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宣钢公司硬线品种再添新星

近日,河北钢铁宣钢公司成功开发生产了SWRH42A、SWRH67B硬线盘条,宣钢硬线品种又添新成员。 SWRH42A、SWRH67B硬线盘条主要是用于制造琴弦、阀弹簧和高应力弹簧的钢丝,具有强度高,弹性、抗疲劳、抗蠕变和韧性好,表面光滑洁净,防锈能力强以及音乐性能优良等特点。针对SWRH42A、SWRH67B硬线盘条的技术要求,该公司严格制定开发方案,以转炉保原料、精炼保周期、连铸保稳定拉速、轧制保性能为中心,认真执行工序操作规程,确保了产品的成功开发。该产品的成功开发,为宣钢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品种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宣钢
发布时间:2014-08-25

攀钢高炉配加含钛炉渣改性剂工业试验取得成功

在周边普通铁矿价格明显高于钒钛磁铁矿的情况下,攀钢借助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钒钛磁铁矿比例,高炉配加含钛炉渣改性剂工业试验取得成功。 为了进一步降低炼铁成本,攀钢研究院在实验室进行了改善高钛炉渣性能的研究,根据实验室研究结果:高炉配加少量的含钛炉渣改性剂,可以起到抑制渣中二氧化钛过还原、改善高钛型高炉渣性能和提高炉渣脱硫能力的作用。并在实验室进行了烧结试验及综合炉料冶金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配加含钛炉渣改性剂后有利于提高烧结矿的转鼓强度和成品率,同时有利于降低高炉的料柱压差。 在实验室结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降低攀钢西昌钢钒炼铁生产成本,优化炉料结构,提高钒钛磁铁矿使用比例,该院于7月中下旬在3号高炉进行了配加含钛炉渣改性剂工业试验。试验期间炉渣二氧化钛平均提高了0.5个百分点,炉渣的熔化性温度从1370℃左右降低到1350℃左右,有效改善了炉渣性能。在入炉品位降低0.2个百分点,炉渣二氧化钛提高的条件下,高炉炉况稳定顺行,铁损略有降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保持在较好的水平。7月份攀钢西昌钢钒的钒钛磁铁矿使用比例突破了80%,平均达到了80.8%,比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水平提高了2.74个百分点。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铁矿
发布时间:2014-08-25

中国京冶吉林紫金·江尚二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8月21日,由中国京冶总承包施工的吉林紫金·江尚二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验收组实地检查了工程外观质量,对6栋多层和4栋高层的使用功能进行了抽查。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各环节工作、对工程实体质量及质保资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价,认为该工程实体质量良好,达到了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意验收合格。   紫金·江尚二期工程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兴隆街与深中路交汇处,于2013年4月启动建设,建筑面积约91100平方米,由4栋高层和6栋多层单体住宅楼、单层地下车库和两层商业楼组成,自外而内分为建筑高密区和低密区两大组团,以多层次的绿化带和人工造景彼此区隔。单体住宅楼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和商业楼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钢筋
发布时间:2014-08-25

