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价格创五年新低 中小型钢企有望重整旗鼓

专家称,未来铁矿石价格可能会继续下跌,目前国际铁矿石价格与国际矿商的成本相比,还有不小的利润空间 据上周普氏62%铁矿石指数显示,国内铁矿石价格已经跌破90美元/吨,在1个月内下跌近10美元,创近五年以来的新低。 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称,铁矿石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求不平衡,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等因素导致需求下降,而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大型铁矿石生产商必和必拓、力拓、FMG等纷纷扩产导致供给大幅增加。 对此,有分析师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库存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国铁矿石的需求并未出现下滑,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目前国内粗钢日产量还是高达220万吨左右,可见对矿石的需求依然如故。” 而在谈及铁矿石价格下跌的真正原因时,分析师表示:“原因有两点:第一,钢价下滑,铁矿石价格自然得不到支撑;第二,矿石供大于求的现实。” 中小型钢企看到曙光 今年6月份,国际铁矿石时隔十年之久重现了供大于求的光景,随后国内铁矿石价格屡屡探底刷新下限。 而此次铁矿石价格再创新低,在分析师看来,可能对国内钢企是一个松口气的好机会,“铁矿石价格下跌导致钢厂生产成本下降,钢厂资金自然也要宽裕一些,钢企资金宽裕了,融资额相应会减少,这样企业的财务费用自然就降低了。”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目前看来国内钢铁行业调控力度不如预期,此时铁矿石降价让一些原本自觉无望的产能过剩钢企看到了曙光。但是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不利于钢企压缩产能。” 而在沈萌看来,此次铁矿石价格下跌,对中小钢企来说更是一个契机,“有可能会造成国内中小钢铁企业产量的反弹,另外就是国务院和工信部是否有新的压缩压制钢铁产能产量反弹的新举措。因为新增产量,不会对整个钢铁行业产生任何积极作用,反而会进一步打压钢铁产品价格,虽然大型钢企碍于政府不会大规模复产,但中小钢企在这方面的顾虑就小得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折腾一下,别人先倒下或许自己就有生存下去的机会。” 未来铁矿石价格继续走低 数据显示,2014年1月份-7月份,我国铁矿石平均月进口量为7840万吨,较2013年同期的平均6840万吨整整增加了1000万吨,增幅为15.4%。而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国内钢铁产能的屡创新高,高库存的压力也使得铁矿石价格在未来难以看到反弹的可能。 对此,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乔尔-克兰称,铁矿石价格指数正在走向一次持续的崩溃,但是在将来会有反弹。 乔尔-克兰指出,由于中国的方坯和螺纹钢价格都承受着下行压力,这是铁矿石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钢铁企业倾向于在价格下跌的时候采取观望的态度,希望确认价格可以走到多低,这也是额外的压力。并且,中国国内铁矿石产量的下降导致大量矿场关停,这使得存活下来的企业在海外铁矿石运费上升的情况下有更好的定价地位。 不过分析师向记者表示,“首先,当海外矿重新定价,打算上涨之日,也是国内矿重整旗鼓,复产之时,所以矿石的供给有增无减。其次,即使国内钢价有回稳或出现技术性反弹,国内钢企的炉料采购者也不会轻易改变采购策略,大批囤矿,可见抄底动作不会规模性出现。所以对于产能日增的国外矿商们,定价还是要看中国采购者的需求量和购买节奏,因为买方的议价砝码在日趋增强。”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新加坡一国际贸易公司的贸易商称,由于信贷紧张,钢企难以负担整个海峡型船货的信用证,他们选择从港口购买,而不愿从矿企拿货。” 分析师表示,“尽管中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量仍保持高位,但市场上的供应却绰绰有余。外界称海外矿商希望比拼掉国内矿商,来择机提高自己的定价其实并不成立,并且他们的产能逐日增加。未来铁矿石只会供大于求。”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7月份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8252万吨,同比增加12.82%,环比增加10.67%;进口平均单价为92.28美元/吨,同比下跌22.10%,环比下跌9.96%。 “铁矿石价格还未到底,目前国际铁矿石价格与国际矿商的成本相比,还有不小的利润空间,因此国际矿商还可以承受进一步下跌,但国内铁矿石企业已然无法继续撑住,国内铁矿石开采企业将面临大规模倒闭热潮,政府降低对国外铁矿石依赖程度的愿望可能要落空。”沈萌表示。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铁矿石
发布时间:2014-09-11

