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客户满意度,鞍钢股份市场营销中心建立高效服务体系

鞍钢股份市场营销中心供应链管理部坚持“谋发展、抓落实、保交付、拓渠道”营销理念,以服务客户为己任,全力拓展市场渠道,建立高效敏捷供应链服务体系,按时保证合同执行到位,确保各项经营指标顺利完成,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该部创新推出销售预合同,满足客户需求,月预期合同比例达到20%以上,最高达到27.4%;加强合同周计划管理,通过周计划会优化排产,沟通生产与物流,形成联动机制,上半年合同执行率超计划值3.73%;加强“小航线”管理,周计划集中优先排产“小航线”,物流合理安排船型、船期,实施精准约船,上半年“小航线”水运周期缩短5.94天;提升产品交付服务,加强物流周期定额管理,压实发货执行率、库存系数等绩效指标,上半年平均水运周期比去年同期缩短7.25天,多种运输方式综合物流周期比去年同期缩短4天,合同全生命周期大幅缩短,交付效率更加符合客户预期。该中心供应链管理部凭借“客户需求引领、制造刚性执行、物流协同联动”的交付保障机制,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高效、敏捷供应链服务体系,为助力新鞍钢高质量发展、落实营销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3-08-23

唐山松汀钢铁2号竖炉顺利复产达产

唐山松汀钢铁2号竖炉为期一个月的中修工作圆满结束,经过5天的烘炉、点火、恢复炉况过程,8月20日顺利实现复产达产。在此期间,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的完善,烘干机的更换,炉体大、小水梁更换,拆砖砌砖,共用设备2号皮带、7号皮带的更换,4号皮带的技改都同步完成,为以后竖炉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检修过程中,工段要求班组长充分合理安排人员,凡是涉及到检修的岗位,岗位工必须密切配合,为维修工创造有利条件,保证检修工作顺利进行。在全体人员夜以继日、共同努力下,8月15日下午木柴点火烘炉,此时要求看火工和主控工严密看守燃烧室温度,保证温度在400度左右徘徊,时不时的查看燃烧室内木柴燃烧情况,少量多次的添加木柴,使炉内温度循序渐进,缓慢提升。随着共用设备检修的结束,封人孔引煤气低压烘炉,进入上熟球升温热循环状态,此时的燃烧室温度要控制在800度以内。随着各点温度的提升,18日17:06分上生球正式生产,恢复炉况,在各岗位人员的精心操作下,顺利实现达产生产。2号竖炉检修为以后炉况顺行打下坚实的基础,竖炉工段将严控生产指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坚定不移地为高炉提供优质球团矿,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3-08-23

胡望明:以需求为导向,追求极致,实现高质量发展

日前,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来到河南,先后到中钢洛耐和宝武铝业,下现场、进车间,实地开展工作调研,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并与大家进行座谈交流。胡望明在调研中强调,中钢洛耐和宝武铝业都属于新材料行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产业,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团战略需求以及市场需求为导向,找准定位,追求极致效率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午,胡望明来到位于洛阳市的中钢洛耐新安生产基地碳化硅生产线,详细了解碳化硅产品的产品特色和市场销售等情况;听取了中钢洛耐对公司基本情况、当期经营情况、重点工作推进、未来发展思路等所作的汇报。中钢洛耐由中钢耐火和中钢洛耐院于2019年12月重组成立。2022年6月6日,在科创板A股上市。宝武已将中钢洛耐定位为高温非金属材料产业平台。胡望明指出,时隔近两年再到中钢洛耐,公司变化很大,成绩有目共睹、来之不易。一方面2022年经营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历史新高,同时成功上市,在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市场化发展上更进一步;另一方面,正式成为了宝武的一级子公司,各项工作推进有条不紊。胡望明对中钢洛耐下阶段工作提出要求。要提高站位、找准定位,在集团战略规划指引下制定好中钢洛耐的战略规划。作为国资央企,宝武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中钢洛耐的定位首先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一定要承担起使命担当。其次,要以集团的战略需求为导向。宝武正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要成为钢铁行业的引领者,需要各子公司各自在专业领域做到极致以支撑集团战略。集团内有大量需求和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中钢洛耐要按市场化原则,加快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与钢铁基地的沟通协同,要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服务好集团内外市场,引领行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生态圈协同效应,为用户创造价值。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企业竞争力。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可持续的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钢洛耐要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的同时,把国家的“卡脖子”技术清单转化成企业创新项目清单。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上台阶。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对标找差,确保完成全年经营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中钢洛耐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找到未来发展的重点和瓶颈,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在钢铁行业周期性调节的形势下,攻坚克难,进一步降低成本,追求极致效率效益,改善经营,为集团公司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作出贡献。深入推进“一总部多基地”管理模式,专业化整合、平台化运营、生态化协同、市场化发展。专业化整合实现能力聚焦;平台化运营体现共建共享;生态化协同不仅包括自身基地之间,还包括一基五元之间、与钢铁主业之间的协同。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三项制度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要把握好上市机会,加强资本运作,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下午,胡望明来到位于三门峡市的宝武铝业,走进生产现场,详细了解铝材加工的工艺技术等情况。胡望明在调研中指出,宝武铝业投产以来,聚焦汽车板、罐料两大核心产品,在生产经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是今年在宝钢股份全体系支撑下,机组产能、产品质量、设备功能等方面实现了快速改善与提升,成绩来之不易。胡望明对宝武铝业下阶段工作提出要求。要不忘初心,找准定位,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宝武作为一家钢铁企业,涉足铝业有战略考虑,一方面可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对高端铝材的需求;另一方面,宝武汽车用钢与铝材有协同,有助于提供汽车用材综合解决方案,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宝武“一基五元”中的包装产业也为铝材的应用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宝武铝业要不断提升能力,补齐短板,满足战略发展所需。要深刻理解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加大创新力度。根据企业实际以及所在行业特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大力推进对标找差。所有的指标体系都要明确对标目标,努力缩小自身差距,实现进步发展,并以核心目标产品倒逼企业管理技术的提升。大力推进“算账经营”,倒逼基础管理上台阶。胡望明强调,铝业是战略新兴产业,我们的事业是非常宏大的。宝武铝业要坚持创新创业,克服困难,补齐短板,移植宝钢股份的优势管理,落实集团战略,取得更好的发展。宝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高建兵,宝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3-08-23

