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上半年新增火电脱硝机组1.2亿千瓦

环保部发布《2014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172.2万吨,同比下降2.26%;氨氮排放总量122.5万吨,同比下降2.6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037.2万吨,同比下降1.87%;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099.5万吨,同比下降5.82%。其中,氮氧化物减排创造了“十二五”以来最好成绩。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上半年,新增火电脱硝机组1.2亿千瓦,脱硝装机容量累计达5.5亿千瓦,占火电总装机容量62.5%;2830万千瓦现役火电机组脱硫设施实施增容改造;7500万千瓦火电机组拆除脱硫设施烟气旁路,无旁路运行脱硫机组累计达4.75亿千瓦;6950平方米钢铁烧结机新增烟气脱硫设施,已脱硫烧结机面积累计达9.4万平方米,占烧结机总面积69%;1亿吨水泥熟料产能新型干法生产线新建脱硝设施,脱硝水泥熟料产能累计达8.2亿吨,占全国新型干法总产能57%。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环保部
发布时间:2014-09-29

国务院调整实施自贸区27条特别管理措施

国务院再次在上海自贸区内暂时调整实施27条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这意味着,上海自贸区2014版负面清单调整和进一步开放的31条措施中,涉及到的相关产业项目,已经可以开始落地。 28日发布的这27条中,共有10类项目,从原来的禁止或限制外商投资,调整为可以投资。其中包括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盐的批发,服务范围限于试验区内;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形式(中方控股)从事中国传统工艺的绿茶加工;取消对外商投资邮购和一般商品网上销售的限制等。 另外,还有13类项目,从原来的外商只能以合作或合资方式参与,调整为可以独资。其中包括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地方铁路及其桥梁、隧道、轮渡和站场设施的建设、经营;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国际海运货物装卸、国际海运集装箱站和堆场业务等。 还有3类项目,涉及外商投资和控股比例的变化。其中包括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形式从事公共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外方持股比例放宽至51%;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摩托车(排量≤250ml)生产;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船舶舱室机械的设计。 还有一类项目,是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公司资质的要求。具体就是取消对外商投资进出口商品认证公司的限制,取消对投资方的资质要求。 总的来看,这27条共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盐业管理条例》、《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规定的有关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今年7月1日凌晨,上海自贸区2014版负面清单出炉,与之匹配的,是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提出了涵盖18个国民经济大类的31条开放措施。 相对于2013版负面清单中的190项特别措施,2014版负面清单中的特别措施已经变成了139项,减少了51条,调整率达到26.8%。而31条开放措施中,服务业领域14条、制造业领域14条,采矿业领域2条,建筑业领域1条。其中涉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业、房地产等多个行业。这也就标志着外资能够进入更为广阔的中国产业领域。 2013年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共明确了23项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目前共有283个项目正式落地。 国务院的决定还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上海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上述调整,及时对本部门、本市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相应调整,建立与进一步扩大开放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国务院将根据试验区改革开放措施的实施情况,适时对本决定的内容进行调整。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自贸区
发布时间:2014-09-29

中国钢铁需求14年来受经济减速影响首降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今年中国的钢铁消费量下降,至少是2000年以来首见,这导致中国铁矿石供应过剩,铁矿石价格也下跌逾40%。 但淡水河谷和力拓等全球主要铁矿石厂商仍坚信,中国需求尚未触顶,因为其城镇化建设料将至少还会再持续十年。这些矿企已投资数十亿美元提高产量,以向中国出售更多铁矿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SA)副会长王晓齐在行业会议上称,中国8月表观粗钢消费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9%至6,190万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消费国和生产国。 王晓齐周四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包括经济增长放缓,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钢铁消耗行业的需求也在降低。 由于如今中国专注于消费成长,而不是多年来助长中国钢铁产业大规模扩张的投资,王晓齐表示,“从现在开始,国内钢铁产量和消耗量将不会伴随着经济成长而增加。” 他表示,今年1-8月中国钢铁消费量减少0.3%至5亿吨。 中国经济今年开局疲弱,第一季经济成长率降至六季低位7.4%。北京当局祭出一连串刺激举措,使得第二季经济增速小幅提高至7.5%,但7月和8月疲弱经济数据表明提振效果正在迅速消退。 中信里昂证券(CLSA)商品策略师Ian Roper表示,今年中国钢铁消费下滑,是2000年以来首见需求萎缩。 “我们看空已有一阵子了,地产建筑活动已经触顶,但或许下滑的程度会比我们预期来得快,”Roper表示。“这强化了我们的看法,即铁矿石需求将迎来多年的下行趋势,且价格恐怕不会回升到每吨100美元附近,”他并表示。 铁矿石本周跌至每吨80美元以下,是2009年9月以来首见,且在供应严重过剩下,今年的跌幅料将是史上最大。 上海螺纹钢期货周四重摔逾3%至纪录低位,今年以来则已下跌约30%,如果在需求贫乏时产量仍然偏高,其价格将进一步承压。 王晓齐表示,中国今年的粗钢产量料达到8.26亿吨,将较2013年高出6%,但仅略高于宝钢在8月时所称的8.22亿吨。 需求疲弱一直是今年箝制中国钢铁产业的一大主因,北京当局则试图削减过剩的产能,而非像以前一样急切的对企业伸出援手,因担心政府的坏帐大幅升高。 中国城镇化建设将再持续十年 王晓齐称,由于钢铁消费放缓,今年1-8月中国铁矿石供应超过需求8,100万吨。 但淡水河谷的铁矿石市场营销全球主管Claudio Alves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开发周期还将再持续十年”,表明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将保持强劲。 淡水河谷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厂商,计划到2018年将铁矿石年产量从去年的3.06亿吨提高至4.53亿吨。 全球第二大铁矿石厂商力拓对此表示认同,该公司也认为长期基本面依然强劲。“我们预计中国人均钢铁消费量增长的势头最长能持续到2030年...力拓维持其评估不变,即中国的粗钢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约10亿吨,”力拓铁矿石业务的亚洲总裁Alan Smith说。 但中国宝钢总经理戴志浩称,铁矿石将维持当前的低价位,他重申中国的钢铁产量将在2018年左右触顶,峰值大概会在8-9亿吨。 “我个人感觉价格下跌是新现状。看看行业内部的利润分布情况,看看供需关系,就会觉得当前价格是合理的。哪怕再低点也算合理,”戴志浩说。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9-29

