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雾霾与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科普展--展览主题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防治雾霾与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科普展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物流业着手钢铁等大宗产品物流标准研究制订

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 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18%下降到16%左右 积极着手开展钢铁、机械、煤炭、铁矿石、石油石化、建材、棉花等大宗产品物流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 10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将打造“多式联运”等十二大重点工程,进一步提高物流整体运行效率,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13年的18%下降到16%左右。 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业已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但是,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物流成本高、效率低。2013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高达18%,高于发达国家水平1倍左右,也显著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革命带动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的形势,《规划》提出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培育物流业竞争新优势。 《规划》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13年的18%下降到16%左右。 《规划》提出了未来几年物流业的发展重点,即:着力降低物流成本;着力提升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着力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规划》明确了物流业发展的十二项重点工程。 (一)多式联运工程。加快多式联运设施建设,构建能力匹配的集疏运通道,配备现代化的中转设施,建立多式联运信息平台。 (二)物流园区工程。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加快整合与合理布局物流园区。 (三)农产品物流工程。引进先进粮食仓储设备和技术,切实改善粮食仓储条件;积极推进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发展粮食储、运、装、卸“四散化”和多式联运,开通从东北入关的铁路散粮列车和散粮集装箱班列,加强粮食产区的收纳和发放设施、南方销区的铁路和港口散粮接卸设施建设,解决“北粮南运”运输“卡脖子”问题;推进棉花运输装卸机械化、仓储现代化、管理信息化,支持企业开展纺织配棉配送服务;加强“南糖北运”及产地的运输、仓储等物流设施建设;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南菜北运”和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建设。 (四)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程。支持建设与制造业企业紧密配套、有效衔接的仓储配送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鼓励各类产业聚集区域和功能区配套建设公共外仓,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 (五)资源型产品物流工程。依托煤炭、石油、铁矿石等重要产品的生产基地和市场,加快资源型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通道建设。 (六)城乡物流配送工程。加快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等三级配送节点,搭建城市配送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县、乡、村消费品和农资配送网络体系建设。 (七)电子商务物流工程。编制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规划,结合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物流园区、商业设施等建设,整合配送资源,构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和配送网络。 (八)物流标准化工程。重点推进物流技术、信息、服务、运输、货代、仓储、粮食等农产品及加工食品、医药、汽车、家电、电子商务、邮政(含快递)、冷链、应急等物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着手开展钢铁、机械、煤炭、铁矿石、石油石化、建材、棉花等大宗产品物流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 (九)物流信息平台工程。整合现有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形成跨行业和区域的智能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十)物流新技术开发应用工程。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可视化技术、移动信息服务、智能交通和位置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研发推广高性能货物搬运设备和快速分拣技术,加强沿海和内河船型、商用车运输等重要运输技术的研发应用。 (十一)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工程。加快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重点推动包装物、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等生活废弃物和报废工程机械、农作物秸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等有使用价值废弃物的回收物流发展。 (十二)应急物流工程。建立统一协调、反应迅捷、运行有序、高效可靠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集满足多种应急需要为一体的物流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应急物流运作能力的骨干物流企业。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中钢协:10月10日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上升

一、进口铁矿石价格(OPI) 10月10日,直接进口铁矿石62%品位干基粉矿到岸价格为79.72美元/吨,环比每吨上升0.52美元,升幅为0.66%;当月平均价格为79.15美元/吨。 10月10日,现货贸易进口铁矿石62%品位干基粉矿人民币含税价格为605.8元/吨,环比每吨上升0.95元,升幅为0.16%,当月平均价格为603.32元/吨。 10月10日,直接进口铁矿石58%品位干基粉矿到岸价格为68.80美元/吨,环比每吨上升0.49,升幅为0.72%;当月平均价格为68.34美元/吨。 10月10日,现货贸易进口铁矿石58%品位干基粉矿人民币含税价格为518.63元/吨,环比每吨上升0.87元,升幅为0.17%,当月平均价格为517.60元/吨。 二、国产铁矿石价格 10月10日,国产铁矿石62%品位干基铁精矿含税价格为691.57元/吨,环比持平,比进口铁矿石高85.77元/吨,升高幅度为14.16%;当月平均价格为691.44元/吨,比进口铁矿石高88.12元/吨,升高幅度为14.61%。 10月10日,国产铁矿石65%品位干基铁精矿含税价格为767.71元/吨,环比持平,当月平均价格为767.55元/吨。 三、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 10月10日,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286.93点,环比上升1.33点,升幅为0.46%。其中: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为268.76点,环比持平;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为295.15点,环比上升1.93点,升幅为0.66%。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经济增长堪忧 大宗商品价格接近五年低点

