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钢铁企业海工用钢开发实践

2012年,我国颁布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15年该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到2020年,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并且要打造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3个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5—6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总承包商。随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2013年,我国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订单超过180亿美元,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9.5%,比2012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超过新加坡,位居世界第二。新承接各类海洋工程平台共61座和1艘钻井船,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49座,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2014年,随着海洋工程项目的逐步开工,用钢需求量也将增加。 海洋能源开采对海工钢的要求 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处于早中期阶段,在我国海洋的油气资源中,70%蕴藏于深海区域。目前,中国只能在渤海、东海等内海部分海域进行油气开发,对南海主体的深水区,只进行了路线概查和局部地区的地球物理普查。未来深海领域的海洋工程用钢是我国重点需求的产品。 深海极低用海洋平台用钢的综合性能除了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疲劳、抗层状撕裂、良好的焊接性和冷加工性能,还需要有耐海洋大气和海水腐蚀的性能。目前,我国E550以下级别的海洋工程用钢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虽然国内少数钢企相继完成了E690系列超高强度、抗层状撕裂的大厚度规格钢板研发、认证和供货,但是钢板表面质量通常逊于国外同类产品。因此,现阶段690MPa系列超高强度、抗层状撕裂的大厚度规格钢板仍主要依赖进口。 日本企业海工用钢产品开发情况 日本钢铁企业海洋平台用钢板开发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际上,海洋平台用钢的标准主要有:EN10225,API BS7191以及船标,但是日本的钢企不能根据国际标准供货,还针对不同的用途形成了独特的产品系列。 新日铁住金——新日铁分部。自1980年北海发生了亚历山大号沉船事故后,国际上对海洋建造物抗断裂安全性更加重视,基于断裂力学的韧性评价法CTOD(裂纹顶端张开位移)试验正式作为海洋结构用钢的评价试验。经正火处理的传统海洋结构用钢很难满足CTOD值的要求,因此,新日铁不仅对TMCP,而且对铸造、加热、轧制冷却、回火等厚板制造的全工艺流程最佳化进行研究,在世界上率先利用TMCP工艺成功地制造出CTOD合格的YP350海洋结构用钢,并于1984年用于北海Oseberg油田的采油平台。 海洋建造物大型化和采掘深海化对海洋结构用钢提出了高强度化的要求。新日铁最早向北海的 Draugen项目供应YP460钢(1990年)、向帝汶海的Bayu Undan项目供应YP460钢(2000年)、向北海的Grane项目供应YP500钢(2000年)。此外,新日铁还开发出厚度为210mm、-60℃夏比吸收能合格的、强度为800N/mm2级的特厚高强度钢板,用于自升式采油平台的最重要部件桩腿。 全世界未利用的天然气资源的30%储藏在北极海域周围的冰海区,目前在该地区的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十分活跃,因此在海洋结构用钢高强度化的同时,也提出了优良超低温性能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对CTOD值的要求温度是-10℃,但对冰海区海洋结构用钢的CTOD值的要求温度是-40℃—-60℃。由于CTOD值受局部脆化区的影响,所以提高HAZ低温韧性是新日铁海洋结构用钢开发的重要研究内容。 新日铁在开发出了保证-50℃CTOD值的YP350、YP420钢后,进一步推进高度控制HAZ组织的TiO2钢的实用化,开发出了供里海北部油田项目使用的保证-40℃焊接接头CTOD值的YP355N/mm2级钢。这种钢将会作为保证CTOD值的、在极恶劣环境下具有良好韧性的高强度大厚度海洋结构用钢。