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数据打压大宗商品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中国经济数据的疲软直接打压了全球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同时以澳元为代表的商品货币也在中国经济数据的影响下连续下跌。 国家统计局9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9%,比7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 此前的9月12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9574亿元,尽管比7月份的数据增加6837亿元,但比去年同期仍减少6267亿元。多家机构分析认为,融资不足的背景下,经济放缓的趋势不会改变。 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CPI涨幅回落至2%,远低于市场预期,创下近4个月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8月的PMI环比出现0.6个百分点的下降,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则下跌到50,创下2009年5月以来的新低。 商品货币在中国数据全面回落后领跌汇市,澳元/美元下破0.9200,并连续数个交易日大幅下跌,下跌幅度超过400个基点。 不仅如此,此前公布的美国8月零售全面增长,9月消费者信心触及14个月高位,支持了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强劲增长的预期,澳元兑美元承压下行。 对于8月宏观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尤其是工业生产同比增速降至6.9%,为5年半来的最低点,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增速恶化当中有一半左右是由于去年基数较高,但房地产活动持续下滑直接抑制了重工业生产,并导致用电量低迷、汽车和家电销售放缓、企业投资放缓,这些都进一步拖累了工业生产。 分析认为,鉴于内需疲弱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拖累了进口,将全年进口增速预测下调至1%,并相应地将外贸顺差上调了近750亿元。因此,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略有提升,而内需(特别是投资)的拉动则有所下降。 大宗商品的进出口数据也不佳。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为340000吨,较7月持平,但较上年同期减少12.3%;8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7488万吨,较上月下降9.3%;8月出口钢材776万吨,环比下降3.7%;8月煤进口较前月下降18.1%至1886万吨,大豆进口也锐降19.3%至603万吨。 澳大利亚是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国,而中国是主要的进口国。今年以来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以及中国的需求形势直接影响澳元的走势,以铁矿石为例,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跌幅已达40%,作为商品货币代表的澳元也频繁出现连续下跌的走势。 高盛发布最新报告称,由于供应远超市场需求,今年铁矿石价格的下降时间远比预期中要早,且不太可能复苏,铁矿石已进入通常标志大宗商品熊市的“开启期”。高盛将2016年海运铁矿石的价格预期由之前的每吨82美元降低至每吨79美元,2017年的展望也由每吨85美元降至每吨78美元。 事实上,不仅铁矿石,原油价格也在过去三个月连续下跌,跌幅超过10%。铜作为澳大利亚的另外一个重要出口产品,下半年的走势似乎依然不乐观。分析师顾冯达分析认为,下半年铜需求难出现实质提振,铜消费或难摆脱“外强中干”的局面,此外下半年铜市供应压力极大,一方面是来自融资减少导致的库存流出,另一方面来自精矿过剩导致的冶炼高产预期,而结合宏观面的内忧外患,铜市预计后市将震荡下行。 虽然澳大利亚近期经济数据较好,但并未直接拉升澳元的走势。澳大利亚统计局上周数据显示,8月新增就业12.1万人次,大大超过分析师1.5万人次的预期。同时失业率自6.4%跌至6.1%,劳动力参与率自64.8%升至65.2%,两组数据也都优于预期。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大宗商品
发布时间:2014-09-16

经合组织:中国经济将以更加可持续的速度增长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15日发布《全球经济临时评估报告》,预计中国经济将以更加可持续的速度增长。 经合组织在报告中说,中国经济正在进行有序调整,但仍将维持快速增长,而新的速度将是“更可持续的”。据经合组织预测,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为7.4%,2015年为7.3%。 经合组织还预计,全球经济整体将维持弱势复苏,但各地区的经济前景正在分化。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增长速度较快,有望推低失业率。据预测,美国2014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达2.1%,2015年将提升至3.1%,英国和加拿大2014年经济增长则分别可达3.1%和2.3%。 据经合组织评估,欧元区今明两年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欧元区2014年经济增长预计仅为0.8%,2015年为1.1%。欧元区主要国家经济增长前景差别较大,德国今明两年均可达1.5%;法国经济增长则只能达到0.4%和1.0%;意大利形势更加严峻,2014年预计经济增长为负0.4%,2015年也只能增长0.1%。 经合组织建议对欧元区经济给予更多货币政策支持。该组织对欧洲央行日前降低欧元基准利率的行为表示欢迎,但指出欧洲央行应采取包括量化宽松在内的更多举措。经合组织还认为,欧洲国家也应在欧盟规则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9-16

