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海外钢铁项目启动 大钢企再谋海外淘金路

中国最大海外钢铁投资项目于9月10日正式签约,中国产能最大的钢企河北钢铁集团在南非建设500万吨钢铁项目启动。在当前产能过剩与钢铁业遭遇寒冬的背景下,河钢集团成为近期为数不多的逆市掘金非洲的钢企。 河北钢铁集团近年来加快走出去步伐,截至2013年底,河钢集团控制运营海外资产已经超过26亿美元,初步形成了以矿业、金融产业、贸易平台等为主的海外资产格局。 按照河北钢铁集团描绘的蓝图,三年内南非基地将建设成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的海外业务。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在签约现场称:“南非钢铁项目是河北钢铁集团直面市场的理性选择。” 目前非洲钢铁产业是中非企业合作的重要战略区域,与河北钢铁集团一样,欲在海外淘金的钢企也纷纷到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市场投资。不过此前项目过程颇为曲折,风险尚存,大多未达到预期盈利效果,甚至宣告失败。 销售目标超百亿 这个被称为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全流程钢铁项目,设计分两期建设:一期长材300万吨,计划2015年开工建设,2017年年底前投产;二期板材、H型钢或钢轨200万吨生产线,计划2019年投产。 这并非河北钢铁集团首次海外淘金,早在2012年4月,河钢集团斥资2亿美元获得加拿阿尔德隆矿业公司两成股权和相关铁矿权益。去年8月,河北钢铁集团收购南非PMC矿业公司,随之掌控了南非约2.7亿吨高品位铁矿资源、2亿吨铜矿资源和世界第三大蛭石矿。 根据彼时收购协议,河北钢铁集团牵头,与天津物产集团、俊安公司、中非发展基金共同组建的中方联合体,与南非工业发展公司共同出资4.93亿美元,认购南非PMC公司74.5%的股权。收购成功后河北钢铁集团在其中占股35%,将以最大股东身份主导PMC公司的运营与管理。 于勇在签约现场介绍称:“此次启动南非项目将利用PMC磁铁矿资源和南非钢铁市场价格优势,在南非形成500万吨钢铁优质产能。” 据了解,项目完成后,不仅河北钢铁集团将与垄断南非市场的国际钢铁巨头米塔尔形成差异化竞争,同时依靠项目产生的物流、矿产、能源等外溢效益,未来三年可为河北钢铁集团贡献销售收入过百亿美元。 河北钢铁集团自2008年由原唐钢集团和邯钢集团联合组建成特大型钢铁企业后,年产钢量由3108万吨增长到4579万吨。在当前产能过剩情况下,河北钢铁集团“走到”非洲扩大产能,其中一个背景也在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国家钢铁工业鼓励走出去战略推动。 风险与收益并存 中国钢企前往非洲掘金已有多次经验,包括中钢集团、首钢和宝钢在内的大型钢企均有投资。但梳理近十年的发展经营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中钢集团早在1990年代初就率先在南非投资建厂,目前中钢在南非的主要项目包括中钢南非铬业有限公司和中钢-萨曼可铬业有限公司。但在多年经营之中,仍然遭遇困境,甚至曾出现中钢南非铬业单月亏损约3000万元的窘境。此外,由于存在解决BEE股东利益分配、包销权等难题,中钢在南非的铬业资产面临较大风险。 而同一批出海投资的首钢也有自己的烦恼。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斥资1.2亿元购买秘鲁国营公司HierrodePeru的铁矿,然而由于对工人管理不善以及两国文化差异导致了在过去8年的大部分时间都遭遇了不间断的罢工事件,首钢在秘鲁的这一铁矿曾经一度仅仅能够做到收支平衡。 对于在海外扩张钢铁产能,海外大手笔兴建钢厂也陆续出现。2007年,宝钢集团与巴西铁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公司合资组建了宝钢CSV钢铁公司。武钢曾于2009年底出资4亿美元投资巴西EBX集团下属MMX公司,这是当时中国在海外建设的最大规模钢厂,也是当时中国在巴西最大一笔投资。 近半年后,武钢投资50亿美元与LLXLogistica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阿苏港工业区共同建设一家钢铁厂。然而,仅仅是在两年后,武钢就搁置了巴西建厂项目,并且在海外投资上一改此前的激进,变得谨慎起来。 相比海外投资减弱,今年国内钢企的投资也相对减少。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7月钢铁行业投资同比继续下降,新开工项目大幅减少,是全国19个大行业56个子行业中投资增速下滑幅度最大的行业。 国内过剩产能在向海外转移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顺,在风险中淘金的“前车之鉴”比比皆是,但此次河北钢铁集团启动南非钢铁项目,河钢方面则表露出了自己的“底气”。 河北钢铁集团方面称,PMC的盈利主要来源于铜尾矿的精选和销售。目前南非的钢材市场被巨头米塔尔垄断,南非政府为了增强国内钢材市场竞争、扩大国内钢材供应,积极支持钢铁项目建设,而在南非建立钢厂将进一步挖掘PMC资源的潜在价值。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钢铁
发布时间:2014-09-12

