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金塔县7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01.7亿元

3月7日,酒泉金塔县举行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7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01.7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总投资139.2亿元,续建项目总投资162.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37.3亿元,涵盖了航天航空产业、工业制造业、新能源及电网、农林水利、文化旅游及商贸流通、社会发展、城镇及园区基础设施、交通等9个领域。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0

S28乌天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

近日,S28乌天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用地手续成功得到自然资源部批复,顺利获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同时取得市交通运输局批复的施工许可证,标志着该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该项目全长122.663公里,批复总投资约58.54亿元,跨越翁旗、右旗、阿旗三个旗,全线采用双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建设工期为4年。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0

代表委员为船舶行业发展建言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2025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踊跃建言,对船舶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主要聚焦电动船舶、深海科技和装备等方面。Mysteel汇总了代表委员们对船舶行业的建言,详细内容如下:全国人大代表、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油运库船长倪迪:船员是航运业的核心战略资源,但当前我国船员队伍面临“后继乏人”的严峻挑战。唯有通过《船员法》立法,才能系统性解决行业痛点,为航运强国建设筑牢人才基石。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工人王红梅:一是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建议国家推动新能源电池技术的研发;二是完善船岸一体化建设补贴政策,建议国家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对电动船舶船岸一体化建设给予财政补贴;三是建议国家出台税收专项优惠政策,并围绕电动船舶相关产业设立国家级产业基金,加大对福建省等重点省份电动船舶项目的支持力度。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会主委吴志明:为了吸引中资船舶回归,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试点,建设国际船舶注册中心,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简化登记流程,提高行政效率。针对登记中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登记流程、各方权利义务及监管要求,加大违规处罚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登记工作顺利进行。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副主任委员、南通大学原校长施卫东:粤、闽、浙、鲁、苏等沿海省份养殖工船、桁架式网箱、半潜式网箱等大型海洋养殖装备接连下水、投产,为海洋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装备保障。建议加速传统装备更新改造,科技赋能渔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海洋渔业配套高端装备,并探索跨界试点合作,深化产、学、研、用交流对接,实现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二研究所研究员胡震:一是建议国家加强深海科技和装备的顶层策划,形成更完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二是加大对深海探测、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深海环境保护等相关核心技术的投入力度;三是进一步完善深海装备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装备与产业化体系,打通产学研用堵点,推动生产成果、科研成果共享,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强大合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二研究所所长叶聪:关注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传达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点堵点,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深潜领域的公益性机会越来越多,申请条件逐步放宽,年轻人有好想法都可以申请参与。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0

沪昆高速贵安扩容项目已完成投资超八成

3月5日,沪昆国家高速公路贵阳至安顺段扩容工程朱昌特大桥最后一片T梁顺利架设完成,这是该项目全线首座双幅贯通的特大桥。截至目前,贵安扩容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80.01亿元,完成比例占批复估算的81.54%。贵安扩容项目全长90.722公里,起于贵阳市观山湖区,与已建成的环城高速相接,止于安顺市普定县,顺接安盘高速(在建),由贵州高速集团牵头建设。这是贵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西部示范省、加快黔中经济区建设、助推贵安新区发展的重点交通项目。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07

华润大东完成赫伯罗特超大型集装箱船修理工程

近日,德国赫伯罗伊特公司的“布达佩斯快航”轮经过华润大东精心修理,各项目圆满完工,再度踏上新的运营征程。“布达佩斯快航”轮有15年船龄,是一艘长335.47米、宽42.94米、型深24.5米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修理工程量大、范围广,仅货舱、边舱、绑扎桥、舱口盖钢结构换新就有90吨左右,涉及9个货舱,30个压载舱和6个油舱,以及19道绑扎桥等。舱口盖下地修理是首先要完成的任务。由于华润大东修理、改装项目多,场地资源紧张,劳动力也比较短缺。船修车间修理团队积极作为,与其他项目沟通,想方设法腾出舱盖修理场地,加班加点加快施工节奏,化解了一系列矛盾。经过紧张施工,终于完成了舱盖修理任务,接着又完成了舱室清理工作。为确保按时完成其他项目的修理,华润大东单船管理团队齐头并进,边对货舱、边舱等展开细致勘验,边统计修理物量,同步下料,以确保各项目无缝衔接。而要完成以上这些大量的项目,时间非常紧。修理团队同心协力、马不停蹄,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所有外板的动火作业,为后续涂装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对货舱、绑扎桥、舱口围等交叉作业的复杂情况,单船管理团队强化现场管控,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为高效、安全作业铺平了道路。华润大东相继高质量完成了货舱、边舱、绑扎桥的等修理项目,涂装车间也紧跟其后完成了作业。船东对华润大东精湛的修理技术,强大的协作能力,表示高度认可。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07

