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责于心,履责于行!宝武2022年社会责任系列报告集中发布

8月9日下午,宝武2022年社会责任系列报告发布会成功举行。会上,发布了宝武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及乡村振兴白皮书两本专项报告,以及集团公司旗下25家子公司和上市公司的27份社会责任/ESG报告或海外专项报告,充分展示了宝武心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全力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和战略支撑作用的使命和情怀,在社会价值创造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副局长汪洋,宝武党委常委魏尧、工会主席张贺雷参加会议并共同启动宝武“1+N+M”社会责任报告体系发布装置。会上,集团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介绍了《宝武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的定位、框架、主要内容和下阶段工作重点。《宝武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以“凝心聚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主题,主体篇章对应世界一流企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四个维度,并分别融入了宝武对标找差指标体系中的部分关键指标,如创新指数、精品指数、智慧指数、绿色指数等,进一步达到“以报告促管理,以管理促提升”的目的。该报告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的全面评审,获得“五星佳”的最高评价,是宝武连续第三年获此评价。随着双碳行动的深入实施,《宝武2022年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围绕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绿色生态四个方面的内容更务实、案例更多元,关于“低碳”“绿色”的关键指标数据也更加充分和清晰。宝武各成员单位发布社会责任履责宣言2022年,宝武旗下子公司的进步可圈可点,信息披露的主动性明显提升,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均呈上升趋势。共有25家子公司发布报告,较去年增加7家,13家控股上市公司实现报告发布“全覆盖”;13家子公司参加第三方专业评级,均处于“卓越”或“领先”水平。下阶段,宝武将加快健全社会责任和 ESG 管理顶层架构,着力提升海外履责意识和ESG水平,围绕功能定位打造具有宝武特色的责任品牌。中国社科院教授、责任云研究院创始院长钟宏武对宝武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体系进行了点评。他说,系列报告有高度、有厚度、有广度、有温度,全面、客观披露了宝武社会责任工作的新方向、新举措、新成效,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宝武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走在前、作表率的成效,以及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会上,《全力打造工业文化旅游区,开创“厂区—园区—景区”新模式》等10个2022年宝武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和《首创钢铁行业EPD平台》等10个标杆案例受到表彰。中钢集团和中央研究院分别就非洲履责实践以及绿色低碳原创技术创新进行了案例分享。宝武乡村振兴办解读了《2022宝武乡村振兴白皮书》。本次白皮书的发布,是对自2021年我国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过渡的新阶段以来,宝武在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地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总结与回顾。该白皮书从管理、实践、创新和展望四个篇章,深度解读宝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的智慧力量和取得的工作成效。多年来,宝武历任援派帮扶干部躬身赴乡田、俯身为民情,贡献帮扶一线的磅礴力量。会上,近两年来出色完成组织交办任务、回任返岗的援派帮扶干部和驻村书记被授予援派帮扶纪念盘。回任援派帮扶干部邬伟根说,能够亲身参与这样一项光荣而伟大的国家工程,感到特别荣耀和自豪,相信宝武新一任的驻村帮扶干部会一茬接着一茬,为了乡村振兴、百姓安居乐业而接续奋斗!魏尧在讲话中对下阶段工作提出四方面的要求,一要聚焦国家战略任务,立足主责主业,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展宝武之力;二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授渔”计划,帮助脱贫地区持续增强内生动力和“造血”能力,以高站位助力乡村振兴,践宝武之责;三要加快推进海外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当地履责实践,强化常态化交流,以高质量海外履责实践,拓宝武之业;四要积极践行ESG理念,建立健全ESG组织架构、工作制度,将ESG关键议题融入日常管理和业务运行,以高标准ESG管理,强宝武之治。汪洋在讲话中表示,宝武2022年社会责任系列报告的发布,充分展现了宝武在社会责任事业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生动诠释了中央企业的使命担当和“负责任企业”的良好形象,令人鼓舞、令人振奋。