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不再一口价 日照钢铁试水

  7月23日,日照钢铁集团与永安资本、中信寰球商贸公司在山东省日照市签订了铁矿石基差贸易合同,这也是国内首单铁矿石基差贸易合同。同日,日照市人民政府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这标志铁矿石期货的定价功能迈出实质性一步。”锐财经高级分析师刘江远7月24日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以传统的“一口价”为主要定价模式的企业,正在受到来自于基差定价的企业的强有力竞争,很有可能会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   在刘江远看来,目前“焦煤钢矿”产业链已具备丰富的期货对冲市场,但产业链上的定价模式仍是最初级的“一口价”模式,铁矿石贸易基差定价的新模式开启,对铁矿石上下游企业重新审视盈利模式具有示范意义。   “期货价格+基差”   此次日照钢铁集团与中信寰球商贸公司签订的合同为5000吨铁矿石,与永安资本签订的合同为10000吨铁矿石,以I1409合约作为基准价,并设置一定的升贴水标准,双方约定的点价期为一个月以内。   据本报记者了解,永安资本为永安期货的全资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仓单服务、定价服务、合作套保、基差交易等,涵盖期货上市品种及其产业链相关品种的现货贸易、远期交易和期货交割。   “基差交易本质上是现货贸易,只是以期货和基差为定价基础,而非一口价。”永安资本总经理刘胜喜介绍说,基差是即远期市场现货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差可以实现期货市场为现货市场定价,也就是说,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根据日照钢铁集团的模式,刘胜喜将铁矿石“期货价格+基差”定价通俗地解释为“五个步骤”:永安期货采用现货一口价采购1万吨铁矿石;永安期货与日钢签订基差定价合同;货款交接;日钢点价;结算开票。   统计资料显示,日照钢铁在2013年采购铁矿石2300万吨,采购焦炭590万吨,销售钢材1300万吨,实现了销售收入451亿元,全年实现利税20.26亿元,上缴税金12.6亿元。   显然,此次日照钢铁签订的1万吨铁矿石基差贸易合同,试水意味很浓,毕竟对于国内黑色金属领域来说,基差贸易仍然相对陌生。   一场双赢的买卖   实际上,基差贸易是国际大宗原材料市场领域比较普遍的贸易形式。   “基差贸易的本质,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在锁定货源的基础上,由买方在一定时间内自主点价。铁矿石基差贸易合同签约,意味着给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的传统思维又打开了新的一扇门户。”日照钢铁集团董事长杜双华表示,日钢作为中国第一单铁矿石基差贸易合同的参与者,希望能够为中国的矿贸、钢贸的规范发展、为期货现货市场良性地紧密结合、为产业供产销的稳定繁荣,提供一条可供大家参考的道路。   “基差定价在钢铁行业刚刚起步,国际市场黑色金属领域尚未有权威的期货价格。通过基差定价改变一口定价的模式,能使整个行业的定价更加完善。”永安期货总经理施建军认为,有了基差定价以后,买卖双方的定价更加自由,另外也有利于稳定购销关系。   “基差定价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期货价格+基差’的方式来对现货定价。即买卖双方签订购销合同时,暂不确定固定价格,而是按指定交易所的期货价格锁定基差,由买方在装运前选择某一时点的期货价格作为最终交易价格。”刘江远告诉本报记者,这样一来,商品的定价权由上游卖方一口定价转交给了下游买方,因此给了买卖双方参与定价的自主权。   刘江远分析,对卖方来讲,锁定了商品的销售量,调动了下游的积极性,促进了商品的销售流通;对买方而言,可以通过自己对市场的前瞻把握取得博弈价格的话语权,并便利双方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可以给买卖双方带来双赢结果。   具体到日照钢铁,本报记者注意到,永安期货现货采购价格为665元/湿吨,销售价格为648元/湿吨,因此,现货亏损17元/湿吨。而由于永安期货在铁矿石期货上空头开仓价716元/干吨,平仓价为688元/干吨,因而期货盈利28元/干吨,总盈利11点,相当于基差从7月初的-9点,到7月中旬与日钢签订的2点,走强了11点。   日钢在7月下旬点价后现货结算采购价为648元/湿吨,当日现货价格660元/湿吨,盈利12点,相当于基差从7月中旬的2点,到7月下旬的14点,走强了12点。在这个案例中,永安期货和日钢分别盈利了11元/吨和12元/吨,买卖双方实现了双赢。   大商所的野心   “作为重点的战略品种,大商所正在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全铁矿石期货品种,探讨开发铁矿石相关的衍生品工具,包括掉期、期权,以及探索以指数为标的的工具,以铁矿石衍生工具完善为抓手让更多的企业更加真正有效地参与市场,使铁矿石期货价格成为能够代表国际市场真正需求的国际价格。”在23日举行的研讨会上,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去年10月18日上市以来,一直运行平稳,影响力显著提升。”刘江远分析,这主要表现在铁矿石期货交投较为活跃、产业客户参与较为积极、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逐步显现、国际影响力有所显现。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铁矿石期货单边日均成交超过20万手,日均持仓超21万手,日内最大成交71.72万手,最高持仓45.84万手;日均换手率0.84,日均短线占比60.38%。   法人客户、产业客户参与热情增加,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投资者结构。截至6月底,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的客户总数超过10万户,其中,法人客户2002家,产业客户393家。法人客户日均成交占比23.57%,日均持仓占比30.29%;产业客户成交占比14%,最高达29%,持仓占比基本一直维持在45%以上。共有34家企业申请套期保值,累计申请51.70万手。套保效率也明显提高。周套保效率由2013年的23.19%增加到2014年的62.16%;月套保效率由2013年的32.91%增加到2014年的90.33%。   “实际上规模已经超过国际。”长期关注铁矿石期货市场的长江证券分析师张月凤注意到,从成交量看,是同期新加坡铁矿石掉期和期货的17倍和56倍,是美国CME铁矿石期货的304倍;从持仓量看,与新加坡铁矿石掉期的月均持仓比值由上市首月的0.23提高至目前的1.76。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版铁矿石掉期也有望在本月上线交易,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消费国,中国又增加了新的风险管理和增加定价话语权的工具。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28

