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等行业价格下滑快供求矛盾大

国新办16日就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媒体提问中指出,采矿业包括整个有色金属的冶炼,这些传统行业,近两年确实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价格下滑得比较多,产能还在释放之中,市场的供求矛盾是比较大的。   今年上半年采矿业作为传统产业,其中的煤炭、铁矿、有色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但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矿业产值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百分之四点多的增长速度。   对此,盛来运表示,采矿业包括整个有色金属的冶炼,这些传统行业,近两年确实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价格下滑得比较多,产能还在释放之中,市场的供求矛盾是比较大的。调整的压力和转型的压力都比较大。在市场的倒逼下,这些行业的很多企业主动调结构、转方式来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行业总的规模还是保持了一定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跟过去一段时间、跟过去几十年发展的平均增长速度比还是大幅回落的。   盛来运认为,确实值得关注的是产能,包括生产量还是在继续增长,甚至在某些领域某些产品的增速还是大于需求增速,这会加大库存压力,这也说明今后一段时间这些行业领域调整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相信这些传统的行业,只要能够利用好这次经济增长趋稳的时机,加大调结构、转方式的力度,顺应市场倒逼机制,主动调整,也会克服当前的一些困难,重新获得新生。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24

世界各国对石墨烯的重视度逐年提升

中国粉体网7月17日讯据悉,由全国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战略联盟主办的2014年石墨烯产业开发与应用论坛,将于7月17日至18日在无锡市召开。会上主要研讨国内外新近发展和正在开发的石墨烯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加工应用、市场动向及产品发展趋势。   受此消息影响,昨日石墨烯概念股表现出色,板块整体上涨0.76,板块内有9只个股实现上涨,其中,烯碳新材、锦富新材、金路集团等概念股涨幅显著。   由于具有高导电性、高韧度、高强度、超大比表面积等特点,石墨烯被誉为新兴产业中的新兴材料。目前,世界各国对石墨烯的重视度逐年提升,如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在2006年至2011年共资助了200个左右相关项目,包括:石墨烯基材料超级电容应用项目等。欧盟于2013年1月份将石墨烯研究项目选定为首批技术旗舰项目之一。该项目运行时间10年,总投资10亿欧元。我国2012年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开发石墨烯等新材料。   目前石墨烯应用前景比较明朗的产业领域有:电子材料领域、散热材料领域、环保监测领域、生物医学领域等。具体看,在电子材料领域中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石墨烯能够用于制作柔性电极,以及生产应用于触摸面板、OLED面板、太阳能电池的透明导电膜。二是作为电极材料,石墨烯是绝佳的负极材料。三是作为替代硅的芯片材料。   散热材料领域:由于石墨烯的导热率是常用散热材料铜的近14倍,石墨的3.5倍。石墨烯有希望取代石墨,解决智能手机、计算机的散热瓶颈,加速其整体性能的提高。   环保监测领域:功能化的石墨烯以及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在污染物吸附、过滤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生物医学领域:科学家发现石墨烯在细胞成像、干细胞工程、药物投递、肿瘤治疗等生物纳米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专家普遍预期2015年为石墨烯商业化元年。全球范围看,石墨烯研发的领先者依然是IBM、三星等企业,国内研究院所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成绩但商业化方面还有较大欠缺。从商业化情况看,石墨烯在触摸屏中替代ITO靶材、超级电容中替代普通石墨方面相对成熟,最有可能2015年率先商业化。   在概念股选择上,市场人士表示,国内目前并没有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生产石墨烯。只有几家生产碳纤维产品的公司正在进行石墨烯产品的研制,目前都没有大规模量产的能力。值得关注的个股有:中国宝安、中钢吉炭、方大炭素、金路集团、华丽家族、乐通股份等。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24

