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出口原料高价进口产品石墨的未来会怎样

  低价出口原料,高价进口产品 中国石墨会成下一个稀土吗?   作为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主题,石墨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可由石墨获得进入应用领域已呼之欲出。许多科学家认为该产品是革命性的新材料,将推动电子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撬动至少千亿级的产业链。   目前探明的全球天然石墨储量约为7100万吨,其中中国储量约为55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77,居世界首位。然而,同样占全球储量的70以上,同样是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石墨却并不如稀土那样受到重视。我国石墨产业并不理想,长期处于产业链条中的原料供应者。   中国石墨界如果再走低端路线,恐怕就连做苦劳力的资格都没有了!中国石墨行业协会轮值会长、内蒙古日新集团董事长张彬对中国石墨产业的现状十分担心。他认为,石墨对于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比稀土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家层面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一产业的转型升级。   早在5年前,在能源行业转征战多年的张彬,以51亿人民币的巨资投向了石墨深加工,目前日新集团规模已经成长为中国石墨行业第一、全球第二。   石墨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具有耐高温性、抗热震性、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可塑性等众多特性,一直是军工与现代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石墨应用范围广泛。曾有专家预言:20世纪是硅的世纪,21世纪将是石墨的世纪。   石墨的尴尬:低价出口原料,高价进口产品   我国石墨出口价格长期保持在每吨3000~4000元人民币之间,但经国外加工提纯再进口至中国,价格便成了10万到20万元人民币每吨。   根据我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石墨出口量约为58.55万吨,进口量为7.6万吨。这样的进出口格局已经持续了近30年。   没有国内下游生产企业的强大,原料出口便没有定价权,没有自主产品在市场上的打拼,进口产品同样会卖我们天价。张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不改变石墨行业的格局,再过20年,中国将无石墨可采!   张彬的话并非危言耸听,黑龙江省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约有近千家石墨企业,石墨资源滥采乱掘、采富弃贫、粗放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现象比较普遍,开采和加工呈现无序化状态。如果按照目前的开采方式和速度,最多20年,国内已探明的石墨资源将消耗殆尽,届时中国将从国外高价进口石墨,由石墨大国变成石墨贫国。   黑龙江奥宇石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金柱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石墨初级产品大约以每吨3000元~4000元价格出口,但被加工成一个人工心脏瓣膜,价格高达12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认为:由于我国并不掌握石墨深加工核心技术,而先进石墨加工技术被美日欧盟等少数国家垄断,导致我国石墨资源低出高进,外国以购代采的状态长期存在。   与此同时,更多的乱象也发生在销售领域,由于大多为原料销售,市场秩序混乱相互竞价成为常态,致使资源低价流失海外。   全产业链模式初战告捷   谈及石墨产业,张彬认为不缺资金,不缺市场,主要缺人才。   2011年,张彬旗下瑞盛新能源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启了世界微晶石墨深加工的攻关之路,进而研究微晶石墨在等静压石墨锂离子负极材料上的性质和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同年与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展的高导热石墨材料成为世界领先。2013年底,瑞盛新能源与清华大学在石墨烯基导电剂项目上再度合作。   此外,张彬还曾不惜千万元重金在国内买专利,并组建了100人的科研团队和自己的实验室。目前,瑞盛新能源已经拥有10多项国内专利技术和12个主打产品,虽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但让张彬感到欣慰的是:2013年,瑞盛新能源六大产品上市,中国石墨进口价格明显下降,而一直被一家瑞士企业垄断的一次导电剂产品,在瑞盛新能源全面推出同类产品后,该企业已于2014年元月宣布在中国停止供货。   虽然初战告捷,但张彬并未放松,他认为,全产业链模式仅仅是开了个局。   2010年,张彬开始整合内蒙古石墨矿资源,拿下了中国唯一未被大规模开采的大鳞片天然石墨矿内蒙古兴和石墨矿,整合了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石墨矿。由此,张彬一举占据了中国石墨资源的五分之一。   随后,张彬投入33亿元人民币,打造了一个中国石墨高新产业谷。张彬的远景规划是,打造中国唯一一个石墨全产业链生产和研发基地。   石墨应借鉴稀土管控模式   目前,我国石墨产业受制于人的现象明显。张彬举例说,我国核电站使用的各向同性石墨几乎全部来自日本的东洋碳素,每吨价格约45万元,成本不过5万元,由于国内长期技术落后,价格主导权一直掌握在美日手中。   张彬认为,企业科技水平提升的保障是行业能在规范的环境下运行,这方面还要依赖于国家和地方对行业的整顿和对企业的严格准入。   由于储量占全国的60,黑龙江省对石墨的关注度一直较高。2011年,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中国工程院9位院士和中国石墨产业领域27位专家谋划石墨产业做大做强的方法和措施。内蒙古则是以矿山资源整合的模式率先清理了小企业的低水平开采,引入龙头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开创了一套全新的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要确保石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还需要国家借鉴稀土资源管控模式,从全国范围内调控石墨产能,鼓励科技研发,统筹规划石墨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石墨产业扶持、统筹规划石墨产业,保护性开发石墨资源是当务之急。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6-25

