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动力煤掉期首周成交15760个月度协议

上海清算所的人民币铁矿石、动力煤掉期清算业务上线已超过一周。记者从上海清算所了解到,截至8月8日的第一周,人民币铁矿石、动力煤掉期交易已覆盖月度、季度、年度协议,铁矿石掉期成交合计8932个月度协议,共计893200吨,动力煤掉期成交合计6828个月度协议,共计1365600吨。 有市场人士表示,人民币铁矿石、动力煤掉期清算业务上线首周的表现符合预期,交易主要集中在季度协议和近端月度协议,与国际掉期市场交易活跃协议相一致。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铁矿石
发布时间:2014-08-12

期螺表现不佳 11日钢材指数震荡偏弱

8月11日国内钢材指数综合指数报118.84点,较上一交易日下滑0.10%。期市表现不济,市场心态悲观,现货价格偏弱运行。当前宏观经济虽已企稳,但对恢复钢市信心的作用有限,资金情况偏紧,7月末粗钢产量虽有所下降,但供需矛盾尚未有实质性改善,预计短期钢价仍难摆脱震荡偏弱的走势格局。 8月11日长材指数报128.77点,较上一交易日跌0.10%。今日期螺1501尾盘跳水,收3062跌0.84%,放量增仓;期卷1410震荡走低,收3314跌0.42%,缩量减仓。今日建筑钢材市场趋弱运行,杭州、南京、合肥、南昌、长沙、郑州、北京、天津、贵阳、西安及兰州市场走跌10-50元/吨不等,成都市场上涨10元/吨。钢厂方面,沙钢调价对螺纹钢保持不动,高线、盘螺下调50元/吨。永钢调价对螺纹钢亦保持不变,普线、盘螺均下调50元/吨。上周末钢坯跌10元/吨,期市持续表现不佳,且供需面仍未给市场带来任何信心,因此预计建筑钢材市场或盘整趋弱运行。11日,全国25个主要市场HRB400(20mm)螺纹钢价格报31544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滑6元/吨。 8月11日扁平材指数报109.35点,较上一交易日跌0.10%。其中,热轧板卷指数跌0.05%,中厚板指数跌0.17%。今日热轧市场窄幅整理,上海、广州、武汉、郑州、重庆市场走跌10-20元/吨,太原、哈尔滨、乌鲁木齐市场上涨10-20元/吨。就当前市场境况来看,业内人士认为热轧板卷供需关系相对平衡,且热卷生产企业盈利空间不错,故市场价格维持相对稳定符合多方利益,预计短期市场价格涨跌有限。11日,全国24个市场3.0mm热轧板卷价格报3447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持平。 今日国内中厚板市场弱势盘整,济南、合肥、福州、南昌、郑州、石家庄、北京、太原、沈阳、哈尔滨、昆明市场走跌10-50元/吨,乌鲁木齐市场上涨30元/吨。鉴于周边地区中板价格走弱以及期货市场表现不佳,上海市场局部售价小幅下跌10-20元/吨。当前下游需求还是偏弱,加之8月份中厚板生产企业计划产量增速放缓,国内中厚板供需关系大体平衡,短期价格波动幅度或缩窄。11日,全国23个主要市场普20mm中板价格报3346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滑7元/吨。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钢材
发布时间:2014-08-12