秀山县部分锰企成功转型新型农业

6月初,重庆市委宣传部启动了以全媒体方式,开展“走五大功能区域 看改革发展新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已连续推出了“看渝西、看渝东北——走进五大功能区域媒体联合行”系列主题宣传,全面展示了渝西和渝东北片区各区县立足自身科学定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8月17日,秀山溶溪镇,吴家成正在他带头发展起来的皂荚地里忙活。3年前,他做了一个决定,关掉经营的锰矿场,从事绿色产业,由“黑”转“绿”,成为投资生态林业、发展皂荚种植产业的带头人。 吴家成产业方向的变化,成为秀山转型的一个缩影。 秀山曾经有大小锰矿企业300多家,目前只剩下5家。而通过在石漠化严重的区域栽种皂荚、红椿等中药材原材料的布局,让这个曾经以锰矿闻名遐迩的“锰都”,依托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绿色加工业等方式,向“药都”转变。 当年开矿年入百万 心里却不踏实 秀山锰矿资源丰富,为了赚快钱,吴家成从1993年开始,在溶溪镇高楼村做起了锰矿生意。 那是他事业的第一桶金,“我的矿场一年产锰矿大约2万吨左右,价格最高时,每吨锰矿能卖到1200元。”吴家成说,那时一年至少有一两百万的收益。 但吴家成清楚地看着林地变成荒坡。“为了锰矿运输,当地原本闭塞的交通逐步铺开公路。锰矿开采,井下需要树干做支架,山上的树那几年也被砍得很厉害。” 看着原始森林被活生生地“剃了光头”,吴家成对锰业破坏环境的后果有着清醒的认识:“连稻田的灌溉水都是黑色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秀山人,吴家成虽然自己的腰包鼓了,但是环境的破坏让他心里很不踏实。 投身林业锰矿主变身皂荚林场主 2011年,秀山县开始对县内的锰矿企业进行整治。此时,吴家成也意识到,锰矿作为一种资源型产业,已经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 “转行是迟早的事情。”就在那年,吴家成的事业来了个大逆转,他成立了禾才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做起生态林产业,主要种植皂荚。 为什么选皂荚?吴家成介绍,林业局对当地生态进行过调研,发现全县较为严重的采空区、石漠化区域就有300多平方公里。这些地方根本不适合生长庄稼,而种植皂荚成活率高,皂荚刺可做药用,皂荚果实和种子富含营养物质,是医药、食品、洗涤品、饮料、保健品等行业的天然绿色原料,附加值很高,经济效益可观。 为此,吴家成投资1400多万,国家林业局扶持了1000多万,投入皂荚种植,“因为皂荚树的生长周期长,前5年都是投入期,虽然我种了2万亩皂荚,但要2016年才能看到效益。” “也没什么,这几年苦过来就行了,我是秀山本地人,现在做绿色工程,心里也踏实。”老吴算了一笔账,“皂荚树的皂刺120-150元一公斤,经济效益很高。”吴家成表示,一亩地有皂荚树110株,一亩地最低的收益也能维持在1.3万元。 不忘本 还带着村民一起致富 老吴不是一个人赚钱,他还带着乡亲们增收。以溶溪镇为例,吴家成种植皂荚的土地若属于村民,村民土地入股获利占50%,最高收益近十万元。有的除了拿土地使用和生产后的入股获利外,凡在皂荚林务工的,一个月也有1000多元的工资。 吴家成说,待到皂荚成熟,按一亩皂角最低收益1.3万元计算,刨除成本,村民获得的纯收入能达到4550元。 72岁的张定邦被吴家成雇来看守皂荚林、组织劳动力,他由此获得20%的股份收益。管理700多亩地的张定邦老汉,等到皂荚林产生收益,按每亩1500元来算,他就能得到9万多的收益。这个数字,对他来说,是相当可观的,他之前种地,每年不过一两千元的收入。 “已经有山东的药皂厂要我们在盛产期来到时供货了,我还想今后发展皂荚洗护产品。”老吴相信,虽然比起锰矿,皂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但从长远来看,他很有信心。吴家成说,下一步他计划打造皂荚加工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皂荚林场。 今年秀山新型农业贡献超过传统工业 秀山县在全市五大功能区域的划分中,被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对此,县委书记代小红认为,这是发展方向的改变,是保护的发展,特别是要发展新型生态农业。 对于采空区和石漠化的治理,秀山通过考察研究,决定栽种皂荚、油桐、红椿等适合环境特色的树种,既对生态进行保护,治理石漠化,还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棵红椿树成熟后的价值就在3000多元”。 在石漠化区域,栽种的皂荚达2万亩,六年后成林,每亩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截至今年上半年,秀山共治理石漠化面积23.5万亩。 据介绍,今年秀山县经济发展数据中,40个亿来自传统工业,80个亿来自新型农业,新型农业对经济的贡献已超过传统工业。 代小红介绍,秀山有着一脚踏三省的几何中心优势,利用辐射湖南、贵州以及周边区县的区位优势,秀山通过建设专业市场,依托铁路物流和仓储配货,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武陵现代物流园区争取到2015年实现年货运量1000万吨,市场交易额200亿元。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锰矿
发布时间:2014-08-25