中国钢铁情绪指数连续3月处于收缩区间 9月钢市仍疲软

据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9月中国钢铁情绪指数(CSSI)为45.88点(最高100点),比8月份的46.97点下降了1.09点,已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这表明今年9月中国钢铁行业的健康状况近期或将呈现较为疲软的势头。 中国钢企在最近几个月对于出口市场有很大的依赖,以弥补国内终端市场十分疲软的需求。中国房地产业增速放缓使得长材产品价格预期的大幅下跌在意料之中。 从分项指标来看,报告表明,行业普遍预计国内订单量将会下降,其情绪指数和8月份相比下滑了2.62~44.82点。国内新出口订单指数则环比增16.5~58.04点,达荣枯线上方,是此次发布的指数中最为乐观的一项指标。 尽管市场参与者预计新的出口订单量将增加,但对于价格的预期仍不乐观,环比下跌25.50点至9月份的10.11点。 市场现状对于钢铁生产商来说并不是个好兆头,对铁矿石企业而言显然也是不利的,尤其是在目前对中国大量供给的时候。铁矿石价格已创下5年新低,而钢材价格的下滑将使其进一步承压。 对于后期国内钢价走势,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表示,综合来看,国内钢价已处于近10年来的最低点,继续下跌空间已十分有限。随着国内钢厂减产行为的增多,以及钢材出口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市场供应压力有望逐步趋缓,国内钢价也有望逐步止跌。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铁矿石
发布时间:2014-09-11

钢企发债准入标准调整 重点支持并购债

据了解,近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办公室已向承销商机构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场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对钢铁企业、房地产企业等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提出具体安排,以及为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资注册评议提出相应要求。 其中,关于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尤其是中期票据)的相关要求与此前媒体报道的较为一致,而针对钢铁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此次安排最大的变化则在于对符合发债的企业准入标准作出调整。 在涉及债务发行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资注册方面,此次文件明确将不合规的“划拨土地”、“出让土地”及“土地作价出资与授权经营”三类资产在计算发债规模时从净资产中剔除。 钢铁企业发债 注意环保问题 就钢铁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安排,证券时报记者从一债券承销商了解到,《通知》主要将发行主体准入的参考标准作出了调整。 文件显示,将以工信部公布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三批企业名单为基础,支持在规范名单内的企业及企业集团融资。如果由集团融资,募集资金用在规范名单内的企业或集团本部,如果规范名单后续有调整,建议支持调整后的合规企业。之前支持的粗钢产量排名前二十的企业集团及其子公司、特钢企业的融资标准不再适用。 据了解,此次对钢铁企业所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的选择上将重点支持并购债券。不过,对于并购债券发行主体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要求、重组行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精神,将拟征求工信部意见。 此外,记者了解到,交易商协会在近日召开的主承销商内部通气会上特别强调,建议关注新修订的《环保法》。“此法案将于明年初正式实施,建议关注由于环保支出增加、环保处罚等事项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 交易商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2014年初,因群众举报环保及生产手续等方面不合规等问题,工信部对合规的第二批钢铁企业名单作出调整,删减了两家企业,因此也建议关注规范名单的后续调整。 三类土地资产剔除 净资产计算范围 《通知》除了对钢铁企业、房地产企业发债作出调整外,值得注意的是,还对发行人的土地使用权出资问题从信息披露、尽职调查、有效净资产计算标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尤其是针对发行人的有效净资产计算标准,文件要求,目前注册评议工作中,发行人“存在土地储备或者未办理权证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在计算发债规模时应将该部分资产从净资产中予以剔除”。 具体来看,城建类企业存在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资的,考虑到企业对划拨土地使用权并没有完全的收益权和处置权,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资并不符合“真资产”要求,交易商协会建议在计算发展规模时应将该部分资产从净资产中予以剔除。 针对出让土地,交易商协会要求,对未履行法定的招拍挂或协议出让程序,以及未足额缴纳土地出让金取得的出让土地,由企业所在地政府出具说明性文件。若不能对上述土地出资的合法合规性进行说明,且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未获得证明意见回复的,在计算发债规模时,将该部分资产从净资产中予以剔除。 此外,参照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资行为,若发行人、地方政府部门及相关中介机构不能对土地作价出资或授权经营的合法合规性进行说明或发表明确意见的,在计算发债规模时,将该部分资产从净资产中予以剔除。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钢铁
发布时间:2014-09-11