铁矿石中国因素风光不再 观点过于武断

中国钢材出口8000万吨已成定局. 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累计,全国钢材出口总量为4907吨,同比增长37%,其中7月份出口806万吨,增长56%。从全年各月出口情况来看,钢材出口增速基本呈现逐月攀升态势。 2014年中国钢材出口大幅增长的拉动因素,主要在于发达国家引领全球经济复苏,致使世界钢铁需求旺盛。欧洲各国近期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表现不错,法国、德国、英国7月PMI指数均在50%以上,普遍超出前期数值。美国经济(GDP)在经历了一季度萎缩后,二季度增长4%(按年率计算)。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近期发布报告显示,7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上涨,并创2007年10月份以来新高,预计全年GDP增速仍有望保三。 在发达国家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同时,6月份汇丰新兴市场指数达到52.3%,创下201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印度制造业与服务业指数均超过中国,显示了新兴经济体国家对于世界经济复苏的拖累正在减弱,上升趋势不断增强。总体来看,全球经济下半年开局良好,其经济活动应该走强,2015年还将加速,这有利于改善中国钢材出口需求环境。受其影响,预计2014年全国钢材出口量超过8000万吨已成定局,如果加上数量更多的间接出口,全部钢材出口量将有1亿多吨。 从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各国存在大规模改善基础设施需求,其中高铁建设有可能成为投资热点。又由于中国高铁建设实践经验丰富,材料设备配套,特别是建设成本远低于其他国家,并且受到国家层面支持,因此全球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将会带动中国钢铁出口。包括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两个方面,未来粗钢出口峰值有可能达到2亿吨。 强劲的出口增长,势必成为2014年中国钢材整体需求的新动力。在其刺激之下,中国钢铁产量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累计产量为41191万吨,同比增长3%,其中6月份粗钢产量增幅为4.5%,6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产量达到230.97万吨,环比增长1.66%,再次创下历史新高。由于需求增加及效益水平提高的双重影响,年内全国粗钢产量有增无减,预计全年统计粗钢产量亦将突破8亿吨,比上年增长3%以上。如果加上未纳入统计部分,全国实际粗钢产量还会更多。 全国钢铁产量不断增长,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粗钢产能利用率。据中钢协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7月25日,全国163家样本钢厂高炉开工率为91.2%,河北唐山地区高炉更是高达94.2%,显示目前全国钢铁企业已经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完全不存在所谓产能严重过剩。 中国钢材产需量继续增长,加之铁矿石价格跌落对于高成本国产矿的挤压影响,铁矿石进口势头强劲。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中国进口铁矿石5.4亿吨,同比增加18.1%;其中7月份进口8252万吨,增长12.8%。预计全年铁矿石进口量有可能超过9亿吨。 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继续大幅增长,不仅缘由需求旺盛,还在于世界矿业巨头通过增加供应,淘汰高成本铁矿石企业的努力开始奏效。今年7月份中国进口铁矿石的平均价格已经降至92美元/吨,如果年内数月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进一步下降,跌破90美元/吨,甚至逼近80美元/吨关口,国内矿山企业将会出现更多减产,从而为进口铁矿石拓展更大销售空间,届时中国国产矿市场占有率势必萎缩至30%以下。预计201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将达到9亿吨;如果2015年铁矿石进口到岸价格平均为80美元/吨,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将会超过10亿吨,甚至达到12亿吨。据此分析,所谓中国需求进入“寒冬”,铁矿石中国因素风光不再,其观点过于武断,缺乏统计数据支持。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钢材,铁矿石
发布时间:2014-08-12

