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开采税率上调 影响印度钢铁生产成本

印度矿山企业和钢铁企业预计,在印度政府提高资源开采税率之后,其生产成本将会增加。业内分析师确信,资源开采税率的增加将会被市场所接受,钢材用户将最终承担这一额外的成本。在做出最终决定延迟两年后,印度政府日前决定将印度铁矿石从价开采税率从此前的10%上调至15%。 由于收到印度最高法院命令限制铁矿石产量的卡纳塔克邦和果阿邦的矿山企业将接受较高的资源开采税率,因而这些矿山企业正考虑提高铁矿石价格。但是,基于印度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的增加以及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降至90美元/t左右,上述两个邦的矿山企业同时也面临着下调铁矿石价格的压力。 据印度矿业联盟称,由于铁矿石开采税率上调,矿山企业将不得不提高铁矿石价格。不过,印度钢铁企业是否将接受涨价尚有待观察。此次铁矿石开采税率上调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印度有关邦政府。 京德勒西南钢铁公司(JSW)表示,对其公司而言,铁矿石开采税率的增加将导致该公司生产成本每吨增加250卢比(约合4.10美元)。目前,该公司尚未考虑是否将额外增加的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 分析师确信,铁矿石开采税率的增加对印度矿山企业的影响将不会很大。例如,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国际就预计,在印度国内铁矿石供应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主要向印度国内用户供应铁矿石的印度矿山企业可以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用户。虽然印度政府已经批准将铁矿石开采税率上调,但尚未宣布具体何时开始执行这一新政策。惠誉公司认为,依据钢厂使用的铁矿石类型和品位不同,印度钢厂生产成本每吨将增加2-5美元。 受消费者心态好转和印度经济将保持增长的支撑,惠誉公司预计印度钢材需求将从2014/15财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好转。因此,惠誉公司认为印度钢铁企业也能够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用户,因为印度钢材需求正在好转,比如今年6月和7月印度汽车销量同比保持增长,而上年同期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013/14财年,印度钢材需求非常疲软,由此导致印度钢材消费量同比仅增长0.6%,仅有7390万t,这主要是由于印度主要下游用钢行业,如汽车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和工程等行业生产低迷所致。因此惠誉公司指出,铁矿石开采税率的提高不可能对印度钢铁企业利润率造成很大影响。 但是,惠誉公司同时指出,铁矿石开采税率的上调将导致已经支付高额出口关税的印度铁矿石出口商面临利润率下滑的问题。目前,印度铁矿石出口关税为30%,出口的主要是低品位铁矿石。 市场分析人士基本同意惠誉公司的观点。目前,印度国内铁矿石价格范围是从品位63%的粉矿价格为2950卢比/t(约合48.70美元/t)到品位65%的块矿价格为7100卢比/t(约合117.30美元/t)。业内分析师称,如果目前印度铁矿石供应紧张的状况持续下去,则矿山企业可以将其增加的成本转嫁到钢厂身上,由此将导致钢厂原料成本每吨增加2.5美元到6.0美元,或是钢厂生产的钢材成本每吨增加4.0美元到9.5美元,也就是生产热轧卷和钢筋的钢铁企业的钢材生产成本将增长0.5%到1.5%。 那么,印度钢铁企业是否能够将其增加的生产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最近一段时间,相比印度国内钢材需求对钢材价格的影响,受美元兑卢比汇率影响的进口钢材对印度钢材价格的影响则更大。由于目前卢比正在贬值,进口钢材价格的竞争力趋于下降,由此使得印度国内钢厂有机会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但是,印度钢厂也同时将不得不面对卢比贬值带来的进口焦煤成本增加影响,印度进口焦煤关税为2.50%。由于预计四季度印度钢材需求将会增加,因此印度钢铁企业能够将其增加的额外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 此外,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有关全球铁矿石价格疲软将限制印度矿山企业将额外增加的成本转嫁到下游用户能力的说法并不成立。印度国内铁矿石供应比较紧张意味着印度矿山企业可以成功地通过提价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即使在全球铁矿石价格持续下滑的背景下。至于进口竞争将影响印度国内铁矿石价格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成立,因为印度国内铁矿石供应仍将紧张。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钢铁
