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出超高纯钛材料打破垄断

  中国生产出超高纯钛材料打破美禁运   浙江余姚临山镇的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设的年产250吨电子极低氧超高纯钛项目前天正式投产,产出的中国第一炉超高纯钛不仅填补了我国相关产业和技术的空白,也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这一项目的垄断。   文章指出,金属钛作为一种战略性高端金属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特点,一直以来是飞机制造、宇宙航天行业所必需的战略性关键材料,对国家安全、国防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世界上钛金属的初级产品海绵钛产能最大国家,2013年产量约12万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售价每吨4.7万元;同时在高纯钛领域却完全空白。而低氧超高纯钛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市场价格高达每吨100万元。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日本的三家企业能生产超高纯钛,作为高端金属材料,美国严格限制其对中国的出口。   宝钛股份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科研基地,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业从事钛加工业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钛材加工企业。公司产品结构较为完整,产品涵盖板材、管材、棒材、丝材等,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铸-锻-钛材加工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公司是国内钛材加工领域中最重要的厂家,行业地位相当突出,公司所生产钛材产品广泛应用在化工、建筑、航空航天、舰船、医疗等领域。   宝钛股份:高端钛材产能将释放,市场需求回升有潜力宝钛股份是我国最大的钛合金及钛材生产企业。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从海绵钛生产到钛材的一体化生产体系,拥有海绵钛产能10000吨,钛锭产能2万吨,钛材加工能力1万多吨。2013年公司实现钛产品销售量16658.29吨,其中钛材8112.07吨。钛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20,在航天军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尤其高。   宝钛股份一体化优势突出,高端技术与产品优势得到强化。公司顺应了全球钛企一体化发展趋势,收购宝钛华神后,获得了海绵钛、钛材一体化生产优势,公司海绵钛自给率在50以上,有效地降低了海绵钛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也提升了公司海绵钛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这也使华神宝钛在海绵钛行业全行业亏损的困境下仍能盈利,在海绵钛行业中一枝独秀。伴随着宝钛股份钛加工能力的扩张,公司对高端钛材和先进技术的投入也在提升,公司在国内率先引进了钛熔铸EB炉,钛带生产线、万吨自由锻和焊管,拟参股3D打印公司。目前EB炉已稳定生产,焊管业务已突破核电冷凝器用焊管市场,钛带生产线、万吨自由锻已试运行,特别是钛带生产线即将完成调试。这些项目的实施与投产,将为公司进一步打开航空、航天、电力和海洋工程等高端钛材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钛价持续低迷,但需求回升有潜力。自2006年以来,由于海绵钛产能快速投放,而需求增速回落,钛价持续低迷,目前已低至4.4万,海绵钛行业已陷于全行业亏损境地。但从前景来看,在世界航空订单复苏、交付量上升及单机用钛量上升、军工用钛稳步提升及工业钛材性价比提升的推动下,钛材需求的回升有较大潜力。   攀钢钒钛   攀钢钒钛发布201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02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营业成本114.79亿元,同比增长0.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49亿元,同比下降7.34;2013年实现EPS为0.06元。   4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3亿元,同比增长6.21;实现营业成本28.90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0.58亿元,2012年同期亏损1.67亿元;4季度实现EPS-0.01元,3季度为0.03元。   公司2014年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61亿元,同比下降1.94,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45.19,对应EPS0.047元。   事件评论   2014期待卡拉拉释放增量: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环比基本持平,三大主要产品呈现两正一负的局面。其中,铁精粉方面,在国内价格波动下跌的情况下,公司产销量扩大带动铁精粉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钒制品方面,在钒制品(以五氧化二钒计)产销同比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或受益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平均销售单价明显上涨带动钒制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20;钛产业链则受制下游需求下滑,钛精矿均价同比下跌49.84,钛精粉与钛制品收入同比均有明显下滑。钒制品品种优势支撑下,2013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2013年公司净利润小幅下滑主要是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26亿元所致,不过卡拉拉项目投资净收益扭亏一定程度上缓解下滑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4月卡拉拉项目试生产期实现扭亏,导致投资净收益同比增加4.65亿元。2014年卡拉拉预计完成磁铁精矿540万吨,红矿170万吨,卡拉拉产能释放对公司业绩的贡献或逐步体现。   主营改善乏力,4季度、1季度业务受费用与减值因素波动影响:尽管价格上涨导致公司4季度综合毛利率有所提高,但在资产减值损失及管理费用上升的情况下,出现小幅亏损。同时需求淡季使得公司主营业绩环比缺乏改善动力,但是资产减值损失及管理费用的下降使得1季度业绩环比有所增长。总体来看,资源品总体低迷的格局仍将持续。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08