多部委召开煤炭脱困会议:严格落实限产方案

从有关渠道获悉,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单位近期召开了煤炭行业脱困工作视频会议。相关领导讲话显示煤炭行业脱困措施将进一步明确,将严格落实限产方案和制止超能力无证非法生产,并将禁止高灰高硫劣质进口煤的使用等。 煤炭行业分析师认为:近期国内煤炭限产以及进口煤数量下降,煤炭供应端压力已有所减少,认为近期煤炭价格应该比较稳定。8月下旬,国务院曾组织召开过专题会议,要求研究煤炭行业脱困问题。8月28日,国家发改委也曾召集了国内主要发电集团传达会议精神并研究讨论进口煤的问题。近日的这次煤炭行业脱困工作视频会议同样是国务院专题会议的延续。 据消息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此次会议上指出,对煤炭行业面临的困难形势要有清醒的认识。煤炭库存连续多个月超过3亿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落实煤炭脱困具体措施方面要强化责任意识。 相关措施被概括为“六严格六到位六配套。”首先指向了限产问题。要求严格落实限产方案、安全检修、降低生产强度必须到位。积极引导企业后四个月产量比同期减少12%,全国产量可减少1.5亿吨。 超能力和无证非常生产行为也被归入严格制止的范围。要求各煤炭生产企业必须在9月底前在相关网站公示产能,并接受检查监督。对于违反的企业将从严问责甚至双倍核减产能。 此前,“限制进口煤数量”被市场视为是帮助煤炭行业脱困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直至八月底并没有明确的说法。此次会议上传出,将禁止高灰高硫进口煤的使用,海关、质检部门将组织开展进口劣质煤专项检查,环保部门要将重点地区火电厂使用高硫、高灰燃煤和排放达标情况进行排查。对于国内劣质煤业将一视同仁,采取限制措施。 另据发电企业人士透露,相关部门还要求国内几大发电集团9-12月合计减少进口煤2000万吨。企业方面关于具体如何操作还在研究分析中。 近日,彭博社援引相关机构结论称,由于中国政府对煤炭企业实施限产计划,以及禁止从海外进口劣质煤的政策,预计煤炭价格四季度可能上涨10%。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煤炭
发布时间:2014-09-16

山西省领导督查涉煤收费清理 助煤企脱困

据了解,山西省政府领导近日重点督查市涉煤收费清理规范,在煤市持续低迷情况下,政府通过清查涉煤收费,帮助煤企脱困。 山西省政府网站显示,近期,由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带队的督查组正对各地、省直相关部门涉煤收费清理规范整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9月12日,山西省长李小鹏带队督查太原市涉煤收费清理规范工作,同日副省长张建欣在晋中市督查涉煤收费清理规范工作。 李小鹏指出,以涉煤清费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煤炭管理革命,大力推进煤炭供给、消费、科技革命和煤炭对外开放,构建现代化煤炭治理体制。 李小鹏强调,要推进改革,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做好煤炭资源税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加强顶层设计,以煤炭公路运销体制改革为关键点,全面推进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证照监管体制改革、项目审批和投资体制改革、国有煤炭企业改革等各项改革。 一位煤炭行业专家表示,此次山西省政府领导大力度督查清理涉煤收费,将使之前制定、旨在减少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的措施得到执行,也是为煤企减负、助煤企脱困的重要举措。 大智慧通讯社曾报道山西省政府再度清理涉煤收费,安排部署全省涉煤收费清理规范工作。两轮改革全部到位后,吨煤减负可达14.3元,山西煤企每年至少可减轻负担135.51亿元。 2013年7月,山西省出台“煤炭20条”暂停提取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经测算此举将为山西煤企节约超50亿元。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煤企
发布时间:2014-09-16

李克强:开放大门将越开越大 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李克强在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讲话时强调 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个关键 推动中国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9月15日,以“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来自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及国际质量组织负责人,中外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等600多人出席。 李克强说,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关乎亿万群众的福祉。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推动各方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来,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紧紧依靠深化改革,在不断发展中打好全面提高中国经济质量攻坚战,实现宏观经济整体和微观产品服务的质量“双提高”。 李克强强调,提升质量归根到底靠企业。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讲道德、讲诚信的经济。企业要坚守商业道德,担起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体责任,在创新、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各行各业都要瞄准质量顽症,加快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品。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坚持严字当头,注重基础和细节,向管理要质量。要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培育职业精神,造就责任心强、有专业素养的职业队伍。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激励企业诚信经营、多出优品、打造精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是强化对关乎群众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监管。努力塑造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良好品牌,不仅让国内消费者喜爱,而且在国外声誉良好,做到“双满意”。 李克强指出,要努力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坚持标准引领、法制先行,树立中国质量新标杆。要加快相关法规建设,完善国家标准体系,推进强制性标准改革,提升标准和检测的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公开产品和服务标准,确立中国质量对市场的硬承诺。鼓励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优劣“用脚去投票”,举报质量违法行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倒逼质量提升,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 李克强说,维护质量安全是世界共同责任。各国应加强质量检测、技术研发等方面合作,建立强有力的监管合作机制。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我们将致力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体系,坚持倡导贸易自由化,不断加大进口,不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欢迎更多外国企业到中国市场公平竞争,在互利共赢的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 大会前,李克强还简短会见了出席大会的主要外方嘉宾。 国务委员杨晶、王勇出席大会。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服务业
发布时间:2014-09-16

