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电价微降或殃及煤炭 煤价回暖仍将拖后

从2012年下半年煤炭价格不断走低以来,煤电博弈就逐渐发生逆转,原来一直处于上风的煤炭行业已经明显处于下风 上网电价下调0.01元/千瓦时左右的消息传出,让火电企业闷声发财,赚得盆满钵满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同时,火电企业向上游传导成本压力,也必然让煤价企稳反弹的梦想或再度破灭。 从煤炭行业来看,行业亏损面已经超过80%,中小煤企倒闭潮已经掀起,大量煤矿关门歇业,甚至被迫卖矿。刚刚因神华、中煤等巨头8月初提价带来些希望,业内普遍预计,煤炭价格下跌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在第四季度可能迎来一波反弹行情。但这一预期将随电价下调破灭。 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尽管上网电价下调电力企业利润会受到损失,但此轮博弈中电力巨头仍将占据主导地位,煤价极有可能再度下挫,今年年内筑底反弹的预期恐再度破灭。 产能过剩短期难以改变 进入2014年以来,“雾霾”危机下的各项控煤减排措施开始在市场中显现力量,加之进口煤的竞争、国内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经济增速的下降等多重因素共同起作用,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进一步恶化。 有统计数据显示,整体煤炭企业、电力行业以及其它中介、港口、用户的库存量,可能要超过5亿吨。 此前,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师秋明也向记者表示,今年的情况与去年有实质性的不同。去年煤炭价格虽然也在下跌,但整体上处于低库存状态;但今年从煤炭产地、港口到电厂整体上一直处于高库存状态,这种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邱希哲认为,需求疲软是影响煤炭价格企稳反弹的核心因素,而产能过剩则是制约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8月6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482元/吨,7月30日至8月5日的报告期比前一报告期下降了7元/吨。中电联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全国煤炭价格已经降至2007年底水平,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较难改变,煤炭价格下行的压力加大。 此外,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18.16亿吨,同比下降1.8%。限产、减产以实现新的供需平衡是国家政策层面解决当前煤炭也困局的唯一手段。 另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14家特大型煤炭企业座谈会,形成了几点共识,一是控制总量,全国下半年煤炭产量需调减10%以上;二是降低库存,大型煤企要在6月底基础上减少50%;三是规范煤炭进口;四是建立自律机制。 据了解,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均已推出了限产救市计划。 煤电博弈煤企明显处下风 自从2012年下半年煤炭价格不断走低以来,煤电博弈就逐渐发生逆转,原来一直处于上风的煤炭行业已经明显处于下风,火电企业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势。 鄂尔多斯煤炭贸易商王先生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在神华、中煤等大型煤企提价的大背景下,鄂尔多斯煤炭市场依然非常冷清,完全没有任何回暖的迹象。 “目前中小煤矿基本上都停了,大矿也都在大幅减产,没有实力的煤矿根本就撑不下去了”。王先生说,“因为没有什么客户,发煤的也都回家了。现在从煤种来看,也就民用的大块煤没收太大影响,其它煤种就没有人要”。 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下游电厂煤耗在迎峰度夏因素影响下,略有回升,电厂库存也出现了回落,但是库存多高于15天左右安全线,所以电厂采购积极性并不强烈,加上煤企产能控制也不明显,且工业用电量增速有限,而受制进口及大煤企主动限产尚未明确,所以短期供大于求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逆转,煤价反弹难度不小。按照电价下调1分来折算,煤价相对于调整在20-25元/吨左右。这对于目前已经低位的煤炭市场来说,是一个大大的利空。 但招商证券研报认为,经过前期煤价下跌后,煤炭基本上全行业亏损,预计冬储煤开始、水电衰退,四季度煤价预期反弹,若限产保价和限制进口实施,将进一步支撑煤价。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哲也认为,此次电价下调,火电企业必将进一步挤压煤炭价格,但煤炭价格未来可以压缩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四季度煤炭价格会有一个小幅回升。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煤炭
发布时间:2014-08-14

钢铁电商大起底:烧钱阶段到底能支撑多久?