六大稀土集团获令划分势力范围

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我国继续加快推进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步伐,以进一步改善稀土行业长期小、散、乱的发展格局。在厦门钨业、包钢稀土、中铝集团的稀土大集团方案获批外,年底前完成另外三家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组建实施工作。 就在六大稀土集团改革方案落地之际,其中一家大集团主要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工信部已经对六大集团下一步整合区域进行了划定,本轮整合中的六家牵头企业,在整合所承担区域内的企业时,不能去其他牵头企业的整合区域内“挖墙脚”。 上述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包钢稀土主要针对北方轻稀土整合,区域集中在内蒙和甘肃,赣州稀土集团主要是对江西境内的中重稀土进行整合,厦门钨业主要负责福建省内稀土整合,广晟有色的整合势力范围则集中在广东省内。相比之下,三家入围稀土大集团的央企整合范围更加灵活,中铝集团除了已有的在江苏、广西、四川整合项目外,版图内还纳入对山东省稀土资源整合,中国五矿则集中在湖南省内整合,还有福建已完成整合的稀土企业。 “实际上就是把资源保护从政府管控转变成企业行为。”一位稀土业权威人士对此评价说。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稀土办公室主任贾银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过程中,政府将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指导、企业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既不能搞拉郎配,也不能搞形同虚设的“壳公司”,而是要真正进行实质性整合,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下一步,国家将推动稀土大集团在此基础上全面整合国内的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逐步实现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和综合利用三个环节整合全覆盖。 一位稀土业权威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这次在WTO上的败局,也让政府主管部门调控管理压力加大,目前来看,国家希望通过扶持组建大的集团,来改变竞争混乱、污染环境和无序出口的现状,达到取得话语权,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 上述人士对记者说,如果我国通过整合,形成跨产区的少数几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稀土巨头,企业本身就可根据市场供求、价格变化调节稀土的生产量、出口量及出口价格,这样国际市场稀土产品供求的管控,就是企业行为,而不是政府的管控行为,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我国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如果由国家起诉,也只能诉我国企业涉嫌垄断。 实际上,形成以少数几家大企业占绝对主导的稀土生产和国际贸易格局,来应对稀土出口管控终结后的国际贸易新格局,已成为中国化解被动局面、重塑国际话语权的一道“命门”。 记者了解到,我国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东、四川、江西、福建、广东等9个省区。长期以来,稀土行业小、散、乱、差等问题突出。比如,至2013年,我国有稀土分离冶炼企业100多家,年总产能在30万吨左右,平均每家企业的年产能仅在3000吨左右。以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为例,目前全国有生产企业近200家,其中一些仍在建设中。目前,国内年产量达到3000吨以上的钕铁硼企业只有5家,年产量1000吨到2000吨的企业有20家左右,企业规模小,布局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稀土产业整合的步伐明显提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整合进度依然滞后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在组建过程中,会涉及企业和地方利益调整。业界有些人担心大型稀土集团组建工作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遭遇一些企业和地方的阻力。 多位稀土企业负责人对记者举例说,2012年工信部提出把现有稀土企业整合为两三家大型企业的设想后,湖南、四川等一些稀土产区,以及部分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等考虑,纷纷组建地方性龙头企业,意图抢搭“政策班车”,把住自身发展的主动权。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起,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数量也从两到三家,变成了六家,数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利益博弈。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稀土,整合
发布时间:2014-08-12