发改委酝酿风电价格下调 政策有望今年落地

酝酿两年之久的风电上网电价下调政策有望今年落地。 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下发了调整风电上网电价的征求意见稿,并开会征求各方意见。 “初步设定风电标杆电价原先0.61元/千瓦时的地区每度下降2分钱,其他区域每度下调4分钱,今年年底前实施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这一下调幅度也遭到五大电企和参会的部分省物价局的反对,均认为下调太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不过,多位风电行业人士则认为,从国内风电市场发展形势来看,由于存在电价下调的缓冲期,只要没有调低至没有盈利的程度,而且再加上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出台,不管是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还是风电场运营商来说,都不算是坏消息。 四类地区均下调 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通报的调价设想方案中,将四类资源区标杆电价从0.51元/千瓦时、0.54元/千瓦时、0.58元/千瓦时和0.61元/千瓦时,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47、0.5、0.54、0.59元。此外,还将福建、云南、山西三省由每千瓦时0.59元资源区域调到0.54元资源区;将吉林、黑龙江省统一调整为0.54元/千瓦时。 目前,国内风电场执行的电价是国家发改委在2009年公布的。当年7月,下发的《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按照风资源划分出上述四类标杆电价。 新疆和内蒙古等大部分风资源较好的地区被划分为第一类资源区,实行最低的上网电价;而除河北、甘肃、吉林、黑龙江、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少部分资源情况略差地区被划分到第二类和第三类资源区,实施中等上网电价外,其他各省均为第四类资源区,执行0.61元/千瓦时的最高电价。 在过去的两年中,国家发改委早已多次对风电上网电价进行评估,并召集相关风电企业召开座谈会,征询下调风电上网电价的时机是否成熟。 一位风电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发改委考虑下调风电上网电价主要是考虑到风电行业技术进步,风电机组设备价格已经明显下降,企业风电场运营情况逐渐向好。 自2013年以来,针对风电行业产能过剩、补贴拖欠、并网困难、弃风限电严重等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使风电产业回暖,风电场运营商扭亏为盈,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盈利也大幅改善,由此国家相关部门再次对电价下调征求意见。 而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国家发改委《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要继续进行资源性产品等价格改革,其中将“适时调整风电上网价格”放在首位。 金风科技一位负责人也坦言,从长期来看,风电电价确实是要下调的,现在的高电价对财政有很大压力,政府期望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消化。 抢装潮 此外,从本次座谈会还了解到,以上风电价格的调整只针对2015年6月30日后投产的新投项目,也就是说这一时间点之前投产的项目仍然执行原来的标杆电价。 多位风电行业人士认为,如果不出意外,这一缓冲期将带来风电场新一轮的抢装潮。“只要没有下调到大家都不挣钱,对于整机和零件设备厂商就是利好。”前述风电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该人士还介绍,因为电价一经下发便会带来风电场的抢装,那么今年下半年与明年上半年的风机出货量会非常大,整机企业和市场份额比较集中的零部件企业的业绩会非常好,比如上游的齿轮箱、叶片和轮毂。 从国内设备制造企业来看,整机厂包括金风科技(002202.SZ)、湘电股份(600416.SH)、明阳风电(MY.N)等;零部件龙头生产企业则有中国高速传动(00658.HK)、中材科技(002080.SZ)、吉鑫科技(601218.SH)等。 不过,这一调价设想方案却由于被认为变动太大,遭到五大发电集团和部分省物价局的反对。初步测算,电价每千瓦时下调1分钱,会降低风电场净资产回报率(ROE)1个百分点。 龙源电力(00916.HK)一位负责人认为,风电行业发展需要投资企业有积极性,如果电价下调幅度过大,企业就没有积极性了,而且现在整体电价并不高,龙源电力上半年税前平均电价是0.583元/千瓦时,而国外都是0.7~0.8元/千瓦时,因此较大幅度下调电价是与国家调整能源结构政策不适应的。 “目前业内存在分歧主要集中在:一是区域里实行统一的标杆电价,却忽略了区域内部的资源禀赋差异;二是大部分区域,如三北地区,曾经历过长时间的弃风限电,现在吉林省某些月份还能限电50%,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就下调电价是不现实的。”上述金风科技人士表示。 然而,风电电价下调也还只是征求意见,最后的调价幅度可能与这一幅度有差别,加之近期《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最后修改稿已经由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完成提交,也可能在今年内公布实施的另一重影响下,风电上网电价下调带来的未必都是不利消息。 一位持谨慎观点的风电行业人士就表示,下调幅度和实施时间是两个关键指标,但现在只是预期确定,讨论细节尚有点早。“如果下调幅度4分钱/千瓦时,那么实施时间就可能向后推,如果幅度没有那么大,实施时间反而可以提前,所以我认为没有利空之说,而且如果加上配额制,可能还会成为利好。”该人士说。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电价
发布时间:2014-09-16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