较上周五下跌0.25美元/吨。

随着APEC会议的结束,河北地区钢材供给会有所复苏,供给端会有一定释放。从需求端来讲,年底正值项目赶工期时间节点,短期需求尚可,但临近年底,传统需求淡季已至,后期需求萎缩已成定局。综上,在宏观及行业政策面均没有超预期利好出台的情况下,螺纹钢期货可能跟随基本面的转弱而震荡回落。

相关阅读

生铁:是稳中上涨,交投好转 29日煤焦市场简讯汇总 华南废钢:市场逐步休市,废钢稳中偏弱 29日全国钢坯市场收市盘点 进口矿日评:矿价震荡运行 市场交投缩减 28日铁矿石行情:价格整体走跌 后期震荡偏弱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