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宗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煤矿只有走转型才会发展,才有出路,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中,我公司率先整顿关闭无烟煤矿,整合重组永吉煤矿,组建120万吨的产能”原师宗无烟煤矿业主张家孝说。截至9月4日,师宗县已依法关闭矿井5对,今年还将在11月底前再关闭7对,明年关闭2对,最终使全县矿井从40对减少到26对,煤矿企业由20户减少到5户,单井平均矿区面积由0.603平方公里扩大至0.892平方公里,单井平均资源储量由462.8万吨增加到696.1万吨,总规划能力达618万吨/年,其中,单井能力达45万吨/年矿井2对,30万吨/年矿井6对,21万吨/年矿井13对,15万吨/年矿井5对。 据介绍,师宗县坚持把煤炭转型升级作为促进煤炭产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抓手,超前谋划,全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有序推进。自去年10月国办发99号文件出台后,即把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工作纳入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组织煤炭等有关部门深入煤矿企业进行调研,全面掌握各煤矿投资主体、资源储量、采矿范围、技改投入等基本情况,在情况清、底子明的基础上,理清全县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工作思路;强化宣传,吃透政策。采取印发宣传资料、专题讲座、讨论交流等形式向煤矿投资人、法人及矿长宣传讲解国家、省、市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政策,让煤矿企业领会政策精神,准确定位企业发展现状,及早研究企业转型发展对策;主动对接,积极沟通。为确保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方案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主动邀请昆明、曲靖的煤炭设计研究院及市煤炭、煤监、安监、国土等有关专家为师宗煤炭产业把脉会诊、出谋划策,为科学制定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做足准备;整合力量,搭建机构。全县成立了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宣传报道、矿井关闭、信访维稳等8个工作组,充分调动和整合各部门力量,为转型升级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时,师宗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依法合规作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准则,将转型升级工作放在“阳光”下运行。转型升级目标任务确定后,第一时间将有关政策规定和要求传达到煤矿企业,积极争取对方的支持与配合;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初稿形成后,先后5次征求各级领导意见,汇集各方智慧,确保转型升级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向矿区群众特别是关闭矿井所在地矿区群众宣传煤炭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协调处理好群众与煤矿企业、煤矿企业与煤矿职工的关系,最大限度争取矿区群众、煤矿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师宗县坚持把维护矿区社会稳定作为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耐心细致地做好煤矿企业主和矿区群众思想工作。由煤炭局牵头、雄壁镇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分组深入各煤矿做实做细思想工作。目前,整合重组的19对矿井,整合主体与被整合对象签订了框架性协议书,2对“建一关一”矿井签订了整顿关闭协议书,整合重组后的5户煤炭企业与下属煤矿签订了整合重组协议书,并于8月6日,在曲靖全市率先启动矿井关闭工作,现关闭任务已完成全年任务的41.6%。及时掌握矿区群众思想动态,及时研究解决矿区群众合理诉求,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因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引发煤矿企业主或矿区群众上访事件。同时,着力做好矿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定各类应急工作方案,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做到早预防、早安排、早处置,千方百计为转型升级工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煤炭产业
发布时间:2014-09-12

锌价步入上涨周期 内蒙古产区迎来新机遇

国际大型矿山关闭引发了下半年锌价上涨,上海期货交易所昨天在北京举办的“期现结合铅锌高级研修班”上,业内多位专家对锌产品的市场需求表示乐观。而在这一波锌价上涨周期中,正在扩产的中国内蒙古数家铅锌矿山可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今年6月底以来,国内外期锌价格涨幅超过15%。现货市场如影随形,锌价从15000元出头,涨到17000元/吨。8月底,LME锌库存73万吨左右,为2010年以来的新低;而上海锌库存不足20万吨。“库存在下降,入库的也很少,锌都去哪了?”上海慧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谢晋认为,囤起来了或是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 据介绍,锌产业链的冶炼企业亏损较多,而矿山采选环节效益不错。新一轮锌业涨价,受益最多的矿山企业,尤以内蒙古、新疆企业增产多。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资深专家张苺在培训会上透露,预计未来3、5年内,内蒙古、新疆将成为重要的铅锌接替产区;广西、湖南、云南、河南、四川有提高产能的空间。青海南部估计5、8年后才能进入规模化开发。 锌大部分用于镀锌板,而镀锌板主要用在建筑基建、汽车、家电等领域。最近两年,镀锌板在汽车、基建等领域新增较多。“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估计,房地产用镀锌板占比高于20%,但房产领域用量仅是增幅下降;相比,中国镀锌板占钢材总量之比仅4.1%,远低于发达国家8%至15%的比重,中国镀锌板需求还有相当发展空间。而且,中国镀锌产品出口占比较高,在全球经济回暖背景下,出口量持续上升。分析师预测,今年年底,国际几大铅锌矿停产,锌精矿将迎来2007年以来首个较长周期的供不应求。 据中国有色铅锌分会常务秘书长彭涛透露,最近两年,内蒙古新建或扩建矿山项目增多,该地区有望很快成为我国铅锌产量最大的省份。 一份资料显示,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是国内著名银多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又一大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该矿带上已有多处品位极高的矿区,包括银都矿业、锡林矿业、银鑫矿业、玉龙矿业、银漫矿业和埃玛矿业等。盛达矿业、盛屯矿业、银泰资源矿山资产均在这一带。 此外,建新矿业主要资产也在内蒙古。2013年1月,建新矿业完成收购内蒙古东升庙矿业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除了上述内蒙铅锌“四小龙”外,传统铅锌龙头企业驰宏锌锗(10.39,0.00,0.00%)也去内蒙古收购了铅锌矿,但因环保问题,该矿尚未投产。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锌价
发布时间:2014-09-12

