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绿色电能送京津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装备
发布时间:2014-08-19

渤海长风阔,利用正当时。

8月15日,记者来到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并不是来参观该企业擅长的大型港口机械生产,而是冲着一个全新的领域而来:海上风电。这家来自北京的央企,已经把触角伸向了这一领域,购入造价高达4亿元的海上风电安装船,还与三家能源相关企业签署协议建设曹妃甸海上风电产业基地。

滔滔渤海之滨,新能源加快发展,成为京冀两省市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浓重的一笔。

我有资源,你有技术,政策给力,海上风电开发风生水起

此前的采访中,记者曾到承德围场坝上,举目远望,风车林立,颇为壮观。

“草原与大海,有相通之处,一样的辽阔奔放,一样的大风呼啸。”在曹妃甸,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广春说,草原对风的利用已经很充分,但在河北长长的海岸线上,却很少见到风车林立的场景。目前,全国只有江苏如东、福建莆田等地区试水海上风力发电,京津冀在该领域尚处在起步阶段。

这确实是一个新生领域。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一则电价通知,被业界视为海上风电破冰重要节点。该通知要求,2017年以前(不含2017年)投运的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1千瓦时合1度)0.85元。“定了电价,企业有了利益预期,大家才能做起来,未来两年将成为海上风电发展一个高峰期。”杨广春解释,一度电定价0.85元,意味着如果用户掏5毛钱电费的话,政府会向发电企业补贴3毛5分钱。海上风电,无污染且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来讲,这个定价基本可以和成本“扯平”。

对比草原的作业环境,海上的作业更为艰难。海上风电机组塔筒高120米,直径五六米,塔基重800吨,将这么个大家伙像定海神针一样稳稳插在大海中,绝非易事。

“没有大型安装船根本无法进行海上安装作业。”杨广春说,他们已购入造价高达4亿元的海上风电安装船,有了这个安装平台,才能为各个电场安装风塔。

此外,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大型机械制造企业,还将为电力公司制造风塔。杨广春说,他们已和唐钢签订战略协议,后者将定量供货,以支撑前者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可以说,河北的海上风电产业掀开了新篇章。

相关阅读

敬业华西特钢炼钢及宽板MES系统成功上线 SCFI三连跌!关税战冲击美国线运价逆势上扬 重庆云阳县96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90亿元 法拉利第一季度净收入17.91亿欧元,同比增长13% 特斯拉已经将60多家中国供应商引入公司全球采购体系 11亿!HD现代尾浦再获液化气船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