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灿锋任阳春新钢铁副总经理

1月16日上午,阳春新钢铁召开干部大会。湘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杨建华,湘钢党委副书记(公司正职)张志钢,湘钢总会计师张明,湘钢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严政,以及阳春新钢铁全体中高层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公司党委副书记张卫国主持。会上,严政宣读了湘钢党委任命决定:彭灿锋同志任阳春新钢铁副总经理。湘钢党委副书记(公司正职)张志钢代表湘钢党委希望公司新的党委领导班子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坚持变革创新、作风建设,保持企业盈利状态、更好凝聚发展职工,大力推进“提质升级”、建成“精致企业”,以新面貌展现新作为。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1-17

柯善良履新八一钢铁董事长

1月15日,八一钢铁公司发布变更董事长的公告,董事长吴彬因工作变动提交辞呈,辞去董事长职务。公司董事会选举柯善良先生为公司董事长,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任期一致。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1-16

抚顺特钢:第一大股东由东北特钢变更为沙钢集团

抚顺特钢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由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沈彬。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引起公司管理层发生变动,也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东北特钢拟将质押给沙钢集团的5000万股公司股份转让给沙钢集团抵偿部分借款,抵偿借款对价为2.95亿元。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沙钢集团持股比例上升至15.43%,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东北特钢及沙钢集团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1-15

徐州瑞马与攀华集团签约:菲律宾镀锌项目开启新征程

1月13日上午,徐州瑞马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马智能”)董事长戴海峰一行,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合作的坚定信念,莅临攀华集团总部进行友好访问。攀华集团董事长李兴华亲自接待了来访嘉宾,双方共同见证了攀华菲律宾镀锌项目签约仪式的重要时刻。此次签约预示着双方在海外项目合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活力。此次签约仪式不仅是两家企业强强联合的又一力作,更是双方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中迈出的关键一步。攀华集团作为国内钢铁行业的佼佼者,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卓越的市场表现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而瑞马智能作为智能技术领域的先锋企业,凭借其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的深厚积累,为众多行业提供了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在签约仪式上,攀华集团董事长李兴华首先对瑞马智能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攀华集团一直致力于拓展海外市场,而菲律宾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其镀锌板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此次与瑞马智能携手,将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共同推动菲律宾镀锌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当地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瑞马智能董事长戴海峰在发言中也对攀华集团的热情接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表示,瑞马智能一直秉持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的理念,不断推动智能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此次与攀华集团的合作,是瑞马智能在钢铁行业智能化转型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双方将共同努力,将菲律宾镀锌项目打造成智能化、高效化的典范,为行业树立新的标杆。签约仪式后,双方就项目的后续推进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讨论了项目的建设时间表、技术研发合作、市场拓展策略等重要议题。双方一致认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徐州瑞马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浩杰、营销总经理鲁培根、营销总监佟菊、连续镀锌设计经理李孝芳、机械设计主任吕卫丁、规划设计主任施英杰,攀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协强、采购部部长杜秋、生产部部长余斌东、重庆万达薄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伟明等参加了此次座谈。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1-14