钢铁业盈利而非形势好转 稀土出口限制并未放开

 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表示,在整体趋稳的情况下,工业内部出现了一些分化的趋势,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部分高耗能行业,特别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生产增势明显放缓。   黄利斌分析,从效益情况来看,目前最困难的要属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   前5个月煤炭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43.9%,冶金行业利润同比下降9.2%,有色金属行业同比下降9.4%。前5个月煤炭行业企业亏损面27%,冶金行业亏损面25.1%,有色金属行业的亏损面22.1%,也就是说在市场需求不足和产能严重过剩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十分困难。   这几个月行业的运行情况有一些好转,分析其中原因,黄利斌表示还不是市场情况的根本好转,而是价格因素在起作用。钢铁行业从去年9月份以来,钢材的价格持续下降,目前的价格已经降到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多年来铁矿石价格左右了行业利润增长,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呈现出大幅度回落态势。到7月上旬,铁矿石价格比去年年底下降了30%,所以说钢铁行业这几个月有些回升。有色金属行业也是这样,这几个月是相反,有色金属的价格有一些回暖,使行业利润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也不是整个行业的根本性好转。这里强调,不要因为形势有些好转,就加快释放产能,从而引起行业再陷入困难的境地。   此外,黄利斌透露,今年工信部会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在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稀土行业发展形势的情况下,下达了2014年度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控制的情况。他表示,稀土行业没有放开,因为这个行业还是在总量控制的状态。   但是2014年的开采和生产计划比去年提高了10%,黄利斌表示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较快,像稀土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对稀土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二是通过近三年来开展的稀土专项整治,一大批违法违规企业关闭转产,同时包钢稀土等大企业整合了一批小的冶炼分离企业,增加大企业指标将大幅度压缩过去违规企业的生产和市场空间;三是随着稀土行业自身进一步规范和市场需求的加大,稀土开采生产指标可能继续增加。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25