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全力推进船舶建造业务发展

为赋能中远海运集团“大国船队”建设,提升整体造船能力,中远海运重工统一部署,积极推动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整船建造业务重启。一年来,在中远海运重工的正确领导下,广东中远海运重工认真贯彻落实总体战略部署,聚焦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两个“新赛道”,全力推进造船订单承接和产能恢复的各项工作,狠抓全过程生产能力提升,坚定“学川崎、学扬州”,加快“三化”建设,开启了船舶建造业务新的“航程”。链接市场 确立定位过去的一年里,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全力贯彻落实集团和重工战略部署,在重工各部门指导下,研究最新数据,研判行业最新态势,对自身船舶建造优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积极思考和推进重启造船业务。广东中远海运重工积极落实“十四五”规划中“继续向有盈利贡献的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造船业务不仅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原有造船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还能创造出更大产值和经济效益,将全面提升广东重工制造业务总体产值和效益,大大推动持续高质量发展。广东中远海运重工紧跟集团、重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坚定朝着“建设具有强劲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型船舶制造先进工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大步迈进。一年来,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持续在经营接单上发力,积极研判。通过精准定位,承接符合当前发展阶段的制造订单,顺利完成全年接单目标。其中,MR 油轮和甲醇加注船订单的成功承接,尤为关键,为公司进军中小型油轮市场筑牢了根基。链接先进 提升能力在重工部署下,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制造系统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围绕“经营接单、设计能力提升、生产学做川崎、全过程生产能力提升、产能与效益提升”主线工作,组织开展多轮研讨,制定了《提升整船建造能力综合工作方案》《提效增产三年滚动实施方案》并定期跟踪评价,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任务。2024全年安排了17批次共114人赴扬州重工研修学习。学习后,广东中远海运重工积极推进设计管理、生产流程、作业基准、计划管理、工时操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改进,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积极开展制造场地、设备设施资源的配置整理和优化,较好地实现了造船业务的平稳开局。在生产安全方面,制造系统围绕“夯实基础、严控风险,系统谋划、精准施治,坚持“三严”的安全准则及“三零”目标,2024年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环境污染事故事件。组织专项安全检查22次,完成“受限空间防火防爆、防中毒窒息”等9次应急演练。在质量控制方面,公司制造系统始终秉承“质量是公司生命”的大质量理念,树立“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质量文化,努力为船东提供让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2024年全年,船东一次报验合格率97.81%,船检一次报验合格率98.42%,结构一次UT合格率98.95%,结构一次RT合格率96.17%,以及顾客质量满意度等全部指标均达标。全年完成267份作业基准的梳理编制;积极推进QC活动、开展现场巡回。QC活动立项13个,结题成果26个。每月针对作业基准、焊接工艺纪律、产品保护、质量风险应对措施验证等课题,联合车间开展巡回,巡回检查发现113项整改项,27项亮点。链接转型 奋力交付公司全年持续承接非船订单,技术部门自主承接订单、施工队伍持续完成生产任务,有效保持了重启造船过程中的生产连续性。全年按时实现23项主要节点,主要节点按时实现率100%。按期完工交付养殖平台、阳江港大桥、船舶分段、钢桩、吊臂、导管架等11个非船项目,按期完工交付率100%。深远海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格盛1号”在珠海成功交付,在新工艺和新设计等挑战下,公司在项目前期策划、进度计划以及工艺工法等方面狠下功夫,追赶进度,提前完成发电机负荷试验、报警和光伏系统调试、倾斜试验等节点。该项目高效的建造进度与优质产品质量赢得了业主的赞誉,为打造“粤海粮仓”,唱响“海洋牧歌”,助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跑出“加速度”。首个125M转载驳建造项目N1217成功下水,全面进入调试阶段。公司制造系统在前期成立攻关小组,细化项目执行难点,形成攻坚清单,明确分工责任,并积极推动船东与船厂一同解决问题,既保证了下水节点,也为后续工作争取了时间,赢得了业主的肯定。链接未来 数智赋能按照集团和重工关于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要求和目标,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加强学习,优化调整固投计划,加大智能制造设备设施的投入,加强数字化软件建设,共同推动“三化”建设工作。为了加快赋能新质生产力,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正大力引进船台智能设备设施,加快船舶建造生产管控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工时基础管理,推进操业度计划管理。同时,稳步推进智能管加车间,优化管加车间、场地的工艺布置和改善生产设备、工装治具,建立小、中管流水线;打造智能制造船体联合车间,按照造船高效生产流程进行优化调整船体联合车间的工艺布置,增加等离子切割机,实施利材工序、型钢机器人和小组立机器人焊接等生产线改造,形成小LOT化、分道分线生产模式,实现内场生产流程的高效运转,带动后续整体建造效率提升。建立智能涂装生产线,包括分段智能化喷涂生产线、分段涂装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等智能制造建设,提高涂装生产效率,推动涂装完整性前移。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将继续积极探索“绿色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智能化制造”,深度挖掘内部潜力,释放发展新动能,在筑牢生产安全防线、严守产品质量底线、确保交付节点按时完成的基础上,推动造船业务高质量发展。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07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