镔鑫钢铁2024年完成销售规模360亿元

位于江苏连云港的镔鑫钢铁集团,面对传统建材市场大幅萎缩、内卷的严峻挑战,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改造传统工艺,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营造绿色生产、智慧办公的环境吸引人才。2023年以来,厂区出新、产品上新,升级转型驶入快车道。培育数字“大脑”智慧生产让蓝领变白领“炼铁有六七个环节,以前我在烧结、石灰、高炉等车间来回跑,工区长2公里,一天下来全身灰。现在坐在电脑前看生产直播,有事打个电话,工区10米,干净轻松。”镔钢铁前部调度员赵大为坐在新建成的智慧中心对记者说。记者在镔钢占地数千平方米、几层楼高的智慧中心看到,一侧墙壁上排列着6个液晶大屏,大屏上展示企业炼铁、炼钢、能源、安全、环保、物流、仓储等10大类实时数据。这些数据通过采集设备源源不断输入,经过可视化加工,最后以简明的表格、坐标、图像等还原生产过程,包括17个厂部、几百个生产场景。比如炼铁环节,一个模拟高炉的动态3D图呈现在屏幕中央,高炉内的温度、配料占比等数字在3D图上不断变化,形象生动一目了然。智慧中心里还有多个电脑围成的工作区。这里有各车间监控画面实时传输,甚至1600多度的高炉内也装有特种摄像头,图像清晰完整、无卡顿……工作人员远程操控智能车间里的机器人或设备作业,时延控制在“毫秒级”。镔钢生产部副部长孟宪新介绍,智慧中心投运后一线员工减少一半。环保检查以前必须到现场,现在各点位环境监测数据都汇聚到此。“一旦排放超标,数字就从绿变红,并发出警报,我们立刻分析处理。”“传统冶金企业的数智化改造,就是一个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生长过程。”镔钢董事长、冶金工程博士林滔介绍,镔钢2019年启动数字化建设,一期投入6亿多元,打造工业互联网底座,嫁接云计算、大数据、AI等最新技术,并分三步推进:第一步,对企业涉及生产、经营、物流、低碳、循环经济等各领域原始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此,镔钢建设了基础自动化数字系统,安装了1000多个现场采集录入设备、1500多个摄像头,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自2022年10月运行以来,已采集数据170亿条,覆盖17个厂部,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开发与服务能力。第二步,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把数字变成资源。镔钢数字化团队和业务部门紧密合作攻关,对企业400多个生产经营场景进行了数字化建模,推动流程再造,目前已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实现940多项智能应用。比如,数智化改造前,镔钢的炼铁过程包含各类原料采购、物流、准备、烧结、球团、高炉炼铁等六七个主要环节,共20多个工序,生产数据人工记录,格式不一,“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上下不达、左右不通”,导致浪费、时效差、成本难核算等问题。针对这个顽疾,镔钢借助先进的生产管理和数据分析系统,对炼铁相关20多个工序建立数字模型,并整合成一个部门——铁前部,实现人员大精简、效率大提升,全过程可跟踪追溯。“新的铁前部就是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生产流程重大变革。这样的案例在镔钢数智化改造中还有很多”,镔钢信息部负责人黄江云说。第三步,将镔钢工业互联网延伸到全产业链,推进新型工业化。林滔表示,镔钢正与南钢金恒、赛迪等知名企业合作,创新应用场景,深入推进数智化改造。计划未来几年,向上下游和关联中小微企业,开放镔钢工业互联网,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共同推进产业链现代化。“以大数据、AI等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就像一个人从走路到骑自行车,再到开汽车的转变,效率将呈指数级上升,不跟上潮流就会被淘汰。”据介绍,经过数智化改造,镔钢的吨钢生产成本比2年前下降104元,人均生产率提高30%。2023年镔钢获评省五星级上云企业,2024年获评省级智能工厂。跳出内卷红海锻造名优特钢创新品牌研发创新高层次产品是镔钢转型升级的另一主线。镔钢近年持续高投入加强研发,推动产品从普通建材向高端建材和工业材转型,实现从普钢到优钢,再到特钢的升级,下一步将引进先进生产装备,向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高端装备制造赛道切换。镔钢技术副总裁于原浩介绍,镔钢科技创新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提升质量。集中力量进行材料研发和工艺创新,连续几年研发投入都达到6亿元,2022年超9亿元。与3年前相比,现在镔钢的线材脆断率显著降低,而强度则明显提高。比如下游用户通常需要将直径6.5毫米的线材拉伸到3至4毫米,而镔钢的产品可拉伸至1.9毫米,应用领域更广,成本更低。镔钢工业材从无到有仅用两三年时间,目前性能指标精确度达到小数点后3至4位,远高于传统建材的1到2位,产品供不应求。2024年工业材产量达到100万吨,占总产量的3成,2025年预计升至5成。其次是鼓励技术人员和工人从实际问题出发,广泛开展面向生产全过程的技术革新、创新、攻关和小发明、小创造。炼钢车间主任胡同芳介绍,镔钢的品种钢生产过程中,现在可以通过采集不同阶段声音特性来组织调整原料配比。通过在冶炼过程中加入钒和铌等元素,增加钢材的强度和性能。轧钢生产厂长万鹏介绍,镔钢高速棒材新产品已经打入了央企海底隧道项目。镔钢的创新引领首先以人才为本。记者采访发现,这家企业有许多来自各大名校的学生,生产环节的负责人不少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冶金企业,有些是业内知名专家。镔钢新聘请的总工程师程乃良,是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36名委员之一,是镔钢从宝钢聘请的冶金专家。