2015年为石墨烯商业化元年

中国粉体网7月17日讯据悉,由全国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战略联盟主办的2014年石墨烯产业开发与应用论坛,将于7月17日至18日在无锡市召开。会上主要研讨国内外新近发展和正在开发的石墨烯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加工应用、市场动向及产品发展趋势。   受此消息影响,昨日石墨烯概念股表现出色,板块整体上涨0.76,板块内有9只个股实现上涨,其中,烯碳新材、锦富新材、金路集团等概念股涨幅显著。   由于具有高导电性、高韧度、高强度、超大比表面积等特点,石墨烯被誉为新兴产业中的新兴材料。目前,世界各国对石墨烯的重视度逐年提升,如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在2006年至2011年共资助了200个左右相关项目,包括:石墨烯基材料超级电容应用项目等。欧盟于2013年1月份将石墨烯研究项目选定为首批技术旗舰项目之一。该项目运行时间10年,总投资10亿欧元。我国2012年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开发石墨烯等新材料。   目前石墨烯应用前景比较明朗的产业领域有:电子材料领域、散热材料领域、环保监测领域、生物医学领域等。具体看,在电子材料领域中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石墨烯能够用于制作柔性电极,以及生产应用于触摸面板、OLED面板、太阳能电池的透明导电膜。二是作为电极材料,石墨烯是绝佳的负极材料。三是作为替代硅的芯片材料。   散热材料领域:由于石墨烯的导热率是常用散热材料铜的近14倍,石墨的3.5倍。石墨烯有希望取代石墨,解决智能手机、计算机的散热瓶颈,加速其整体性能的提高。   环保监测领域:功能化的石墨烯以及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在污染物吸附、过滤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生物医学领域:科学家发现石墨烯在细胞成像、干细胞工程、药物投递、肿瘤治疗等生物纳米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专家普遍预期2015年为石墨烯商业化元年。全球范围看,石墨烯研发的领先者依然是IBM、三星等企业,国内研究院所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成绩但商业化方面还有较大欠缺。从商业化情况看,石墨烯在触摸屏中替代ITO靶材、超级电容中替代普通石墨方面相对成熟,最有可能2015年率先商业化。   在概念股选择上,市场人士表示,国内目前并没有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生产石墨烯。只有几家生产碳纤维产品的公司正在进行石墨烯产品的研制,目前都没有大规模量产的能力。值得关注的个股有:中国宝安、中钢吉炭、方大炭素、金路集团、华丽家族、乐通股份等。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24

亚洲最大铁合金生产基地在涪开建

 7月21日,重庆博赛集团铁合金项目在涪陵清溪再生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园区开工建设。该集团拟投资30亿元,分两期建设年产100万吨硅锰及铬铁生产项目,打造亚洲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   当天上午,在涪陵清溪再生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园区,博赛集团铁合金项目举行了简朴的开工仪式。涪陵区委书记秦敏宣布项目开工。区政府区长李洪义致辞,代表涪陵区四大班子向项目的开工表示祝贺。   李洪义说,博赛涪陵铁合金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有利于配套服务全市冶金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还将加速涪陵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对推进涪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区级各部门继续秉承“企业无小事”的理念,方便、快捷、优质、高效地服务企业建设与发展,全力将该项目打造成涪陵有色金属产业的龙头。同时希望博赛集团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项目快速高效安全推进,力争早日竣工投产。   据悉,博赛涪陵铁合金项目总投资30亿元,将采用国内领先的新工艺、新设备,分两期建设年产100万吨铁合金生产基地。其中一期年产50万吨硅锰及铬铁合金项目预计2015年7月建成投产,届时将实现年产值约40亿元,增加税收约2亿元,增加就业800多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技术与装备国内领先、节能环保、走循环经济道路的亚洲第一大铁合金生产基地。   重庆博赛集团董事长袁志伦表示,在涪陵规模化生产的硅锰及铬铁等铁合金系列产品,将填补重庆市场空白。   涪陵区领导张世俊、徐志红、夏艺、苏健建及重庆博赛集团董事长袁志伦等参加开工仪式。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涪陵清溪再生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园区主任刘艳红主持开工仪式。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23

煤炭大省减免涉煤税费 政府出手能否扭转颓势?

