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股份成功研发稀土增强型耐大气腐蚀钢

日前,包钢稀土钢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稀土耐大气腐蚀钢在包钢股份稀土钢生产线成功研发并下线。这种具有高强度、高耐候性的新型钢材,以其卓越的耐腐性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为我国铁路车辆的材料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被誉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元素在钢铁材料中的应用,一直是包钢的研发重点,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成功研发推出的稀土耐大气腐蚀钢,有效抵御了大气中各种腐蚀介质的侵蚀,为钢材披上了一层坚不可摧的防腐“金甲”,实现了钢材耐腐性能质的飞跃,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研发过程中,包钢股份科研人员通过优化合金配比、改进生产工艺、提升设备精度等措施,确保了钢材的力学性能、组织、夹杂物及低温冲击韧性等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稀土耐大气腐蚀高强钢的成功开发,有力彰显了包钢在稀土钢产品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有效提升了包钢稀土钢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1-22

环保型!马钢首款建筑用水性涂层彩涂板成功下线

日前,马钢首款水性涂层彩涂板成功批量下线。这款新型彩涂板产品的涂层厚度、加工性能、外观色泽等各项理化性能都高于国家标准,标志着马钢在环保型彩涂板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彩涂板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家电等领域的材料,其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传统的溶剂型涂层彩涂板在生产过程中会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因而发展低VOC、低污染的环境友好型的工艺与材料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尽管马钢现有的彩涂板产品及其生产工艺已经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但相关技术团队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持续追求更高的环保标准。为此,技术中心联合冷轧总厂、制造管理部、营销中心等,共同展开了水性涂层彩涂板工艺技术的研究工作。在研发过程中,马钢技术团队遇到了诸多挑战。为了攻克技术难题,团队成员们通过在实验室反复试验摸索,不断尝试和调整工艺参数。经过多轮工业试制和不断优化工艺,终于成功解决了水性涂料在彩涂板生产中的应用难题,建立健全了水性涂层彩涂板关键生产工艺,确保了水性涂层彩涂板的生产质量和性能。技术中心冷轧研究所介绍,这款水性涂层彩涂板采用了颠覆性的技术,用水性涂料替代了传统的溶剂型涂料。与溶剂型涂料相比,水性涂料在生产和涂覆过程中用水代替有机稀释剂和清洗剂,减少了废物处理成本。同时,水性涂料的使用管理也更加安全便捷,降低了职业病防治和仓储管理的难度,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生产作业环境的健康安全环保水平。据了解,这款水性涂层彩涂板将首先应用于马钢新建6号镀锌线的厂房顶板和屋面板。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1-22

国际首创!兴澄特钢成功开发全球最大厚度100mm承压设备用9Ni钢

日前,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旗下兴澄特钢成功采用连铸工艺生产开发100mm厚9Ni钢并通过CCS、ABS等九国船级社型式试验认证,突破船级社最大厚度为50mm的规格限制。标志着中信泰富特钢在超大厚度承压设备用镍系低温钢领域再次突破极限,填补空白。船用9Ni钢主要应用于液化天然气的存储和运输,是民用钢材产品中工艺要求最高、技术难度最大、附加值最高的产品之一。由于液化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和超低温性,与一般低温压力容器相比,其存储和运输用低温钢必须具备强度、热应力与应变、焊接性能及抗腐蚀等综合特性。在特殊的重要结构上,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还必须要求材料具有抗脆性裂纹扩展性能。因此,此类产品的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钢铁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9Ni钢低温冲击韧性要求极高,铸坯裂纹敏感性极强,长期被国外垄断。近几年,中信泰富钢铁板块在中厚板研发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助力该产品实现国产化,并成功应用。此次高难度中厚板产品研发的跨越式成果,充分代表了中信泰富特钢在中厚板生产技术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对该钢种的升级迭代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国际科技前沿和关键基础设施材料的市场需求,中信泰富特钢勇于攀登“智造”高峰,突破既有边界,为人类文明提供绿色智慧特钢。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1-22