发布时间:2014-09-03

限产之下的煤炭企业“暗战”

煤炭行业还存在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包括管理和销售体制、科技含量、供给消费、效率低下等。下游需求低迷的状况不解决,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还是解决不了煤炭这种战略性资源行业的病根。 限产:看似主动实为无奈? 即使国家不限产,当前煤炭净供应量减少的时期也已经到来了。 “煤炭企业的‘限产’看似主动,其实很多是姿态性的,显示的是市场低迷下的无奈。”陕西一家股份制煤炭企业的负责人李原林这样说。 李原林所在的企业已经部分停产。“价格卖不上去,只能部分停产。如果资金流不是特别紧张的话,减少一些产量更有利于企业的升级改造。”李原林说。 李原林所说的煤炭价格确实持续低迷。数据显示,作为煤炭价格的风向标,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累计下跌131元/吨。作为中国首个煤炭主产地价格指数,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累计下降17.79点,跌去近两成。 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亏损面加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煤炭行业亏损面超过70%,7个省区的煤炭企业整体亏损。 市场低迷之下,神华集团和中煤能源相继宣布将调减2014年煤炭产量和销售量。继神华、中煤之后,山西大同煤矿集团8月25日宣布,下半年煤炭产量和销量分别下降1000万吨以上。 实际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关于限产的呼声就在行业内此起彼伏。今年7月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门组织了特大型煤炭企业领导人座谈会,在会上达成了必须严格控制总量的共识。紧接着,国家发改委也召开煤炭行业脱困会议,要求从化解产能过剩、严格控制超能力生产、加强煤炭进出口管理、加强金融支持四方面来出台对策。 在李原林看来,即使国家不限产,当前煤炭净供应量减少的时期也已经到来了。“全国工业用电量增速在回落,需求在减少,但与此同时,前些年纷纷开工建设的煤炭产能正在进入市场,集中释放,而这部分产能往往成本比较低,对煤炭市场的冲击尤其厉害。”李原林说。 在李原林看来,面对煤炭行业整体的颓靡,进行行业优化调整已成必然。“三大煤企的限产调整可以看做是对产量控制的积极回应,以期在行业内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暗战”难免 限产总体上是行政措施,而目前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并不高,企业之间都想利用对方限产机会抢占市场份额。 但是,在煤炭企业主动“限产”的背景之下,依然有暗流涌动。 截至目前,尚未有更多的煤炭企业公布2014年减产计划,而就神华集团及中煤能源公布的数据来看,数值虽然可观,但细究来看则有些玄机。 “神华和中煤减产是姿态性的,比如中煤本身的港存就比较大,在几个港口的库存是最高的,另外中煤的煤含硫量比较高,所以中煤的减产更多的是港存压力比较大,按正常的生产经营本身就应该减产。”内蒙古煤炭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经理师秋明说。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煤集团有些低质煤矿没有销路,所以生产不如减产;而神华集团基本都是优质煤,不愁没销路,就算限产也只是限制生产成本较高的煤矿而已,不会限产那些质量好的煤矿。 在众多的业内人士看来,限产总体上是行政措施,而目前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并不高,企业之间都想利用对方限产机会抢占市场份额,而这种“暗战”,导致限产难以达成一致行动。 事实的确如此。李原林现在感到最为头疼的是:加大生产,只能是继续亏损;而如果减少产量,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你又可能失去曾经的市场。 据李原林介绍,同一地区煤炭坑口价差别不大,“你一旦限产而别家不限,将来你的市场不是就会被别人抢占了吗?这是每个煤炭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 尤其是李原林这样中型的煤炭企业,在与民营煤矿争夺市场资源过程中,优势并不明显。“一些小型的煤炭企业依托资源优势拼成本,产能过剩反而增加产量,煤价下跌反而主动降价。为了不丢掉市场,宁愿让利也不让市场。”李原林说。 如此“暗战”使得一些小型煤炭企业在限产上控制乏力,其产量的增加侵占了大型企业减产的空间,不利于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做大做强。 “暗战”还表现在对下游电力企业的争取上。据李原林介绍,每年电力企业从煤企买多少万吨的煤炭是基本定好的,不会有很大变动。