方圆支承开展“智能回转支承研究与开发”项目

回转支承自从上世纪70年代在我国诞生后,主要为工程机械配套,伴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壮大,回转支承的产品及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随着人们对回转支承认知水平的提高,其应用领域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如今已被广泛应用在医疗设施、海洋装备、轻工机械、新能源装备、军事装备等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近年来,一方面,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工程机械行业迅猛发展,使得回转支承行业随之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同样带来回转支承庞大的需求量。且高端领域及国外客户对产品精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回转支承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其实时工作状态,如接触 副的磨损、变形、点蚀和润滑情况等,为此,回转支承需紧跟市场步伐趋向智能化发展。 方圆公司借助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一平台,开展首个课题——“智能回转支承研究与开发”。一方面,智能回转支承将使回转支承的制造水平实现革命性的推进,整体性能得到提升,将成为回转支承制造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另一方面,智能回转支承将有效实时监测回转支承的运行状态,预估其使用寿命,这正是回转支承使用企业期待购买的新一代产品。因此研制智能回转支承具有重要意义。 就目前市场来看,智能回转支承可应用于众多领域,例如: (1)工程机械:挖掘机、起重机、塔吊等,工况恶劣,回转支承一旦失效,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因此通过采用智能回转支承,检测使用状态,自我调节,事故预警。 (2)军事装备:雷达、坦克、舰炮等军事装备对零部件可靠性要求高,而智能回转支承的可靠性相对于普通回转支承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3)精密仪器设备:CT机、机器人等,对回转支承运转状态和精度要求较高。 (4)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罐装生产线、印刷生产线等。 (5)新能源装备: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装置等。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项目团队拟将“智能回转支承研究与开发”项目分阶段进行实施,目前已进入第一阶段,即“具有温度和振动状态监控功能的智能回转支承”研发。第一阶段拟以回转支承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具有温度和振动状态监控功能的智能回转支承,使回转支承具有运行状态自动识别能力,根据识别结果实时指导维护保养。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机械
发布时间:2014-08-25

汉江重工有限公司:争当国内一流装备制造商

    重工有限公司隶属中铁十一局集团,是世界500强中国铁建旗下的工业骨干企业。在航空航天工业园、老河口、襄州、新疆拥有四个制造基地,年产重型装备400台/套以上,年生产能力15亿元以上。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孔凡华介绍,汉江重工业务涵盖工业产品制造、钢结构制安和模具设计制造,以铁路提运架设备、轻轨施工设备、桥隧施工设备、起重机械、矿用汽车等为主导产品,拥有研发、制造、安装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成功为重庆轻轨建设研制世界首台yl60型运梁车、jq60型架桥机,研制了国内架梁效率最高的spj900型架桥机,为适应我国西南、西北山岭地区桥隧相连地段施工需求研制了tq900型过隧架桥机、ty900型过隧运梁车,解决了时速250公里、350公里客运专线运架梁难题。2013年8月,由该公司研制的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900吨级新型架桥机在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正式投入使用并获得成功。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汉江重工现已成立电液控制、桥隧施工设备、通用起重设备、矿用自卸车、钢结构等专业化设计所,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拓展新的市场领域,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实现由“非标专业施工设备向大型通用设备、普通钢结构向高端钢结构、一般模具向高精尖模具”战略转型,打造国内一流装备制造商。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设备
发布时间:2014-08-25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