日钢重启港口投资 近身较量山东钢铁

曾笼罩在被山东钢铁集团重组阴影之下的日照钢铁控股集团(下称“日照钢铁”)控制人杜双华,正在重新实施其港口投资计划。据了解,被搁置多时的日照钢铁厂区东侧码头项目已经重启。该项目由同受杜双华控制的日照岚北港务有限公司(下称“岚北港务”)建设,总投资额近20亿元。 而在日照钢铁码头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之际,与其紧邻的由山东钢铁集团投建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却进展缓慢,其规划建设的码头项目还没有动工的迹象。 总投资近20亿元 9日,在日照钢铁厂区东侧,一条传送带跨过马路向东边的大海延伸而去。顺着传送带向东,一辆辆大卡车拉着巨石颠簸着,在行驶数公里之后将巨石填入大海深处。 这里是日照钢铁码头项目的施工地。“码头建成之后,铁矿石将通过传送带直接通往日照钢铁,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一名施工人员表示。 日照钢铁的码头项目早在2008年之前就开始运作了,当时媒体报道称,杜双华将在日照钢铁厂区东侧建设30万吨级的铁矿石码头。但自山东省在2008年推出对日照钢铁的重组计划后,其码头项目也戛然而止。曾在2009年探访日照钢铁码头建设工地时,码头已经进行了大量填海工程,建设现场一些大型钢筋设施锈迹斑斑,一副烂尾工程的模样。 如今,曾经的烂尾工程已经恢复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 该项目由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承建。项目部外的信息栏显示,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码头740米、泊位宽65米、护岸4894米、航道4290米、陆域80.33万平方米,以及相应配套设施。项目设计年吞吐量为550万吨,根据水深条件,自东向西依次为5万吨、4万吨、2万吨级通用泊位各一个。 该码头为重力式沉箱结构。在沉箱预制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在运行着,能看到众多工人在忙碌。该码头计划预制沉箱60件,其中A型沉箱14件、D型沉箱46件。A型沉箱长19.95米,宽13.25米,高17.4米;D型沉箱长19.95米,宽14.25米,高19.1米。 上述施工人员称,沉箱预制是码头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之后,要将其安放入经夯实整平的基床,然后才能进行沉箱内抛石、浇筑胸墙、回填等工序。“根据工期安排,沉箱预制将在今年年底完成,码头有望在明年就能投入使用。” 该项目总投资19.41亿元,投资方为岚北港务。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岚北港务注册资金1亿元,法人代表闫秀训,股东为华和信投资有限公司。而闫秀训是日照钢铁党委书记,华和信投资有限公司是杜双华控制的投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在建设的只是项目的一期工程。根据规划,未来该项目还将建设二期工程乃至三期工程,其未来的吞吐能力会有极大提升。 近身PK 在日照钢铁港口项目的北边,还规划建设有另一个码头项目,它就是山东钢铁集团投建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配套码头项目,但该项目还没有进入施工阶段。 根据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规划,整个基地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三部分。其中,辅助工程包括码头、原料场、自备电厂、氧气站等,码头项目包括30万吨级铁矿石卸船泊位2个,1万至4万吨级钢材成品泊位7个。目前,山东钢铁集团已经为码头项目成立相应公司作为实施主体,但项目还处于设计等前期阶段。 除码头项目外,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其他工程也进展缓慢。虽然该基地在今年6月28日已举行奠基仪式,但9日从规划区南北贯穿而过时,整个地区并没有想象中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相反,几乎没有看到施工的场面。 在涛雒镇东林子头村附近,有数辆大型机械停在一个工地上。施工人员告诉透露,这里是中铁十四局集团山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项目地,其规划建设的是钢铁项目厂前区,包括行政综合楼、职工公寓、管控中心等,目前正在进行的仅是地基建设。 向南,至虎山镇东湖三村。村民李贤表示,因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整个村子将要进行拆迁,但拆迁已经说了两三年了,至今还没有进行,“拆迁款还没有到,最近也没说具体什么时候拆。” 在韩家营子村,也是同样的答案。“除了勘探、修路之类的,没有太大动静。”一名村民如此说道。 中铁十四局集团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除了厂前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大多数项目都还没有实施,“具体的进程要看业主的安排,如果业主资金到位,会进展很快的。” 公开信息显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总投资543.6亿元。而山东钢铁财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26%至271.65亿元,净利润由去年同期亏损1.91亿元扩大到亏损7.97亿元,这样的盈利情况对于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的进展显然是不利的。 而在山东钢铁集团投建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进展缓慢之际,杜双华投资的码头项目却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以此看来,不仅山东钢铁集团收购日照钢铁已经没有了下文,双方的近身PK俨然已经拉开大幕。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日钢
发布时间:2014-09-12

