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5年省级重大项目清单:钢铁项目10个

《云南省2025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云南省2025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已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以公布。附件:1.云南省2025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2.云南省2025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钢铁相关项目:云南不锈钢精工制品国际产业园(一期)呈钢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项目呈钢集团1250mm优特带钢工程项目云南曲靖钢铁集团扬钢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钢铁转型升级一体化项目师宗县年产20万吨螺旋钢管一体化暨总部建设项目产能置换年产42万吨合金钢转型升级项目云南正大钢管有限公司年产260万吨制管项目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配套100万吨/年焦化建设项目年处理30万吨废钢铁及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项目曲靖钢铁集团呈钢钢铁有限公司马龙专用线项目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14

一季度中国出口钢材2742.9万吨,同比增6.3%

海关总署4月14日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出口钢材1045.6万吨;1-3月累计出口钢材2742.9万吨,同比增长6.3%。3月中国进口钢材50.1万吨;1-3月累计进口钢材155.0万吨,同比下降11.3%。3月中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397.4万吨;1-3月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28531.2万吨,同比下降7.8%。3月中国进口煤及褐煤3873.2万吨;1-3月累计进口煤及褐煤11484.6万吨,同比下降0.9%。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14

重庆2025年市级重点项目名单:钢铁项目1个

4月1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市级重点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2025年,重庆市级重点项目包括开工、在建、完工、储备“四个一批”项目。其中:开工、在建、完工项目共1252个,总投资约3.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00亿元;储备项目316个,总投资约1.2万亿元。钢铁项目:轻量化车身、一体化压铸及钢卷开平剪切项目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11

在新挑战和机遇下,不锈钢行业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4月10日,来自不锈钢产业链上下游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的代表齐聚江苏兴化,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锈钢分会一届常务理事(扩大)会四次会议上,围绕当前不锈钢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集智聚力、建言献策,共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会议指出,不锈钢行业是钢铁行业实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行业面临地缘冲突、贸易摩擦等外部压力,“减量调整、存量优化”发展特征日益明显,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危中有机、机中有遇,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叠加国家陆续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汽车、家电、造船、新能源等行业仍有结构性机遇,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也有增长机会。综合来看,不锈钢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做好以下5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共同维护不锈钢行业平稳有序发展。2024年,在我国钢铁产量下降的情况下,不锈钢产量仍处于增长,尽管不锈钢结构调整加速进行,但不锈钢产能利用率、企业经营效益大幅下降。因此,一方面要关注我国不锈钢已有5000万吨产能,目前还有几百万吨在建冶炼产能,不锈钢企业要理性投资,防止产能规模盲目扩张,时刻绷紧产能治理这根弦,随时警惕新增产能可能带来的市场冲击。另一方面,在下游对不锈钢提出新要求、且需求不乐观的情况下,不锈钢行业应适时调整品种结构,并严格遵循“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以供需平衡为原则”的自律生产方式,坚持“三定三不要”的经营原则,坚持行业自律,提升行业效益。二是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不锈钢资源安全保障水平。我国不锈钢生产所需的镍、铬资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提高不锈钢行业资源安全保障迫在眉睫。首先,加快完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风险,加大国内资源勘探,争取实现我国铬、镍资源的重大突破。其次,加强国际合作以保障资源安全,与镍、铬资源丰富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或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建厂,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最后,还要坚持以镍矿、镍铁、NPI(镍生铁)等主流不锈钢冶炼原料为主的发展重心,开发多样化的原料结构、多元化的进口来源,鼓励企业开拓新的资源供应渠道,减少单一依赖,降低供应链风险。此外,还需提高废不锈钢等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和研究资源储备体系,多渠道提升资源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坚持科技创新,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不锈钢企业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首发产品、首创技术、智慧制造和绿色环保投入力度,包括完善不锈钢特色系列产品,聚焦不锈钢耐蚀特性、高表面和高功能特性研发高端产品,为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装备提供国产关键钢铁材料;加强工艺技术创新,开展装备大型化、高效化升级,加快推动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和供需短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重点科研院所等联合攻关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现创新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四是推动节能减排,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当前,钢铁行业已被正式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通过“激励先进、约束落后”加快出清落后产能,推动行业从“高碳依赖”传统路径向“低碳竞争力”新赛道转变。不锈钢企业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加快超低排放改造进度,提升行业环保水平。二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改进生产工艺,发展低碳技术,降低企业碳排放水平,尽快实现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三是严格遵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各项配套制度,提高碳排放的管理能力。五是培育国内市场,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会议指出,行业企业应携手加强对不锈钢产品的宣传推广,拓展市场空间,引领不锈钢相关产业链集聚发展壮大。比如,推动不锈钢在供水系统应用,加大在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推广力度;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和不锈钢企业加强合作,联合研发高性能不锈钢材料和先进制造工艺,并通过批量化采购和规模化应用实现降本;加大不锈钢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的灵活性,完善相关的建筑规范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重点下游行业间的合作交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融合发展,持续挖掘释放不锈钢发展潜力,为不锈钢行业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共同探索产业链协同与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模式。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11

2024河北企业100强出炉(钢铁篇)

4月9日,河北省企业联合会发布2024河北企业100强和制造业企业100强两大榜单,其中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敬业集团有限公司、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包揽双榜前三甲。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11

河北发布!重点推进龙凤山、澳森特钢、首唐宝生、首钢智新...