新日铁海洋平台的钢板主要品种有可焊接高强钢板WEL-TEN 590—950系列、无涂装焊接结构用耐蚀钢板COR-TEN490—570系列、焊接结构用耐海水腐蚀钢板MARILOYS400系列、含Ni耐候钢NAW-TEN系列和海洋平台专钢板YP355—690系列。 其中,无涂装焊接结构用耐蚀钢板COR-TEN490—570系列用Cu、Ni等耐蚀元素进行合金化处理,钢板最大厚度为40mm,适用于无涂装的海洋工程设备。焊接结构用耐海水腐蚀钢板MARILOYS400系列具有极佳的耐海水腐蚀性能,特别用于海洋平台等海上结构。含Ni耐候钢NAW-TEN系列添加了Cr、Ni等耐蚀性合金元素,可无涂装地用于海洋结构等焊接结构,其最大厚度为100mm。海洋平台专钢板YP355—690系列具有低碳当量、低Pcm值的特点,-40℃或-100℃夏比冲击性能优异。 在深海用管线钢管开发方面,新日铁提出了在钢中添加Mo并采用低温终了的TMCP工艺,利用应变时效作用的管线钢管生产技术。利用该技术开发出压溃强度高的管线钢管。新日铁的这种高压溃强度管线钢管已经用于MEDGAZ管线项目(阿尔及利亚——西班牙)。 新日铁住金——住友金属分部。住友金属提供不同强度级别的海洋平台用钢板,并按API、BS及EN标准供货。住友金属用于海洋平台用的主要钢板品种有高强钢板SUMITEN系列、疲劳裂纹抑制钢板FCA、低温用钢板SLT系列及EZWELD钢板。其中,SUMITEN780和950高强钢板焊接裂纹敏感系数及碳当量非常低,满足不同海洋平台服役条件下钢板的焊接要求,并且产品的化学成分包括合金元素Cu及Cr,保证了其比普通钢板更加优良的耐蚀性能。疲劳裂纹抑制钢板FCA是住友金属开发的具有优良抗疲劳裂纹性的钢板,具有复杂的显微组织来控制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低温用钢板SLT系列为低碳细晶粒Al镇静钢,具有优良的缺口韧性、低碳当量、良好的焊接性及热影响区韧性和-45℃—-60℃良好的韧性。EZWELD钢板具有良好焊接性的结构钢板,适用于大线能量及高层间温度的高质量焊接。 日本JFE公司。JFE公司的海洋平台用钢按照JIS、ASTM、API、EN及各船级社标准供货。同时,还形成了企标系列产品,包括:抗拉强度在360—980MPa的JFE-HITEN系列高强度钢板、良好焊接及大线能量焊接钢板JFE-HITEN和JFE-EWEL系列、JFE-HITEN低温用钢板、JFE-MARIN耐海水腐蚀钢板。 JFE钢铁公司钻井平台使用的是船级社标准中的DH36、EH36、FH36等高屈服点钢,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桩腿及其周围结构使用的是高抗拉强度钢,而齿条则是用HT80特厚钢板。自升式钻井平台有时要在严寒区域移动、钻探,要具有良好的-60℃低温韧性,为此,JFE开发了严寒地区平台齿条用JFE-HITEN780ML钢,通过加入Ni来提高钢板的韧性、强度及焊接性。在采油平台方面,导管架式平台,张力腿式平台(TLP)顶层、桩柱,深水浮筒平台顶层使用的是API2W50、60(屈服点355、410MPa级)TMCP高强度钢。 日本企业海工用钢产品开发特点 海洋平台用钢板品种的系列化和独有化。日本钢企海洋平台用钢板都可成系列供货,如高强钢板、大线能量焊接钢板、低温及耐海水腐蚀钢板等系列品种,实现了全系列供货。同时,日本钢企积极构建适合自身企业的独有标准,除能按通用的标准生产海洋平台用钢板外,还形成了要求更加严格的企业标准。 开发独有的焊接热影响区韧化技术。由于海洋平台制造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焊接,其焊接结合部的性能对平台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结合自己的设备及工艺特点,日本钢企都开发了自己独有的焊接热影响区韧化技术和企业内部产品,如新日铁住金的MARZLOYS400系列和EZWELD系列和JFE公司的JFE-EWEL系列产品。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5-02-10

钢铁冶金综合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企业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钢铁工业是用水大户,尽管工艺采取各种措施和技术革新,使吨钢生产用新水量较以前有较大幅度下降,但生产用新水量仍然很大,同时排出的大量生产污(废)水目前仍未全部得到妥善处理和回用,从而对水资源造成较大的浪费并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建设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完善企业排水体系,充分利用水资源对促进钢铁企业经济快速发展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近年来,首钢国际工程公司水处理专业技术团队对钢铁冶金综合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由于钢铁行业污水成分较复杂,进水主要特点为水质不稳定且水量冲击负荷高等,污染物以无机成分为主,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油类等。