他指出,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是新时代新征程对中央企业的必然要求。宝武在社会责任领域积极作为,不仅充分彰显了时代担当,也探索出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可以说是组织有力、体系完善,理念科学、实践丰富,成绩瞩目、沟通有效。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事业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希望宝武把握规律、彰显特色,勇当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锋模范。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履行好社会责任,紧紧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履行好社会责任,紧紧围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履行好社会责任,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中国商飞、中国电气装备等在沪央企相关负责人,上海市国资委以及国泰君安、上海电气、机场集团、上港集团、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城投等国资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各一级子公司及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员工代表,以及挂职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参加活动。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3-08-11

换个视角看鞍钢!国家级媒体这样评价钢铁长子

8月8日,《人民政协报》刊发题为《有景 有矿 有未来——带你走进不一样的鞍钢集团》报道。该篇报道大篇幅展现出鞍钢集团与绿水青山的共生共存,以及钢铁行业遇上数字化碰出的激情火花。现在,和小编一起阅读原文吧。钢铁铸洪流。钢铁浇铸了时代的脊梁,更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强国梦。坐落在辽宁半岛中部的鞍山市,跟全国2000多个县市区一样,看起来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城市,但因为它是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让其与众不同。鞍山因鞍钢而出名,一个企业就是一座城市。代代鞍钢人守护着这里,支撑着中国工业的基础。近日,记者来到鞍钢集团,不仅见证了与绿水青山共生的鞍钢集团,也见证了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的一个侧影。有景——昔日排岩矿 如今碧绿装盛夏时节,穿过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映入眼帘是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草地成片,有梨园、葡萄园、火炬树园、丁香园,各有特色。清风掠过,花海起伏,大片的格桑花随风摇曳,宛如一张天然的彩虹地毯。不听介绍,难以想象,这座45万平方米的鞍钢矿业生态园,是以前大孤山铁矿的排岩场。大孤山排岩场是一座见证鞍钢发展历史的矿渣山。从日伪时期开始倾倒废铁渣,到20世纪80年代,那里已经形成了一座占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高47米、总存储量近亿吨的矿渣山,风裹挟着渣尘漫天飞舞,被人们称为“北大荒”。“春天看花、夏天看草、秋天看果、冬天看青。”鞍钢集团新闻发言人、党委宣传部部长聂振勇告诉记者,现在的矿渣山已经不满足于植树造林,更注重季节性和观赏性,花草树木搭配有序,每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的花色,实现了把四季美景印在矿渣山上。矿山修复过程并不容易。“渣山环境太差了,土壤板结十分严重,仅靠铁锹根本铲不动,很多时候都要配上锤子和钳子,几个人一起合力才能完成。每种一棵树,至少要挖1立方米的坑,至少需要1立方米的土,超过38万棵树,就是近40万立方米的土啊。”当地一位工作人员说。怎么办?当时最大的挑战是水、土皆无。为解决土的问题,他们弄来尾矿土,加入保水剂,用编织袋或者柳条筐装好,把树苗栽到里面,再连筐带树一起放入石头坑。为解决水的问题,他们在车拉、人抬、袋装过后发现:山上没水,但山底矿坑里有啊!于是,矿坑里的水被引到山上,灌满了蓄水池,既解决了矿坑渗水问题,又满足了绿化用水的需求。解决了水、土、苗的问题后,树木成活率也从65%提高了95%。这么一干,就是将近20年。经过持续不断地平整、回填和复垦,鞍钢矿山生态园里栽植了20多个品种的绿化类和观赏类树种,开辟梨树园5万平方米,李子园3万平方米。“现在每年能摘水果7万多斤,大家吃了都说甜。”“再过几天,南果梨就要成熟了,那可是我们辽南特产。”现场负责人说道。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连发5组卫星对比图,亮出“中国过去10年变化”,鞍钢集团矿山生态保护成果入选卫星对比图。可以说,大孤山铁矿排岩场边坡复垦模式为后来其他矿山边坡的复垦提供了实例,成为典范,使昔日尘土飞扬的排岩场、尾矿库成为风光秀丽的多功能生态园。有矿——是“口粮”更是“话语权”“口粮”短缺是中国钢铁业高质量发展之痛。多年以来,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持续保持在80%以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铁矿石花费约1281亿美元,在铁矿石价格更高的2021年,更是花费了1847亿美元,进口金额仅次于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原油和食品。