我国已经是耐火材料的生产大国

  耐火材料行业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截至目前,耐火材料行业仍在我国工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1-3月我国耐火材料产量到达24135668.45吨,累计同比增长为9.51,仅3月份的产量就达到9242563.07吨,同比增长11.89。   由数据可以看出,山西省2014年1-3月耐火材料累计同比增长幅度较大,达到了15.22,而该地区3月份却下降了17.45个百分点。河北是1-3月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下降幅度达到28.35,其3月份产量亦下降了31.76,由此不难看出,尽管全国耐火材料总产量呈上升趋势,但是就各地区来看,却是有增有降,发展并不稳定。   目前我国已经是耐火材料的生产大国,但是就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而言,仍然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发展趋势也起伏较大,这些问题都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如果不及时改进,长此以往,行业将面临更加落后的尴尬局面。   在今后的发展中,耐火材料行业只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国际市场为向导,逐步向低能耗、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稳中求胜,得到更好的发展!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08

煤炭企业持续亏损源于市场失灵

  煤炭企业亏损面的持续扩大,表明在产能化解方面没有什么进展,煤炭行业生产和销售存在严重的不匹配。   随着煤炭价格一路狂跌,陷入亏损境地的煤炭企业越来越多,亏损额也越来越大。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2%,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则创出247.4亿元的新高,同比增长达到45.5%。与此同时,煤炭企业的应收账款也在不断增加,已超过1500亿元,资金紧张问题进一步显现。   煤炭领域出现全行业亏损,已经不是新闻,而是一个经年累月的问题了,国内煤炭生产的“大户”山西省最近几年深陷煤炭产品积压的困境,以至于省政府在中央要求不再出台对某个行业扶持政策的背景下,仍不得不出台“救市”措施来帮助省内煤企解困,但看来这一切都收效甚微,山西省煤炭行业的亏损一直没有降下来。   煤炭行业出现的亏损,直观地说明了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因此,要解决亏损问题,就需要在化解产能方面有所作为,也就是说,要对亏损严重、效益差的煤炭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而煤炭企业亏损面的持续扩大,表明在产能化解方面没有什么进展,煤炭行业生产和销售存在严重的不匹配。   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里,企业生产产品并不是其终极目标,它对于产品的销售是十分敏感的,一旦发生积压,就会通过压缩产量来减轻压力。在这样的市场里,由于市场这根“指挥棒”的作用,所谓产能积压的问题基本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会受到市场规律的调节,促使整个行业的产能实现大致平衡。但是,我国一些煤炭企业面对产品严重积压的局面,却感受不到什么压力,哪怕高涨的产能造成严重亏损,其机器照样不能停下来,这只能说明在这些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市场规律并不能对它们起到作用。   我国的煤炭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发生严重亏损的也大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像山西这样一个煤炭大省,以前曾经有过大量民资开办的中小型煤矿,在前几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时候,山西省政府曾经采取强硬措施将很多不合标准的小煤窑关闭,或者强行转制为国有企业。正因为大量煤企是国有企业,它们可以越出市场规律的约束,无视产品积压所造成的压力,仍然在扩大产能上你追我赶,以至于造成了整个煤炭行业亏损局面的积重难返。   煤炭行业出现的全行业亏损,不全是目前经济增速下降所造成的,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已建立了高度共识。而煤炭产品无论是在开采、运输还是在应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污染,因此其市场已越来越小,这已经是一个不可能逆转的大势。对此,国有的煤炭企业和主管部门必须抱有清醒的认识,采取切实措施化解煤炭行业的过剩产能,让市场机制在煤炭行业发挥主导性作用,而不是继续推行扶持政策来让产能过剩所导致的全行业亏损局面继续存在下去。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08