国内煤炭资源大省近期陆续开始减免部分煤炭税费,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均有相关举措出台。   “各地减免煤炭税费主要还是为了“救市”,目前煤炭价格已跌破成本线,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各地政府为煤炭生产企业减轻成本负担,以缓解煤炭生产企业的资金压力。”金银岛能源研究中心煤炭分析师戴兵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各地出手减免煤炭税费   “一吨煤从诞生到消失需要上交税费上百种,除了部分正规的煤炭税费外,在这‘一吨煤’的利益链条上存在着各种隐形的掠夺者,这让煤企苦不堪言。”山西省太原市一家能源公司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   资料显示,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后设立了25个税种,其中涉煤税种21个。除此之外,煤炭行业承担的各种收费不少于88种,税费合计不少于109项。   “国家对煤炭税费的清理工作,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但是执行力度不够。”戴兵表示,目前来看,只有降低煤炭生产成本,才能为煤炭生产企业注入一定活力。不过,由于需求疲软,税费降低也可能进一步弱化动力煤价格的成本支撑。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10家已经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煤企,仅有兖州煤业业绩实现增长,其他煤企业绩均出现同比下滑,甚至亏损。“面对煤价的持续下跌,煤企也在寻求降低自身成本,不过目前更多是把希望寄托到地方政府身上。”山西榆林当地的一家中型煤企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自2012年年末国内煤炭供应出现结构性过剩且需求放缓后,国内煤炭生产大省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不得不出手对煤炭行业‘救市’。”山西煤炭行业的一位人士称。   6月17日,山西省政府召开第49次常务会议,清理规范涉煤收费是主要议题之一。山西省财政厅初步统计显示,山西目前涉煤行政事业性收费达16项,其中政府性基金有6项,经营性收费有2项,这些项目均经过中央和省级审批。属于乱收费的项目有:市县政府涉煤收费,煤运公司公路运销收费,行业协会、省直部门、铁路三产企业涉煤收费中的超标准、超范围收费。   以此为依据,山西省规定自7月1日起,取消煤炭稽查管理费,降低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费征收标准;明年起计划取消煤炭工业厅为其11个事业单位向五大煤矿集团收取的服务费,以及煤运公路煤炭统一经销环节收费。   “如果这两步改革全部到位,吨煤相关费用至少可减少14.3元。”山西省榆林市一家煤企负责人表示。   此外,记者了解到,从7月1日起,内蒙古下调和取消部分煤炭收费,据初步测算,每吨煤炭减免约10元。据了解,此次内蒙古出台的举措有:下调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征收标准,暂停收取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自治区留成部分,取消铁路部门向煤炭企业收取的“计划费”,取消无实质服务内容仅靠提供运输计划收取的综合服务费,降低煤炭企业铁路物流费用。   “救市”政策恐治标不治本   煤炭资源大省密集“清费”,无疑是政府给煤企发放的“政策红利”。不过,在部分煤企人士看来,政府“救市”难解当下煤市之渴,减免的费用倒是给市场提供了下行的空间。   光大期货煤炭分析师张笑金介绍称,7月初,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的平仓价是500元/吨,目前平仓价是485元/吨。为了提高自身的销售量,有的煤企在港口的平仓价甚至更低。   减免部分税费后,山西吨煤让利14.3元,内蒙古的吨煤让利也有10元。“不到三周的时间,煤价下跌把政府减免的税费又跌进去了。”内蒙古某煤企人士直言。   在一位煤炭现货人士看来,目前政府取消和减免的部分费用仅是煤炭税费的九牛一毛。“最大头的17%的增值税依然没变,还有从县级到市级政府等各个环节的各种收费,名目繁多的保证金、城建费、工业支农费等,‘清费’对煤炭企业是利好,但作用有限。”该人士表示。   上述内蒙古煤企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政府的这种“救市”政策治标不治本。目前市场在转型,煤价仍在下行,地方政府的“救市”措施作用不大,而且下游电厂也在算煤企的利润空间,减少的这些税费等于直接被市场稀释了。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23

