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钢铁冶炼企业实现省级绿色工厂全覆盖

据媒体消息,从日前唐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唐山市坚持市场化驱动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原则,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全市工业绿色转型。目前,唐山市钢铁冶炼企业实现省级绿色工厂全覆盖。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9

2月份天津不锈钢材市场交易量、额环比均上升

据天津不锈钢材市场总经理邢仲英介绍,2月份,天津不锈钢材市场交易量为640吨,交易额为1020万元,环比分别上升6.7%和6.25%。邢仲英表示,2月份,该市场不锈钢交易量、额处于上升态势。展望今后一段时间,整体需求严重不足,该市场交易量、额波动下行态势仍会延续。分品种来看,2月份,该市场销量居首位的是不锈钢型材,销量为210吨,环比上升(下同)16.7%,占市场总销量的32.8%;交易额为300万元,环比上升(下同)15.4%,占市场总销售额的(下同)29.4%。销量居第二位的是不锈钢管材,销量为190吨,上升11.8%,占29.7%;交易额为360万元,上升12.5%,占35.3%。销量居第三位的是不锈钢板材,销量为160吨,下降15.8%,占25%;交易额为270万元,降12.9%,占26.5%。销量居第四位的是其他类,销量为80吨,升33.3%,占12.5%;交易额为90万元,上升28.6%,占8.8%。据经销商反映,该市场2月份销量相对较大的品种有:材质为304,规格为40毫米×40毫米×4毫米、50毫米×50毫米×5毫米的不锈角钢;材质为304,规格为直径8毫米~直径28毫米、直径30毫米~直径60毫米的不锈圆钢;材质为304,规格为直径20毫米×3毫米、直径22毫米×3毫米、直径25毫米×3毫米、直径38毫米×3毫米、直径32毫米×3毫米、直径48毫米×3毫米、直径45毫米×3毫米、直径57毫米×3毫米、直径76毫米×4毫米的不锈钢无缝管等;材质为304/2B,规格为0.5毫米×1000毫米×2000毫米的冷轧不锈钢薄板;材质为304/2B,规格为1.0毫米×1000毫米×2000毫米的冷轧不锈钢薄板。上述品种的销量占该市场总销量的60%以上。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9

湖北省2024年第二批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A、B(含B-)级和引领性企业名单