“如果你限产,保证不了煤炭供应量,那么可能就有别的煤炭企业乘虚而入,与电厂签订新的供煤计划,而你将‘出局’。”李原林说。 迫切需要产业升级 面对经济运行的“新常态”,全方位的“煤炭革命”势在必行,煤炭企业迫切需要产业升级。 自2012年起,煤炭行业的各种救市政策不断——限制外省煤、煤电互保、清理税费、限制进口煤等,不但这些救市政策未能落到实处,而且对煤炭业景气也未能起到明显作用。 在众多的业内专家看来,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仍待提高。煤炭行业还存在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包括管理和销售体制、科技含量、供给消费、效率低下等。面对经济运行的“新常态”,全方位的“煤炭革命”势在必行,煤炭企业迫切需要产业升级。 “限产只能是救急手段,是第一步的开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钢铁行业就是一个例子。”李原林介绍,限产、减产保价在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曾被行业协会多次呼吁,但从历次效果来看,企业对市场份额的重视往往占据上风。 瑞银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认为,虽然行政政策要求限产等措施,短期内可能会使煤炭价格出现人为提升,但由于供过于求的局面不改,减产结束后的煤价会重回下降通道。 在李原林看来,下游需求低迷的状况不解决,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还是解决不了煤炭这种战略性资源行业的病根。想要让行业获得协调发展和产业转型,关键在于行业需要更加市场化。 因此,李原林呼吁,在当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局面不改的情况下,行业应以此为契机推动兼并整合,集中度高产能控制更为有效。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煤炭
发布时间:2014-09-02

废物焦炉气也可成可利用的清洁能源

据消息,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天然气市场的消费量呈现爆炸式增长,200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开始出现缺口,2007~2013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以年均15.9%的速度增长,远高于产量增长率,导致近年来缺口逐渐增大,2013年我国30%的天然气依赖进口。 我国进口的天然气主要有进口LNG和进口管道天然气两种来源,2013年我国进口天然气约3810万吨(529.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其中管道天然气(气态天然气)2007.4万吨,约占53%,同比增长27%,液态天然气进口量1802.5万吨,约占天然气总进口量的47%,同比增长22.7%。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天然气消费量将继续增长,而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使很多地方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更加强烈,使得天然气更加受到青睐,我国天然气消费的缺口可能会越来越大,因此采取煤制气、煤层气以及页岩气等多种方式解决天然气供应短缺显得尤为必要。 “废物”焦炉气里面的大文章 焦炉气,又称焦炉煤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制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过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焦炉气是混合气体,其产率和组成因炼焦用煤质量和焦化过程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每吨焦炭可产生焦炉气300~350标准立方米。 焦炭企业分为独立焦化企业和钢铁联合体企业的焦化企业,对于钢铁联合体焦化企业,基本上建立了循环利用系统,做到自身完全消化利用了焦炉煤气。 由于焦炭价格持续走低,焦化企业举步维艰,探求焦炉煤气出路,已成为独立焦化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焦炉气制液化天然气正在大规模推广,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经建成太工天成、新汶恒坤、乌海华清、河南京宝新奥、曲靖燃气和云南华鑫6个焦炉气制天然气项目,合计焦炉气消费量16.9亿立方米,LNG产能5.9亿立方米/年。在建项目约26个,合计焦炉气消费量90.4亿立方米,LNG产能32.7亿立方米/年,焦炉气制天然气进入爆炸期。 