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为基建行业发展建言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2025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踊跃建言,对基建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Mysteel汇总了代表委员们对基建行业的建言,详细内容如下: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启阳(成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麒:建议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支持成都建强对外枢纽通道能级,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支持推动实施天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进一步拓展全川国际航线网络,完善“客货并举”发展机制,深化“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建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推动实施成都至格尔木铁路,连接格尔木至库尔勒至伊宁铁路,形成第二条直达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和红其拉甫口岸的国际铁路战略大通道;推动实施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加快畅通以成都为起点、直达北部湾出海口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通道,做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集结中心功能。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顺丰速运分部经理 汪勇: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支持武汉市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指导武汉市对标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支持武汉市重点产业供应链平台提质增效,并在中部地区推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副主任 佘才高:提交了支持南京市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议。他建议国家民航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在新一轮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调整中,将建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定位纳入国家规划;支持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加快建设,并给予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更多航权、时刻支持。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物流行业协会会长、甘肃陇海物产集团董事长 岳建武:建议完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规划,补足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多式联运攻坚行动,推广“一单制”“一箱制”运输,推进铁路进港、进园区;鼓励物流园区共享基础设施,在县域推广“统仓共配”模式。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张胜林:建议建立工程数字档案馆,通过档案数字化的顶层设计和要求,催生工程“存量市场”中新的业态,促进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与工程建设领域融合发展;建议支持黔东南州“渡改桥”项目建设,呼吁国家层面设立专项基金、强化政策支持,切实解决当地群众出行不便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阳江市委副书记、市长 余金富:建议加快阳江机场建设,尽快推进深圳至南宁高速公路阳江段建设,填补广东粤西走廊区域尚无机场的空白,构建一条粤港澳大湾区经粤西通往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新通道,促进粤西与大湾区深度融合、与北部湾协同联动。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 王煜:建议加强空铁“两网融合”纳入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政治、经济、人口、产业等因素,使两网乃至多网客流高效“集疏运”,形成相互支撑合力,打造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交通枢纽,尤其是枢纽城市,尽可能“多站合一”。全国人大代表、南充市副市长 欧阳梅:一是建议支持将汉巴南铁路巴中至汉中段列为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四川省与陕西省共同加快实施巴中至汉中铁路建设;二是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铁集团支持汉中至西北方向铁路尽快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支部书记、所长 郑海金: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小水电绿色发展规划或作为专章纳入“十五五”水利规划,明确设备设施智能化改造、生态修复、集控中心建设等建设内容和任务安排;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加快推进小水电等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刘勇:建议加大对重庆能源电力保障的支持力度。一是推动外部清洁能源入渝。支持将西藏东南地区澜沧江上游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特高压直流线路输送至重庆;二是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高压交流环网建设,在去年底建成投运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实施川渝特高压加强工程;三是推动重庆与周边省间电网互联互通。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 邓朗妮:建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洋溪水利枢纽项目的统筹推进;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力度,适当提高中央资金补助标准,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协调建立跨省协调机制,解决项目建设相关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塔董事长 张志勇:建议加快制定低空基础设施的发展规划“一张图”;加快制定统一、全面的低空基础设施标准;共建共享,统筹推进无人机巢等物理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低空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安全监管平台,部署视频监控、气象观测、智能维护系统。全国人大代表、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 周曙光:建议在国家层面推动“智能低空天网天路”建设,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新型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和“两重”项目,并在超长期特别国债中予以重点支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楼向平:建议因地制宜规划“四张网”建设。设施网要积极布局建设通用机场、起降枢纽、维修站、充电点;空联网要积极推动通信、导航、感知等“空天地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航路网要科学优化空域结构和航路布局;服务网要搭建“1+N+X”(1个全国级平台、N个省级平台、X个地市级平台)统一纳管、高效协同的低空服务运营监管信息平台。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总经理 蔡建春:建议加快推进多层次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市场建设。持续优化首发上市条件,提升常态化发行质效,加大力度支持轨道交通、通信铁塔、石油管网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上市;加快引入增量资金,活跃REITs市场;加快专门立法,优化产品结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一是建议加快特高压外送通道及跨省跨区通道建设。二是建议大力支持“源网荷储”项目发展,出台政策鼓励智能微网、虚拟电厂等新型示范项目的投资建设。三是建议加快打造我国综合储能体系,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四是建议用AI为新型电力系统赋能。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4