澳洲全面取消碳税 经济利益压倒环保

 “让碳税滚蛋吧!”   当地时间7月17日,澳大利亚联邦参议院以39票赞成、32票反对,废除了在澳大利亚实施两年多的碳税法案,并取消原定于2015年开始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计划。澳大利亚也由此成为第一个废除碳税相关法案的发达国家。   对于这一颇具争议性的法案被终结,有人叫好也有人哀叹。以澳总理托尼·阿博特为代表的澳洲各级政府、商会欢迎碳税的彻底废除,他们认为在过去两年中,碳税的实施束缚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降低了澳洲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以环保组织、气候变化领域学者为代表的反对方则认为,在各国争相解决全球变暖之际,澳政府的行径却背道而驰。   作为世界第十二大经济体,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排名靠前的国家之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澳洲燃煤发电的经济模式。2011年,澳洲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稍稍领先于美国。   从碳税的推出到遭废,短短两年时间,澳大利亚三位政府领导人因碳税问题牵涉进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而经济与环保的博弈从来都不是那样简单。   政治博弈夹杂   2008年12月,陆克文担任总理期间,澳政府发表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白皮书,并提出在2020年之前减排至低于2000年水平5%~15%的排污交易计划(Emissions Trading Scheme),又称碳污染削减计划(Carbon Pollution Reduction Scheme)。   不过,就在陆克文欲将此计划视为其最大的政绩时,反对党突然易主,极为保守的阿博特(即现任总理)上台,后者在环境问题的立场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从不相信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的阿博特带领反对派联盟先后两次在参议院驳回了工党的提议,而本应是工党盟友的绿党也突然变卦投出了反对票。   心灰意冷的陆克文随后又提出将从2012年7月起,向暴利盈余的矿业公司征收净收入40%的资源暴利税(Resource Super Profit Tax),来取代之前仅有25%的开采权使用费。而这一决定触动了矿业和投资人的利益,陆克文支持率大幅下滑,时任副总理的吉拉德顺势崛起,于2010年6月直接当选为新任工党领袖和澳大利亚总理。   2011年吉拉德秉持工党在环保问题上的传统,力推碳税立法在议会获得通过,并于2012年7月正式开始实施。征税标准是澳全国300家最大的碳排放企业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须上缴24澳元(1澳元约合0.94美元),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对碳排放定价最高的国家。   但随着金融危机发酵以及2012年前后澳洲矿业繁荣的红利逐渐消散,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失业率的高升使得澳洲选民把罪魁祸首指向了触目惊心的能源账单以及上涨的生活成本。   尽管后来由于党内纷争,陆克文于去年6月将吉拉德挑落马下,但也无力挽救民众对澳洲经济前景的看衰,在当年9月的大选中,誓言保增长优于环保的反对党领导人阿博特打着“废黜碳税”的大旗毫无悬念地终结了工党在澳洲政坛的传统地位。由此看来,阿博特当初是这么说的,如今也这么做了。   释放经济红利?   在参议院投票结束后,士气高涨的阿博特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澳洲民众表示:“今天你们不愿看到的碳税已彻底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了。这是一项毫无意义的税收,它抑制了我们的就业,抬高了我们的生活成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保护我们的环境。”   澳政府此前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在2012年7月1日实施碳税机制后的一年中,澳大利亚的电费上涨了10%,煤气费上涨了9%,碳税使普通家庭每周的开支增加了约9.9澳元,并导致消费者物价指数增加0.7%。预计碳税法案废除后,每个普通消费者平均每天的电费开支将降低0.2~0.5澳元,每个家庭每年约可节省500澳元以上的开支。阿博特认为,碳税废除后,将每年节省90亿澳元,帮助澳政府顺利应对后矿业时代的经济转型。   在澳洲,碳税的征收切实影响着从矿业到航空业的澳洲基础工业领域。因此,在过去,这一税收也没少遭到制造业和商会的诟病。澳大利亚石油生产和勘探协会(APPEA)主席大卫·拜尔斯(David Byers)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表示,这对澳洲液化天然气(LNG)的出口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国际上其他竞争者没有这一负担。”   去年,摩根大通预计,取消碳税以及矿业税,将使得诸如必和必拓以及英国矿业巨头里奥廷托公司(Rio Tinto PLC)等估值提升6个百分点。   航空业也表示此前是碳税的牺牲品。维珍澳洲航空公司(Virgin Austrlia Holdings Ltd.)认为,2013年下半年以来,因碳税公司运营成本上涨近2700万澳元。   减排成空谈?   澳大利亚全面取消碳税的举措已经在国际上引发争议。2015年末,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将在法国巴黎召开。届时,包括中国、印度以及美国在内的主要国家将讨论在2030年前的减排目标。气候变化领域学者认为,现在是时候将全球气温平均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的基础上。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曾发布报告将澳大利亚形容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旗手”,毕竟澳大利亚是除欧洲以外第一个推出碳税的发达国家。   阿博特政府此举不仅遭到国内工党、环保团体的炮轰,也极有可能使得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努力倒退一大步。“这是澳大利亚的耻辱!这将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造成巨大影响。”工党与绿党抱怨道。同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执行秘书长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失望地表示,此举显示了澳大利亚政府在减排方面已无“信用”可言。   有澳大利亚民众认为,通过废除碳税减轻生活负担是好事,但是付出环境代价就太不值得了。因此,希望政府在废除碳税之后,能出台新的补救措施,毕竟“环保涉及到子孙后代”。   目前,国际环保人士最为担心的是澳大利亚政府此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此前,包括日本、加拿大在内的国家因为各种原因宣布撕毁之前在2010年做出的减排承诺。“毫无疑问,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信心还很脆弱。”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所所长康纳(John Connor)指出,“去年在华沙的气候变化大会上,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搅局还历历在目。这极有可能动摇那些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尚持观望态度的国家。”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23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