同时考虑到回用至工业水系统,出水需要对暂时硬度、铁离子等进行适当控制。另外,工艺流程的确定还需综合考虑下列因素:污染物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进出水水质的要求等差异;操作人员的经验和管理水平;场地的建设条件及今后发展空间;实际经济条件。根据行业来水水质数据分析,该类水源属于典型的钢铁尾部综合污水,结合国内钢铁行业尾部污水普遍运行状况,采用物理化学法原理,优化水处理工艺,实现出水水质控制指标是完全可行的。 由于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钢铁综合污水,故需要选用简单实用的处理技术,满足最终用户对水质的要求,下面重点研究高效澄清池处理技术。 高效澄清池的研究与应用 我国沉淀池在经历了平流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和机械加速(脉冲)澄清池之后,一种称做高密度澄清池的新型澄清池问世了。该池型是由国外水处理公司推广适用于市政的新型澄清池,2000年左右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各城市用地日益短缺的情况下,由于高密度澄清池技术效率高,适用性广,因而是适宜的选择。 高密度沉淀池与斜管(斜板)沉淀池的机理基本一致,其最大区别在于将活性泥渣进行回流,以增强絮凝体的活性和沉淀效果,其主要优点在于:(1)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池体面积仅为脉冲澄清池的1/4;(2)活性泥渣回流、絮凝效果增强,可节省药剂30%左右;(3)剩余泥渣浓度高(可达20—30g/l),脱水容易;(4)出水水质好;(5)适应处理高浊度且浊度变化较大的原水;(6)全自动控制系统,启动、停止、污泥排放等自动控制;(7)根据水量、水质自动加药,运行成本低;(8)系统使用体系内絮凝泥渣回流,无需投加细砂等体系外载体物质。 首钢国际工程公司密切关注该项技术,并在原雏形基础上自主研发和自主集成,并命名为高效澄清池,成功应用于迁钢、通钢和酒钢工程项目中,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高效沉淀池池型及结构介绍 高效沉淀池是一种采用斜管沉淀及污泥外循环方式的高速澄清池。其工作原理基于以下五个方面:原始概念上的整体化的循环式絮凝反应池;推流式反应池至沉淀池之间的慢速传输;污泥的外部回流再循环系统;斜管(斜板)和成层沉淀浓缩区一体化;采用合成絮凝剂+高分子助凝剂。 由以上机理决定了高效沉淀池具有的优点为:污泥循环提高了进泥的絮凝能力,使絮状物更均匀密实;斜管(斜板)布置提高了沉淀效果,具有较高的沉淀速度,可高达20—40m/h;澄清水质量较高;对进水水质波动不敏感,并可承受较大范围的流量变化。 高效沉淀池可在流速波动范围大的情况下工作。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反应池、一个预沉池——浓缩池和一个斜管分离池。 采用以高效澄清池处理为核心工艺的系统,其处理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可作为生产水的补充水回用。其中,高效澄清池为带泥渣外回流型、具有高吸附底物浓度的性能、组合式功能空间各具水力特性和能量差异,大大提高了该类污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工程实践证明高效澄清池处理工艺是适合于钢铁企业生产污水的工艺流程。 十几年来,首钢国际工程公司水处理专业技术团队积极汲取、消化吸收国内外给排水、工业用水领域先进技术,在工程设计中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降低水耗和确保工艺用水安全等设计理念。技术团队基于在众多钢铁厂公辅设施工程中的丰富实践历练,熟练掌握冶金工艺中各用户用水工况细节、差别及阻碍充分释放潜力的关键点,能够准确理解客户需求,在不断改进既有用水工艺路线和装备的同时,综合考虑水处理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并首次将市政领域新工艺、新设备适度改造后超前植入冶金工业和其公辅用水领域中。首钢国际工程公司技术团队完成了从十多年前单纯项目设计向项目设计、研发、技术咨询、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转型,今后,将进一步关注水处理工程技术发展趋势,为冶金工业安全用水和科学用水做出不懈努力。 高效沉淀池结构介绍 斜管分离池 逆流式斜管沉淀区将剩余的矾花沉淀。通过固定在清水收集槽下侧的纵向板进行水力分布。这些板有效地将斜管分为独立的几组以提高水流均匀分配。不必使用任何优先渠道,使沉淀可在最佳状态下完成。