钢铁电商,这个因为钢铁行业“寒冰期”而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引来无数商家纷纷试水钢铁电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到钢材的钢铁电商已超过100家,他们不仅提供销售服务,还提供仓储、物流、金融等一系列配套衍生服务,试图在钢铁电商领域走出一片蓝海。可是,当前钢铁电商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钢铁电商企业还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烧钱阶段,没有明晰的盈利模式,并未真正实现电子商务渠道的盈利方式。 钢铁电商的烧钱阶段仍在延续,面对持久的资金压力,钢铁电商到底能支撑多久?钢铁电商的盈利点究竟在哪?未来之路在何方?诸多问题,值得人们深思。据易钢在线飞谷网的一高管表示,未来经过行业竞争洗牌后,恐怕只会剩下少数几家领头的钢铁电商平台。 钢铁电商巨额市场 众企业纷纷试水 中国正处经济结构转型期,房地产作为经济火车头的作用正在退潮,市场需求下降,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深陷困境的钢铁行业需要寻找到新的出路,钢铁电商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发展凶猛。 有业内分析人士测算,钢铁电商行业在成熟期的市场容量有望达到9971-10116亿元,净利润规模98-170亿元。而钢铁电商若能成功,必然会向钢铁的上下游拓展,我们相信整个大宗商品电商净利润规模可能超过500亿元。面对如此巨额市场,众多企业看好钢铁电商,纷纷试水,试图在钢铁电商里分得“一杯羹”。 截至目前,按照钢铁电商的模式和交易进行分类主要以下三种:一是钢铁生产企业自立门户建立的电商平台;二是以现有行业网站为主的电商,搭建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比如易钢在线飞谷网;三是钢贸企业建立的电商平台。 缺乏明晰的盈利模式 钢铁电商洗牌在即 就目前来说,钢铁电商投入了大量钱、人力、设备,结果仅是把货搬到线上,并没有明晰的盈利模式。大多数电商的盈利集中在依靠“信息费”或“会员加会费”两类模式,可是能够赚取的利润实在难以抵消开销巨大的成本支出。 多家钢铁电商表示,目前不考虑盈利,是免费为买卖双方提供各类服务,先以免费的方式迅速做大做强,希望吸引更多的大钢厂、大代理商和大采购商,在体量变大的基础上再寻找盈利点,如可能以融资服务、物流和仓储服务等盈利。 “单纯线上交易的模式,目前还没有哪家能找到赢利点”,易钢在线飞谷网高级研究员如是说,最后哪家电商能成功目前还说不好,但对钢铁电商的交易量和行业关注度已经是近年最好的水平。现在所有的电商平台要盈利都不太容易,现在电商平台是培育的过程,未来要在100多家里,是大浪淘沙,现在是春秋战国时代,过几年将经历残酷的竞争洗牌,预计最近几年将涌现出几家领头企业。 为了能够长久经营,国内的一些知名钢铁电商平台已开始去探寻新的盈利点,力争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其中,易钢在线推出的飞谷网钢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钢铁
发布时间:2014-08-14