我国粗钢产量节节攀升 出口再被重视

据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7月份,我国钢材出口达到4907万吨,同比增长达到36.9%。 “如果换算成年的绝对值的话大概达到8400万吨,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显示出我们出口的强劲增长,2014年中国钢材的出口预计是自2003年以来的新高。”普氏能源资讯相关人员表示。 而在国内钢铁产能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钢材出口似乎成为了国内削减产能一个看似美好的方法。对此,分析师张琳表示,在钢材出口这个问题上,国内钢铁行业经历了一个比较尴尬的阶段。 “之前是考虑出口亏本还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比较抵制,后来遇到金融危机后,想出口反而困难了。从2008年开始,国内钢铁出口就一直不温不火,今年来看,可能要一扫之前的阴霾。不过中国的竞争对手韩国和日本的钢企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高于国内钢企,同时中国还要注意贸易摩擦等问题。”张琳表示。 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8月份粗钢产量55010万吨,同比增长2.6%;1-8月份钢材产量74210万吨,同比增长5.4%;1-8月份生铁产量48325万吨,同比增长0.5%。而钢材的平均价格也从2012年全年的4468元跌至今年上半年的3212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高举“减产能”大旗之下,钢铁产量仍然屡屡创新高,对于这种奇怪现象,相关人士表示钢企之间比拼生产仍正在继续,一个地区产能在削减,别的地区借机大量生产上位。 “以河北省和江苏省为例,今年7月份河北省钢铁产能相比较去年减少了600万吨,但是江苏省7月份产能却同比增加800万吨,可见国内钢铁行业如今陷入一个‘你减,我就增’的怪现象。政府在河北关闭和升级了一些厂,但是同时江苏却抓住了这个机会,抢占了原来河北占的一些市场份额。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很严重。”该人士透露。 对于产能过剩的治理问题,张琳表示,市场调节和政府应起到关键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格准入、改善GDP绩效考核制度、符合规范条件名单、环保达标等,政府都已经公布细则或者已经实施,但产能依然这么大,依然跟现在的需求不匹配,最终还是要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调节,优胜劣汰,所需时间肯定要长。如果要加速淘汰钢企,只能寄托于政府把退出机制安排好。” 而在产能居高不下的形势下,钢铁出口再次被重视,张琳表示,国内已经逐渐加大钢铁出口的力度,“2013年中国保持全球最大钢材出口国地位,总计出口钢材6150万吨,比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出口量多出将近2000万吨。目前看来,2014年国内出口钢材数量上肯定要高于2013年。” 贸易摩擦加剧 相比邻国竞争力不足 张琳同时表示,虽然国内钢材出口成绩不错,但是仍然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首先就是贸易摩擦,国内出口钢材平均售价相比进口钢材低了很多。而且中国一直受困于贸易摩擦问题。主要是金融危机以来,国外钢铁市场普遍萧条,国外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反倾销案例就频发。” 据了解,2014年7月份我国钢材进口均价1285美元/吨,较上月增加9美元/吨,连续四个月上升,创下21个月以来新高。出口价则是786美元/吨。7月份,我国钢材进口均价与出口均价差值扩大至500美元/吨,创下自2013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从9月4日起,已有8起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 “不仅如此,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自金融危机以来就层出不穷。2013年中国钢铁贸易摩擦中涉及的产品有管材类、涂镀类、热轧钢、冷轧不锈钢、电工钢和盘条等,其中占比最多的是管材类,占全部调查案件的31%,其次为涂镀和热轧钢材,分别占到22%和16%。并且,贸易摩擦国从之前较为集中的欧美发达国家逐渐转移至亚洲、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张琳说道。 而且中国钢材出口还要应对邻国的挑战,“国内钢企钢材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韩钢铁企业。”张琳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数据发现,2014年中国钢材分国别出口统计数据显示,韩国占中国出口占比最高达到15.3%。 “中日韩三国组建了东北亚钢材贸易圈,像东盟国家(如越南、泰国、菲律宾)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的钢铁工业,但是随着出口量日渐增多,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中国企业积极在国外进行投资布局,在或者合资建设钢材加工基地,稳定出口市场,但日韩一直在分羹,未来这个局面还会持续。”一位业内人士向表示。 张琳表示,中国钢企的竞争力相比较韩日仍有所欠缺,“日韩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还是比中国钢企要强。日、韩企业以独资、合资或深度协作方式在周边国家投资钢铁厂或钢材下游产业链的加工服务业,比我们起步早,中国钢企还需要强化自身实力。”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粗钢
发布时间:2014-09-29