太钢集团:以“四化”为抓手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太钢集团深入贯彻落实2023年半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和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调研太钢时的讲话精神,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为抓手,全面对标找差,强化“算账经营”,深化品种经营,深入挖潜降本提效,公司生产经营稳健有序运行,经营业绩呈现向好态势。加速推进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太钢集团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强化使命类和“卡脖子”产品与技术研发攻关,一批独有领先的高尖集产品集群涌现。面向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雅鲁藏布江梯级水电站,突破900/1000MPa级磁轭钢生产工艺,产品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力争下半年实现首发应用;开发出大型水电转子用0.65mm超高强无取向硅钢,替代部分磁轭磁极钢,解决了我国大型水电建设瓶颈问题,成为继安赛乐后全球第二家可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着力满足新兴行业用钢需求,新开发出新能源车用不锈钢,解决了低屈服强度与高板形匹配问题,产品应用于国内重要车企品牌。全力推动基础民用产品高端化,高速公路护栏用不锈钢实现全系列多规格产品的批量应用,促进了公路护栏用材的代际升级和交通运输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全方位挖潜降本增效。坚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优化降本评价模式,逐月制定月度环比降成本目标,全方位挖掘成本削减点及增效潜力点。持续深化经济炉料降本,改革配煤、配矿小组工作机制,形成由生产厂主导,各部门提供支持服务的成本优化模式。建立费用中心与成本中心矩阵式费用管控模型,形成降费清单,推进项目化降费,上半年公司各项费用管控得力,实现大幅下降。大力推进能效标杆创建工作,推行卓越能耗管理,体系化推动能效提升,今年1-7月份太原基地各工序能耗指标明显进步,吨钢综合能耗同比降低4.6%。实施差异化精品增效,加大高牌号硅钢、取向硅钢、耐热钢、镍基合金等高盈利品种的技术营销和服务营销力度,高端品种盈利水平同比实现快速增长。着力打造不锈钢原创技术策源地。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强科研核心能力建设,与太原理工大学谋划联合共建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持续优化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完善产品开发团队管理体系,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提升太钢产品集群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以战略产品和主线工艺为重点推进关键技术专利布局,重点引导形成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卡脖子”及国产化替代等高价值专利。宽幅超薄不锈精密带钢——手撕钢在2023第二届钢铁工业品牌质量发展大会上获具有高价值专利产品优秀品牌称号;不锈钢、圆珠笔头用不锈钢线材及其制备方法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持续推进管理变革。加强制度建设,发布《太钢不锈制度树(2023版)》,修编发布公司级制度97项,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紧完善实施一总部多基地管控体系,有序实施营销“五统一”和采购“六统一”,推动营销、采购一体化运营、统一管控,成立运行中心工序支持室,全力提升制造领域全过程一体化管理与服务支持水平。按照“规范、改善、提升”三步走方案,开展“双基管理”专项提升行动,重点围绕生产现场基础管理内容,以标准化作业体系能力建设为核心,健全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全面夯实基层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推进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一人一表”工作,建立以“成本、效率为牛鼻子”的五级绩效指标体系,形成“人人能看懂,人人能算清”的绩效考核评价表,强化绩效与薪酬联动,推动形成全员奋力争先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与水平。深化“三治四化”,持续巩固超低排放A级企业绩效,加速推进大气污染深度治理项目,焦化、烧结工序常态化保持超超低排放水平,重点工序主要污染物优于超低排放指标要求。持续推进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水效再提档,优化水系统运行,再生水供城市湿地公园常态化运行。加强固废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泥类固废源头减量、含铁尘泥高效利用等重点综合利用项目实施,稳步推动固废利用率不断提升。积极建设超低排放AA企业,完成热连轧精轧除尘系统提效改造等11项超低排放AA项目,聚焦“极致能效”推进系统能效提升、能源结构优化、碳减排项目实施,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智慧制造进程。强化项目实施过程进度管控,确保在建项目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太钢精密带钢公司首条国产生产线——3号轧机正式投产,1549热连轧生产线增加脱硫脱硝系统项目、2250热连轧加热炉烟气深度治理项目开工建设,其他在建项目正在加紧有序推进。加快智慧制造进程,一体推进“四个一律”“三跨融合”,今年上半年,太钢集团智慧制造指数达到82,完成炼铁厂5号高炉、炼钢二厂2号转炉、不锈冷轧厂冷连轧等智能产线建设,保罗机器人应用密度快速提升,设备远程在线监测系统不断完善,初步具备智能产线生产能力。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半年,太钢集团将继续以“四化”为抓手,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聚焦成本、效率、活力,深化全面对标找差,苦炼内功,严控风险,坚持创新驱动,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深化“算账生产”,加快构建公司适应新形势新发展要求的竞争新优势,奋力创造更加良好的经营业绩。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3-08-23