澳大利亚最大铁矿石港口工人再次发出罢工威胁

 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港口的拖船工人再次发出罢工威胁,铁矿石的运输可能会因此受到中断。   黑德兰港的澳大利亚海事工会周四发布声明称,工会的甲板水手在未能就报酬和条件与Teekay Shipping达成一致后投票决定采取劳工行动。Teekay Shipping是代表全球最大的采矿公司必和必拓和其他主要出口商运营拖船的承包商。   该工会5月份同意搁置罢工计划进行新一轮谈判。但海事工会西澳秘书长特雷西(Will Tracey)称,在和Teekay Shipping的谈判中止后,98%的工人在澳大利亚选举委员会发起的新的投票中支持采取劳工行动的计划。该工会正在考虑一次最多停工12个小时。工会成员在5月份批准了一项计划,在回到谈判桌之前举行一到七天的罢工。   特雷西称,全面罢工仍是一个选择,但这是“最后一个选择”,他还指出,工人们对于目前的僵局非常沮丧。   报道指出,记者未立刻联系到Teekay Shipping就此发表评论。必和必拓不予置评。   铁矿石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创汇产品。必和必拓估计,罢工会给黑德兰港的铁矿石出口商的销售造成影响,每天的损失将达到1亿澳元(约合9,450万美元)。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25

铁矿石贸易基差定价新模式开启 一口价将成往事

 铁矿石贸易“期货价格+基差”的定价新模式启航,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以“一口价”为主的定价模式。   7月23日,日照钢铁集团与永安资本、中信寰球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在日照签订了国内首单铁矿石基差贸易合同,标志铁矿石期货的定价功能迈出实质性一步。   据悉,此次日照钢铁集团与中信寰球商贸公司签订的合同为5000吨铁矿石,与永安资本签订的合同为10000吨铁矿石,以I1409合约作为基准价,并设置一定的升贴水标准,双方约定的点价期为一个月以内。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首宗铁矿石基差贸易合同的签署,将推动“期货价格+基差”定价模式在国内铁矿石贸易中的运用,将促进铁矿石期现市场的紧密结合,推动铁矿石期货定价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全面发挥,使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再上新台阶。   “期货价格+基差”   铁矿石贸易新定价模式破冰   基差定价已经成为了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的主流定价模式,而从国内看,基差定价在有色、大豆等行业已经普遍运用。   基差定价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期货价格+基差”的方式来对现货定价。即买卖双方签订购销合同时,暂不确定固定价格,而是按指定交易所的期货价格锁定基差,由买方在装运前选择某一时点的期货价格作为最终交易价格。这样,商品的定价权由上游卖方一口定价转交给了下游买方,因此给了买卖双方参与定价的自主权。对卖方来讲,锁定了商品的销售量,调动了下游的积极性,促进了商品的销售流通;对买方而言,可以通过自己对市场的前瞻把握取得博弈价格的话语权,并便利双方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可以给买卖双方带来双赢结果。   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以传统的“一口价”为主要定价模式的企业,正在受到来自于基差定价的企业的强有力竞争,很有可能会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目前焦煤钢矿产业链已具备丰富的期货对冲市场,但产业链上的定价模式仍是最初级的“一口价”模式。铁矿石贸易基差定价的新模式开启,对铁矿石上下游企业重新审视盈利模式具有示范意义。   日照钢铁集团董事长杜双华表示,铁矿石基差贸易合同签约,意味着给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的传统思维又打开了新的一扇门户。日钢作为中国第一单铁矿石基差贸易合同的参与者,希望能够为中国的矿贸、钢贸的规范发展、为期货现货市场良性地紧密结合、为产业供产销的稳定繁荣,提供一条可供大家参考的道路。   “基差定价在钢铁行业刚刚起步,国际市场黑色金属领域尚未有权威的期货价格。通过基差定价,改变一口定价的模式,能使整个行业的定价更加完善。”永安期货总经理施建军认为,有了基差定价以后,买卖双方的定价更加自由,另外也有利于稳定购销关系。   铁矿石期货运行平稳   大商所开发更多衍生品工具   自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去年10月18日上市以来,一直运行平稳,影响力显著提升。这主要表现在:铁矿石期货交投较为活跃;产业客户参与较为积极;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逐步显现;国际影响力有所显现。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铁矿石期货单边日均成交超过20万手,日均持仓超21万手,日内最大成交71.72万手,最高持仓45.84万手;日均换手率0.84,日均短线占比60.38%。   法人客户、产业客户参与热情增加,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投资者结构。截至6月底,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的客户总数102263户,其中,法人客户2002家,产业客户393家。法人客户日均成交占比23.57%,日均持仓占比30.29%;产业客户成交占比14%,最高达29%,持仓占比基本一直维持在45%以上。共有34家企业申请套期保值,累计申请51.70万手。套保效率也明显提高。周套保效率由2013年的23.19%增加到2014年的62.16%;月套保效率由2013年的32.91%增加到2014年的90.33%。   国际影响力有所显现,规模上已远超国际。从成交量看,是同期新加坡铁矿石掉期和期货的17倍和56倍,美国CME铁矿石期货的304倍;从持仓量看,与新加坡铁矿石掉期的月均持仓比值由上市首月的0.23提高至目前的1.76。   目前,已有期货公司探索铁矿石“套期保值贷款”业务,通过为企业抵押给银行的铁矿石做相应的套保操作,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提高企业贷款比例。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称,作为重点的战略品种,大商所正在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全铁矿石期货品种,探讨开发铁矿石相关的衍生品工具,包括掉期、期权,以及探索以指数为标的的工具,以铁矿石衍生工具完善为抓手让更多的企业更加真正有效地参与市场,使铁矿石期货价格成为能够代表国际市场真正需求的国际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大商所推出铁矿石期货之后,中国版铁矿石掉期也有望在本月上线交易,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消费国,中国又增加了新的风险管理和增加定价话语权的工具。   正如杜双华所说:“正因有了我们今天这第一次实验和起步,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们去了解它、接受它、推广它。不光是在铁矿石贸易上,或许在煤焦钢、在整个行业链上都会陆续出现基差点价的模式。”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25