李克强:将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金融改革创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6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来华出席第十八届国际银行监督官大会的巴塞尔委员会主席英格维斯,以及亚、欧、美洲多国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同他们进行座谈并回答了提问。 李克强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脆弱性。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根基,推进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旨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中国愿同巴塞尔委员会和各国一道,加强宏观调控和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体系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共同促进全球金融稳定。 李克强指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已进入新阶段。我们将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资本平等参与金融市场竞争;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更好保护存款人利益;有序扩大资本和货币市场对外开放。同时,继续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中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将有助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缓解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促进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英格维斯等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良好,金融改革进展顺利。巴塞尔委员会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愿加强同中方的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当金融创新遇上产业革新 一场以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传统行业领域革新正在加速发展,而时下金融创新也在期货经营机构业务创新被肯定之后全面展开。在这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产的对接盛宴中,与大宗业务关系紧密但刚刚起步的期货行业创新,该何处分羹? 毫无疑问,肩负服务实体经济天职,期货机构的创新落脚点必须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纵观近年来产业与金融结合趋势,产业资本运作金融化及产业金融互联网化成为绕不开的两个选择。 供应链金融在国内外方兴未艾。国际上,供应链融资概念始肇于次贷问题引起的金融危机中西方银行业的信贷紧缩;传统产业尤其是过剩产业面临的信贷紧缩问题及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则是我国经济调结构过程中供应链金融兴起的背景。上周五,国内期货市场多品种创数年新低现象正是近年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格局、传统产业利润不济的传神写照,产业企业困境求生局面短期或无法改变。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由银行主导,针对企业采购、运营、销售环节的应付账款、仓单质押、应收账款等融资模式及风险控制理念等逐渐成形。相关调查显示,供应链融资是目前国际性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领域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之一,我国多数商业银行也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眼下,电商及一些大宗商品领域产业背景的大型产业资本也参与进来,建设产业、金融、互联网三位一体的“P2P+供应链金融”平台。供应链金融内涵空前丰富,以电商或产业资本主导建立的P2P平台成为资产端和产业端联系纽带。在资产端,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保理公司及融资租赁公司也相继被囊括入内。 风险管理及财富管理是期货市场的内在功能,期货市场囊括了42个品种,覆盖金属、化工、农产品等多个产业板块及链条,期货类资产管理规模也在两年时间内实现了数十亿元的增长。无论是资产端还是产业端,在产融结合上,期货经营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业界创新也正在给予这类机构参与产业革新巨大空间。 9月中旬,期货业首届创新大会召开之际,《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期货经营机构通过股权、债权等多种渠道融资。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设立专业子公司;支持期货公司依法进入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市场、机构间市场等各类合法交易场所开展衍生品及相关业务;强化期货公司客户结算职能,为场内、场外衍生品交易提供结算和风险控制服务,探索期货公司托管功能;支持期货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产品、业务和交易方式”等支持政策进一步在期货公司创新业务上给予指引。 产业资本金融化和产业金融互联网化过程中,期货经营机构的积极参与或将是行业走向更加开放的市场系统的重要契机。在落实创新过程中,期货经营机构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要善于利用监管放开下的金融支持政策,也要熟悉和运用鼓励产业壮大的财政、税收政策,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就互联网金融产业而言,2013年起,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天津等各市已相继出台政策,扶持该行业发展,落户奖励、房租补贴、经营业绩奖励、财政补贴、人才引进等政策逐一成文发布。 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在想象空间巨大的同时,还需要推进、落实的动力,尤其是经营压力较大的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能否用好相关政策可能是转型成败关键。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9-28

河北省关停26家环境违法企业 涉及多家钢企

为了全面推进河北省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开展,8月6日至20日,由河北省环保厅、省公安厅环境安全保卫总队及各市执法人员43人组成7个督导组对各市环保专项行动开展、渗坑专项整治、重点案件查办以及网格化建立运行等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9月25日,河北省环保厅公布了督查情况:共检查企业137家,其中立案处罚16家、责令限期整改37家、关停26家。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9-28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