程乃良介绍,镔钢计划用几年时间完成产品转型,瞄准重点工程使用的高标准钢,和汽车用零部件,实现从优质钢到特种钢跃升。镔钢的产品2024年已成功中标国内多个高铁、地铁、核电项目。2025年,计划推出气保焊丝、冷镦钢紧固件、制管用无缝钢和钢丝绳用钢等系列新品种。为此,他正在进行市场调研和技术升级论证。镔钢书院人才发展高级经理叶杭介绍,连续3年,镔钢从各个高校签约本科硕士类管培生100多名,包括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大学生来到镔钢后,采用一对一导师制,给予三年定制化培养,23届管培生已经有多名晋升为助理工程师。“镔钢的晋升体系、创新氛围、薪资待遇等对大学生相当有吸引力,2024年秋招签约50多人,2025年春招预计有更多大学生签约。”来自江苏科技大学的23届管培生王永亮说,“来到镔钢后,才发现大学的冶金知识与生产实际有很大不同。镔钢为我挑选了优秀的导师,指导我逐步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产。人力部门还为我制定了成长计划,让我在炼钢、连铸、质检等部门轮岗,进步很快。”23年6月王永亮轮岗从事SAP系统维护等工作,因能力突出,24年7月成功晋升为智能制造项目组助理工程师。巨额环保投入坚持走绿色低碳道路记者采访获悉,镔钢2022年以来在环保领域重金投入,促进绿色低碳生产,不仅大幅减少了能耗及排放,而且逐步推动超低排放、全过程绿色生产。炼铁原料场扬尘污染是冶金企业通病。镔钢投资18亿元建设了智能化全封闭原配料综合处置中心,获评省级示范智能车间。料场主任仲阳阳介绍,料场建有长达36公里的地下输送皮带机,9台大型装备以前靠人工操作,现在全部由电脑完成。一旦库存低至警戒线,电脑系统就发出信息,生成信号,并自动下订单。采购的货物运抵料场后,电脑自动启动设备卸货,并且还可以根据5类原料设计出多种卸货方案。大棚中有鹰眼识别系统、TSP监测系统、粉尘治理系统,如果出现扬尘,会自动喷雾抑尘。炼铁、炼钢环节是能耗与碳排放大头。镔钢将炼铁、炼钢环节作为绿色生产的突破点,组织专家研发了多种新的工艺路线。比如说,以前炼钢需要ABCD四个过程,镔钢通过创新合并了中间的BC过程,减少了两个工艺节点,新工艺能耗比传统工艺降低了10%,而且生产的产品比以往质量更优,同时降低了不良率。2024年6月,镔钢“基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这届国家科技大奖二等奖的冶金行业企业只有2家,这项殊荣是镔钢创新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镔钢办公室主任李喜安说。2025年,镔钢还计划大幅提升绿色物流比重。镔钢仓储物流部潘星介绍,到2025年下半年,将镔钢130台重型卡车全部更换成电动车,后期要达到200台车辆。镔钢还规划了充电换电场地,已开展招标建设。“镔钢每年短途运输量高达600万吨,全部使用新能源车将大幅减少油耗,并促进碳减排。”镔钢环保部门介绍,镔钢近年已投资28.6亿元上马120多个环保项目,购置80多套环保设备,并聘请上海柏美迪康建设管控制一体化平台,吨钢生产粉尘降低65%、二氧化硫降低69%、氮氧化物降低75%,年节煤20万吨,余能发电达到用电量80%。现在排放标准高于国家和地方、行业的超低排放要求。下一步,镔钢还计划建设智能微电网、光伏和风电项目,并建立碳管理平台,积极响应行业极致能效,积极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绿色工厂。据悉,镔钢数智化引领创新驱动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产品升级带来销售额稳中有升,效益逆势上扬,2024年完成销售规模360亿元,为国家税收和吸纳地方就业持续做出贡献。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1-13

宝钢股份与蓝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月7日,宝钢股份与蓝水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宝武党委常委,宝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邹继新,总经理助理兼营销中心(宝钢国际)总经理、营销系统党委副书记彭俊,蓝水集团董事长窦建荣共同见证签约。窦建荣表示,蓝水集团作为一家专注于海洋风能装备、海洋油气装备、海洋渔业牧场装备、特种高技术海工船舶及模块等设计制造服务的集团公司,产业布局广泛,在江苏南通、江苏盐城、广西北海、广东湛江等地均设有建造基地。与宝钢股份的合作,是公司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战略之举,这将为蓝水带来更为优质的钢材资源以及强大的技术支撑,助力蓝水在海洋高科技装备领域实现更大突破。邹继新表示,宝钢股份始终致力于为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领域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此次与蓝水集团携手合作,宝钢将秉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海洋产业的布局,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等行业蓬勃发展。未来,宝钢还将充分发挥多基地协同服务蓝水集团的优势,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上,与蓝水集团展开更为广阔的合作。此次战略合作签约,双方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链上的显著优势,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创新合作模式,携手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1-10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