多重利好来袭 钢铁业困境中或现生机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74.8亿元,累计亏损面下降7.95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提高0.23个百分点。另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披露半年业绩预告的钢铁上市公司中,河北钢铁净利润预增3倍以上,“老大难”华菱钢铁终于扭亏为盈,实现盈利1000万~3000万元。几乎一潭死水的钢铁行业再次泛起了涟漪。   钢铁分析师薛和平认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基本面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如果后期宏观经济顺应中央调控要求,今年下半年钢铁行业的经济效益势必好于上半年,并且从今年起,中国钢铁业逐步走出困境的态势也非常值得期待。   盈利能力“在提升”   纵观上半年,1、2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连续出现亏损,3、4月份虽然出现盈利,但累计仍然亏损;5、6月份效益开始好转。上半年,重点钢铁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8131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利税454亿元,同比增长11.6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133%。   业界普遍认为,重点钢铁企业整体扭亏的主要原因是铁矿石、焦炭、焦煤等原料价格跌幅远大于钢材价格跌幅,使得钢铁企业盈利在钢价下跌过程中不降反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7月16日,国内市场焦炭和煤炭价格分别为900元/吨和660元/吨,分别比1月2日的价格降低35.7%和22.4%;而同期国内螺纹钢价格的降幅只有10%。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除了自身苦练内功的努力之外,随着淘汰落后的持续推进、铁矿石日渐“降温”以及原燃料价格下降,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在国家“铁腕铁规”和市场化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今年我国钢铁新增产能为2710万吨,计划淘汰落后产能2870万吨,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相抵之后,今年钢铁新增产能很有可能首次出现负增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供给过剩的状况。   铁矿石市场也在今年出现了近十年来首次供大于求的形势。“以铁矿石为代表的钢铁原料暴利时代已经结束,钢铁产业链利润从矿山向钢厂转移乃大势所趋。”薛和平表示,从钢铁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成本结构看,没有自产矿的钢铁生产企业,要比拥有自营矿山的钢铁联合企业受益更多,日子也将更好过。   此外,今年以来上游原燃料价格的下跌不仅大幅降低了钢厂的采购成本,也使得钢材制造成本持续下降,从而提高了钢材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半年报露“喜色”   当前钢铁行业盈利情况有所改善的迹象,也在钢铁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业绩预告中有所体现。   截至记者发稿时,已经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的钢铁上市公司中,安阳钢铁、华菱钢铁、首钢股份、*ST南钢和杭钢股份等成功扭亏,其中,*ST南钢预计实现净利润1.2亿元;沙钢股份、河北钢铁和常宝股份等预计上半年业绩出现增长,其中沙钢和河北钢铁净利润预增3倍左右。此外,新钢股份和马钢股份等表示上半年将减亏。   沙钢股份修正了一季报中的半年业绩预期,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00万~3600万元,同比增长280%~310%。而率先披露半年业绩快报的中钢天源,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732.88万元,同比增长25%以上。   根据华菱钢铁业绩预告,上半年预计实现盈利1000万~3000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33~0.0099元,而去年同期为-0.13元,其中二季度每股收益为0.046~0.053元。华菱钢铁表示,上半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坚持两眼向内,努力保持生产稳顺,产销量同比大幅提升;继续推进对标挖潜,降低工序成本;提高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自发电比例显著提高;强力推进集成产品开发项目制,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增加盈利能力较高的产品产销比例;进一步提高水运比例,降低物流费用。   河北钢铁的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18%~344%,预计实现盈利约3.2亿~3.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约0.03~0.032元,而上年同期为0.007元。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河北钢铁盈利水平大幅提升,除了成本控制和产品创效之外,变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河北钢铁此前发布公告称,从2014年1月1日起不同程度地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其中,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为从原来的25~30年调整为40~45年,运输工具的折旧年限从6~8年延长为10~15年。公司预计本次调整将减少固定资产折旧20亿元,增加公司2014年度净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约15亿元。   走出困境或可期   不可否认,原料价格大幅下跌,钢价相对平稳,市场供给环境改善是二季度钢铁行业出现回暖迹象的重要诱因。下半年钢铁行业能否延续这一良好势头,薛和平认为,考虑到下半年经济增速加快、钢铁需求拉动等影响,钢铁企业效益预计好于上半年。   最近,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首批80个基础设施领域鼓励社会投资的项目,包括24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10个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8个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项目、36个清洁能源项目、2个信息基础设施项目。此外,福建、云南、广东、四川等国内多个省份也先后出台了稳增长政策,并且追加投资多投向“铁、公、基”项目,这些大型基建项目对于钢铁需求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   值得一提的是,7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超过4万辆。到2015年底,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万辆以上,2020年达到5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   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国清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增加相关钢材品种的需求,对于钢铁行业而言是一个机遇。发展新能源汽车,对高端汽车用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钢铁企业若想抓住这一机遇,就必须开展针对性地研发和生产,满足下游汽车生产企业轻量化用钢以及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在薛和平看来,尽管有悖于当下的主流舆论,但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和钢铁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增强,今年起中国钢铁业逐步走出困境的态势依然值得期待。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钢铁
发布时间:2014-08-14