北方稀土整合收官倒计时 包钢稀土收编9盈利企业

张忠表示,包钢稀土早已进驻南方,在江西省获得了原料端,应用端早已覆盖了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几省作为东道主之一,就在第六届包头稀土产业论坛开幕的几天前,包钢稀土刚刚发布了一则“喜讯”:公司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公司提出的《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并正式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同意。   工信部回函要求包钢(集团)公司整合内蒙古自治区全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综合利用企业以及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以包钢(集团)公司控股的包钢稀土为主体,组建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北方稀土集团),2014年年底前完成全部整合工作。   在此次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对于北方稀土集团的全部整合工作,张忠表示:“前期工作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目前有了方案,但还需要细则。现在其实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内蒙古范围内的整合,下一步将扩展到全国。”   包钢稀土年内完成北方稀土集团组建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下发了《关于开展稀土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的稀土勘探、开采、选矿、冶炼由包钢专营。   而在2012年12月27日,包钢稀土在包头与内蒙古自治区12家稀土上游企业及股东分别签署了《稀土上游企业整合重组框架协议》,迈出了内蒙古稀土上游企业整合重组关键的一步。   根据当时的协议约定,上述12家企业及股东同意无偿向包钢稀土转让企业51%的股权。重组手续办理完毕后,包钢稀土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相应各级地方政府的发展政策和包钢稀土的发展目标,对12家企业的经营策略、经营范围进行统一规划,对其产业、产品布局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包钢稀土将在人才、技术、资金、稀土资源、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和产品出口配额方面给予12家企业支持。   不过,自那以后,包钢稀土整合内蒙古12家企业困难重重的消息不断曝出,资金、配额、人员安排等问题导致整合进展不顺利的传闻比比皆是。2013年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张忠曾表示,12家被收编的企业还没有实质性进入集团整合,目前还处于整合的前期阶段。   “目前在做的前期工作包括评估当时协议上所规定的原则。根据框架协议,被重组的12户企业及其股东须同意无偿向包钢稀土转让企业51%的股权,与包钢稀土发展规划一致,并达到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等。包钢稀土则在人才、技术、资金、稀土资源、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和产品出口配额方面给予12家企业支持。”彼时,张忠表示。   而在今年的稀土论坛上,张忠则表示,年内前会完成重组。张忠称:“其实工作一直在做,中间等了一段时间,就是因为在等国家的批准。”   张忠解释:“所谓企业重组,一定是要以资产为纽带的重组,其中包括生产安排、计划、财务、人员的安置,这些全部完成才能叫做完成重组。”   对于将来,张忠表示,在此之前,包钢稀土已经进驻南方,在江西省获得了原料端,而应用端早已覆盖了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几省,在进行完内蒙古的重组建立北方稀土集团后,其还将逐步完善南方稀土的原料端和应用端。“实际上从源头控制是最主要的,对于包钢来说好一些,因为矿区在白云鄂博一个地区,我们只要把控好源头就行,除内蒙古之外,四川、山东都有轻稀土,接下来将逐步往一起走。”   整合企业盈利不错包钢稀土无“包袱”   目前,获得备案的除了包钢,还有中铝公司和厦门钨业,其中,中铝的稀土整合同样涉足山东和四川等北方轻稀土地区。   “中铝在山东和四川的整合是国家安排的,我们的重组是轻稀土为主,原来想把北方都整合在一起,这次是工信部有个指导意见,明确大集团辐射哪一块,我们也是按照这个意见来做的。”张忠说。   此外,今年1月份,包钢稀土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公司在包头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内9家稀土上游企业及股东分别签署了《整合重组协议》。   《整合重组协议》约定,包钢(集团)公司按照稀土专营权及相关专营政策,将9家公司纳入到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专营体系之内,9家公司及其股东承诺接受与服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由包钢(集团)公司进行稀土专营的各项管理制度,在进入包钢(集团)公司稀土专营序列后,严格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经营。由于9家公司在规范运作、财务管理、环保达标等方面全面达到上市公司要求尚需具备一定条件,为提升其规范化管理程度,由包钢稀土以自身管理、技术方面的优势,帮助9家公司尽快实现环保达标并规范化运作,最终成为包钢稀土控股的企业。包钢(集团)公司将按照自治区政府有关要求,搞好稀土战略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努力提高稀土产业集中度。   对此,张忠表示:“财务压力并不大,由于我们整合的9家企业虽然都在生产原料,但是每个企业都有他们自己的特点,比如:有的企业做焙烧、有的企业做分离,专业性都比较强,再加上重组之前这些公司就有自己的市场,所以,经过重组之后,只是再细化分工,例如:哪家企业给抛光粉供货,哪家给催化剂供货而已。”   当有记者提出,包钢稀土要盈利,再加上企业的整合,会不会压力太大时,张忠表示:“毕竟整合是好事,再怎么样也比以前散着强。首先,被整合的企业每家都要保证自己先盈利,合并在一起时才好说,如果企业不能保证盈利,包钢稀土就要背这个包袱,但目前为止,我们整合的企业盈利能力都还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时包钢稀土公告的是整合12家上游企业,而2014年则公告整合了9家企业。张忠就此介绍,其它3家企业已经转型成为下游企业,不再属于重组的范围。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稀土
发布时间:2014-08-11