为精准化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的函》(环办大气函〔2020〕340号)要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省生态环境厅严格按照程序开展了湖北省2024年第二批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企业绩效评级工作,经企业自评、市级初审、省级复核及现场核查,全省共审定通过73家A、B(含B-)级和引领性企业,其中A级4家、B级39家、B-级1家、引领性29家(见附件)。现对以上73家企业名单予以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如对公示信息有异议,请在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省生态环境厅进行反馈。联系电话:027-87167533邮箱:hbdaqichu@126.com附件:湖北省2024年第二批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A、B(含B-)级和引领性企业名单湖北省生态环境厅2025年3月19日序号地区企业名称行业拟评定等级1武汉市湖北合力久盛混凝土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2武汉市华新混凝土(武汉江夏)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3武汉市湖北瀚翔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4武汉市武汉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玻璃绩效引领性5武汉市华新混凝土(武汉)有限公司汉口分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6武汉市圣戈班安全玻璃(武汉)有限公司玻璃绩效引领性7武汉市台玻武汉工程玻璃有限公司玻璃绩效引领性8武汉市湖北鑫汉通管业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9武汉市武汉友谊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总厂工业涂装B级10武汉市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11武汉市瑞驰踔厉(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12武汉市武汉鲁华泓锦新材料有限公司炼油与石油化工B级13武汉市武汉恩碧涂料有限公司涂料制造B级14武汉市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猛士汽车科技公司汽车整车制造A级15武汉市广州三叶电机(武汉)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16武汉市东风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17武汉市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18武汉市武汉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19武汉市SEW-传动设备(武汉)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20武汉市中交二航局科工(武汉)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21武汉市武汉武铁印务有限公司包装印刷B级22武汉市武汉友发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包装印刷B级23武汉市武汉威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耐火材料绩效引领性24襄阳市枣阳万豪建材实业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25襄阳市枣阳市华新混凝土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26襄阳市襄阳砼顺建材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27襄阳市襄阳砼晟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洪山头工业园3幢1号)水泥绩效引领性28襄阳市湖北金秋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29襄阳市湖北泰友纸业有限公司包装印刷B级30襄阳市湖北中力机械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31宜昌市湖北泰力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32宜昌市宜昌市宝业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33宜昌市湖北甘宁石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石油化工B级34宜昌市湖北宝晟得药业有限公司制药B级35黄石市大冶市新冶特钢有限责任公司长流程联合钢铁B-级36黄石市阳新弘盛铜业有限公司铜冶炼A级37黄石市黄石市环投再生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商砼分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38黄石市湖北港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39黄石市黄石临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40黄石市黄石秦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41黄石市阳新娲石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水泥B级42十堰市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身厂工业涂装B级43十堰市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44十堰市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药B级45荆州市洪湖市鼎固商砼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46荆州市江陵县诚康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47荆州市湖北江荆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48荆州市湖北鑫宝马弹簧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49荆州市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玻璃B级50荆州市荆州市信义工贸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涂装A级51荆门市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铸造B级52荆门市荆门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53荆门市荆门金凯商砼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54荆门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炼油与石油化工B级55荆门市湖北中迅长青科技有限公司农药制造B级56荆门市湖北宝源家居有限公司玻璃绩效引领性家具制造B级57荆门市克莱德贝尔格曼(湖北)机械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58鄂州市武汉砼安绿建科技(鄂州)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59鄂州市湖北凌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60孝感市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水泥B级61孝感市应城宏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煤制氮肥A级62孝感市湖北三棵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涂料制造B级63孝感市湖北美林药业有限公司制药B级64黄冈市蕲春交图正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65黄冈市湖北伯乐尔绝热材料有限公司橡胶制品制造B级66黄冈市湖北鸿路钢结构有限公司(一期)工业涂装B级67咸宁市崇阳县昌华实业有限公司水泥B级68随州市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工业涂装B级69恩施州信濠光电(恩施)有限公司玻璃绩效引领性70仙桃市湖北宏达建工实业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71仙桃市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仙桃分公司农药制造B级72天门市优普生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农药制造B级73潜江市湖北凯耀宏节能材料有限公司水泥绩效引领性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9

响应实体企业需求,上期所修订钢材期货业务细则

 针对钢铁企业希望增加厂库交割等需求,上海期货交易所日前对螺纹钢、热轧卷板、线材及不锈钢等钢材期货上市品种业务细则进行修订,进一步提升交割便利性,助力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据悉,本次修订主要优化厂库的申请条件,提高申请便利性,同时优化提货地相关规定,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地及交割库,使得上下游产业客户能够实现“家门口”交割,扩大了交割服务半径。尤其是对于中西部地区钢厂而言,将能减少物流成本带来的负担,进一步顺畅了交货环节,有助于厂库提升保证金利用效率。此次制度修订前,上期所广泛邀请了有关部委、钢铁工业协会、60余家大型钢铁企业、产业链客户征求意见与建议。钢铁企业普遍希望所属的相关贸易企业可以直接申请钢材厂库资格,便于企业开展相关业务,提升效率,同时在厂库仓单提货规格配比等业务操作细节上,进一步便于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欧冶云商业务负责人表示,此次制度修订很好地解决了钢铁企业套期保值的后顾之忧,有力推动了以期货价格为定价基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作为宝武集团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欧冶云商可以借助厂库业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钢厂强化合作,助力上游钢厂快速回笼资金,也可以充分调配市场货物资源,满足中下游产业客户个性化产品需求,缓解供需矛盾,提升套保效率。河钢国际业务负责人也表示,此次制度修订优化了厂库申请条件,钢厂的贸易商也可以申请钢材厂库,进一步提升钢铁企业交割便利性。目前螺纹钢等钢材期货交割集中在长三角区域,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区域交割库覆盖面较低。规则的修订有利于华北、西北等大型钢厂直接参与期货市场,企业可以发挥资源配置和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同时也将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助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规则修订一是优化了库存管理模式,推动钢材产品从库存销售向产能预售方式转变。厂库仓单可通过期转现方式直接向客户进行签发,一方面推动厂库交割制度“产能预售”功能的落地实施,有利于钢铁企业缩短收款账期。另一方面减轻中下游企业库存压力,节约库存成本,减小了套期保值风险敞口;二是发挥市场定价的功能,优化升贴水报价机制。产业客户可结合区域市场价格差异与销售半径情况申报厂库提货地升贴水,更好配置交割资源;三是响应市场需求,缓解交割库区域局限的问题,为中西部地区钢厂运用期货价格套保交割提供操作路径。下一步,上期所将通过拓展交割库布局、丰富交割资源、优化交割制度等方式继续完善交割服务,以务实举措落实《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升服务产业质效,促进产融协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9

