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运行总体平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1日中午在汉堡出席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第六届会议并发表题为《树立互利共赢的新标杆》的主旨演讲。 李克强表示,经济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更重要的是看耐力和后劲。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压力,但运行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去年同期,发展质量提升,生态环保取得积极成果,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 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能有这样的表现,主要靠的是改革创新。改革对经济也是一种刺激,能够再造微观基础,优化宏观环境。我们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政府大幅度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努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就事业,从而把“人口红利”转为“人才红利”。 李克强强调,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快速发展了30多年,依然有充沛的动力源(行情,问诊),未来一段时期有条件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有人担心的“硬着陆”,对国际经济带来的是积极影响,仍将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也有利于中欧经贸合作,有利于中欧经济的互利共赢和更好发展。 李克强表示,中国和欧洲分处亚欧大陆两端,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也都有伟大文明。习近平主席今年3月访欧期间,倡导中欧建立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中欧加强互利合作和文明互鉴,可以为推动亚欧地区以及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中方愿与欧方携手努力,把握好双方关系的发展航向,在国际上树立起互利共赢的新标杆。中国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希望欧盟继续理解和支持中国选择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李克强强调,当前中欧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双方要共谋贸易发展“大棋局”,推动投资进入“快车道”,开辟创新合作“深海域”,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方愿与欧方加强人文交流,使中欧关系扎根深处、更加稳固。 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在致辞中表示,欧中有着广泛共同利益,是重要合作伙伴,进一步发展欧中关系是欧盟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之一。欧方愿与中方尽早签署欧中投资协定,推进各领域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德国政府代表、外长施泰因迈尔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作出重要贡献,欧中合作符合德中和世界的共同利益。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两国发表了《德中合作行动纲要》,为两国合作绘制了蓝图,将为双方企业界合作提供更多便利。德方将与中方一道做好落实工作,推动德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并共同致力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中欧论坛创立于2004年,是中欧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对话平台。卢森堡首相贝特尔等政要以及来自欧洲各国和中国的工商界人士600余人与会。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13

李克强:中德合作只有升级版 没有终极版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0日下午在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并发表题为《在开放中再续合作黄金季》的演讲。 李克强表示,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日趋成熟,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李克强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我们对此坚定不移。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更加积极主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在区域上由东部沿海向内陆、沿边拓展,在产业上不仅高水平开放制造业,而且加快开放服务业,在途径上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中国的对外开放是营商环境更加规范、公平、透明的开放,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都是中国经济的组成部分,我们在市场准入、政策支持、合法权益保障上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李克强说,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互利互惠、双赢多赢的开放,既造福本国也惠及世界。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与各国一道建设开放公平的全球大市场。 李克强说,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5%左右的目标,将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只要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比7.5%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的。 李克强表示,中德合作只有升级版,没有终极版。双方加强创新合作,可以为两国经济发展和繁荣创造更好条件,通过互学互鉴,用智慧拆解难题,开启未来。 默克尔在演讲中表示,德中合作既是立足当前,更是放眼长远。德中建立和发展创新伙伴关系,将给两国合作和各自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德国是中国企业值得信赖的投资目的地,德方将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希望两国企业进一步加强互利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意志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共同举办,中德政府高级官员和两国经济界人士共约600人出席。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中国经济增长7.3%左右 明年增长7.0%左右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0月10日发布的报告指出,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3%左右,将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 预计2014年GDP增长7.3%左右 报告认为,在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经济进入增速趋向潜在水平、物价涨幅趋于适度、新增就业趋于稳定、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的“新常态”。 课题组执行负责人、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表示,中国经济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结构性减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复杂性和合理性,改革红利的释放还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由于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整加深,占总投资1/4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下滑,尽管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但因融资制约、项目准备不足、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而难以完全对冲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滑。 