全球铁矿石产能今年或削减1.25亿吨

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力拓(Rio Tinto)预计,2014年全球其它矿商料削减1.25亿吨铁矿石产能,与澳洲和巴西新增供应量大致相当。 今年铁矿石价格已暴跌38%至五年低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巴西淡水河谷(Vale)、力拓、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以及Fortescue Metals Group这些大型生产商供应的低成本矿石充斥市场。 价格下跌的幅度和速度都超过预期,大大小小的矿产商一直在预测,由于价格疲弱,那些生产成本较高的生产商将不得不削减产量。这些生产商多数在中国。 “我认为,中国、印尼、伊朗、南非和澳洲显然已经出现了一些迹象,那些利润微薄的企业将作出削减产能的决定,”力拓执行长沃尔什(Sam Walsh)在出席华盛顿一项钻石展示活动的间隙对路透表示。 “我们预计,今年年内将有1.25亿吨产能因为铁矿石跌价而被砍掉,”他补充说,目前有8,500万吨产能已经被砍掉,与预估一致。 产能下降1.25亿吨,相当于今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预估的近10%,也约等于澳洲和巴西2014年新增供应预估的1.32亿吨。 就在本周,澳洲生产商Western Desert Resources由于无法和银行达成偿债协议而向管理当局求助。该公司年产量为300万吨。 瑞银预估,按照当前价格,澳洲小型矿企Gindalbie Metals、Grange Resources和Atlas Iron都在亏损。 投资者称关键问题在于中国高成本矿企会削减多少产出,部分人也不如矿企那么确信可以快速减少高成本产出。 “我可以确定的是,大型矿企仍在继续增产。有人期待这将会取代高成本的中国国内产出,我只能祝他们好运,”Pengana Capital资源投资组合经理Tim Schroeders表示。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铁矿石
发布时间:2014-09-11