2月中国出口板材530万吨,同比增3.5%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出口钢铁板材530万吨,同比增长3.5%;1-2月累计出口1091万吨,同比下降1.6%。2月,中国出口钢铁棒材129万吨,同比增长79.8%;1-2月累计出口247万吨,同比增长51.3%。其他出口情况如下表所示: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9

晋城市:现有生铁产能478.4万吨,粗钢产能460万吨

晋城市建市40年制造业发展实践与思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晋城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要努力摆脱对煤炭的“两个过多依赖”、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是晋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着力点。建市40年来,晋城工业立足资源禀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制造业在发展中壮大,在壮大中调整,在调整中转型,晋城市制造业发展历经六次跃迁,展现了一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画卷。上篇:晋城制造业发展40年成就与现状1、晋城市制造业发展历史回顾(一)制造业发展情况上世纪七十年代至1985年建市,晋城依托煤、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中小企业,全市上下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有水快流”,以小铁厂、小煤矿、小化工、小水泥、小水电为代表的“五小工业”闻名全国。“五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晋城市工业化进程,为改革开放后晋城乡镇企业的崛起和“独占鳌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198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5.13亿元,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晋城酒厂景德桥牌山楂红酒、晋城汽车配件厂空压机和曲轴等十多种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市工业初步形成了“煤头—化身—轻纺尾”的产业结构(即以煤炭工业为龙头,以化工工业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丝绸、食品工业),煤炭资源丰富,无烟煤探明储量(312.2亿吨)占到全省的1/2,全国的1/4。煤化工和轻纺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兰花集团、天泽化工等通过对小化肥厂的技术改造,陆续开始生产尿素,实现了氮肥产业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由小化肥向大化肥的跨越。1998年,晋城市纺织厂改制为绿洲纺织有限公司,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年可生产纯大麻纱及麻与其他纤维混纺纱线3600吨,纯麻布及麻与其他纤维混纺布1200万米。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展以“关小、改中、建大”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大批不符合环保政策要求的“五小企业”被关停,在兼并、整合、重组中企业优势得到互补,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提升,推动了全市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21世纪初,构建了“四梁八柱”(“四梁八柱”四梁:清洁能源、煤化工、电力、中高档铸造;八柱:煤炭、煤化工、电力、冶铸、高新技术、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产业结构。2013年,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上提出了“一争三快两率先”(争先综改、竞逐中原,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加快建设美丽晋城,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新路)。2019年,提出了“两只翅膀腾飞(制造业、煤层气)、三足鼎立支撑(铸造业、煤化工和全域旅游)、城市两翼发展”的产业布局。“十四五”时期,擘画了“1+5”现代产业体系(“1”是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5”是推动光机电、煤层气、文旅康养、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蓝图。2023年9月,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后,晋城市提出了构建“6+4+2”新型工业化格局(改造提升煤炭、煤层气、电力、钢铁、化工、铸造6大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光机电、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消费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4大新兴产业,培育布局机器人、氢能与储能等2大未来产业)。六次跃迁中,“制造业振兴”这条主线贯穿始终、一脉相承。目前,晋城市形成了以光机电、装备制造、钢铁、铸造、煤化工为主导,建材、医药、纺织、食品等为辅的制造业产业格局。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8户,实现总产值2996.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排全省第1位。(二)重点行业发展情况钢铁产业钢铁产业是晋城制造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1952年,晋城炼铁试验场(晋城钢铁厂前身)建成投产,2000年,晋城钢铁厂因产能过小关停。2002年,福盛钢铁落户晋城(2021年更名为山西晋钢控股集团),晋城市钢铁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现有生铁产能478.4万吨,粗钢产能460万吨(占全省7050万吨的6.5%),主要产品为螺纹钢、线材、冷轧薄板、焊管等,2024年,实现产值612.7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0.5%。光机电产业打造“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为晋城确立的战略定位,是晋城市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新赛道。