国内最大翼缘宽度重型H型钢在马钢下线

近日,马钢长材事业部重型H型钢产线传来好消息,经过一个多月努力,该产线顺利轧制出低合金500×500×25×25mm规格重型H型钢,性能指标和尺寸精度均达到目标要求,标志着马钢成为国内首家,也是全球第四家具备该极限翼缘尺寸重型H型钢生产能力的企业。宽翼缘重型H型钢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铁路桥梁、航站楼和海洋工程等领域,属于H型钢中的“明星”产品,具备良好市场前景。其中,500×500mm规格重型H型钢在国内型钢市场尚属空白,未来有望成为目前普遍使用的400×400mm规格H型钢升级替代产品,潜在市场容量较为可观。2020年马钢建成了国内首条重型H型钢生产线,该产线以生产超宽、超厚热轧重型H型钢为主,目前已开发出200多个独有规格产品,在高端型材产品领域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此次大翼缘尺寸重型H型钢已经超出该产线原有设计产品大纲上限,在设备极限状态下每增加1毫米难度都极大。”长材事业部型钢工艺首席工程师张文满介绍,“而此次轧制的产品比之前生产的最大翼缘尺寸增加了25毫米。为了跟世界先进钢企高水平看齐,拓宽重型H型钢产品的品种规格,提升马钢H型钢的品牌影响力和盈利能力,这25毫米跨度必须突破。”突破的难点在尺寸精度。大尺寸的产品对现有轧机立辊的辊身长度和导卫的使用提出了严峻考验,稍有预判失误就会引起堆钢、冲导卫等生产事故。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组织秩序,马钢型钢团队前期经过反复模型推演,在维持现有设备投入前提下,采用现有BB5断面连铸坯作为原料,充分利用轧线设备,突破轧边机的深度值间隙,并改变轧机轧制规程设计,反复进行模拟测算,最终使产品翼缘宽度满足目标要求。与此同时,为避免轧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导卫精度问题,团队按照目标要求,重新设计导卫装配参数,确保轧件顺利进出轧机。目前,马钢已具备该产品小批量供货能力,下一步将做好总结固化,并积极争取订单,尽快实现大批量生产,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1-22

青岛特钢成功实现银亮材供货,填补棒材产品空白

青岛特钢棒材所成功开发高强活塞杆用银亮材。棒材产品一直以来只能提供热轧材,随着产品开发深入,品种多样性需求不断增加,经过产、销、研多方面协作,并充分利用委外加工资源,成功开发了高强活塞杆用银亮材,目前已供货7000余支,尺寸公差≤0.1mm,弯曲度≤0.5mm/m,粗糙度≤1.6,夹杂物、力学性能等各项指标满足客户要求,并经终端客户认可。活塞杆用钢用于乘用车减震系统,经抛丸+冷拔+磨光+机加工+电镀+精磨加工。银亮材主要用于冷成形加工及车削加工的原料,如轴、活塞杆、轴承等。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对高精度、高质量特钢银亮材的需求日益增加,银亮材经机加工+电镀+精磨后直接加工成活塞杆。青岛特钢开发的高强活塞杆用银亮材,不仅满足了活塞杆客户的需求,也可为汽车、机械等行业提供优质的原材料,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青岛特钢通过洁净钢生产技术,高精度轧制控制技术,后续银亮材加工技术,确保了产品的高品质和高性能。该品种的开发填补公司棒材产品供货的空白,为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标志着青岛特钢在品种开发上取得重要突破,对于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后续,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青岛特钢将继续发挥其在特殊钢材领域的优势,为推动钢铁产品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1-22

首钢通钢公司成功研发焊瓶用钢

首钢通钢公司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按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以提高产品创效能力为目标,研产销协同发力,在新产品研发生产上做实功、开新路,全力提升产品创效能力。近期,在新产品开发部、通钢国贸、炼钢事业部等单位及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成功研发HP295焊瓶用钢。通钢国贸结合产线状况,对区域进行细分,在市场走访调研中与客户加强沟通,从签订技术协议、商务谈判、协调生产事宜、联系产品输出到产品质量跟踪等方面,逐步赢得客户的信任与支持。同时,将公司产品作为原材料进行试样生产,经过多次试验,拉伸性能、水爆等指标均符合要求。新产品开发部针对用户提出的窄区间抗拉强度、低屈强比以及高加工塑性等个性化需求,制定了详细的工艺方案,采用窄区间控制碳含量至包晶区附近、提高轧制温度、轧后缓冷等措施,保证产品质量及性能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技术人员全程跟踪在生产现场,结合产品理化性能,对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并围绕品种钢生产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与首钢技术研究院专家沟通,借助专家力量保证产品的成功开发。炼钢事业部结合HP295焊瓶钢特性,组织召开生产准备会议,针对其化学成分及浇注过程中的难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成分设计及稳定性控制措施,形成详细的生产方案。在生产组织中,该事业部生产技术室牵头,对炼钢、连铸、维检、轧钢等工序的关键控制点提出了具体要求。炼钢作业区重点控制钢水碳含量,规范软吹时间;连铸作业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采用专用结晶器保护渣和中间包覆盖剂预防裂纹和过程增碳,同时制定异常情况紧急处理预案;维检作业区提前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换,为品种钢轧制提供有力支撑;轧钢作业区提前进行模型准备,优化压下分配制度,严格控制关键温度,确保产品性能达标。通过公司各部门协同配合,成功研发试生产焊瓶钢HP295,经用户试用,产品性能和质量得到了初步认可。近日,新产品开发部与用户达成合作意向,签订HP295焊瓶钢新订单。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1-22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