河钢与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携手探索地质碳汇规模化碳减排新路径

近日,河钢与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签订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钢铁行业CO2捕集与地质封存、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领域,共同推进产业技术发展,为钢铁乃至工业领域降碳提供全套CCUS解决方案,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该协议的签订也标志着河钢在“碳封存”领域开启了全新探索,实现了CCUS全链布局。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魁广代表双方签约。CO2地质封存是一种大规模减排手段,能够将能源、工业过程产生的大量CO2,通过捕集、压缩、运输后,长期封存在咸水层、枯竭油气藏等地质构造中,避免排入大气加剧温室效应。据估算,我国咸水层理论封存潜力可达万亿吨级,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挖掘区域地质封存潜力,打通全链条关键技术环节,河钢与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将聚焦CCUS领域关键科学问题,以钢铁行业排放与地质封存的“源汇匹配”为切入点,探究我省咸水层分布情况与碳封存潜力,提出区域性CO2地质封存建议。建立地质勘查、容量评估、CO2注入、泄露监测等系列技术与标准体系,开展CO2捕集与咸水层封存示范工程建设,打通钢铁碳捕集到咸水层封存的技术路线,针对全流程提出减排量核算方法学,探索河北省“双碳”发展科学路径。双方以服务河北省碳中和为出发点,共同搭建省内首个CCUS全产业链科研创新以及地质碳汇开发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充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组建技术创新团队,培育专业人才,重点围绕区域性CCUS全链条集成规划研究、钢铁行业CCUS全链条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领域,从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全方位服务我省碳中和目标实现,为钢铁工业在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提供智慧与支撑方案。此外,双方还将加强我省中深层地热与干热岩资源储量勘查、资源开发、梯级利用等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合作。重点围绕钢铁企业分布重点区域,开展地热相关工作,为工业领域能源替代提供降碳新思路。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3-08-22

八钢2500立方米氧气高炉商业化示范项目完成重要节点

日前,八钢公司2500立方米氧气高炉(HyCROF)商业化示范项目对脱碳区域再生塔下部部件吊装完成。再生塔第一吊是该项目一个重要的工程节点,标志着八钢公司2500立方米氧气高炉(HyCROF)商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已经进入到工程的最后冲刺阶段。8月11日下午,高16米、重达200吨的再生塔下部部件正在做起吊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宝武科学家袁万能代表八钢公司和2500立方米氧气高炉(HyCROF)商业化示范项目总包方将锦旗送到负责吊装的现场施工人员手中,在感谢施工方人员日夜奋战的同时,叮嘱大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后续各项施工。在现场施工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再生塔下部部件在8月12日凌晨安全吊装至预定位置,吊装取得圆满成功。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项目建设已完成80%的工程量。项目脱碳区域最核心的塔器安装——再生塔与吸收塔的安装都将在8月底全部完成。另一核心设备——压缩机预计9月初开始空载试车。该项目高炉区域的各分部项目建设也在快马加鞭,8月3日开始的高炉炉缸炭砖砌筑已经完成,现正在进行炉缸环形炭砖砌筑及陶瓷杯壁的砌筑,全力为9月初高炉烘炉做好准备。八钢公司表示,2500立方米氧气高炉(HyCROF)商业化示范项目是集团公司今年绿色低碳创新项目的重点工程,事关宝武绿色低碳冶金发展大局,八钢公司将坚决贯彻集团“四化”“四有”要求,全力做好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期投产投运,为集团绿色低碳探索新路,走出一条八钢公司“绿色化”“高效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3-08-22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