必和必拓Q2铁矿石产量5664万吨 同比增两成

得益于今年二季度出色的出货量,澳洲铁矿石大鳄必和必拓有望在2014财年出口量超2亿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昨日 (7月23日),记者获悉,今年二季度,必和必拓铁矿石产量为5664万吨,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5%,截至今年6月30日的2013/14财年,公司铁矿石的产量达创纪录的2.04亿吨,超过最初的目标产量逾8%。 必和必拓预计,2015会计年度西澳铁矿石产量料增至2.45亿吨,因公司继续澳洲皮尔巴拉地区(Pilbara)铁矿石带的扩产工作。 生意社钢铁分社主编何杭生对记者分析指出,“进口矿市场在经历了6月下旬月至7月中旬的涨势后,开始了新的一轮跌势。此时必和必拓公布其产量大增,又给矿石市场的跌势再添动力,或许7月底至8月初矿价会再次跌至90美元/吨左右。” 记者注意到,必和必拓产量大增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受西澳Jimblebar铁矿产量逐步提升,以及综合供应链能力改善的支持。Jimblebar铁矿预计于2014年底前实现年产3500万吨铁矿石的运营率。 在必和必拓矿石产量创新高、全年产量超预期之时,矿业巨头力拓和FMG为消化今年上半年的高产量,已在7月开始了新的一轮折扣。 对此,何杭生对记者分析称,“我们注意到,必和必拓并未参与其中,但从目前的矿石增量来看,8月必和必拓的矿价或许会出现折扣,加入到 以价换量 的队伍当中。” 何杭生指出,从国内的行情看,上半年房屋新开工数据大幅下降,下游钢材需求明显弱化,业内已从对地产业的担忧转变为对进口矿未来行情的不看好,国际矿山若仍旧保持高产的增速,全球矿业供大于求的格局或许会在2014年提前爆发,并导致价格跌破90美元/吨。“那么显而易见的是,矿山的利润会再次缩水,成本的收缩将被加速提上议程。”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24

上半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5.4

 国家统计局周三上午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6月份同比实际增长9.2,其中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089万吨,同比增长5.4;6月份产量为365万吨,增长4.6.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3.6,6月份同比增长12.5.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24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