焦炉气制天然气比煤制天然气建设周期短、投资少,目前我国焦炉气大多被“点天灯”浪费,现在炼焦产能过剩、利润微薄,炼焦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利用副产品焦炉气的重要性,焦炉气制天然气项目越来越多。 8月25日,记者来到河南平顶山宝丰县,实地了解我国首家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工艺项目———京宝新奥焦炉煤气制LNG项目。 2010年,新奥能源与平煤神马集团河南京宝焦化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合资成立京宝新奥能源有限公司,以京宝焦化公司富余焦炉煤气为原料,依托新奥自主研发的技术以及国内先进的捣固炼焦新工艺和化产回收工艺,配套熄焦、消烟除尘及生化污水处理技术,实现焦炉煤气的甲烷化处理。2011年5月,京宝新奥焦炉煤气制LNG项目正式投建。 该装置于2013年4月24日步入调试生产期,于当年5月24日成功出液,项目设计年产LNG约为1亿立方米,目前已累计连续稳定生产10个月,平均月产LNG700万立方米以上,LNG累计产量已经超过7000万立方米,成为中国首家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长周期运行项目。 据资料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焦炭产量46668万吨,折算成130万吨/年的焦化厂个数为358个,可生产天然气量358.99亿立方米,京宝新奥项目由河南京宝焦化和新奥能源合作开展,在该项目投产的一年多时间内,京宝焦化项目产生的焦炉煤气直接进入焦炉煤气制LNG工艺流程,这样也保证了从项目开始运行到现在,负荷基本保持在70%~80%之间,对于焦化企业的营收是一个很大的补充。 比煤制气更具开发价值 焦炉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些成分中能转化为甲烷的组分含量加在一起接近40%。 “甲烷合成技术是焦炉气制天然气的核心技术之一,利用甲烷合成催化剂使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甲烷。”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研发中心总经理常俊石向记者介绍说,即使焦炉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全部进行甲烷反应,甲烷合成反应后的气体组分中甲烷含量为65%~85%之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天然气热值要求,要对合成天然气进行液化分离,将大部分的氢、氮低热值组分分离出去。甲烷在常压下的液化温度是零下162摄氏度,也就是将其冷却到零下162摄氏度时天然气变成了液态———LNG。 针对焦炉气的深化分离,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以混合制冷液化、双塔精馏、高压闪蒸与低压精馏等多种技术,在混合冷剂配比、入塔温度、低压塔再沸器热源、高低压塔冷凝器冷源等方面进行优化,使装置能耗较国内其他技术低10%以上,产品LNG甲烷浓度达到97.0%以上,符合国家天然气标准要求。 据河南京宝新奥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东介绍,该项目生产1立方米天然气需要2.60~2.70立方米的焦炉气、0.70~0.75千瓦时的电量以及2.5~3.0千克蒸汽,这些是主要消耗,其中电量消耗是成本里较大的一块,该项目混合制冷机压缩机采用蒸汽透平拖动,这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从7月25日到8月25日,我们一共生产了4893吨LNG”,8月25日,在京宝新奥焦炉气制LNG项目现场,徐东对记者说,今年该项目已经累计生产了4100万立方米天然气,本月有722万立方米的产量,现在项目运行稳定,因为炼焦厂的焦炉气源源不断地供应,所以设备不能随时停,没有规定的检修时间。 徐东介绍说,现在LNG的市场销售价已经全部放开,不同于民用天然气,当前LNG的出厂价为4500元每吨,按照一吨LNG折合1450立方米天然气计算,每立方米天然气出厂价为3.1元,根据记者了解的情况估算,该项目的利润空间比较大。 据徐东介绍,焦炉气制天然气属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国家对这类项目有税收优惠,销售收入的90%计入纳税范围,剩下的10%不计税,“这样我们相当于少交了2个点的所得税。”徐东对记者说。 伴随着大型煤化工项目特别是煤制气项目在国内的投产,大规模甲烷化技术已经得到了生产验证,因而,利用焦炉气中氢和碳元素,通过甲烷化流程生产天然气也逐渐火热。 有焦化行业人士表示,现在焦化同行见面都问:“你的LNG上了吗?”焦炉气制天然气一方面提高了焦化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可以是国内天然气市场的有效补充,特别是近几年来天然气需求不断上升且价格不断上涨。焦炉煤气的加工带来的可观效益,吸引了除了焦化企业之外,各种身份的第三方投资方,其中不乏石油巨头、环保企业以及投资基金等。 事实上,新奥集团下属单位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2006年就开始从事焦炉气合成天然气的研发工作,历经小试、中试和工业实践的系统开发,在焦炉气净化、甲烷合成催化剂、甲烷合成反应器、甲烷合成工艺及合成气液化分离等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 而河南京宝新奥焦炉气制LNG项目,也是对新奥技术的工业化检验。更为重要的是,其蕴藏着不可小觑的经济收益。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焦炉气
