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是否正式生效?外交部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月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日本广播协会(NHK)记者提问,今日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加征关税是否正式生效?“关于你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有关具体的问题,建议你向主管部门询问。”郭嘉昆表示,我要强调的是,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损害的是两国人民的利益。现在需要的不是单方面加征关税,而是进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我们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10

一周钢厂动态汇总(2月5日-2月8日)

据l不完全统计,本周(2月5日-2月8日)6家钢厂发布检修信息,具体如下: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10

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5年 第1号为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我部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进行了修订,形成《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现予以公告。《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和《钢铁行业规范企业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35号公告)同时废止。附件: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doc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pdf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1月24日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10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发布,有这些新变化

2025年2月8日,为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以下简称《2015年修订》)进行了修订,形成《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以下简称《2025年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和《钢铁行业规范企业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35号公告)同时废止。本次发布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基于2024年11月公告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钢铁行业人士直言,该文件是工信部的“一号文件”,对钢铁行业将产生重要的影响。《2025年版》与《2015年修订》有什么区别?对此,中辉期货黑色板块负责人陈为昌告诉记者,《2025年版》主要变化如下:评价体系中新增“引领型规范企业”,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低碳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推动钢铁行业技术升级和差异化竞争;环保要求显著提高,明确要求2026年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鼓励企业关停退出烧结机、焦炉、高炉等传统设备,转型发展低碳炼铁、电炉炼钢,这将促进行业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能耗方面,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主要生产工序能源指标达到《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中的“基准水平”,并鼓励向“标杆水平”靠拢;对短流程企业新增特色化指标,鼓励提高合金钢比例,以促进短流程炼钢技术发展,支持废钢资源高效利用;“引领型规范企业”中新增智能化指标,要求企业参与制定智能制造标准,推动钢铁行业与智能信息技术整合;将兼并重组纳入“引领型规范企业”高效化指标,鼓励提升行业集中度和资源整合能力。总体来看,《2025年版》在环保、能效、智能化、企业分类管理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对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向低碳工艺转型、促进短流程企业发展、提高行业集中度等将起到积极作用。在一德期货黑色分析师马琳看来,对比两个版本,《2015年修订》侧重淘汰落后产能,文件中的细则围绕该核心展开,《2025年版》更注重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目的是引导行业转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特色化。在适用范围上进一步细化,更加贴合当前行业实际情况,对环保要求有所加强,明确要求2026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鼓励高端产品转型。实施“规范企业”和“引领型规范企业”两级评价,对2013—2022年已公布符合白名单的企业,有效期截至2025年12月底,后期或需要重新审核,有利于环保及降碳的进一步落地。对钢铁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陈为昌认为,近年来在终端需求回落的背景下矛盾非常突出,黑色系价格也处于持续下行的趋势,钢铁行业急需出清一部分落后产能。《2025年版》的发布在长期内对钢材重新实现供需总量平衡,提升钢铁企业在产业链的定价能力有积极影响,但节能降碳的要求对焦煤、焦炭形成长期利空。从中期看,目前黑色系走势由宏观预期和下游需求恢复情况主导,建筑钢材低库存以及后续重要会议预期提供底部支撑,但房地产新开工增量有限,以及原料端供应总体过剩则压制价格上方空间,后期难以出现流畅的单边行情,黑色系或呈区间震荡运行。马琳认为,近期市场再次燃起降碳约束产能的预期,盘面已有计价。不过随着经济和需求逐步回暖,供给端约束也有一定达成条件,政策引导值得关注。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10