大宗商品价格跌向五年低点。原油价格进入熊市,因为有迹象表明市场供给充裕;工业金属价格下跌,投资者担心欧洲和中国经济放缓将抑制需求。 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周五一度下跌0.7%,至118.0102点,令本周涨势收窄到0.1%。该指数此前连续五周下跌,为去年4月份以来最长连跌。该指数上个季度跌12%,是2008年以来最大季度跌幅,因为从石油到玉米(2340,-5.00,-0.21%)在内的所有大宗商品均供给充足,而且美元走强使得原材料的美元价格比其他币种显得更贵。 布伦特原油周五一度下跌2.2%,接近四年低点,因有全球供给过剩迹象。欧洲股市下跌,因欧洲央行[微博]行长德拉基表示欧元区复苏有失势迹象,而美联储官员本周称全球减速可能拖累美国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本周下调全球增长展望。 “大宗商品不仅面对欧洲和中国经济减速的担心,也面临一些大宗商品供给持续增加的压力,”法兴银行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Jesper Dannesboe在电话中表示。“石油供大于求,很多农产品供给强劲,”而美元过去几个月升值也弱化了原材料需求。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国内煤炭进口关税上调 行政指令影响越来越强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9日发布消息称,自2014年10月15日起,将取消无烟煤、炼焦煤、炼焦煤以外其他烟煤、其他煤、煤球等五种燃料的零进口关税,分别恢复实施3%、3%、6%、5%、5%的最惠国关税。煤炭行业人士认为,这将对进口煤形成较大的冲击,利好国内煤企。 国内煤炭价格经历了十年上涨之后,在2012年掉头下跌。这两年来,受国内需求不振、进口大增的影响,国内煤炭企业的生存状况堪忧。2014年以来,煤炭主产区内蒙古的煤矿开工率不足四成。 “近两年国内煤炭市场尤其不景气,部分煤企推动有关部门出台关税政策以限制煤炭的进口,如今政策终于落实了。恢复煤炭进口关税将提振国内的煤炭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煤炭行业人士说。 据了解,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煤炭贸易税收政策经过多次调整,整体趋势是鼓励进口。以动力煤为例,从2005年4月1日起,动力煤进口关税税率由之前的6%下调为3%;从2006年11月1日起,又由3%降低为1%;从2007年6月1日至今,关税为零。 自2007年动力煤进口实现零关税以来,我国进口煤炭大幅上涨。尤其是近三年来,动力煤进口量增幅明显,由2009年的3847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11305万吨,增幅达193.87%。2014年截至8月,我国已进口动力煤7858万吨,与2013年全年进口量相比还差3447万吨。煤炭进口关税调整以后,势必会抑制动力煤的外购需求,减少动力煤的对外采购量,进口量减少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国内的煤炭市场。 对进口动力煤而言,新的税率实施后进口成本将增加15—30元/吨。在当前进口煤无明显价格优势的情况下,提高进口关税,无疑增加了用煤企业的负担,后期进口煤到港数量将明显减少,下游电厂或将增加内贸煤采购份额,进口煤的市场处境很不乐观。 另外,此次进口关税调整,对焦煤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当年国内炼焦煤产量为5.7亿吨,进口炼焦煤则达到7541.4万吨,炼焦煤进口量约占国内炼焦煤总流通量的11.7%。但今年以来,国产炼焦煤不断降价导致国内外焦煤价差不断缩小,进口炼焦煤因丧失价格优势,进口量大幅缩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8月我国炼焦煤进口量为3992.2万吨,同比减少了15.9%。也就是说在零关税的状态下,今年进口炼焦煤对于国内市场的冲击已经十分有限了。预计取消炼焦煤进口零关税之后,炼焦煤进口量会出现进一步缩减。但考虑到国外煤矿生产成本较低,目前进口煤仍具有一定的降价空间,因此不排除国外煤矿有降价的可能,以冲抵3%关税所增加的20元/吨左右的进口成本。 上述受访人士认为,2014年以来,国内煤炭企业出现亏损加大的情况,政府已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如限产、限制进口等,来帮助煤炭企业脱困。种种迹象表明,煤市脱困的行政指令影响越来越强,这将有助于煤价短期内企稳回暖。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