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钢热轧厂去年品种钢质量异议同比降低17%

2024年初以来,柳钢热轧厂通过强化质量一贯制管理、建立健全全流程关键工序内控体系与重点品种分级制度,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显著提升。2024年,该热轧厂品种钢质量异议同比降低17%,轧非余材同比减少1.61万吨。同时,该厂还解决了薄规格表面异物压入、软钢平整表面挫伤等质量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19

36.5mm特厚俄标耐低温H型钢在山钢股份成功下线

近日,山钢股份成功开发供俄罗斯GCC波罗的海工程的36.5mm厚度俄标耐低温H型钢并实现批量稳定生产。36.5mm厚度H型钢属型钢极限尺寸规格,轧制工艺极为复杂,技术难度颇高,尤其在保障低温性能方面存在诸多技术难题。这是型钢线首次生产36mm以上的耐低温H型钢,对公司技术研发与生产能力构成全面考验。面对挑战,由制造管理部牵头,联合型钢厂、炼钢厂等单位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团队对产品化学成分、冶炼工艺、轧制工艺进行系统性优化设计。轧制过程中,采用三阶段轧制控制技术,实现温度制度与变形制度的高效协同,促进铁素体晶粒组织细化,使产品在-20℃低温环境下的冲击功稳定性显著提升,实测数值达200J以上。经严格质量检验,该批次产品的表面质量、外形尺寸及低温冲击性能均符合或优于相关标准,满足俄罗斯GCC波罗的海工程的使用要求,展现了公司型钢生产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18

本钢北营首次成功轧制窄板幅极限SPA-H耐候钢

近日,北营轧钢厂1780生产线首次成功轧制1.9mm×948mm窄板幅极限SPA-H耐候钢,产品表面质量、力学性能等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该产品的成功轧制,拓宽了本钢集团高强系列产品的规格,满足了高端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了本钢集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SPA-H耐候钢是一种高性能、多用途的钢材,也被称为耐大气腐蚀钢,主要用于铁道、车辆、桥梁、塔架、光伏、高速工程等钢结构,也可用于制造集装箱、石油井架、海港建筑、采油平台及化工石油设备中含硫化氢腐蚀介质的容器结构件。此类产品由于强度和硬度较高,具有抗腐蚀、节能降耗等优点,极限规格产品生产难度较大。为了确保该产品轧制成功,北营轧钢厂开展了一系列试制攻关,优化二级模型系统参数,提高带钢尺寸命中精度;对产线设备开口度进行测试,保证导尺、导卫等设备开口度满足极限轧制需求;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了轧制工艺、轧制温度、轧制速度等关键参数,确保产品质量和工艺的合理性。此外,对轧机的轧辊、轴承、传动装置等机械部件进行了全面检查,对轧机的电气系统、液压系统进行调试,实现了对设备功能的精准控制。下一步,该厂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性能,大力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18

舞钢板用于全球直径最大、重量最重风电塔筒制造

1月11日,全球最大功率等级的漂浮式风电机组——中国中车“启航号”在山东东营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吊装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海上超大型风机的探索迈出重要一步。该项目风电机组的配套塔筒是全球直径最大、重量最重的塔筒型号,所用钢板由河钢集团舞钢公司独家提供。舞钢公司深入贯彻集团要求,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技术营销,不断优化营销方案,通过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客户对高品质产品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加速由生产型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该项目对产品抗冲击性能及表面质量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且交货期较短,生产难度相当大。为确保合同顺利交付,舞钢公司产线各单位协同联动,强化工艺和生产过程控制,攻克了高强度与高延伸率匹配、低温冲击韧性匹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确保了产品各项指标全部满足客户要求,并按期交付客户。“启航号”20MW漂浮式海上风电塔筒是专门为20MW及以上海上漂浮式风机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而设计的,是全球最大功率漂浮式风电机组的配套塔筒,总高度为141.15米,最大直径12米,重量达到了1576吨。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18

包钢股份高品质车轮用高强钢实现批量应用

近日,包钢股份成功开发高品质车轮用高强钢,在满足高强度要求的同时具有优异的成型性、焊接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目前,该产品已通过国内某知名汽车车轮制造企业性能测试评价,并实现批量生产应用,该轻量化车轮钢用于天然气牵引车、卡车等运载车辆,质量受到客户好评。近年来,高强钢在汽车减重、提高安全性、节能环保等方面效果显著,具有更高强度和优异性能的轻量化车轮用钢越来越受到知名车企的青睐。包钢股份技术中心热轧板材研究所汽车钢研发团队锚定市场需求,积极践行“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通过市场调研、试验室研究,工业试制等成功研制出高品质车轮用高强钢,产品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车轮成型合格率达99.7%以上,车轮径向疲劳试验超200万次,各项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记者了解到,相比汽车其它部位结构件,车轮成型工序多,服役环境复杂,对原材料性能要求极为严苛,高强度轮辋焊接变形、高强度轮辐及接焊区域疲劳开裂等问题一直是行业技术难题。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技术中心热轧汽车钢研发团队针对该级别高强钢在汽车轮辋和轮辐两种应用,分别制定了专属化学成分设计和轧制工艺参数,根据不同用途调整固溶强化、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和组织强化在产品中的作用,在保证基本力学性能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工艺性能。现场生产过程中,炼钢方面严控钢中有害元素,优化炼钢工艺提升钢水洁净度;热轧方面采用低温出钢、大厚度中间坯轧制等工艺,确保产品组织性能均匀。此次高品质车轮用高强钢的成功开发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包钢股份车轮用钢的种类体系,标志着包钢股份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成功跻身高端车轮钢供货企业行列,对持续增强包钢品牌影响力、全方位提升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包钢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18

东特股份成功试制行业领先特殊性能棒材

继成功生产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4J40锻环产品后,日前,东特股份精密合金公司又成功试制生产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4J40大规格棒材,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很好地满足了用户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需求。同时也使公司精密合金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精密合金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据悉,4J40属于三元合金,因其具有磁滞伸缩效应,从而具有常温及高温热膨胀系数很小的特点。产品广泛用于仪表零件和电子器件,在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由于4J40合金对成分及纯净度有着极为敏感的要求,生产过程性能较难合格,因此产品生产加工难度很大。为保证此次生产试制任务的顺利完成,公司技术人员结合前期4J40大规格锻环有关生产数据及经验的基础上,细致梳理了冶炼、加工、检验方面的问题点,重新调整设计了成分,精心策划生产工艺。在试制生产过程中,技术质量人员全程跟踪,各工序紧密配合,严格把控各项工艺参数,圆满完成生产试制任务,经检验,产品性能达到用户标准要求。新的一年,东特股份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新产品的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18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