正因为如此,重组后坐拥辽宁鞍山、本溪地区这条中国最大铁矿带,资源储量占全国16%的鞍钢集团,科学规划了钢铁、矿业“双核”发展战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加速推进一批铁矿开发和扩产项目,加快建设世界级铁矿基地。大孤山铁矿场位于大孤山镇东南,是鞍山最早开采的铁矿。从1916年至今,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大孤山从一座高280米的矿山开采到地下286米的矿坑,矿坑长1620米,宽1200米,占地面积为10.6平方公里。记者站在露天矿场的封闭圈外,远眺这座亚洲最深的露天铁矿时,内心有一种强烈的震撼感。整个矿坑呈倒金字塔形,在一层薄雾的笼罩下,矿坑深不见底,矿坑周围的山体上是一圈圈蜿蜒的矿道,远远看着又像整齐的梯田,上面奔跑的汽车看起来像甲壳虫。据说,大孤山铁矿的矿坑可以塞得下十几座能坐9万人的体育场。正如鞍钢集团董事长谭成旭所说,鞍钢集团是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钢铁企业。钢铁市场承压之时,矿业成为鞍钢新的利润增长极。今年1月至4月份,矿业板块的利润贡献率超过80%。在国际矿价高涨时,它又是鞍钢平抑钢铁供应链波动和行业周期风险的“稳定器”。当前,作为钢铁工业的“粮食”,铁矿资源保障已成为制约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谭成旭表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鞍钢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从鞍钢自身看,铁矿资源优势明显,并且拥有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完整产业链。此外,鞍钢齐大山铁矿在业内声名赫赫。山“倒着长”,纵横数千米,矿坑深270米且将继续扩深至450米。累计捧出4亿吨铁矿石的齐大山,曾是亚洲最大的单体铁矿山,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的源头就在这里。目前,鞍钢18个项目入选“基石计划”,其中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并按节点推进,如“基石计划”重要项目、国内最大单体地下铁矿山——西鞍山铁矿已开建。国务院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开辟绿色通道,该项目六大类40余个要件办理时间缩短29个月,刷新了国内新建矿山项目要件办理时间最快纪录。该项目投资229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年产千万吨级的世界一流地下铁矿山,为我国贫铁矿资源绿色高效开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目前,鞍钢年产铁精矿突破5000万吨,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五,今年上半年生产铁精矿2678.22万吨,同比增长2.59%,再创历史最高纪录,成为维护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压舱石”。有未来——走在钢铁数字化路上钢铁行业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之一,是制造业“脊梁”、工业“粮食”。钢铁行业遇上数字化,会碰出怎样的火花?走进鞍钢集团5G+智慧炼钢集控中心,记者看到,依托5G+工业互联网,鞍钢集团正在全面推进的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制造已初见成效。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屏幕观察着炉火亮度与形状,判断炉渣情况,智慧炼钢系统让职工们拥有了“透视眼”和“数字大脑”,不仅改善了工作环境,还提高了炼钢效率。从冶炼生产到市场销售,从提升质量到提升效率……现在的鞍钢,“很智慧、很透明”。“智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集群应用等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冶金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冶金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和自适应、自决策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促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用户服务、供应链一体化协同应用,实现智能决策、智能管控。“透明”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实现对用户服务的透明化,实现从订单到排产、工序流转、过程管理、产品追溯、用户服务等全过程的可视化和透明化,提升产品管控和用户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全流程过程管控透明化,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装备的集成应用,实现生产进度可视、安全库存预警、异常提醒、多维度报表、数据统计分析、质量追溯等,达到提质和降本增效的目的,全方位提升企业管理和服务能力。工作人员举例说,传统的炼钢操作,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依据操作者的经验来判断炉内钢水的形成程度以及产生炉渣的情况。这种“经验炼钢”的操作模式,学习时间长,不仅难以保证多批次产品质量统一,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摆脱“经验炼钢”的操作瓶颈,鞍钢集团积极开展“智慧炼钢”技术攻关,将炼钢过程交给计算机“算法”和相关设备,依靠动态模型实时计算钢水温度以及碳含量等数据,实现了全过程动态自动控制的“一键炼钢”。