炭黑行业:供需逆转和行业竞争格局改善带来拐点

  炭黑主要作为橡胶制品的补强剂和填充剂,轮胎用炭黑占67.5%。过去几年行业新增产能较多,产能过剩压力较大。随着产能投放接近尾声,未来两年国内供给增速在4-5%,而需求有望继续保持10%左右增速,行业供需逐步好转。此外,行业内部分化严重,行业集中度提升使得竞争格局明显改善,对下游议价能力有望增强,企业盈利将迎来拐点。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炭黑行业相关股票的投资机会以及9-10月份旺季炭黑提价对股价的催化作用,主要公司有黑猫股份和龙星化工。   支撑评级要点。   产能投放步入平稳期,未来2年新增产能在5%以内。2013年全球炭黑产能约1,540万吨,我国以占比40%居首,美国和印度占比分别为11%和7%。2003年-2013年全球产能增速为5%,我国产能年均复合增速达13.8%。随着产能投放接近尾声,未来2年全球产能增速低于2%,国内14年实际新增产能在25-30万吨左右,增速为4-5%,15年无新增产能。   需求稳步增长,出口恢复,行业龙头充分受益。2013年全球产量为1,154万吨,07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速为2.6%,基本保持平稳。2003-2013年间,我国炭黑产量年均复合增速为17%,与同期汽车销量增速的17.6%基本一致。出口方面,2014年上半年,我国炭黑出口41.4万吨,同比增长15%,比2013年9.5%的增速明显提高。据中银国际汽车组预测,14-15年我国汽车销量增速预计分别为9%、8%,由于每吨橡胶需要的炭黑量逐年增加,我们预计未来炭黑需求增速有望保持在10%左右。   行业产能利用率将逐步提升。炭黑行业自09年以来随着新增产能大量投放,产能过剩压力逐步凸显,全球炭黑行业产能利用率从80%逐步下滑,并在70-76%之间徘徊;国内产能利用率基本在65-75%之间徘徊。   随着产能投放放缓以及轮胎等下游需求稳定增长,行业产能利用率将逐步回升。此外,未来行业准入条件的发布以及环保政策和执行力度的加强可能加速中小产能的退出。据美国NOTCH咨询预测,未来几年全球炭黑行业产能利用率将从13年的75%逐步提高到77%,且随着海外经济复苏带动的需求上升,利用率有超预期上行的可能。   行业内部分化严重,集中度提高,行业竞争格局正逐步发生变化,企业盈利将迎来拐点。由于炭黑下游轮胎对安全性要求高等因素,行业内大型企业开工率普遍在90%以上,中小型企业开工率则普遍低于50%,分化严重。此外焦化企业开工率下降及分化导致的原料供应问题、国外对我国炭黑及轮胎出口反倾销调查等,也进一步刺激行业分化加剧及集中度提升。过去几年由于行业内大型企业新增产能较多导致价格竞争激烈,炭黑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上升的背景下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13年炭黑行业利润率仅0.16%,明显低于橡胶行业5.57%的水平。预计随着大型企业产能投放接近尾声,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明显改观,并推动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进而带动企业盈利拐点到来。   短期看9月底旺季提价,企业盈利弹性巨大。14年3月初炭黑企业提价200元/吨,据我们测算,企业利润率水平环比提高3-5个百分点,上市公司盈利大幅改善,龙星化工2季度扭亏为盈。9月份炭黑行业将步入传统旺季,在行业供需关系好转以及竞争格局改善的背景下,我们认为炭黑价格有望提升,幅度预计在100-200元/吨。假设煤焦油价格保持平稳,按150元/吨的提价幅度测算(14年仅4季度贡献业绩增量),2014年全年黑猫股份和龙星化工净利润有望达1.1亿元和0.42亿元,每股收益预计分别为0.22元和0.09元,15年每股收益预计达0.51元和0.21元,盈利弹性巨大。   重点关注。   黑猫股份作为行业龙头,2013年底产能达90万吨,市场占有率达20%。   尽管行业产能过剩状态下公司开工情况基本上满开,且产销率也在100%左右,库存维持较低水平。随着公司全国布局逐步完成,其原料成本优势更加突出;此外公司出口占比30%以上,可充分受益于海外需求恢复。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并跟踪9-10月份旺季提价的催化剂。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炭黑
发布时间:2014-08-11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