西宁市对涉及冶金、钢铁等22家企业,下达整改通知

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为了降低工业企业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西宁市对涉及冶金、火电、化工、钢铁等22家企业,下达了针对渣料场“三防”措施的整改通知,截至目前,已有17家完成整改。 在西宁市打响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役之初,市环保局就针对部分工业企业渣料场无序堆放,扬尘四起的问题,下达了整改通知,要求企业对所属渣料场建立围挡、防风抑尘网、喷淋装置,将粉尘污染降到最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地处大通县的青海新型建材工贸有限公司、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青海早期的水泥厂,在这场治污风暴中,不仅增加了环保设施、淘汰了落后产能,更是在渣料场建起了高达数米的挡风抑尘网,有效防止了原料、燃料、废渣堆场引起二次扬尘污染。地处湟源县的青海华晟铁合金有限公司更是要将渣料场建成全封闭的,通过自动传输设备运输渣料,杜绝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扬尘污染。 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整改通知下达之前,大部分工业企业都是选择露天堆放渣料,粉尘污染严重,整治后,防风抑尘网、喷淋等举措,有效降低了工业企业的粉尘污染。目前,未完成整改的青海华铁冶炼有限公司、黄河鑫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环保部门将限定其在今年年底全面完成整改。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冶金
发布时间:2014-08-14

豫企抢滩青海煤炭资源“高地”

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原与青海的天路通道,两地之间经贸往来频繁。进入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一批中原儿女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冀,来到美丽富饶的柴达木盆地,扎根海西,奉献青海,鏖战高原,促进了豫青两地经济大发展。 在今年6月份结束的第十五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我省唯一本土世界500强企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与青海省政府签下144亿元大单,豫青合作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西部开发豫企挺进青藏高原 作为西部大开发涉及的12个省份之一的青海省,煤炭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便以贵金属、有色金属、煤炭为主。 “2003年6月,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义马煤业集团出资兴建了国有独资公司——青海义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中原到青藏高原开发煤炭资源的探路者。”7月31日,在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的公司总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义煤公司青海义海能源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凌杰回忆说。 李凌杰介绍,从最初的几个人和几顶帐篷起步,克服高原缺氧、环境恶劣等种种不利条件,十多年来,青海义海能源在青海省打造了两座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和一个井矿——大煤沟矿、大煤沟露天矿和木里露天矿,分别位于海拔3500米的柴达木盆地千里戈壁无人区和海拔4200米的天峻高寒草甸牧区。 据概算,大煤沟矿尚有可采储量600多万吨,按照每年60万吨计算,还可采10年左右时间。木里煤田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总储量占青海省整体煤炭储量的80%。如今,青海义海能源已经由一个年产8.24万吨的小煤窑,发展成为最高年生产能力突破600万吨的煤炭企业,连续十一年实现安全生产,在青藏高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翻阅纳税记录,青海义海能源由最初年上缴税费14.4万元提升到8.1亿元,连续三年成为青海省的纳税支柱企业,排序第五位,并曾以12.18亿元品牌价值、青海省50强企业第11位的业绩载入史册。 “不仅如此,在全国煤炭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青海义海能源还为义煤公司带来数亿元的收入,成为义煤公司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前不久由大煤沟矿矿长调任青海义海能源总经理的候留月说。 鏖战高原多项纪录填补空白 8月1日,记者乘车从德令哈市区出发,沿315国道一路向西,沿途茫茫戈壁一眼望不到边,一丛一丛的骆驼刺倔强地挺直脊梁对抗着干旱。“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正是这里鲜明的写照。 大约4小时后,记者来到位于柴达木盆地千里戈壁边沿的大煤沟矿。在露天矿坑口观景台上,记者看到露天采场呈梯田状层层叠叠,远处白云挂在山间,在青藏高原特有的褐红色山体映衬下,整个矿坑犹如一幅气势恢宏的中国水墨画。 对于大煤沟矿创造的多项青海省“第一”,候留月如数家珍:青海省首家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和瓦斯治理示范矿井;青海省首个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填补青海省煤炭行业空白;青海省唯一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煤矿,其中煤矿救生舱被称为青海省“第一舱”…… 指着大煤沟矿堆积的“煤山”,副矿长王二勤说,全国煤炭形势持续低迷也波及到了大煤沟矿,目前矿上滞销的煤有30多万吨,当务之急是把这些煤销售出去,也趁此机会让工人放假休息,与家人团聚团聚。 “巍巍木里山,海拔超四千,高寒又缺氧,百里无人烟。”8月2日一早,蒙蒙细雨中,在青海天峻县城经过3个半小时车程,记者来到世界海拔最高的煤矿——木里矿区。“这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当于内地的70%,就像在内地背负25公斤重的重物行走。”青海义海能源副总经理、木里矿矿长徐敬民笑道。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2013年被誉为“青海第一铲”木里矿12立方米电铲一次试车成功,在青藏高原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在国内也属首例,木里矿步入了清洁生产的崭新时代。 2014年3月,温暖行·中国梦“义海温暖工程”正式启动,青海义海能源未来五年内向海西州中小学校、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困难职工捐赠2.5万吨、价值750万元的煤炭,这成为青海省目前时间跨度最长的公益资助项目。 调整结构拉长煤炭产业链条 6月10日至13日,第十五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青海义海能源的“东家”——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与青海省政府签署了《煤电化生多联产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投资144亿元在青海省建煤-电-化-生多联产基地,主要包括2×300MW热电联产项目、100万吨甲醇项目、6万吨聚甲醛项目、3×2万吨甲醇蛋白产品项目、80万吨醇醚燃料等项目,建成后可安置就业5000余人。 “煤-电-化-生多联产项目主要以青海义海能源大煤沟煤电煤和木里低质煤为原料煤和燃料煤,建成后可年消耗煤炭达390万吨,将实现青海义海能源大部分产煤就地消化。”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分析说。 目前,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旗下煤生化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握规模化生产煤制甲醇蛋白的企业。“青海现有180万吨的气头甲醇产能,甲醇蛋白和聚甲醛项目可以选购当地甲醇作为原料,不仅可与青海省的油气资源利用形成资源互补、相互配套,而且有利于柴达木地区经济和生态的循环发展。”一位研究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学者说。 在这位学者看来,作为一种调整传统能源结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型替代能源,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推广应用典型低碳能源燃料甲醇,不仅可以盘活青海省甲醇资源,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同时可以带来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煤为基础、以高端化工和新材料为方向,加快矿产资源由燃料向材料转化、产品从大众化向精品化发展、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延伸,加快青海煤-电-化-生多联产基地建设,倾力打造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大型企业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煤炭
发布时间:2014-08-13

