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江:新环保法实施加速实钢铁行业洗牌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9月15日表示,明年起实施的新环保法,将对国内钢铁产业构成一种资源环境底线上的“新常态”。未来即使非经营不善的钢企,也会因环保不达标而被淘汰出局。 徐乐江在“2014宝钢公司日”活动上说,明年1月份起,新环保法将开始施行。新环保法在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上作出重大调整,由“环保应当与发展相协调”修订为“发展应当与环保相协调”。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实施细则、考核办法也在陆续出台。钢铁企业较为集中的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制订了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这都是有史以来中央和地方最为严格的环保法律和政策,将是未来钢铁产业面临的“新常态”。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钢铁
发布时间:2014-09-16

中国发现矿产地451个 新增铁矿资源储量92.5亿吨

据国土部网站“全国新发现中型及以上矿产地451个(其中大型162个),其中天然气、铀、钼、钨等发现了一批世界级的大矿床。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39.47亿吨、天然气2.3万亿立方米,新增铁矿资源储量92.5亿吨、铜矿1507万吨、铝土矿2.8亿吨、金矿2395吨、氧化钨174万吨、钼矿1105万吨。”9月12日,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四部委共同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阶段(2011—2013年)的成果揭开面纱。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铁矿资源
发布时间:2014-09-16

千万吨级煤炭进口商陷困境:差价无法覆盖成本停产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降至1886万吨,环比下降18.11%,同比下降27.3%,已经连降六个月,并且降幅近一步扩大。 进口煤大幅减少,传递出一个信号,国内的进口煤贸易商热情渐消。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对国内煤炭价格的调节杠杆平抑作用将大幅减弱。 在进口煤和国内煤价差价日渐趋平的情况下,诸多进口煤贸易商处境有些艰难。“今年进口煤炭贸易商大部分都不赚钱。”9月15日,北京长贸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煤炭交易量达到“百万吨”“千万吨”级的进口煤炭贸易商巨头在进口煤市风暴中首当其冲,业绩下滑,甚至一度停产。 作为煤炭进口企业排名中位列前位的广东蓝粤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粤能源”),由于利润收窄出现巨额亏损,去年基本处于停产状态。据媒体此前报道,除蓝粤能源外,广东其他大型煤炭贸易商如亚太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能源”)、大优、飞马等企业也在去年基本暂停进口业务。 而即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民营供应商中国秦发集团也不能独善其身,在半个月前发布的2014年中报显示,其首次出现净亏损3.256亿元。 大型进口煤商现困境 我国进口煤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2009年我国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净进口国以来,煤炭进口量一路攀升。诸多进口煤炭贸易商也在此环境下做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形势已经开始转变。 被列为防城港煤炭进口“四大金刚”之一的蓝粤能源,去年其在防城港的业务或因严重亏损,存港煤炭已被相关放贷银行暂封,相关进口业务暂停。 蓝粤能源以经营山西、内蒙等地煤炭为主,还进口越南、澳大利亚、印尼等地煤炭。公司主要客户是在珠三角等地的电厂、钢铁、水泥、造纸等企业。 一位蓝粤能源有关销售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现在我们因为印尼煤不好做,已经不做印尼煤了。但是可以做5800大卡和6000大卡的其他煤种,至于报价要等采购部把资料发过来才看得到。” “蓝粤现在做得很少,去年停了以后,到现在都没有怎么动。但一时也没法倒闭,负债情况也还在厘清。”防城港一家煤炭物流企业负责人称。 “蓝粤一时还不能倒,量太大了不能倒,广东政府也在协调。”熟悉情况的一家大型国有煤企销售人员和横琴煤炭贸易中心人士同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明了这点。 除了在困境中不断挣扎的蓝粤能源,中国最大的非国有煤炭供应商秦发集团也面临经营困境。2014年8月29日,中国秦发公布的中期业绩显示,截至6月30日录得净亏损3.56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为224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查阅中国秦发中期业绩报告发现,2011年至2014年其煤炭经营及贸易量从650万吨逐年递增至1090万吨。然而其业绩并未如贸易量一同增长,相反其盈利额逐渐下滑,2011年至2013年分别为3.33亿元、1.01亿元、0.22亿元。2014年中期则首次出现亏损,为负3.56亿元。 中国秦发在其网站上表示,该公司从国内以及澳洲、印尼和越南等海外市场采购煤炭。“每年煤炭交易量约达1000万吨,交易商称其中70%为进口煤。现在进口煤企业日子艰难,已经有银行紧盯着秦发,以防出现贷款风险。”上述国有大型煤炭销售集团人士说。 与秦发集团一样贸易量同为“千万吨级”的煤炭供应商亚太能源,也深受冲击。据亚太能源官网显示,其煤炭购销规模年保持在2500万吨以上,年进口量保持在1200万吨左右,连续多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不过截至目前,亚太能源也几度暂停了煤炭进口业务。据此前报道,由于签署了大额进口合同,随着煤价急剧下跌,亚太能源的账面损失或达到2亿元以上。对此消息,记者未能联系上亚泰能源求证。 摊子大营运成本过高 随着国内外煤差价日趋接近,卖煤渐成亏本生意,这些“百万吨”甚至“千万吨级”的进口商因摊子大而陷入困境。 “这些进口煤贸易商都做到比较大,公司运营成本较高,吨煤成本达20元,但目前整体价格又在下降,国内煤差价已非常接近,基本很难覆盖其成本。”上述国有煤企销售人士称。 根据秦皇岛9月9日煤炭数据显示,4500大卡印尼煤的价格为430元/吨,而国内4500大卡动力煤的价格为415元/吨。 “中间贸易商赚差价的这种方式已经走不远了。”北京长贸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腾直言:“煤炭在国际上成交跟到岸后,一般有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差。进口之后,国内价格降了,他不跟着降呢卖不出去,跟着降呢就会亏损。” 黄腾进一步解释,以前煤炭贸易商是先进口,再谈下家,现在需要谈妥买家才会做进口业务。进口来的煤卖不出去,堆压在港口的库存就越来越多。但煤价一直在往下走,已没有多少中间的利润了。不过也有中间商一直亏着做,资金实力比较好的也能做一些。 在中国秦发的业绩报告中,秦发将盈利下跌的原因归结为三点,即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炭价格大幅下滑及集团的煤炭平均销售价格持续下跌、集团财务成本净额增加以及结转的税项亏损所产生的递延税项资产减少。 事实上,煤炭价格大幅下滑已令诸多进口煤炭贸易商叫苦不迭。“从今年四月份起,越南煤的价格比国内的煤炭价格还高。就是说国内的跌价很厉害,而越南不跌,现在国外才开始跌了一点。”广西东兴万通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林惠江称。 自2008年取消进口煤关税后,进口煤大量涌入国内。在短短的五六年间里,进口煤的扩张速度较快。而目前局势转变,在国内煤炭产能过剩、煤企生存困难的尴尬格局中,随着海关对进口煤的检验均较过去更为严格,银行也更为谨慎贷款,进口贸易商处境变得更为微妙。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煤炭
发布时间:2014-09-16