水利部召开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3月13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3月12日主持召开水利部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强调,2025年是《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发展目标重要节点。要锚定“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建设目标,紧紧围绕2025年目标任务、节点要求、量化指标,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推动省市县级水网协同融合发展,建设数字孪生水网,创新水网建设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压紧压实责任,逐项细化实化具体化工作措施,紧盯节点、倒排工期,建立台账、动态管理,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4

国内首台自主研发汽车座舱热舒适性测评系统发布,打破国外垄断

3月13日,记者了解到,由国家机动车质检中心(浙江)设计的“汽车座舱热舒适性测评系统设备”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装备。该设备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专为中国人群及汽车动态座舱环境量身打造的人体热舒适性测试评估系统设备。产品在传感器数量、参数测试准确度、热舒适评价结果准确性等方面超越国外产品,打破了该领域长期以来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将推动汽车行业热舒适性测试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4

芜湖经开区52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13.8亿元

3月13日,芜湖经开区举行2025年一季度集中开工暨美芝精密科技产业园开工活动。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共有52个,总投资213.8亿元,涉及首位产业、智能家电、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4

广东惠州:已筹建5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

3月13日,据微信公众号“惠州住建”消息,作为广东省首批保障性住房政策扩围城市,惠州自去年1月起启动配售型保障房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已布局5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其中惠城区两个,分布在金龙大道和水口西区,仲恺高新区、惠东县、龙门县各一个项目,总房源超3000套。为进一步规范房源筹集、申请条件及封闭管理等细则,惠州市住建部门今年将出台《惠州市配售型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目前《办法》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并同步推进轮候库建设。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4

我国船企密集发力清洁能源船舶赛道

近日,我国多家船舶企业在绿色船型的建造与维修领域全面发力,打开清洁能源船舶领域新局面。舟山中远海运重工LNG船舶修理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通过验收近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MarkⅢ薄膜型LNG船/双燃料船修理关键技术攻关》科研项目顺利验收。该项目由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联合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开展,在LNG船修理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为企业积累新能源船舶改装技术经验,推动修船产业技术革新与市场拓展。项目团队针对MarkⅢ薄膜型LNG船/双燃料船特性深入研究,掌握双壁管安装焊接检验、MarkⅢ型薄膜舱LNG围护系统空间密性试验、波纹板安装焊接等关键技术,并完成LNG船修理环境特性研究。长宏国际首制MSC两艘10300箱双燃料集装箱船开工近日,长宏国际为地中海航运(MSC)建造的10300箱液化天然气双燃料集装箱船项目首制2艘船开工。该型船总长299.95米,船宽45.6米,型深25.0米,结构吃水17.5米,设计航速20节;采用双岛式布置,型线型优化设计匹配船东多目标营运计划,性能表现优异,具备航速快、油耗低等核心技术特征;配备了同级最大的C型LNG燃料储罐,LNG模式和燃油模式的续航里程均可满足经典中欧或中美航线的单次往返需求;具备清洁环保、低碳排等特性,EEDI能效设计指数比国际海事组织(IMO)严苛的第三阶段排放基准线还要再降低约50%。长航货运16艘130米级微引燃动力多用途船开工点火近日,长航货运16艘130米级LNG微引燃动力多用途船建造工程正式启动。‌此次项目是落实“拆旧建新”政策的举措。该船舶由芜湖新远船业修造有限公司、枝江盛懋船业有限公司建造。 该船舶采用LNG微引燃气体机和LNG气体发电机组的技术特点,按照中国船级社《内河绿色船舶规范》“绿色船舶-2”设计,设计最大吃水载货量10000吨。微引燃气体机动力船可以实现替代率95%以上,相比传统柴油,碳排放可以降低~20%,Sox排放可以降低100%,NOx排放可以降低~90%,PM排放可以降低100%。金航船舶获130米LNG燃料集散多用途船订单近日,重庆中宏船务有限公司订造的130米LNG集散多用途船在湖南金航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该船为LNG单一燃料集散多用途船,船舶总长130m,型宽16.26m,型深7.2m, 最大载荷10434吨,船型为垂型首、双外歪尾、艉机型新能源船舶 ,采用双机双桨,配置LNG动力系统和高效能发动机,采用LNG作为唯一燃料,能显著减少有害物质(包括硫化物、悬浮颗粒物以及二氧化碳等)的排放,能效比髙,能实现更高的运输效率和更低的运营成本。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4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