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公示

据中钢协网站消息,4月18日,有4家钢企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进展情况公示,为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江苏丹阳龙江钢铁有限公司、新疆新安特钢有限公司和山西宏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已有189家钢铁企业在中钢协网站进行公示。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21

陕晋川甘区域20余家钢企开会,共谋发展

4月18日,由晋南钢铁集团主办的陕晋川甘钢企高峰论坛2025年第一季度对标交流会在山西侯马召开。本次会议以“对标交流、降本增效、协同发展”为主题,旨在搭建开放高效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新思路、新路径,为区域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论坛轮值理事长、集团总裁张天福,首席运营官胡兴,生产副总裁付卫兵,党委副书记兼总裁办主任赵朋,以及陕晋川甘区域20余家钢铁企业、合作伙伴代表近150人参加会议。集团经营副总裁李小勇主持会议。胡兴代表集团向参会领导与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钢铁行业正式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钢铁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绿色低碳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希望各成员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强化合作协同,从技术创新、管理优化、资源共享等多方面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为论坛企业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努力开创区域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健康发展的美好未来。会上,集团生产副总裁付卫兵作2025年第一季度对标工作报告;山西建龙技术中心副主任吕国明分享推动铁前产供一体化降低铁水成本案例;集团动力处处长常民分享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案例;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炼钢厂主任工程师韩建林分享产品转型实践案例;晋钢集团生产副总经理陈超峰分享铁前一体化综合降本案例;“我的钢铁网”首席分析师汪建华作2025年第二季度钢铁市场形势分析报告;江苏南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海峰分享轧钢加热炉节能降碳技术应用;东铭绿能商务部经理孙海艇分享东铭绿能节能、降本、减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京东工业销售总监马利利分享数字化采购平台方案建议。张天福在总结讲话时表示,论坛对标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对标报告的深度交流以及走访对标的密切沟通,各成员单位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的氛围日益浓厚,在极致能效提升和降本增效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陕晋川甘钢企高峰论坛作为区域钢铁企业的共享平台,对标工作是推动共同进步的重要手段。围绕“深化对标交流、共建共享平台”主题,张天福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充分发挥论坛平台优势,构建常态化合理化建议分享机制。各成员单位积极分享降本增效的创新实践,无论是工艺优化,还是管理创新,通过对标学习、相互借鉴,实现区域钢铁企业共同提升,增强西部钢铁行业整体竞争力。二是紧跟科技发展潮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论坛企业应充分利用Deepseek、豆包等人工智能工具,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加强数据真实性核查,将数据资源转化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为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分享管理机制创新经验,通过管理优化实现提质增效。三是全面推进原燃料集采分享、备件集采分享策略,对耐材及小工序推行集体承包模式,降低工序成本;创新备件管理模式,将大型备品备件存放到厂家仓库,减轻库存压力,提高生产效率;推广智能加热炉技术,降低煤气使用量;借鉴优秀电商平台运营模式,降低备件采购成本。张天福强调,陕晋川甘钢企高峰论坛是交流与合作共赢的平台,希望各企业充分利用平台,积极分享、深度交流,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思路都贡献出来,让平台发挥更大价值,共同推动西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21

工信部: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企业效益逐步改善

国新办18日举行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指出,当前,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进入“减量提质”发展的新阶段。企业效益逐步改善,重点钢铁企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9.6%,钢材产品平均销售利润率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钢材产品的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建筑用钢筋产量4811万吨,下降了2.9%;用于制造领域的特厚板、中板、涂层板、镀层板产量同比增长都超过了10%,合计产量3884万吨;粗钢的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全国粗钢产量2.59亿吨,同比微增0.6%。陶青称,着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加快促转型、提质量的步伐。新版《规范条件》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第一,基础指标要求全面提升。结合市场监管、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有关政策和标准规范的新要求,全面更新提高了工艺装备、环境保护、资源消耗、安全生产等基础指标要求。如污染物排放指标明确,2026年起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安全生产指标由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调整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第二,创新设立了引领指标。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特色化等高质量的发展方向,设立“引领型”评价指标。以高端化为例,从科研、质量、专利、标准等维度对企业开展综合评价,以此衡量企业高端化发展水平,明确发展优势和弱项,为企业进一步改造提升明确指引方向。第三,开展分级分类评价。依托基础指标和引领指标评价体系,树立“规范企业”和“引领型规范企业”标杆,通过对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引导企业对标先进,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陶青指出,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做好《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落实工作,发挥市场主导和政策引导作用,加快行业转型升级,让钢铁这棵“老树”萌发“新芽”、焕发生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勇挑大梁,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21

一季度中国钢筋产量4810.7万吨,同比降2.9%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中国钢筋产量为1861.1万吨,同比增长5.6%;1-3月累计产量为4810.7万吨,同比下降2.9%。3月份,中国中厚宽钢带产量为2019.7万吨,同比增长8.5%;1-3月累计产量为5736.3万吨,同比增长8.8%。3月份,中国线材(盘条)产量为1231.7万吨,同比增长8.5%;1-3月累计产量为3337.1万吨,同比增长3.1%。3月份,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8352.7万吨,同比下降14.7%;1-3月累计产量为24399.7万吨,同比下降14.6%。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18

一季度全国分省市粗钢产量出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粗钢产量9284.1万吨,同比增长4.6%;1-3月累计粗钢产量25933.2万吨,同比增长0.6%。从分省市数据来看,2025年1-3月河北以产量5480.99万吨位列第一;江苏产量3127.37万吨排在第二;山东产量1823.14万吨排在第三。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18

一季度北京对柬埔寨出口钢材7722.6万元

17日从北京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北京对东盟进出口超500亿元(人民币,下同),东盟成北京第一大出口市场。一季度,机电产品进出口占北京与东盟外贸总量超四成。进口方面,一季度北京自东盟进口机电产品111.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0.1%。出口方面,一季度北京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109.3亿元,增长26%。其中,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集成电路分别出口13.9亿元、6.3亿元、4.3亿元,分别增长93.4%、54.1%、10.7%。一季度,北京对越南进出口111亿元,增长31.2%。其中,进口65亿元,增长34%;出口46亿元,增长27.5%。同期,北京对马来西亚出口33.7亿元,增长8.4%。北京对柬埔寨钢材、汽车、纺织服装出口增速亮眼。一季度,北京对柬埔寨出口钢材7722.6万元,增长22.9倍;出口汽车7017.5万元,增长11.5倍;出口纺织服装6134.8万元,增长66.3%。据了解,东盟是京津冀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一季度,京津冀地区对东盟进出口近900亿元,占同期京津冀进出口总值的8.5%。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18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