27家上市钢企披露业绩预告,最高预亏损超71亿

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可以初窥行业整体经营运行情况。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已披露的2024年的业绩预告来看,根据申万行业分类,截至2月8日,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共计47家,其中27家发布了年度业绩预告,部分为发债主体。受市场供需失衡影响,多数钢企亏损加剧,不过也有不少企业净利润出现逆势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在产业债利差逐步收窄的趋势下,部分短期偿债指标有所改善,现金流相对缓解的发债钢企仍值得关注,不过受制于行业宏观背景,利润空间仍然持续承压,产业永续债的次级条款溢价或仍存一定挖掘空间。最高预亏损超71亿,钢铁市场供需失衡或是主因从上市钢企业绩预告来看,亏损钢企占多数,其中鞍钢股份预亏损最多,或高达71.09亿元,此外净利润亏损变动幅度最大的为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同比预计下滑2751.44%。多数钢企认为市场供需失衡是导致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的关键因素。如鞍钢股份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受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持续不振、弱周期、低景气度影响,供销两端市场价差快速收窄,公司盈利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安阳钢铁认为,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钢铁行业供需矛盾依旧突出,钢材价格震荡下行、持续低位,叠加铁矿石等原料价格易涨难跌的影响,行业利润同比明显下降。不过也有不少钢企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成绩喜人。如净利润涨幅最大的盛德鑫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净利润变动幅度同比高增或可达95%至2.35亿元。公司解释称,因主业聚焦火电超超临界锅炉制造行业,受益于下游订单激增,公司同期在手订单相应增加,同时不锈钢管产出量较同期增长约30.72%,合金钢管产出量较同期增长8.56%。公司产品毛利率提升也带动公司利润增长。在业内人士看来,去年地产表现较弱,基建力度尚未体现,对钢铁行业的景气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过我国钢铁行业的韧性较大,去年钢材出口继续明显增长、政策支持下的制造业用钢需求持续增加,对行业形成支撑。对于钢铁行业的运行情况,钢铁行业协会原会长姚林此前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七次会员大会上表示,2024年是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一年,传统用钢行业下行压力加大、原燃料价格易涨难跌,钢铁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有钢铁业内人士指出,2024年建筑业用钢占比进一步下降至50%,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的42%提高到2024年的50%,钢铁产品结构调整仍在持续。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加持下,“两重”建设的推进有望成为其支撑,在产业债利差逐步收窄的趋势下,部分短期偿债指标有所改善,现金流相对缓解的发债钢企仍值得关注。融资增长但利差收窄,钢铁永续债或仍存挖掘空间据数据统计,截至2月8日,仍有存续债券的上市钢企共计16家,剔除集团层面永续债后的合计规模521.17亿元,以可转债为主。从钢企融资情况来看,去年钢铁行业债券发行量有所回升,净融资额连续好转后已回正。数据显示,2024年钢企全年债券发行量达到至1904.50亿元,为近3年最高值,净融资额也自2021年后连续3年净流出状态转至2024年的净流入246.50亿元。不过相较其他产业,钢铁债2024年整体融资节奏仍相对放缓。建筑装饰、交通运输、非银金融和公用事业成为全年产业债供给主力,发行规模均超万亿元。东吴证券分析师李勇对此表示,融资力度较大的行业或主要源于2024年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持续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且资金面流动性充裕、市场利率处于下行周期致使融资成本明显压降,加之企业自身不断致力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所致,而钢企相对高企的资产负债率对于资金腾挪受限,不过可关注受益于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的钢企,其信用利差有望明显下行。值得注意的是,钢铁产业债发行量尽管有所增加,但新发行的钢铁产业债券利率明显下降。在估值方面,因收益率下行幅度较行业利差下行幅度更大,从个券的到期收益率和剩余期限来看,期限曲线较为平坦,期限溢价较为有限,钢铁企业发债利差下行一定程度上受资金面宽松和资产荒外溢的影响。如作为存续债券规模最大的河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初发行的“24HBIS01”较年末发行的“24河钢股MTN001”票面利率高出66bp,而DM数据显示,2024年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仅提升了7.22bp,其中利差走阔最高点发生在去年10月9日,也与监管政策以及市场情绪波动较大有关。市场人士指出,钢企发行票面利率下降至历史低位,但并非由基本面带动,资金松与资产荒是核心原因,而在信用利差上,全年仍以收窄为主,仅下半年以来有所反复,个体层面的产业债利差的差距也因不同主体收入下滑、债务负担沉重、短期偿债指标不同有所分化,不过全行业“高收益”主体较为有限,以国企为主的市场结构下,整体借新还旧情况较好,仍能够缓解债务接续的压力。华西固收分析师姜丹表示,尽管像钢铁产业债自身仅存部分季节性结构机会,但如产业永续债的次级条款溢价也有一定挖掘空间。在姜丹看来,自2019年永续债会计新规颁布以来,带次级条款的永续债发行额不断增多。次级和普通永续债的区别在于清偿顺序,即企业破产清算时次级永续债的清偿顺序劣后于普通债务。由于钢铁产业永续债发行人整体信用资质较强,截至去年年底存量规模也高达792亿元,合计65只,其次级条款实际发挥作用的概率较小。而同一发行人如果同时有次级永续债和普通永续债,次级永续债定价可能高于普通永续债,这一条款溢价也值得挖掘。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10