首钢京唐焦化废水处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首钢京唐公司焦化作业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日前投入使用,实现了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全部回收利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环保工作。 焦化废水是炼焦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混和废水,所含污染物包括酚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是一种难降解、危害大的工业废水。为进一步促进环保工作,造福社会,京唐公司焦化作业部建设酚氰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通过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和电絮凝气浮等技术作为预处理手段,并结合技术日臻成熟、应用逐渐广泛的超滤和反渗透技术,有效降解了在整个处理工艺中的有害物质,并且不需要添加新水稀释,处理后的废水能够实现全部回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刻苦攻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废水通过强化沉淀池后,不能很好地除去水中的污泥,尤其是废水处理量较大时,除泥效果更差。项目组成员想了很多办法,效果都不理想。经过研究,他们提出再增建一个强化沉淀池的建议,并对增建沉淀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了综合评估,使强化沉淀池的增建获得成功,解决了泥水分离不彻底的难题。泥水分离的问题刚解决,又一个难题摆在了项目组面前。工序中有20套电极板,用于电解芳香烃等物质。测试过程中,大量杂质附着在电极板上,导致电极板钝化,电压升不上去,需要定期将电极板在盐酸中浸泡10多个小时清理杂质,严重影响了电解效果,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为此,项目组成员不断寻找其他材质的电极板,经过几十次的现场测试,最终找到了适合焦化废水使用环境的电极板。焦化废水的最后一道处理工序是进入反渗透装置进行处理。进入该装置前必须有效去除水中的铁离子,否则不但达不到处理要求,还会损坏反渗透装置。如何在 不改变前几道工序处理的基础上除去铁离子,成了又一难题。项目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和到其他企业实地走访后,增加了3台锰铁过滤器,利用天然锰砂除去水中的铁离子,简单实用,又不产生二次污染。 在项目调试运行期间,项目组成员24小时坚守在现场,严格调整,精细观察,随时掌握电流、电压变化,及时根据进水水质情况调整各运行参数,保证了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圆满成功。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焦化废水
发布时间:2014-09-15