晋城市光机电产业始于1994年富士康集团在晋城的投资落地,从1999年富士康建成精密模具厂,到2005年建设成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区,从光通讯连接器、精密模具起步,到镜头模组、手机摄像头模组、精密刀具、手机机构件、工业机器人等光机电产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光机电产业发展方向,以晋城经开区为主体,持续加大产业招商和项目建设力度,累计招引落地项目130余个,形成了以富士康为龙头的“1+130”产业集聚,形成了视觉系统(包括LED显示屏、触摸屏、摄像头模组等)、新材料(包括硬质合金、冷轧薄板等)、人工智能(包括智能终端、机器人等)3条特色产业链。依托光机电产业研究院、鸿智纳米研究院,加强光机电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孵化“卡脖子”项目,推动第四代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碳化硅半导体复合衬底等研发中试项目建成投产。晋城市光机电产业成功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成为全市增幅最大、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2024年,实现产值703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3.5%。装备制造业依托铸造业的传统优势,经过多年的招商引资、技术改造、产业链延伸,晋城市装备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形成煤机装备为主,煤层气装备和光伏装备为补充的能源装备产业。产品主要包括煤矿综合采掘设备、地质勘探钻机、煤层气井下定向钻机、矿用支护产品、光伏支架等。晋控装备是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链主”企业,2023年排名全国煤炭机械工业50强第6位。天巨重工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宝钻探、天和众邦生产的煤层气井下定向钻机和地质勘探钻机填补了全省空白。2024年,实现产值183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6.1%。铸造产业铸造是晋城的传统特色产业,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九头十八匠”“阳阿古剑”“大阳钢针”就是晋城铸造悠久历史的见证。如今,晋城市是全国知名的铸管及市政管件生产基地,是全国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市,2023年成功举办第八届全国铸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叫响了晋城铸造品牌,提高了铸造在全国的知名度,中铸协向市委市政府和市工信局致信感谢。全市现有铸造高炉11座,产能345万吨,排全省第一位。铸造产能573万吨,排全省第二位。产品种类丰富、系列齐全,主要包括球墨铸管、灰铸管、井盖、汽车铸件、工程机械铸件、轨道交通铸件和铁壶。2024年,实现产值72.7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4%。化工产业立足丰富的无烟煤资源优势,晋城市化工行业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1966年,山西第一个化肥生产企业巴公化肥厂建成投产,标志着晋城煤化工产业正式起步。“九五”期间晋城被确定为全国三大氮肥基地之一,从此走上了煤制化肥的道路,“十一五”期间,又被确定为全国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进一步推动了晋城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近年来,晋城市化工产业积极向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领域拓展,形成了以尿素、甲醇为主,以己内酰胺、二硫化碳、氰化钠、纳米碳酸钙为补充的化工系列产品。2022-2023年,阳城台头、陵川平城、泽州巴公、周村四个化工园区通过省级认定,总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占全省认定总数的四分之一,排全省第一。2024年,实现产值185.9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6.2%。建材产业改革开放后全市城乡活力不断增强,加之建市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带动晋城市建材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形成了水泥、建筑陶瓷、新型墙体材料、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等五大类系列产品。2024年,实现产值50.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1.7%。医药产业晋城医药产业已形成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等系列产品。海斯药业的微生态活菌制剂产品贝飞达居于国际同类产品前列;兰花药业专注于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缓控释制剂的研发生产;皇城药业的儿童专用感冒药-氨酚伪麻那敏分散片为山西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瑞亚力生物致力于生物化学试剂生产;绿之金是我省规模最大的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12.4亿元。纺织产业晋城纺织产业已形成棉纺织、麻纺、服装等系列产品。绿洲纺织的丝麻特色纺织品在全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潞安府致力于打造“中国文化寓意”的经典婚被,潞安府婚被获2024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暨2024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景柏、森鹅的内衣、休闲服、运动服、家居服广销全国。2024年,实现产值5.9亿元。食品产业晋城食品产业已形成饮料、酒醋乳、肉鸡加工制品、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厦普赛尔的饮料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征弘公司的休闲食品在全国独树一帜,皇城相府酒业的相府蜜酒极具地方特色,众禾壹心全球共享超级甜品工厂投产。2024年,实现产值26.9亿元。2、制造业发展成效(一)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建市之初,晋城工业以“五小工业”为基础,经过40年的滚动发展、延伸发展和转型发展,全市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化,以“五小工业”为代表的落后产能被淘汰。2024年,全市具备年产2亿平方米建筑陶瓷、31亿块煤矸石烧结砖、9万吨钢构、20万平方米楼承板、10万立方米PC构建,350万吨合成氨、600万吨尿素、20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60万吨煤基合成油的生产能力。