贵州省金刚石找矿近日获突破

  由贵州省地矿局101地质大队实施的贵州镇远马坪地区金刚石远景调查项目日前取得重大进展,地质工作者在马坪地区地表新发现岩体5个,区内岩体对围岩(白云岩)的烘烤现象强烈,初步认为系隐伏岩管之上部羽状岩脉,推测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管(体)。   贵州镇远马坪地区金刚石远景调查项目于2012年开始实施,以贵州省黔东地区镇远马坪一带已有含金刚石钾镁煌斑岩以及类似岩浆岩分布区为重点工作区,通过综合分析以往地质资料,开展地质测量、构造地质剖面测量等工作,在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宜位置进行推测隐伏岩体或出露岩体向深部延深的钻探验证,进而开展金刚石找矿突破的可能性研究,圈定可供下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   经过2年多的努力,地质工作者在镇远县马坪地区地表新发现岩体5个。其中,在物探工作新区1个钻孔验证新发现28条岩脉,部分岩脉见橄榄石斑晶和铬尖晶石,与1965年国内首次发现的含金刚石原生矿钾镁煌斑岩岩体镇远马坪东方一号岩体特征相似,找矿意义重大。近日,来自中国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云南省地调局等的专家在考察马坪地区新发现的钾镁煌斑岩岩体、并对比云南三江地区岩浆岩产出特征后提出了同样的看法,认为马坪地区的钾镁煌斑岩岩体特征表现出岩体根部相特征不明显,存在较大隐伏岩体的可能性大,找矿前景看好。目前,该项目已完成2014年度设计评审,正积极开展野外工作。此外,地质工作者还在施秉县大塘地区地表新发现岩体2个,与镇远马坪地区相似,均具有隐爆型特征。   2009年年底,扬子地台金刚石找矿工作研讨会在湖南召开。2010年11月,原地矿部部长宋瑞祥率辽宁、湖南金刚石找矿专家一行到贵州考察,对贵州省金刚石找矿寄予厚望。他表示,希望新一代地质人接过金刚石找矿的接力棒,在贵州省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床。2012年,中国地调局正式启动贵州镇远马坪地区金刚石远景调查项目,拉开了新一轮扬子地台金刚石找矿工作的序幕。今年年初,《全国金刚石找矿方案》出台,贵州省东部所处的扬子克拉通雪峰古陆成为全国5个区域性战略选区之一,具备方案分4个层次推进中前2个层次的良好条件,这也为贵州省金刚石找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08

大连海关组织打击镁砂出口走私取得成效

    为落实国家出口调控政策,有效打击资源性矿产品出口走私,全国打私办在大连主持召开了打击镁砂走私工作座谈会。会议分析了走私分子为逃避镁砂原产地海关的打击,不断变换手法,通过外省口岸伪报品名走私出口。省工业特种资源保护办公室制作的120盒镁砂出口及易伪报产品样品(每盒包括16种样品),由海关总署配发给全国各地的海关,为给省外海关开展打击镁砂走私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会议要求联合打击,信息共享,查办互帮,坚决铲除镁砂走私顽症。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08

中国经济转型信心不足 “新经济股票”逆转成赔钱货

据彭博周一(7月7日)报道,中国决策者在“哪个行业将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上释放出模糊的信号之际,去年(2013年)押注中国经济最为赚钱的股票在今年(2014年)变成了赔钱货。 新经济”与“旧经济”股票同步下跌 科技、医疗保健和消费类公司的分类股指在去年飙升至少20%,成为中国股市涨幅最大的板块;然而,今年这些股指均下挫,跌幅超过6%。 目前,上述与被分析师称为“新经济”密切相关的公司与“旧经济”股票(诸如大宗商品和金融等过去10年刺激的国营领域)同步下跌。 此外,沪深300股指所有10个行业分类指数上半年均下挫,为四年来范围最广泛的下挫走势。 投资者质疑中国宽松努力,经济转型信心动摇 这股跌势表明,投资者可能对中国致力于扶持经济向科技和服务业转型的努力产生怀疑,进而危及到中小企业的风险回报。 这类企业的风险回报过去两年一直最好,在首次公开募股中也是最大的。 虽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份曾表示,中国必须适应经济增长“新常态”,其中创新所扮演的角色与日俱增,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走下坡路,中国经济在2014年实现7.5%左右的增长目标因而面临风险;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快了财政支出速度,并放宽了信贷限制。 精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驻上海投资总监王征在上周五(7月4日)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市场目前正在消化中国无法成功实现过渡的风险。该公司管理着约1.2亿美元的资产。 王征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将“难上加难”。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7-08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