不久前,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河北省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聚焦产品升级和链条延伸,加快钢铁产品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钢铁企业由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全面提升质量效益,努力打造以新工艺新材料为重点、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产业。根据工作要点,到2025年底,河北省将突破3—5个短板产品,制定稀土耐蚀钢等5个高端产品标准;激活钢铁企业数据价值,加快实现大模型应用全覆盖,培育2家“数字领航”企业,推广10个数字化转型优秀应用场景;认证5—10种绿色低碳钢材产品。强化差异发展,推动产品向材料级转型做强优势产品。在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电工钢、高纯铁等河北省优势领域,推进重点项目,完善产品系列,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重点推进河北龙凤山集团80万吨高纯铁和超纯铁、澳森特钢120万吨合金钢高线、首唐宝生50万吨特种合金钢、承德燕北35万吨钒钛高科无缝管深加工、首钢智新25万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敬业高品钢80万吨冷轧硅钢、邢钢80万吨低碳绿色高品质冷镦钢、中普50万吨新能源用电工钢等项目。推广稀土耐蚀钢。河北省工信厅将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起草制定建筑、交通、铁塔、电力等重点行业稀土耐蚀钢应用标准和技术规范,年内指导出台5项以上团体标准,并将其列入《河北省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产品目录(2025年版)》。在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城市装饰、交通护栏等项目中,打造稀土耐蚀钢示范应用工程,年内实现在2个以上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靶向突破短板产品。逐项梳理河北省需要向国外和省外购买的31种短板钢材产品清单,推动创新型企业联合燕赵钢铁实验室,实施揭榜挂帅、竞争择优、定向委托等方式开展科研攻关,力争年内突破3—5种短板产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围绕低碳冶金、特种冶炼、高效轧制等前沿技术,开展第三期《钢铁行业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征集,加快推广应用。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省内职业院校建立定向招生制度,为钢铁企业提供技能人才保障。推广敬业钢铁等企业内部人员培训经验,组织钢铁企业、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等联合开展员工素质技能提升培训。开展高质量发展评价。按照基础水平、产品能力、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高质量发展的各个维度,对河北省钢铁行业开展打分评价,倒逼企业补短板,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全面提升供给质量。强化一体发展,力促产业链条延伸推进服务型制造。总结河钢集团、普阳钢铁等先进经验,引入专业机构,举办EVI(供应商的先期介入)服务培训,为终端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引导钢铁冶炼企业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发展剪切、配送等增值服务。充分发挥钢铁企业产业链资源和平台优势,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供应链金融、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实现跨行业、多产业高效低碳耦合发展。搭建河北省钢铁行业供应链平台。依托河钢集团供应链平台,引入河北省钢铁企业、重点用钢集群、用钢企业和行业服务机构,建设河北省范围的钢铁行业供应链平台,围绕采购端、销售端、物流端、融资端等领域开展供应链合作,通过平台赋能,形成规模优势,提高议价能力,实现降本增效。组织用钢产业集群与钢铁企业系列对接活动。以临西轴承、永年标准件、安平丝网、盐山管道、霸州钢木家具等31个用钢量超过10万吨的用钢产业集群为重点,全面梳理需求,组织系列对接活动,促进双方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提高资源保障能力。鼓励现有矿山企业整合重组、改造提升,促进难选矿综合选别和利用技术应用,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开发利用水平,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加大海外权益矿开发,建立海外大宗物料生产基地和贸易基地。推进曹妃甸矿石储运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曹妃甸40万吨级矿石码头提升改造工程,力争年内具备开工条件。加快黄骅港散货港区矿石码头二期工程建设,年内完成起步工程。加快推进黄骅港大宗散货码头矿粉堆场工程建设。强化数智支撑,全力开拓增效新途径推广钢铁大模型。依托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及省内重点企业,建立市场化协同机制,联合开发大模型具体应用场景,力争年内所有钢铁企业实现大模型应用全覆盖。开展钢铁数据资源调查,推动数据在产业链跨主体、跨领域融合利用。组织入企对接诊断。依托河北省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联盟,组织知名专家、技术供应商、金融机构组成服务团队,至少开展6场入企对接和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活动,逐企确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着力点。打造标准示范。加快推进出台省级地方标准《钢铁企业智能制造能力评价规范》,培育2家数字化转型覆盖面广、建设度高、创新能力强的钢铁企业作为河北省“数字领航”企业。遴选10个高效益、易实施、见效快、可复制的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优秀应用场景,带动整体提升。征集发布《2025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科技成果目录》和《2025年度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杰出技术供应商目录》。强化市场拓展,提升“河北绿钢”竞争力河北省将推进“河北绿钢”示范应用。出台省地方标准《绿色低碳钢材产品评价导则》,在河钢集团石钢公司、敬业集团等重点企业开展5—10个绿钢品种认证。将绿色低碳钢列入《河北省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产品目录(2025年版)》,组织供需对接,加大推广力度。联合上海钢铁交易所、国家冶金标准研究院、有关金融机构、钢铁企业,探索开展市场撮合、定向采购、碳金融等服务,打造绿钢交易平台。持续开展转型金融。修订完善《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年版)》,全面筛选合规项目,组织点对点对接,为钢铁企业提供相对低成本、长期限的资金支持,助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废钢铁加工企业和短流程炼钢协同发展。依托废钢铁和短流程炼钢联盟,组织开展废钢资源按成分分类分级利用,开展废钢加工企业应收货款融资。引入废钢源头回收企业畅通回收链条,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废钢铁资源向河北省集聚。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10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