因此,报告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3%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将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4%,二季度经济增长小幅回升至7.5%。 预计2015年中国GDP增长7.0%左右 报告还预计2015年中国GDP增长7.0%左右,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外需难以显著提升,消费总体平稳,投资因制造业产能过剩及创新技术相对不足、房地产库存较高、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制约等因素而难以长期维持高速增长,且投资回报率在不断降低,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在减弱。 报告指出,在“新常态”背景下,需要促进内需平稳均衡发展,促进研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居民合理的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大基本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促进居民消费。 对于财政政策,报告指出,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稳增长、扩内需、保民生”为核心目标,着力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货币政策,报告建议,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重在定向宽松,主动有效预调。要创新信贷政策工具,实施定向宽松的结构性信贷政策,主动有效预调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2014-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改革将继续深化,产业结构和投资消费结构将继续得到优化。”报告称。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发改委:增速缓慢下降是中国经济重塑过程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9日在第32届国际经济景气研究中心大会上表示,有人对中国经济表现出悲观情绪,但他认为,中国的经济正从追求速度到追求效率转变,随着潜在增长力的下降,中国的经济增速会下降,但这种减速会比其它经济体表现得更有渐进性,速度回落更缓慢。 王一鸣认为,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10%的高速增长后,确实已经进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也就是新常态。“虽然看起来是一种速度的变化,但我们认为是一个经济再平衡的过程,是中国经济重塑的过程。” 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速下降会比其它经济体更缓和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中国居民的购买力会不断扩大,中国的消费市场还存在巨大空间。第二是中国的城镇化还没有完成,并没有达到相同经济水平的应有标准。“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就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潜力。” 他还表示,有比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去年一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就达到1万亿人民币,70%来自企业。” 而正渐成气候的东部产业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在王一鸣看来,也将拉长产业的生命周期,对经济放缓形成一种对冲的力量。 在王一鸣看来,更重要的是,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改革创新对中国从来重要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要,“相信中国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一定会有新的提升,中国经济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一定会实现。” 就在本次活动所在地杭州,近期就出了以互联网创新出名的阿里巴巴在美上市这一宗引发高度关注的案例。 杭州市副市长徐立毅在致辞中也提到了阿里、万向等国际知名企业。他表示,对杭州而言,既存在经济增速换挡、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等压力,也面临改革开放、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和市场化带来的难得机遇。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发改委: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850万千瓦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全面反映了我国2013年以来各领域、各部门、各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成绩。报告在上一版基础上,新增了废矿物油、废气、报废汽车等三个领域,反映了我国共25类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报告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资源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加大,资源综合利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意义突显。2013年,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1.3万亿元。通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堆存占地14万亩以上。 据悉,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部分重点大中型露天煤矿、部分露天铁矿开采回采率达到95%以上,部分矿山有色金属选矿回收率达80%。在产业废物综合利用方面,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0.59亿吨,同比增长2%,利用率达到62.3%。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冶炼废渣等大宗固废利用量超过21亿吨。在农林废物综合利用方面,农作物秸秆年利用量约6.4亿吨,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到85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370亿千瓦时。而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1.60亿吨,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数已达10万余家,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800多万人。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新建小型铅锌矿山规模不得低于单体矿10万吨/年

根据报道显示,为加快铅锌行业结构调整,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此前发布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4征求意见稿称,新建小型铅锌矿山规模不得低于单体矿10万吨/年,采用浮选工艺的矿山企业其矿石处理能力应不小于矿山开采能力。 刊登在工信部网站的征求意见稿称,中型矿山单体矿规模应大于30万吨/年(1,000吨/日)。铅锌冶炼方面,新建和改造单独处理锌氧化矿或者含锌二次资源的项目(不含回收锌电池中二次金属项目),规模须达到3万吨/年以上。 铅锌企业必须具备健全的能源管理体系。铅锌矿山地下开采综合能耗须低于7.1千克标准煤/吨矿、露采矿山铅锌矿综合能耗低于1.3千克标准煤/吨矿。铅锌选矿综合能耗须低于10千克标准煤/吨矿。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