我国镍铜钴铂族启动金属研究项目

  我国镍、铜、钴、铂族金属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近日在京召开。参会的院士们认为,该项目通过调研国内外镍、铜、钴、铂族金属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展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分析研究,为镍、铜、钴、铂族金属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咨询,代表了我国的资源性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项目的实施结果可以举一反三地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据了解,该项目是甘肃省与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合作的具体体现。咨询内容从解析金川集团公司发展问题入手,解决我国镍、铜、钴、铂族等有色金属工业长期稳定发展面临的系列突出问题:矿产资源危机日趋严重,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亟待提高;能耗总量快速增长,节能技术亟待突破;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清洁生产任重道远;初级产品能力过剩,高端产品严重短缺等。2013年,该项目获批列为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项目,以金川集团公司为基点,从资源深度开发、高效清洁冶金及资源循环利用、高性能先进材料等方面进行战略咨询和研究。对此,中国工程院组织化工、冶金、能源、环境等跨学科的21名院士组成咨询组,分成4个子课题分别开展研究。项目计划2015年12月完成最终咨询研究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干勇在讲话中表示,该项目将对传统金属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升级起到积极作用。他强调,要确保项目研究质量,各有关部门要共同协商合作,勇于改革创新,要对项目工作开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6-25

稀土产业对产业投资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近日中国就WTO稀土争端一审败诉提出上诉,稀土行业告别配额时代几成定局。但在业界专家看来,这一结果或倒逼稀土行业市场化进程提速。   今年3月末,世界贸易组织裁定我国稀土等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违规。4月25日,中国就此向WTO上诉机构APPELLATEBODY提交上诉文件。在业界看来,中国败诉几乎已成必然。这也意味着中国稀土行业将告别沿用多年的出口配额管理模式。   不过业界专家同时表示,对于即将敞开大门迎接国际竞争的中国稀土产业来说,加速松绑或倒逼其提速市场化进程。   事实上,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稀土产业内部早已提前开始了整合,其中包括了交易所平台的建设。今年1月4日,作为境内首家专业从事稀土产品现货电子交易的场所,南交所稀土产品交易中心在广东平远正式开业运营。   据负责人吴海明介绍,南交所稀土交易中心是一个开放式平台,投资者签署银行资金托管协议后,就可以通过客户端直接访问并参与稀土产品交易。在这个平台上,稀土氧化物已经成为常态化、证券化、电子化、货币化的流通品,并有望成为继黄金、白银后的又一种国际化投资品种。   吴海明表示,借助稀土交易中心的建立,稀土产品已从单纯的工业品变成了投资品。其极低的投资门槛有助于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收储。与此同时,更多稀土生产企业和下游冶炼分离企业的参与也将极大地促进稀土产品的销售和流动。投资资本流入有望形成从探矿、开采、冶炼、深加工到循环利用的有序化、合理化的稀土市场。   据悉,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也于2014年3月28日开业。业内人士表示,南北两大稀土产品交易中心相继投入运营,或为稀土产品带来交易性机会。数据显示,经过2013年第四季度的持续下跌,稀土价格已经接近2013年年中时期的底部水平。未来在稀土收储预期增强,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稀土价格有望稳中趋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投资资本,松绑后的稀土产业对产业投资者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有专家预计,待时机成熟,稀土产业基金稀土深加工产业稀土产品交易稀土金融等投资浪潮有望集中来袭。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6-24