焦炭市场供需矛盾愈加突出

  根据中焦协公布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全国累计生产焦炭2.3亿吨,同比下降1.1%。   全国28个焦炭产区中,有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同比减产合计991万吨;其中,河北减产最多,为547万吨,其次为山西省减产159万吨;另有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同比增产合计740万吨;其中,甘肃省和福建省同比增幅分别高达42.6%和34.3%。2014上半年,焦炭平均价格为1122元/吨,其中最高价格为1268元/吨,最低价格为1069元/吨。焦炭平均价格下降274元/吨,下降幅度近20%;而部分地区焦炭价格最高下跌400元/吨。   焦化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2014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焦化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14.46亿元,同比下降6.34%;盈亏相抵实现利润为亏损32.89亿元,同比利润下降420%;焦化企业的亏损面已达历史最高的53.04%,亏损企业合计亏损额为99.67亿元。据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焦化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平均在70%。今年国家工信部下达给全国相关省区要淘汰落后和过剩焦炭产能1473万吨,但上半年又有新建13座焦炉投产,投产的焦炭产能1182万吨。   焦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向好。1~6月,焦炭出口量累计39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幅达160%。从出口地区看,按照收发货单位口径统计,上半年山西省出口焦炭最多,累计出口359.5万吨,增长2倍,占全国出口量的91.47%。焦炭出口平均价格为221美元/吨,同比下跌13.67%。   国内外炼焦煤资源总体宽裕。1~6月,我国累计进口炼焦煤3103.79万吨,同比下降12.15%;平均进口价格为111美元/吨,同比下降20.43%。而7月中旬国内主焦煤产地太原地区的出厂含税价为820元/吨,比2013年底下跌290元/吨。   上半年,全国煤焦油产量约970万吨,粗(轻)苯产量约245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约300万吨,相比2013年略有下降。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焦炭
发布时间:2014-08-13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