近年来,鞍钢集团不断加快新一代数字技术与企业场景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聚焦智慧管理,实现业务在线监管与风险防控。通过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规划要求,建成“三重一大”等7套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协同共享,支撑国资监管数据在线采集与业务的在线监管。聚焦智慧运营,实现内外协同响应。建成钢铁产业一体化经营管理与制造管理模式及系统平台,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集中一贯制管理、多基地协同制造、对内高效协同和对外快速响应。聚焦智能制造,实现稳产高产与提质增效。围绕“钢铁、矿山、钒钛”生产长流程管控,自下而上逐层开展智能装备、智能单元、智能产线及智能工厂建设。截至目前,各子企业3D岗位机器换人率、产线自控化率、操作室集中化率等主要指标全线飘红,同比实现大幅度提升。无论是百里矿山还是沸腾炉前,无论是火红轧线还是后台办公,处处都能感受到产业数字化为企业带来的喜人变化。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3-08-11

敬业集团三大钢铁项目进行中

近日,平山县委书记张前锋莅临敬业集团调研工业项目建设及安全生产工作。在集团副总余慧、刘虎德等领导陪同下先后实地查看了敬业集团产品结构升级及特种钢宽厚板、河北敬业高品钢科技有限公司260万吨涂镀板二期、145兆瓦超临界煤气发电等项目,详细了解了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现场就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调度,提出指导意见。张前锋书记一行对集团新建项目给予肯定,并要求县直各单位积极协助解决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把各项工作尽量往前赶,确保各个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全程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保障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在此次调研中,余慧副总向张前锋书记汇报了集团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表示敬业集团会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各级持续动员部署,保证全员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强化全员安全警示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最后,张前锋书记对集团项目建设及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强调要守紧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坚决防范遏制事故发生,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强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3-08-11

上半年酒钢拳头优势产品销量达到288.9万吨

钢材销售进度51.52%、库存同比降低18.49万吨;拳头优势产品销量288.9万吨、完成年计划的51.15%……上半年,酒钢按照“不赌市场、顺价销售、应销尽销”的总体思路,通过产运研与销售的高效衔接、市场研判与计划制定的深度融合、客户服务与渠道建设的再次赋能,实现营销创效能力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国内市场总体呈“强预期、弱现实”运行态势,随着房地产行业进一步下滑、制造业增速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收缩、预期转弱”逐步凸显,钢铝产品价格在一季度涨至年内新高后,二季度整体呈震荡下行走势。“销售市场形势严峻,更需坚持不懈加足马力。”市场营销部营销策划室经理柯青龙说。在提升企业营销创效能力方面,酒钢重点从强化调研、创新模式、对接项目、调整策略、对标需求、稳定秩序等方面集中发力。调整产品结构酒钢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酒钢以市场化导向为目标,组织开展西北钢材产品市场调研,内容涉及西北区域建材、中板、卷板、型钢和管材5类品种,风电、光伏、钢结构、制管4大行业和基建领域相关产业,涵盖陕甘宁青新5省11市。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收集整理专业信息咨询机构6家、重点企业61家、行业钢企4家和西北五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等调研资料,形成了《酒钢集团公司西北市场钢产品调研报告》,并提出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链延链补链、新产品研发、国内外市场开拓等调研建议,为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奠定了基础。创新贸易方式酒钢创新贸易发展模式,与物产中大、中铝国际、金川国际、五矿钢铁等国内大型贸易公司交流研讨,学习其贸易模式、管理体制、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拓展了贸易工作的思路和理念。同时,分析集团公司现有的3家贸易公司及预期成立的合资公司的贸易定位、范围、目标、后期发展建议等,编制完善了《集团公司贸易板块策划方案》,在促进贸易板块依法合规发展的基础上,主动筹划贸易板块转型工作。