钢市简评:春节因素致钢材库存激增 钢价再涨有待需求恢复

行情回顾今日期钢不开市,现货钢价基本持稳运行。但从昨日夜盘黑色运行状况来看,期钢小幅收涨。截止23:00收盘,螺纹钢主力05合约收3366,较上一个交易日涨5个点;热卷主力05合约收3462,较上一个交易日涨9个点;焦炭主力合约收1767.5,较上一个交易日跌9个点;焦煤主力合约收1147.5,较上一个交易日涨2个点;铁矿石主力合约收821,较上一个交易日涨2个点。截至7日16时,成品材方面,兰格钢铁网螺纹钢现货均价为3443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涨4元;热卷均价为3450元,较上一交易日涨2元。原料方面,京唐港进口PB粉价格为825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持平;唐山准一级冶金焦价格为1510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持平;唐山迁安主导钢厂钢坯出厂价格为3080元,较上一交易日持平。市场分析由于春节期间钢厂正常生产,而下游需求停滞,加上去年冬储接货意愿较低,造成年后厂库上升较快,同时社库也出现一定累积,但总体仍处于可控范围。受天气影响,近期下游工地资金到位及复工情况差于去年同期,建材呈现出淡季特征,预计元宵前后终端需求难有改善,如果在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之下,钢厂挺价叠加盘面走势较好,能激发一部分投机需求和春储需求,缓解春节期间库存直增不降的局面。由于出口景气,板材表现优于建材。热卷的需求在1月份就明显好于建材,目前部分厂家3月份出口订单仍然不错,关税效应从直接出口的角度来看,影响不大,毕竟对美国出口钢材量少之又少。但间接出口以及扩大到限制第三方转出口,这是后阶段矛盾升级后可能出现的表现,短期对热卷市场价格影响有限。受天气影响,节后倒春寒也影响开工进程,加上下游工地资金到位及复工情况比去年略差,造成了需求和供给都低于上年同期。而房建需求目前仍处于季节性下滑阶段,未来钢材市场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恢复状况。目前一些地区加快推出全年开工项目,如广州全市共341个项目开工,总投资约2400亿元。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7个,基础设施项目122个。而国内制造业和出口展现出一定韧性,这种态势或延续至 1 季度。元宵节后,随着天气转好及下游复工复产推进,需求虽有望逐步回升,但关税战、资本博弈和市场情绪等因素,仍将给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从国际方面来看,美国1 月就业数据恶化,通胀数据高于预期,后续降息节奏或放缓,这在强美元政策背景下,对黑色的金融环境有一定不利影响,不过,主要矛盾仍不在于此,仍在于围绕关税的贸易冲突是否进一步升级,从而影响外需对GDP的贡献进一步减弱。行情展望目前看,短期走势(至元宵节前),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市场逐步恢复交易。但大部分下游企业复工尚需时间,需求不会立刻大幅回升,而钢厂复产需要一定周期,所以供应端也不会迅速增加。中期走势(元宵节后至两会前后),下游企业复工加速,需求逐渐释放。如果此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持续加码,加上两会的召开将带来新的政策信号和经济发展方向指引,对市场情绪和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资金仍倾向于多配。从盘面来看,昨夜盘黑色系多数收涨,但上方力度仍然有限,继续处于震荡调整的态势之中。螺纹主力05合约收3366,涨5,最低3351,最高3374。持仓184.8万手,增仓2万手。夜盘继续在20余点空间内窄幅波动,上方3370附近暂时遇到压力,持仓继续增加,多头开盘后表现积极。日线连续3日向上修复,处于3350上方运行。如下周继续稳定在该位置之上,有望继续向上冲击并突破3400关口。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08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