澄清水由一个集水槽系统回收,絮凝物堆积在澄清池的下部浓缩区,进行成层沉淀(浓缩)。 反应池 在该池中进行物理——化学反应,或在池中进行其他特殊凝聚反应。反应池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另一个是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区是将原水(通常已经过预混凝)引入到反应池底板的中央。一个叶轮位于中心稳流型的圆筒内,该叶轮的作用是使反应池内水流均匀混合,并为絮凝和聚合电解质的分配提供所需的动能量。混合反应池中悬浮絮状或晶状固体颗粒的浓度保持在最佳状态,该状态取决于所采用的处理方式。通过来自污泥浓缩区的浓缩污泥的外部再循环系统使池中污泥浓度得以保障。 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是一个慢速絮凝池,其作用就是连续不断地使矾花颗粒增大。因此,整个反应池(混合和推流式反应池)可获得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矾花,以达到设计要求。 预沉池——浓缩池 矾花慢速地从一个大的预沉区进入到澄清区,这样可避免损坏矾花或产生旋涡,确保大量悬浮固体颗粒在该区均匀沉积。矾花在澄清池下部汇集成污泥并浓缩。浓缩区分为两层:一层位于排泥斗上部,一层位于其下部。上层为再循环污泥的浓缩,即活性泥渣。污泥在这层的停留时间为几小时,然后排入到排泥斗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如流速不同或负荷不同等),可调整再循环区的高度。由于高度的调整,必会影响污泥停留时间及其浓度的变化。部分浓缩污泥自浓缩区用污泥泵排出,循环至反应池入口。下层是产生大量更为致密的浓缩污泥的地方。浓缩污泥浓度至少为20克/升(澄清工艺)。 用污泥泵从预沉池——浓缩池底部抽出剩余污泥,送至污泥脱水间进行处理。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5-02-09

南钢烧结环冷机余热发电技术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本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原则,提高经济效益,南钢决定利用钢铁厂烧结环冷机所产生的废气的显热,建设烧结环冷机余热发电工程,该工程可回收利用南钢360m2及180m2烧结机环冷机烟囱废气中的余热,通过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可用于汽轮发电机发电及供热。 该余热发电工程在360m2烧结环冷机附近配置一台48t/h,双压立式无补燃自然循环余热锅炉和一台15MW补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将360m2烧结环冷烟气通过余热锅炉成熟期蒸汽用于汽轮发电机发电;180m2烧结环冷机,配置一台25t/h为单压立式无补燃自然循环余热锅炉,将180m2烧结环冷烟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用于供热。 这种工艺与火力发电相比,不需要消耗一次能源,不产生额外的废气、废渣、粉尘和其它有害气体。是当前工业企业节能和环保要求下的必然趋势和产物,具有充分利用低温废气以达到变废为宝,净化环境的功效。 该工程建成后将年发电0.81亿度,年供热量19.5万吨,年节约标准煤约7万多吨,将减少南钢自外网的购电量,并降低南钢烧结工序能耗。 由于该工程采用烟气再循环,减少烧结环冷机烟气向空排放,从而达到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效果;同时有利于其他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如减少当地由常规火电厂带来的SO2、粉尘之类的大气污染物;减少对于化石资源的开采和消耗,促进资源节约;有助于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安全。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5-02-06

产品技术: 高炉喷煤技术

一、简 介 高炉喷煤技术工程公司是江苏大峘集团有限公司(MTP)所属的专门从事高炉喷煤(PCI)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以及设备制造的专业性工程公司。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同时也生产制造喷煤系统中全部非标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公司拥有全国知名炼铁高炉喷煤专家,同时配备一支素质高、专业强、年轻化的设计队伍。