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具备年产5亿件光电子器件、2838套工业机器人、864万件传感器(摄像头)、14万吨己内酰胺、650万支刀具、200吨硬质合金、1.5万吨空心玻璃微珠、7000m3特种陶瓷、55万吨纳米碳酸钙等的生产能力。一些产品在国内外有着较高市场占有率,铸管产量占全国的1/7,辐射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尿素产量占全省的62.2%,占全国的8%。(二)规模效益显著提高建市以后,晋城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改善,提质增效成果明显。1985年,全市规模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79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实现利税1.92亿元。随着企业改革继续深化,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2024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75.5亿元,实现利润165.6亿元,实现利税339.8亿元,分别是1985年的349.9、138、177倍。“十三五”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80户增至708户,增幅达152.9%。其中,制造业企业由137户增至349户,增幅为154.7%。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生产总值由363.8亿元增长至1096.4亿元,增长3倍。(三)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从“有水快流、大干快上”“两高一低”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已成为企业的自觉意识和行动。2024年,全市共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2户。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取得突破,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全市产业发展不断攀上新的高度。钢铁行业,晋钢建成全国首套以煤层气为原料的氢基直接还原试验设施,彩涂机组和1450冷轧薄板系列产品填补省内空白。装备制造行业,高宝钻探、天和众邦生产的煤层气井下定向钻机和地质勘探钻机填补全省空白。凤凰实业的矿用纤维增强复合管材属于世界首创,实现煤层气井下瓦斯抽放、井下给排水、压风系统核心装备的重大突破。铸造行业,泫氏铸管制定了排水管领域的国家标准。科裕达铸造制定了井盖领域的团体标准,其产品荣获中国铸造行业单项冠军。金秋铸造的新一代铸造高炉竖式冷却技术,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山西康硕建有高端装备轻合金铸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晋韵堂铁壶获2024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暨2024中国旅游商品大赛我省唯一金奖。医药行业,海斯药业的微生态活菌制剂产品贝飞达居于国际同类产品前列。新材料行业,海诺科技“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球”是我国“卡脖子”材料之一。森鼎立不锈钢纤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化工行业,山西九信5000吨MMP(3—巯基丙酸甲酯)生产线属国内首条工业化生产线,打破了国际垄断。(四)生产装备显著提升冶铸业是晋城传统产业,白煤炼铁技艺闻名全国,1995年底,全市利用白煤炼铁技术的4-8m3小高炉达到2354座。1996年起,全市实施“关小改中建大”战略,广泛推进高炉喷煤、矿粉烧结、尾气发电等工艺技术,行业技术设备加速更新升级。到2024年底,晋钢集团建成2座230m3烧结机、2座180m2烧结机、2座1380m3炼铁高炉、2座1250m3炼铁高炉、4座100吨转炉、1580mm热轧卷板生产线、1450mm冷轧薄板生产线、年产110万吨焊管生产线,炼钢先进产能达到100%,在采选、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工艺流程实现了智能控制,正加速推进低碳氢冶金气基竖炉项目,采用以煤层气为原料的气基竖炉替代以焦炭为原料的高炉和转炉。(五)绿色低碳稳步推进晋城市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有序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施能耗“双控”专项行动,加快工业领域结构、技术、管理节能。持续开展绿色工厂创建活动,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园区1家(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工厂15家,绿色产品1个(高平吉利尔新娘潞绸被),能效领跑者1家(山水合聚水泥),水效领跑者1家(华昱化工);省级绿色工厂5个,节水型企业12户。推动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规模化高效利用,实施废钢铁等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规范管理。2019年,晋城市成功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全市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逐年上升,从2019年的69%增长至2023年的82%,工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六)数字转型蹄疾步稳晋城市坚决扛牢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建设“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先行区”重大使命。目前,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7372个,提前实现“十四五”每万人拥有26个5G基站目标。成功获评全国“千兆城市”。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案例入选工信部2024年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色案例名单,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累计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4家,市级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标杆企业11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达到128家。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3-18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