发布时间:2014-09-02

全国焦炭出口超六成产自镇江

涂着黄色油漆的巨大吊机在不停运转,一辆辆装满焦炭的运输车日夜穿梭,江苏苏润高碳材股份有限公司5万吨级长江岸线专用码头一派繁忙。昨日从镇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以来,镇江口岸已向国际市场输出镇江焦炭80多批50多万吨,创汇近1.3亿美元,出口量占全国焦炭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 据了解,镇江口岸焦炭生产企业主要包括江苏苏润高碳材股份有限公司、镇江碳素厂、镇江东亚碳素焦化有限公司等出口企业20多家,是全国最大的石油焦出口基地。镇江焦炭企业不仅为国内一汽、上海沪东造船厂等大型企业和重点工程配套,还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冶金、碳素、铸造和铝行业中已形成富有影响力的镇江焦煤集团的“zcgg”品牌,每年创汇1亿多美元。镇江焦化煤气集团有限公司还把50万吨特种碳材生产企业建到了阿联酋。 镇江焦炭生产企业十分注重科技研发。仅江苏苏润高碳材股份有限公司就有6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9个产品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个产品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及重点国家火炬项目,3个产品列为江苏省火炬计划项目。镇江焦炭企业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 镇江焦化集团是最大的焦炭生产企业,承担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特种煅烧焦,大量出口欧美市场。该产品作为预焙阳极的主要原料,大大提高了铝电解槽的电流密度,降低了吨铝耗电量,是预焙阳极的更新换代产品。该企业还成功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条碳材料连续石墨化提纯生产工艺的中试装置和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产品高纯石墨碳材的含碳量达到99.99%的水平,质量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深受美国等国际市场欢迎。 镇江焦化集团苏总经理表示,他们将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推进企业高科技进程,努力打造主业突出、多元经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15年底力争达到年产各类碳材180万吨、石墨化焦6万吨、铝用阳极和阴极石墨块30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镇江焦炭企业的全新发展。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焦炭
发布时间:2014-09-0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纯石墨材料开发及其典型应用”

近年来,石墨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内众多院士专家的高度重视,由多名院士专家联名上书国务院呼吁把石墨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地位,基于石墨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鸡西市科技局和石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黑龙江省科技厅的领导下组织联盟内重点石墨企业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对接,以石墨联盟理事长单位奥宇石墨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共同申报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纯石墨材料开发及其典型应用”。该项目于2012年8月17日,在科技部和黑龙江省科技厅的组织下,项目论证顺利通过答辩,并已报国家科技部通过审核正式立项。“高纯石墨材料开发及其典型应用”项目预计总概算为1.5亿元,国家科技部支持5000万元,省匹配5000万元,企业自筹5000万元。项目围绕鳞片石墨基础原料绿色制备及典型示范、高纯鳞片石墨提纯技术与应用等五个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其中鳞片石墨基础原料绿色制备及典型示范、高纯鳞片石墨提纯技术与应用、低硫高抗氧化性可膨胀石墨及高导热柔性石墨板制备技术开发与示范、新型负极材料制备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的四个课题由联盟成员单位进行承担并在5户企业建设5条产业化应用示范线。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石墨