开拓近端市场酒钢在精准研判市场的前提下,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不断优化市场布局,精准对接2023年省列重大建设项目、重点投资项目、重大前期项目,钢材产品省内钢材销量达到225.2万吨,钢材总销量占比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遵循“铝液优先、应销尽销”原则,铝液就地转化率同比增加11.7个百分点;铝材产品销量同比增加6.4万吨,其中二季度月均销量达到5.35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借助兰州、河西销售平台资源优势,重点深耕省内市场,焊材产品省内销量占比、直供销量占比分别达到61.74%、14.71%,分别同比增长5.01个百分点、2.77个百分点。加大工程项目对接频次,在保障嘉酒市场续建项目需求的前提下,大力开拓周边市场,墙材产品完成年度销量计划的55%,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面对主销市场销量欠进度、价格低于全国均价、销售压力不断增加等不利局面,酒钢在对标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夯实区域对标对表工作基础,深入西北市场,开展区域内钢厂协同、走访战略重点客户和指导驻外公司开展销售工作,实现创效700万元;不断修复兰州市场价格到合理区间,稳步提升区域销量,持续向稳定市场秩序要效益。通过多方努力,上半年,酒钢拳头优势产品销量达到288.9万吨,超计划21.4万吨;积极策划榆钢产线改造,实现小螺纹月均增量1万吨以上,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作出了贡献。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3-08-11

酒钢数字孪生基础平台完成系统搭建

数字孪生基础平台是基于实际地理信息测绘数据,打造数字孪生基础平台底座,推动企业多源数据关联及业务协同,支撑起与现实系统“一模一样”的数字酒钢。目前,该平台已完成系统搭建,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勘测、采集及总图、管网、土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均已基本完成功能开发,相关硬件和网络环境完成配置,为后续集团公司数字化工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生产运行管理部动力能源管理室经理戚天忠介绍说,数字孪生基础平台,是将实体生产的各环节、数据及交互逻辑全部进行数字化模拟,制造出一套如同双胞胎的数字模拟系统,并在虚拟环境中研发、生产、运行。通过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同时借助3D建模和参数化设计,实现三维可视化管控,将各项数据精确运用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助力企业管理成本持续降低。  按照项目建设计划,2022年,数字孪生基础平台项目启动建设,并按三期推进实施。其中,一期项目建设绝对工期14个月,主要完成数字孪生基础平台、4个应用系统、“十四五”期间地理信息数据无变化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建设等。截至目前,一期项目进展顺利,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系统建设方面,完成了测绘施工方案和详细设计的编制及评审,已开展控制网布测、地理测绘、地下管线探测、区域三维数据采集,完成一期工作总量的75%;开展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系统开发,完成一期总量的35%;固定资产系统建设方面,完成了详细设计阶段工作,正在推进固定资产数据清理工作和推进系统功能开发测试、系统集成工作,完成一期总量的78%;正有序推进系统功能开发与测试和数据入库,完成总量的70%。同时,已完成云平台信息系统资源安装、配置、调试,云渲染服务器安装调试并投用,已满足数字孪生基础平台及各应用系统所需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需求,完成总量的95%。戚天忠说,预计今年9月底完成一期项目数据上线运行各项工作,二期至三期项目建设工作也将按计划有序推进,努力为企业数字化工厂建设提供更多的技术驱动力,通过“数字孪生”推动钢铁、有色等主要产业板块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3-08-10

南钢参与民族地区重大项目建设成绩斐然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对于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民族地区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具有重大意义。8月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发现最美铁路·走进大美张吉怀”网络宣传活动圆满落幕。“发现团”成员走进苗族、土家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人民聚集的湘西地区的张吉怀铁路,欣赏世界最大跨度不对称拱桥——酉水大桥的雄姿,体验各民族人民紧密团结、共同收获高铁时代的幸福模样。这座大桥所需的耐候桥梁钢均由南钢提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到,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今天,我们共同回顾南钢参与民族地区重大项目建设的责任担当。能源化工项目中石油鄯善原油储备库:南钢供应了12MnNiVR、12MnNiVR-SR钢板。该项目是“西部大开发”中开建的第二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工程。中航油西藏林芝油库:南钢供应了Q235B钢板。