中国多晶硅生产技术提高 行业集中度上升

近几年,中国多晶硅生产技术进步快速,全行业平均电耗已与国际先进企业技术水平相当,企业成本不断降低,同时,行业集中度大幅上升,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家生近日在呼和浩特介绍,近年来,中国多晶硅企业通过大量技术改造,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多晶硅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由2010年的每公斤180千瓦时降至每公斤100千瓦时,还原电耗由每公斤120千瓦时降至每公斤75千瓦时,少数先进企业综合电耗已降至每公斤70千瓦时以下,还原电耗已降至每公斤45千瓦时以下,与国际先进企业技术水平相当? 赵家生说,硅烷流化床技术的应用也在进一步推进,这项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预计新的硅烷流化床技术量产之后,作为现有主流西门子法多晶硅产品的部分补充,其生产成本有望降至每公斤10美元以下? 生产技术进步?成本降低的同时,中国多晶硅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大幅上升,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2011年前,中国共有43家西门子法多晶硅企业,20家物理法多晶硅企业,产量最大的3家企业占全国总产量的35%?赵家生说,近两年,随着多晶硅价格持续走跌,大批低竞争力企业被迫关停,而剩余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行规模效应等方式,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多晶硅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也随之加强? 据介绍,目前,中国在产多晶硅企业为16家,其中产量最大的3家企业产量占比达69%,行业集中度较之前大幅提高。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多晶硅
发布时间:2014-09-11

8月份中国镁砂开工率环比上升4%

截止8月底,中国镁砂开工率为62%,环比上升4%。该项调查抽取19个镁砂生产厂家,涉及镁砂年产能432.3万吨。 数据显示,鞍山和丹东镁砂厂的开工率分别上升8%和15%,但营口镁砂厂的开工率稍降3%。 鞍山镁砂厂开工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海外消费商需求有所反弹,辽宁万城镁业集团恢复了部分产能。同样,丹东镁砂厂开工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凤城市大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恢复了部分产能。营口的7个镁砂厂家中,大石桥环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则减产近20%。 由于海外消费商逐步返市后发现中国2014下半年镁砂出口配额较上半年下降70%,8月下单较积极,使得一些厂家恢复部分产能。然而,国内下游耐材消费行业没有好转迹象,中国的微刺激政策也多与钢铁行业无关,镁砂市场在未来几个月将维持现状,供应商仍主要与固定客户交易。因此,中国镁砂厂开工率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镁砂
发布时间:2014-09-11

2014年7月我国镁及其制品出口同比涨4.11%

2014年7月我国镁及其制品出口同比涨4.11%。据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7月我国镁及其制品(包括废碎料)出口量共计3.55万吨,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11%,连续两月出现上涨,但增速与上月相比放缓。其中锻轧镁及镁制品出口共计704.71吨,同比上涨0.13%;未锻轧镁出口共计27677.93吨,同比上涨5.68%;镁废碎料出口共计289.98吨;镁粉出口共计6862.92吨,同比下降5.02%。 2014年7月我国镁及其制品(包括废碎料)出口前四位的国家依次是荷兰、加拿大、日本及韩国,出口量分别为6947.95吨、4312.51吨、2741.07吨、2460.84吨,占7月份出口总量的46.33%,与上月相比有所下滑。 2014年7月,金属镁各品种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上涨,海外夏休期进入尾声,需求量逐渐增加,出口市场渐渐出现好转。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镁
发布时间:2014-09-11

中国工业硅产业以技改实现新突破

从9月3日至4日召开的2014年中国国际硅业大会获悉,近年来,中国工业硅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同时,中国工业硅大炉型企业正通过技术改造达到节能降耗、削减成本的效果,努力实现新突破。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硅产量共计70万吨,同比增长16.7%,其中,新疆、云南、四川三个省份的工业硅总产量达39万吨,占据中国上半年工业硅产量的五成以上。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家生分析说,近两年,中国工业硅的产业布局正在进一步优化调整,新疆、甘肃工业硅产能和产量上升明显,这是由于工业硅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从产业布局上看,中国工业硅企业正逐渐向能源价格相对较低或水电丰富的西北、西南地区集中。 随着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调整,近几年,中国工业硅生产企业加速升级装备,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一改以往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乱象。截至2013年底,中国已投产炉型中,12500至25000KVA冶炼炉达到320台,是目前数量最多的炉型,占总量的77.3%,每年产能合计约275万吨,占总量的72.3%;我国前十大工业硅企业产量全国占比已经从2009年以前的不足18%提高到2013年的31.3%。 赵家生认为,随着大型工业硅冶炼炉生产进一步稳定及产能的不断释放,未来中国工业硅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上升。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硅产业
发布时间:2014-09-11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