发布时间:2014-09-02

铁矿石价格创5年新低:高库存压低价格

受需求放缓和库存增加影响,国内铁矿石价格进一步下滑。不仅国际铁矿石市场表现低迷,受大量进口和库存影响,加上下游钢铁市场表现不佳,国内现货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期货价格也屡创新低。 上周,普氏62%铁矿石指数跌破90美元/吨,1个月内下跌近10美元,创出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而上周五(8月2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1501合约报收628元/吨,合约1409更是跌至600元以下。今年以来,现货铁矿石价格已经下跌超过30%。 有分析机构认为,铁矿石价格指数正在走向一次持续的崩溃。铁矿石价格的下跌与库存高企、需求下滑密切相关。此外不可忽视的是,目前矿山处于扩产周期,铁矿石的供给压力很可能将长期压制价格。从2009年开始市场逐步进入供需结构转换时期,市场在2013年之后多运行在供大于求的状况。 高库存压低价格 澳新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澳大利亚大型矿企的平均成本约为每吨40~50美元,尽管铁矿石价格已接近五年来最低水平,但他们仍在继续增产。 中国钢铁业协会(下称“中钢协”)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钢铁工业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了7%,是全国19大行业56个子行业中投资降幅最大的行业。 铁、钢产量同比增速均在放缓。中钢协统计数据还显示,1~7月,全国生铁产量4.22亿吨,同比增长0.4%;粗钢产量4.81亿吨,同比增长2.7%。 国信期货分析认为,随着必和必拓、力拓、FMG等全球主要铁矿石生产商扩产,国际铁矿石产量快速提升。新增的产量绝大部分被运往中国,中国每个月铁矿石进口量高达7000万至8000万吨,铁矿石的供应增速超过钢铁产量的增速,也即铁矿石需求量增速,钢厂无力消化港口的天量库存,港口铁矿石库存一直维持在1.1亿吨左右。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7月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8252万吨,同比增加12.82%,环比增加10.67%;进口平均单价为92.28美元/吨,同比下跌22.10%,环比下跌9.96%。 事实上,从前7个月铁矿石进口来看,我国进口铁矿石量大幅增加,2014年1~7月份平均月进口量为7840万吨,较2013年同期的平均6840万吨整整增加了1000万吨,增幅达15.4%之多。 有贸易商透露,面对居高不下的库存,为了增加销售,回流现金,贸易商纷纷抛售铁矿石,导致铁矿石现货价格不断下跌。 后期或反弹 申银万国期货分析认为,与矿山的高利润相比,近两年国内钢铁企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虽然维持着高产量,但是由于资金问题,原材料库存有所降低,使得钢材的跌价能够较快速地传导到上游,使得铁矿石价格易涨难跌的局面改变。钢厂采取的是低库存策略,抑制了价格的变化幅度,而钢厂的库存整体较前期有所下降。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和进口国。随着港口库存的增加,来自全球的铁矿石供应充足。不断增加的供给导致需求相对不足和价格下滑。部分国际卖家也开始采取观望态度,等待价格回升。 申银万国期货分析报告还指出,2014年上半年,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FMG四大国际矿商合计铁矿石产量4.69亿吨,同比增长12.9%,进而推动全球铁矿石供给大增。同期,我国进口铁矿石4.57亿吨,同比增长19.1%,即使国内矿山加大减产力度,也难以缓解铁矿石供求矛盾。 至于目前的铁矿石价格,摩根士丹利称,铁矿石价格走软是因为在消费处季节性低位之际,中国钢铁生产率提高,而在疲软的价格环境中,钢铁制造企业通常采用观望方式。铁矿石价格可能会反弹,因中国钢厂的铁矿石库存接近见底,且中国国内铁矿石产量下滑。 摩根士丹利还预计,铁矿石价格今年第四季度料反弹至每吨97美元,明年第一季度料为每吨92美元。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铁矿石
发布时间:2014-09-02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