该项目是中航油西藏林芝机场燃料油库。中石化钦州油库:南钢供应了12MnNiVR钢板。该项目有效提高了广西石化的原油保障能力,为钦州临港工业的加快集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石油独山子商储项目:南钢供应了12MnNiVR、12MnNiVR-SR钢板。该项目是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中石油兰州国储、商储项目:南钢供应了12MnNiVR、12MnNiVR-SR钢板。该项目是继独山子油库之后又一座大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西四线(吐鲁番-中卫段)项目:南钢供应了X80钢板。吐鲁番—中卫段是西四线的核心组成部分,可有效缓解西气东输系统冬季高峰的紧张负荷状态。中石化西北局顺北川塔里木河项目:该项目是南钢首次承接油气复合管线用钢项目,为国内管线复合板项目建设打开了局面。水电项目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该项目是国家“十三五”期间重点工程,是新一轮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139个重大项目之一,是国内首批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也是南钢第一个全钢种全厚度包揽整个压力钢管用钢板的水电项目。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该项目是2022北京冬奥会“充电宝”,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充电宝”。电站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节约48.08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万吨,相当于造林24万亩。南钢供应了Q345R、N610CF钢板。白鹤滩水电站:该项目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年均发电量可达624.43亿千瓦时,可满足约7500万人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200万吨。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创6项世界第一。南钢是白鹤滩水电站工程高强钢板供应商。桥梁项目川藏铁路大渡河特大桥:该大桥是一座建设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带、复杂风场及温度场环境下的超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南钢供应了S31603+Q370qD钢板。 川藏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该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海拔最高的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也是国内首座免涂装耐候钢铁路大桥,被桥梁界称为里程碑式、最新第七代桥梁的代表,是我国高性能桥梁用钢进化、桥梁绿色低成本建设的典范。这座桥的免涂装耐候钢板和耐候焊丝焊条用钢全部由南钢供应。金仁桐高速公路桐梓河特大桥:大桥连通遵义市的仁怀市和桐梓县两地路网,建成后两地交通通行时间将由原来的两个半小时缩短至二十分钟,大桥的建成对于贵州省路网的完善以及遵义市各县市间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南钢供应了复合桥梁钢板。贵州双龙港下坝大桥:该大桥是贵州省第一跨度钢箱梁顶推桥,进一步完善了贵阳市城市路网建设,大大提高了双龙港经济区交通通行效率,也为当地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南钢供应了Q345D钢板。官塘大桥、凤凰岭大桥:官塘大桥获得第十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世界第一大跨度有推力钢箱拱桥、世界第九大跨度钢箱拱桥。凰岭大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境内连接柳北区和城中区的过江通道,是柳州市第一座公轨两用大桥。这两座大桥的建成,破解了柳州河东北片区与柳东新区的交通瓶颈,为促进柳东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南钢供应了Q345qD、Q345qC钢板。玉楚高速公路绿汁江大桥:该大桥是玉楚高速公路重点控制工程,位于易门县与双柏县交界处,跨越绿汁江。大桥作为中国首座单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其单塔单跨悬索桥跨度780米为世界第一。南钢供应了Q355D桥梁钢。张吉怀铁路酉水大桥:张家界经吉首至怀化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控制性工程,大桥多项设计施工技术水平均属世界领先。南钢供应了Q345qENH和Q420qENH钢板(及其Z向钢),是继藏木大桥之后,南钢在免涂装耐候桥梁钢方面的又一突破。新征程上,南钢将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国之大者”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工作,着力推动与民族地区间的产业、市场、项目、人才等互联互通,形成定位准确、各扬所长的发展格局,为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充分展示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3-08-10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