中小型矿山大面积停产 难改产量大幅增长

矿价暴跌,致使国内民营的中小型矿山大面积停产。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依然保持稳定的增长。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秘书长刘效良在日前召开的“2014年国产铁矿石产业链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小型矿山的产量微乎其微,大型矿山企业的扩产积极性并未因矿价下滑而受到多大的影响。 据进口矿价格指数显示,今年以来,矿价一路下滑,5月中跌破100美元/吨后便一直在其下方区间震荡运行。至今(9月11日),62%品位的澳洲粉矿已跌至82美元/吨,较年初135美元/吨的价格相比,下跌幅度达到了39.3%。同时,该值也是近5年来的低值。 今年年初时,各大研究机构便预测今年的矿价会出现下行,但下滑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却也是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在矿价不断下行的过程中,中小型矿山大面积停产、减产的消息也是屡见报端。 从调研的数据显示,受价格下跌影响,样本矿山的开工率自2013年10月高点的82.4%,大幅下滑至当前的60%左右。据分析师表示,国内矿山开工率不断下滑,部分高成本的生产商被逐渐挤出市场。 尽管开工率出现下滑,但产量仍保持较快且稳定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达8.49亿吨,累计增长9.2%。 对于这一现象,刘效良表示,有调研报告显示河北地区中小型矿山大面积的出现停产,但这些中小矿山的产量放到整个国内产量中是微乎其微的,并指出,大型矿山企业的扩产积极性并未因矿价下滑而受到多大的影响。 此外,有业内人士也指出,小型的独立矿山产量并不高,而大型的国有矿山企业在就业等需求下不会轻易停产。 刘效良认为,这背后也折射出矿山产业集中度的现象。据其介绍,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调查的2147个大中小型矿山企业中,大于500万吨的矿山19个,产量占比36.23%;20万吨以下的中小矿山数量占79.28%,产量却仅占11.88%;其中,小于1万吨的矿山数量占比达到了30.46%,产量仅占0.32%。 刘效良指出,停产的这部分矿山是因为价格低、利润薄而主动停产的,但这些矿山是停而不倒。他认为,在未来的矿山企业发展中,要强化铁矿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铁矿资源集约化、规模化的开采,从而提高产业集中度。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铁矿石
发布时间:2014-09-15

新建铅锌矿山门槛抬高 工信部发文立规

新建铅锌矿山门槛抬高 工信部12日发布了《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4)》(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新建铅锌矿山的标准大幅提高。业内人士认为,文件的发布有利于行业加快整合。 根据征求意见稿,新建小型铅锌矿山规模不得低于单体矿10万吨/年(300吨/日),服务年限须在10年以上,中型矿山单体矿规模应大于30万吨/年(1000吨/日)。采用浮选工艺的矿山企业其矿石处理能力应不小于矿山开采能力。 与此前的规定相比,这一标准提高了一倍以上。此前的《铅锌行业准入条件》仅要求,新建铅、锌冶炼项目,单系列铅冶炼能力必须达到5万吨/年(不含5万吨)以上;单系列锌冶炼规模必须达到10万吨/年及以上。 另外,征求意见稿还从工艺技术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行业进行了规范。 业内人士认为,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可以改善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 与此同时,在国内消费增速趋缓的形势下,目前整个铅锌冶炼业已处于“成本刚性攀升—设备低运转率—供应相对过剩—价格低位震荡—效益被边际化”的恶性循环之中,企业经营困难,风险很大。业内人士认为,条件的发布将有利于行业加快整合。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铅锌矿山
发布时间:2014-09-15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