在高炉喷煤领域已取得多项专利,并参与制定了GB16543-2008《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 公司2001年获得德国CLAUDIUS PETERS(CP)公司EM型磨煤机的生产许可证,与CP公司合作制造具有低能耗、低漏风率、免维护、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的EM型磨煤机。 德国CP公司是一家在国际上从事喷煤工程设计、建设并享有盛誉的技术工程公司。CP与MTP的合作,是两种文化与技术的结合,使得MTP成为中国高炉喷煤行业技术领先的供应商。 与国内同类系统比较,MTP的制粉喷粉系统效率最高,可以在低投资、低维护、低运行成本的情况下达到最高的品质。MTP对喷煤系统的调试和运行提供全过程的技术支持,为客户保驾护航。     二、高炉喷煤的优势 炉喷煤高是现代炼铁工艺的一项新技术,它即有利于节焦增产,又有利于改进高炉冶炼工艺和促进高炉顺行,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喷煤车间示意图 年产300万吨高炉配套PCI系统 喷煤的好处 ● 代替了焦碳中的碳提供的热量 ; ● 富化了炉内还原性气体,改善了间接还原 ; ● 由于对炉缸的“冷化”作用使沿炉缸半径方向的温度分布均匀,为高炉接受风温提供了条件 ; ● 稳定操作,炉缸内的温度均匀,生铁质量提高。     三、先进成熟的制粉工艺 采用中速磨煤机短流程制粉工艺。该流程是目前主流设计流程,在高炉喷煤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短流程制粉系统就干燥剂的组成不同,具体又分为开环烟气制粉系统和闭环自循环制粉系统。 ● 开环烟气制粉系统 利用热风炉废气作为喷吹烟煤的惰性干燥剂,同时利用其余热对原煤进行干燥。该系统既节约能源,又保障了烟煤制粉系统的安全。 ● 闭环自循环制粉系统 利用烟气炉废气作为喷吹烟煤的惰性干燥剂,通过多次循环,将干燥剂的氧含量降低到许可范围内。 四、先进成熟的喷吹工艺 直接喷吹工艺 适用于高炉分布集中的用户 1. 串罐喷吹 2. 并罐喷吹 间接喷吹工艺 适用于拥有多座高炉且相距较远的用户。          五、安全可靠的喷煤技术 ● 安全喷吹烟煤技术 ● 利用热风炉废气作为干燥剂技术 ● 烟气系统自循环技术 ● 磨煤机工作负荷自动调节技术 ● 煤场配煤技术 ● 磨煤机机前配煤技术 ● 原煤仓防堵技术 ● 布袋除尘器气体分配技术 ● 无防爆孔喷吹罐技术 ● 煤粉流化技术 ● 远距离输送煤粉技术 ● 沸腾混合器技术 ● 导流板分配器技术 ● 喷煤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 ● 浓相输送技术 ● 炉前自动补气技术 ● 喷吹管路吹扫技术 ● O2﹑CO浓度监控技术 ● N2气保安技术     六、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控制 运行可靠的高低压传动系统,先进、开放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优秀、流畅的人机对话界面。可根据客户需求,使用客户熟悉的软件进行控制程序和工艺画面的设计。 七、我们的自动化 ● 稳定、先进、运行可靠的高、低压传动系统 ● 电气、仪表、计算机“三电” 合一的控制方式 ● 工艺参数丰富,各类运算和控制手段齐全、实时动态的人机对话界面 ● 安全可靠、检测齐全的保安联锁及报警系统 ● 集中联锁控制与机旁检修相结合的操作方式 ● 清晰、全方位的工业电视监视系统 ● 明亮、节能、安全的照明系统 ● 安全、可靠的防雷接地 ● 规范、整齐的电缆敷设 ● 安全、有效的防火措施               八、实用稳定的喷煤设备     九、骄人的业绩 自2001年以来,我们已经为江苏、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四川、天津、云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十多个省市的冶金企业提供了八十多套的喷煤系统,MTP-CP合作制造的EM型磨煤机在昼夜运行着,同时用户数量还在快速增加。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5-02-04

轧钢加热炉对耐火材料的技术要求

轧钢加热炉的炉顶形式分拱顶和平顶两种。拱顶用耐火砖砌筑,一般内层是232mm或300mm厚的耐火砖层,外铺保温层,这种型式只在炉膛宽度小于3m的小炉子上使用。大型炉子都采取平炉顶。早先的平顶是用异形耐火砖吊挂,但自从不定形耐火材料推广使用以来,轧钢加热炉的炉顶就几乎全部使用耐火浇注料或耐火可塑料制作了,典型的耐火浇注料炉顶结构有两种。 一种为整体浇注结构,施工时,先支好模板,并把锚固转固定到炉顶钢结构上,然后浇注耐火层,注意留好膨胀缝;耐火层上面的保温层使用轻质浇注料。第二种为预制块结构,这种结构出现于不定形耐火材料使用的初期,其优点是便于施工与检修,但用料多,炉顶保温不好,已逐步被整体浇注结构所替代。  耐火材料在蓄热式加热炉上的应用,90年代后期以来,加热炉用快干浇注料、快干自流浇注料和快干抗渣浇注料。这类材料既保证了低水泥、超低水泥和无水泥浇注料的优良使用性能,还可以快速施工,特别是可以快速烘烤,使整体浇注料的炉体在3~5天以内完成烘烤,而快干抗渣浇注料除了上述特点外,还具有优良的抗氧化铁皮侵蚀特性。 