云南师宗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煤矿只有走转型才会发展,才有出路,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中,我公司率先整顿关闭无烟煤矿,整合重组永吉煤矿,组建120万吨的产能”原师宗无烟煤矿业主张家孝说。截至9月4日,师宗县已依法关闭矿井5对,今年还将在11月底前再关闭7对,明年关闭2对,最终使全县矿井从40对减少到26对,煤矿企业由20户减少到5户,单井平均矿区面积由0.603平方公里扩大至0.892平方公里,单井平均资源储量由462.8万吨增加到696.1万吨,总规划能力达618万吨/年,其中,单井能力达45万吨/年矿井2对,30万吨/年矿井6对,21万吨/年矿井13对,15万吨/年矿井5对。 据介绍,师宗县坚持把煤炭转型升级作为促进煤炭产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抓手,超前谋划,全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有序推进。自去年10月国办发99号文件出台后,即把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工作纳入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组织煤炭等有关部门深入煤矿企业进行调研,全面掌握各煤矿投资主体、资源储量、采矿范围、技改投入等基本情况,在情况清、底子明的基础上,理清全县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工作思路;强化宣传,吃透政策。采取印发宣传资料、专题讲座、讨论交流等形式向煤矿投资人、法人及矿长宣传讲解国家、省、市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政策,让煤矿企业领会政策精神,准确定位企业发展现状,及早研究企业转型发展对策;主动对接,积极沟通。为确保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方案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主动邀请昆明、曲靖的煤炭设计研究院及市煤炭、煤监、安监、国土等有关专家为师宗煤炭产业把脉会诊、出谋划策,为科学制定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做足准备;整合力量,搭建机构。全县成立了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宣传报道、矿井关闭、信访维稳等8个工作组,充分调动和整合各部门力量,为转型升级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时,师宗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依法合规作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准则,将转型升级工作放在“阳光”下运行。转型升级目标任务确定后,第一时间将有关政策规定和要求传达到煤矿企业,积极争取对方的支持与配合;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初稿形成后,先后5次征求各级领导意见,汇集各方智慧,确保转型升级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向矿区群众特别是关闭矿井所在地矿区群众宣传煤炭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协调处理好群众与煤矿企业、煤矿企业与煤矿职工的关系,最大限度争取矿区群众、煤矿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师宗县坚持把维护矿区社会稳定作为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耐心细致地做好煤矿企业主和矿区群众思想工作。由煤炭局牵头、雄壁镇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分组深入各煤矿做实做细思想工作。目前,整合重组的19对矿井,整合主体与被整合对象签订了框架性协议书,2对“建一关一”矿井签订了整顿关闭协议书,整合重组后的5户煤炭企业与下属煤矿签订了整合重组协议书,并于8月6日,在曲靖全市率先启动矿井关闭工作,现关闭任务已完成全年任务的41.6%。及时掌握矿区群众思想动态,及时研究解决矿区群众合理诉求,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因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引发煤矿企业主或矿区群众上访事件。同时,着力做好矿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定各类应急工作方案,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做到早预防、早安排、早处置,千方百计为转型升级工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煤炭产业
发布时间:2014-09-12