钢铁投资继续萎缩 粗钢日产量降至年内最低

7月份,全国钢铁生产同比增速回落,粗钢平均日产量降至今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分地区看,华北和西南地区粗钢快速减产,西北地区同比大幅增产。同时,随着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逐步开展,钢铁工业投资和新开工项目数量均同比继续减少,其中钢加工业、炼钢业和炼铁业的投资比重进一步下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投资比重有所上升。 钢铁投资进一步萎缩 1月~7月份,钢铁工业(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88.66亿元,同比下降6.18%,降幅比1月~6月份缩小0.90个百分点,降幅连续第2个月缩小。在全国19大行业56个子行业中,钢铁行业是累计完成投资同比下降的5个行业之一,而且是降幅最大的一个。此外,钢铁工业新开工项目为2338个,比去年同期减少259个,其中钢加工项目减少116个,矿山、炼铁、炼钢项目均有所减少。 具体来看,1月~7月份,炼铁业投资同比大幅下降36.98%,降幅比1月~6月份缩小4.03个百分点;钢加工业投资同比下降9.52%,降幅比1月~6月份缩小3.1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同比增长9.31%,增幅比1月~6月份缩小1.52个百分点;炼钢业投资同比下降11.56%,降幅比1月~6月份扩大3.89个百分点。 在投资方向上,1月~7月份,钢加工业完成投资1365.2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47.26%,比去年同期下降1.75个百分点;炼钢业完成投资482.4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16.70%,比去年同期下降1.01个百分点;炼铁业完成投资107.68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73%,比去年同期下降1.8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投资933.2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2.31%,比去年同期提高4.58个百分点。 1月~7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2614.58亿元,同比下降8.3%。其中,民间投资2096亿元,同比下降4.1%,降幅比全行业降幅小4.2个百分点;占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的80.17%,占比同比提高3.35个百分点。 全球粗钢日产量环比大幅下降 7月份,世界63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共生产粗钢1.37亿吨,同比增长1.73%;平均日产粗钢441.46万吨,环比大幅下降3.83%。扣除中国大陆后,7月份,世界粗钢产量为6852.9万吨,同比增长1.93%,连续第11个月同比正增长;平均日产粗钢221.06万吨,环比大幅下降3.06%,是去年9月份以来日均产量环比降幅最大的月份。这说明扣除中国大陆后,7月份,世界钢铁生产继续维持去年9月份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但日均产量出现了近11个月以来的最大环比降幅。 1月~7月份,世界63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共生产粗钢9.60亿吨,同比增长2.44%。 7月份,除中国大陆外,在年产钢5000万吨以上的5大产钢国家中,仅日本的粗钢产量同比微幅下降0.02%,其他4个国家均同比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俄罗斯,同比增长8.10%;其次是韩国,增长6.16%;美国和印度分别小幅增长2.29%和1.68%。从平均日产水平的环比变化情况看,只有美国和印度的粗钢日均产量分别微幅增长0.25%和0.05%,其他3个国家均下降。其中,环比降幅最大的是韩国,环比下降5.64%;俄罗斯和日本分别小幅下降1.77%和1.53%。 中国大陆粗钢产量增速回落 7月份,全国共生产粗钢6832.41万吨,同比增长1.53%,增幅比6月份缩小2.9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缩小4.62个百分点;生产生铁5974.76万吨,同比增速从6月份的增长2.28%转变为下降0.60%,增幅比去年同期缩小5.63个百分点;生产钢材9476.31万吨,同比增长3.69%,增幅比6月份缩小3.4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缩小7.17个百分点。 7月份,我国粗钢、生铁、钢材的平均日产水平分别为220.40万吨、192.73万吨、305.69万吨,环比分别下降4.58%、3.65%、6.46%,是去年以来环比降幅最大的月份,也是今年初以来日产水平最低的月份。 1月~7月份,我国共生产粗钢4.81亿吨,同比增长2.67%;生产生铁4.22亿吨,同比增长0.38%;生产钢材6.47亿吨,同比增长5.84%。整体来看,同比增速继续维持去年以来材大于钢、钢大于铁的趋势。 华北和西南快速减产 7月份,华北和西南地区的粗钢产量分别从6月份的同比增长0.16%和4.75%,转变为同比下降6.59%和5.99%,与去年同期的大幅增长6.09%和15.87%相比,增速差分别达到12.68个和21.86个百分点;环比增速分别比6月份大幅回落7.38个和10.00个百分点,呈现出快速减产的态势。其中,华北地区环比减产最大的是山西(减产17.68%),其次是内蒙古(减产10.32%);西南地区减产最大的是四川(减产13.10%),其次是云南(减产11.07%)。 7月份,西北地区的粗钢产量同比大幅增长22.52%、环比增长2.34%,是7月份同比、环比增幅均最大的地区。其中,同比增速前两位的是:青海省增长101.28%,陕西省增长52.86%;环比增速最大的是甘肃省,增长9.42%。 1月~7月份,仅华北地区的粗钢产量减产了3.15%,其他5大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西北地区,增长9.93%;其次是中南地区,增长8.95%。 重点统计企业生产相对稳定 7月份,92家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或集团共生产粗钢5595.63万吨,同比增长1.7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8个百分点;生产生铁5465.82万吨,同比增长1.95%,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5个百分点;生产钢材5420.20万吨,同比增长1.1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5个百分点;粗钢、生铁、钢材日产量环比分别小幅下降1.39%、1.13%、1.98%,降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7月份,非重点统计其他企业的粗钢产量同比增长0.70%,生铁产量同比下降0.70%,钢材产量同比增长7.30%,除钢材产量增幅比重点统计企业大6.16个百分点外,粗钢和生铁产量增幅均小于重点统计企业;粗钢、生铁、钢材日产量环比分别大幅下降16.77%、24.34%、11.85%,降幅明显大于重点统计企业。 从1月~7月份的产量数据来看,重点统计企业的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6%、2.77%、2.94%,增长情况比较均衡;而其他企业的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4%、降低16.08%、增长10.06%,说明其他企业主要在大幅增产钢材、大幅减产生铁。 特厚板、冷轧窄钢带大幅增产 7月份,在22大类钢材品种中,有17种同比增产,减产的只有5种(见图4)。其中,增幅达到10%以上的有6种,增幅最大的是特厚板(增长23.82%),其后分别是冷轧窄钢带(增长19.30%)、镀层板带(增长17.07%)、冷轧薄板(增长16.95%);减幅最大的是热轧薄板(减产17.09%),其后分别是铁道用材(减产16.25%)、热轧窄钢带(减产9.27%)。 7月份,日产量环比增长的钢材品种只有4种,减产的有18种。在环比增产的品种中,增幅最大的是热轧薄板,大幅增长22.91%;在环比减产的品种中,减幅在10%以上的钢材品种有7种,减幅最大的是铁道用材,大幅减产16.83%。 1月~7月份,在22大类品种中,产量同比增幅在10%以上的有5种,其中冷轧薄板大幅增长13.98%、冷轧窄钢带大幅增长12.96%、镀层板(带)大幅增长12.71%;产量同比下降的只有热轧薄板和中厚宽钢带2个品种,分别下降9.63%和2.12%。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粗钢
发布时间:2014-09-10