国内当月铜的持仓已经快速下降

  周二国内铜市交投活跃,铜价冲高回落,显现反弹衰竭之势。其中主力合约1407收于48680元,上涨610元或1.27.总成交量70.8万手,总持仓减少2.1万手到81.4万手。   宏观来看,习近平近日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的说法,显示中国政府容忍较低的经济增速。周二国内公布的最新宏观数据显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零售和工业产量增幅都继续下滑,表明中国经济并没有止跌的迹象,这意味着铜市需求短期内难见有效提振。数据显示,中国前4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6.4,增速比前3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前4个月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2.1,降幅收窄3.1个百分点。固投增17.3,低于预期的增17.7和前值17.6.中国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11.9,预期12.2,前值12.2.中国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率增长8.7,预期增长8.9,前值增8.8.另外央行[微博]数据显示,4月末M2同比增长13.2,高于12.2的路透调查中值,较高的货币增速意味着货币政策空间仍然有限。   近期国内铜市呈现逼空行情,但随着最后交易日的接近,国内当月铜的持仓已经快速下降,当天5月合约减仓近万手,逼空之势已然结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周二国内现货升水大幅衰竭,长江有色现货转为贴水60-贴水10元,低于昨天的升水250-550元和早期最高时的1300-1480元,铜价在5万以上缺少现货买盘。随着价格的充分反弹,现货市场的需求已经严重受挫。考虑到消费淡季的来临和生产的恢复,我们对铜价后市仍不看好。毕竟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仍然温和,特别是占消费比重最大的中国经济仍处于调整之中,有色金属市场的持续上涨动力不足。短期铜市仍有可能在高位有所震荡,我们等待基本面的进一步明朗。   从技术上看,LME铜价在50回撤位6895美元附近,61.8为7031美元,我们关注以上价位阻力的有效性。上海8月铜受阻50回撤位48400元,估计短期将测试47900和47200元支持有效性。交易上可继续寻找沽空机会。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6-24

近年来粉末冶金制品行业发展迅速

  粉末冶金技术是一种节能高效的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粉末冶金制品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更新,粉末冶金行业发展前景愈加广阔。粉末冶金齿轮可以应用在各种船体泵用零件,如活塞、过滤器等,船用柴油机的部分零件也可以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造。   由于船用设备的复杂,使用环境恶劣以及安置空间较小,许多零件设备更换非常困难,因此要求设备具有很好的耐磨损性能,使用粉末冶金技术生产的粉末冶金齿轮含油自润滑材料以其优异的自润滑功能,在各种使用条件下具有仿佛耐高温的优异性能,与传统的工艺材料相比,粉末冶金制造的材料具有的优良特质是非常理想的船用结构材料。   粉末冶金行业的需求是最大的,而粉末冶金齿轮是造船行业所大量需求的,这些都拉动了粉末冶金行业的发展。粉末冶金是一种综合利用并可以再生的新技术,它是解决新材料问题的关键。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也由竞争变为合作,随着企业不断加强产品质量及科技创新,未来我国粉末冶金技术一定能和国际大企业相抗衡。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6-24

美联储着力推动经济增长 继续缩减购债规模

  不出市场所料,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当地时间18日宣布将继续缩减月度购债规模,自7月起每月资产购买总规模从450亿美元降至350亿美元,在资产购买计划终结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0至0.25%的超低区间,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市场对美联储及美联储主席耶伦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反应积极,认为其立场比此前更为温和。16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中有12位倾向于在2015年首次加息,此前为13位;有3位倾向于在2016年首次加息,此前为2位,这意味着这些成员中持“鸽派”立场的在增加。   当日,美国股市反应强烈,3大股指皆上扬,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98.13点,收于16906.62点,涨幅为0.58%;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5.00点,收于1956.9点,涨幅为0.77%,创历史新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25.60点,收于4362.84点,涨幅为0.59%。   美联储认为,促使其继续缩减购债规模的主要原因仍是就业市场的持续改善。美国4月、5月已连续2个月失业率为6.3%,比2013年年底下降了0.7个百分点。鉴于就业市场改善及对美国经济潜在增长前景的信心,美联储决定从7月份开始,将长期国债购买规模从250亿美元降至200亿美元,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购买规模从200亿美元降至150亿美元。   美联储目前对美国经济的总体评估是,就业市场虽进一步改善,但失业率仍处于高位,回落到历史水平尚需时日;家庭消费支出温和增长,企业固定投资恢复升势,房地产市场复苏依然缓慢;财政政策仍在限制经济增长;通胀依然低于美联储设定的长期目标,长期通胀预期将保持稳定。   今年年初以来,受恶劣的冬季天气及企业库存投资缩减、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外部需求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减弱。虽然近期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活动正出现明显反弹,今年剩余时间及2015年的经济增长有望达到预计目标,但重获的增势仅可以部分抵消第一季度的经济萎缩。鉴于此,本次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将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2.8%至3.0%大幅下调为2.1%至2.3%。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调背景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声明中强调,美联储致力于“寻求促进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两大目标的同时,更加突出了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主张。其中“鸽派”人士在终结量化宽松、恢复正常货币政策这一问题上更加倾向于首先确定“持续增长”的真实性。此间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声明与4月底的措辞有两点最大的不同:一是首次提出要使金融市场环境更为宽松,从而促进经济更强劲复苏。二是明确强调开始终结宽松政策时,将采取符合就业最大化和通胀2%较长期目标的均衡措施。   专家们认为,即便就业和通胀接近所设定的目标,美国经济的总体状况仍然需要美联储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低于较长期正常水准,才能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6-24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