蓄热式加热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式加热炉。蓄热式加热炉最大的特点是高效节能,平均节能率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30%,而且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尤其是NOx排放量,因此,这类加热炉受到了冶金行业的极大重视。  蓄热式加热炉主要有通道式加热炉、外置式蓄热式加热炉和烧嘴式加热炉三种。同一般的加热炉相比,蓄热式加热炉的燃烧方式、换热方式、换热介质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炉型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自流浇注料是一种不需要震动即可自行流动成型、找平和脱气的低水泥或超低水泥耐火浇注料。针对不同使用部位选用适合的原料和粒度级配,采用复合超微粉和高效分散剂,以获得较好的施工性能和高温使用性能。自流浇注料适用于施工部位狭窄和形状复杂的部位,如轧钢加热炉炉底水管的包扎、结构特殊的蓄热式加热炉的炉墙,某些需要局部修补和填塞的部位使用自流浇注料也比较方便。  通道式加热炉的炉体内有许多相互隔离的蓄热室和很多纵横交错的煤气管道或空气管道,用传统的振动成型浇注料浇注的蓄热室,由于普通耐火浇注料的级配不尽合理,又多用水泥结合,存在着中温强度下降、线收缩大、体积稳定性差等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开裂,使得蓄热室在运行过程中跑风漏气,影响换热节能效果,特别是煤气蓄热室一旦漏气还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普通浇注料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振动设备来使材料产生流动,以达到所要求的填充效果,但是在蓄热室炉墙这种空间狭窄、形状复杂的部位(炉墙为多层结构,分层施工,每层厚度仅100mm左右),振动设备无法使用,用自流浇注料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水冷管包扎采用快干自流浇注料。水冷管包扎部位由于材料厚度小,一般在40~60mm,若采用浇注料,很难振动充分,从而影响材料的整体性和强度,采用快干自流浇注料,不仅材料可以自行充填致密,材料的整体和强度能保证,而且易于施工和烘烤。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5-02-03

天铁烧结设备故障自诊断程序开发技术攻关取得成功

经过烧结厂技术人员近一年的开发,烧结自动控制系统智能设备故障自诊断程序开发技术攻关取得成功,并率先在新烧发布,取得良好效果。   设备故障自诊断功能是工业控制系统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烧结生产设备多,工序繁杂,在实际工作中,现场设备的故障排查过程比较繁琐,需要技术人员一步步进行排查解决,不仅耽误生产,还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针对这一课题,烧结厂技术人员开展了设备故障自诊断程序技术攻关。技术人员通过对PLC程序进行修改,利用OPC方式,进行特定算法,实现了PLC和上位机对现场信号的智能分析来自动得出故障结论,并把故障诊断进行发布,以帮助技术人员迅速找到设备的故障点。   攻关过程中,动仪车间技术人员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他们每天在完成现场维护任务的前提下,自我加压,起早摸黑,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此技术攻关自年初在新烧发布以来,对新烧控制系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当生产中发生停机故障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计算机立即查询到现场故障原因,并迅速找到故障点,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台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在平时及时发现检测出软故障、通信故障等,避免了事故的扩大。不仅如此。烧结厂技术人员还开发了语音自动报警装置,当生产中发生断料、皮带打滑等事故时,能及时报警,不仅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还大大提高了设备作业率。该项目的成功开发成为烧结管控一体化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5-02-03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