钢铁业内冷外热:民企稍胜国企一筹 出口企业最滋润

随着中报披露期的结束,各个行业交上不同的成绩。但是一直受到关注的钢铁行业今年似乎成绩并不让人满意,再加上国内钢铁价格跌幅扩大,国内钢铁行业一时笼罩着悲观气氛。 虽然行业整体被认为“企稳回升机会小”,但是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还是了解到一些企业依然能够在目前的情况下保持利润。 钢铁行业背债3万亿 截至8月31日,33家上市钢企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根据Wind数据,在这33家上市钢企中,有18家钢企资产负债率超过70%,占比达到54.5%。资产负债率超过80%的钢企为6家,分别为八一钢铁、抚顺特钢、韶钢松山、西宁特钢、华菱钢铁和重庆钢铁。 在所有上市钢企中,八一钢铁的资产负债率达到86.46%,为所有上市钢企最高。据八一钢铁发布的2014年半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08.1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0.25亿元下滑10.08%,公司上半年亏损7.1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高达1294.35%。 在盈利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88家钢企中有63家钢企实现盈利,盈利超过5亿元的钢企仅6家,盈利额达80.98亿元,占整体盈利额的53.4%;与此同时,25家处于亏损的钢企中,亏损超过5亿元的钢厂7家,亏损额达到53.22亿元,占整体亏损额的69.32%。与之相对应的是,截至6月末,全国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负债已超过3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达1.3万亿元。 有证券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钢厂亏损主要是因为产能过剩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这两年由于国内宏观调控,基础建设投资降温,钢铁的有效需求不像前两年那样大,需求不足使钢铁产品大量的销售产生困难,所以钢铁价格会下跌,销售不畅,钢厂为了鼓励销售,也不得不采取先把产品卖出去再回款,加大了再财务上的不良状况。” 国内钢价不容乐观 据国内最新市场报告,最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弱势下行,报收于113.86点,一周下滑1.83%,跌幅有所扩大。钢材期货市场的连续阴跌,已使现货钢市内贸易商的心态更趋悲观。由于出货不畅,现货钢价呈现普跌态势。即使这样,下游的终端需求还是难以回暖。 市场内的人士回顾说,前一段时间,受钢坯价格连续走低的影响,不少钢厂感觉“盈利窗口”难得,生产积极性高涨。但是,冷酷的现实是,下游需求表现平平,螺纹钢期货的不停下探,使得现货钢市商家的心态更加悲观,钢价不断下跌。 另一方面,钢铁原材料方面也出现下跌,进口矿价大幅下跌,9月4日62%品位普氏铁矿石指数收在每吨83.75美元的价位上,一周下跌4.25美元,创下最近5年来的新低。 出口依然旺盛 虽然钢铁行业被认为整体走低,但是仍然有企业能够在不景气的行业背景下保持不败。一位钢铁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我们的业务分析以及对钢铁企业的一些了解,目前民营钢铁企业略好于国企,出口型企业日子最好过。” 该工作人员分析称,产业布局影响了钢铁企业的利润,“产品的种类决定了钢铁企业能不能一直盈利。比如沙钢,它是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的生产线种类很多,无论是建筑钢材还是板材,只要有需求就能获得利润。目前受国内宏观经济影响,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走低,一些产品种类单一的小型钢铁企业必然会受到影响。” 而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宏观经济面总体偏弱,钢材终端需求的释放较为有限,但是今年国内钢材出口在海外经济复苏、国内外价差扩大、人民币贬值等几个因素的带动下大幅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速33.6%。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钢铁
发布时间:2014-09-10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