锌价步入上涨周期 内蒙古产区迎来新机遇

国际大型矿山关闭引发了下半年锌价上涨,上海期货交易所昨天在北京举办的“期现结合铅锌高级研修班”上,业内多位专家对锌产品的市场需求表示乐观。而在这一波锌价上涨周期中,正在扩产的中国内蒙古数家铅锌矿山可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今年6月底以来,国内外期锌价格涨幅超过15%。现货市场如影随形,锌价从15000元出头,涨到17000元/吨。8月底,LME锌库存73万吨左右,为2010年以来的新低;而上海锌库存不足20万吨。“库存在下降,入库的也很少,锌都去哪了?”上海慧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谢晋认为,囤起来了或是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 据介绍,锌产业链的冶炼企业亏损较多,而矿山采选环节效益不错。新一轮锌业涨价,受益最多的矿山企业,尤以内蒙古、新疆企业增产多。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资深专家张苺在培训会上透露,预计未来3、5年内,内蒙古、新疆将成为重要的铅锌接替产区;广西、湖南、云南、河南、四川有提高产能的空间。青海南部估计5、8年后才能进入规模化开发。 锌大部分用于镀锌板,而镀锌板主要用在建筑基建、汽车、家电等领域。最近两年,镀锌板在汽车、基建等领域新增较多。“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估计,房地产用镀锌板占比高于20%,但房产领域用量仅是增幅下降;相比,中国镀锌板占钢材总量之比仅4.1%,远低于发达国家8%至15%的比重,中国镀锌板需求还有相当发展空间。而且,中国镀锌产品出口占比较高,在全球经济回暖背景下,出口量持续上升。分析师预测,今年年底,国际几大铅锌矿停产,锌精矿将迎来2007年以来首个较长周期的供不应求。 据中国有色铅锌分会常务秘书长彭涛透露,最近两年,内蒙古新建或扩建矿山项目增多,该地区有望很快成为我国铅锌产量最大的省份。 一份资料显示,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是国内著名银多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又一大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该矿带上已有多处品位极高的矿区,包括银都矿业、锡林矿业、银鑫矿业、玉龙矿业、银漫矿业和埃玛矿业等。盛达矿业、盛屯矿业、银泰资源矿山资产均在这一带。 此外,建新矿业主要资产也在内蒙古。2013年1月,建新矿业完成收购内蒙古东升庙矿业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除了上述内蒙铅锌“四小龙”外,传统铅锌龙头企业驰宏锌锗(10.39,0.00,0.00%)也去内蒙古收购了铅锌矿,但因环保问题,该矿尚未投产。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锌价
发布时间:2014-09-12

中国多晶硅生产技术提高 行业集中度上升

近几年,中国多晶硅生产技术进步快速,全行业平均电耗已与国际先进企业技术水平相当,企业成本不断降低,同时,行业集中度大幅上升,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家生近日在呼和浩特介绍,近年来,中国多晶硅企业通过大量技术改造,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多晶硅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由2010年的每公斤180千瓦时降至每公斤100千瓦时,还原电耗由每公斤120千瓦时降至每公斤75千瓦时,少数先进企业综合电耗已降至每公斤70千瓦时以下,还原电耗已降至每公斤45千瓦时以下,与国际先进企业技术水平相当? 赵家生说,硅烷流化床技术的应用也在进一步推进,这项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预计新的硅烷流化床技术量产之后,作为现有主流西门子法多晶硅产品的部分补充,其生产成本有望降至每公斤10美元以下? 生产技术进步?成本降低的同时,中国多晶硅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大幅上升,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2011年前,中国共有43家西门子法多晶硅企业,20家物理法多晶硅企业,产量最大的3家企业占全国总产量的35%?赵家生说,近两年,随着多晶硅价格持续走跌,大批低竞争力企业被迫关停,而剩余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行规模效应等方式,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多晶硅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也随之加强? 据介绍,目前,中国在产多晶硅企业为16家,其中产量最大的3家企业产量占比达69%,行业集中度较之前大幅提高。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多晶硅
发布时间:2014-09-11

8月份中国镁砂开工率环比上升4%

截止8月底,中国镁砂开工率为62%,环比上升4%。该项调查抽取19个镁砂生产厂家,涉及镁砂年产能432.3万吨。 数据显示,鞍山和丹东镁砂厂的开工率分别上升8%和15%,但营口镁砂厂的开工率稍降3%。 鞍山镁砂厂开工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海外消费商需求有所反弹,辽宁万城镁业集团恢复了部分产能。同样,丹东镁砂厂开工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凤城市大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恢复了部分产能。营口的7个镁砂厂家中,大石桥环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则减产近20%。 由于海外消费商逐步返市后发现中国2014下半年镁砂出口配额较上半年下降70%,8月下单较积极,使得一些厂家恢复部分产能。然而,国内下游耐材消费行业没有好转迹象,中国的微刺激政策也多与钢铁行业无关,镁砂市场在未来几个月将维持现状,供应商仍主要与固定客户交易。因此,中国镁砂厂开工率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镁砂
发布时间:2014-09-11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