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公开征求《钢铁行业工业软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

中钢协公开征求《钢铁行业工业软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29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是中国钢铁行业的拐点年份

中信证券研报称,预计2025年是中国钢铁行业的拐点年份。2025年Q1有望成为钢铁行业长期业绩拐点。随着行业改革的深入,产能产量的持续性削减将势在必行。供应端有望带来产量超预期收缩。同时随着钢铁行业“推进整合重组,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的持续推进,预计产业链利润将持续进行再分配,而钢铁行业将在再分配中受益。认为当前在估值底部和产业即将持续利润再分配的阶段是钢铁行业的黄金配置时期。维持钢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29

于勇:尽快形成行业相关支持政策,让减碳、绿钢能够有价值体现

4月28日,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主办的“2025年世界氢冶金大会”在京召开。会议汇集国内外氢冶金领域专家学者、项目实施者、技术开发者和标准制定者,通过分享全球氢冶金技术进展和项目实施经验,共同探讨氢冶金标准及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共绘全球氢冶金发展蓝图。来自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及钢铁企业等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线上直播吸引近7万人次关注。世界钢铁协会第41、42任主席、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院长、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组长于勇出席会议并为大会致辞。于勇提到,近年来,氢冶金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以及示范应用方面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取得丰硕成果,为行业低碳发展贡献了一条“极具推广价值的”“全新路径”。“以氢代碳”,特别是以“氢基直接还原”为代表的“氢冶金”技术,是实现钢铁生产从源头和根本上摆脱对化石能源的绝对依赖、实现钢铁“深度脱碳”的重要路径,将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据麦肯锡研究报告显示,到2050年,氢冶金技术有望贡献全球钢铁行业减排量的40%,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于勇指出,氢冶金应当积极发展多元化氢源供应体系,充分利用工业副产氢等资源;着力构建“绿电-制氢-储运-应用”全产业链协同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与钢铁企业实现深度耦合,形成产业闭环。于勇提到,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应将钢铁长流程的环保投资与短流程减碳相结合,实现短流程和氢冶金协同发展,助力钢铁行业推动绿钢和低碳发展,尽快形成行业相关支持政策,让减碳、绿钢能够有价值体现。于勇表示,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与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将紧密关注氢能产业发展的浪潮,加快推动氢冶金低碳技术的革新与应用,为世界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29

141家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粗钢产能约5.91亿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29日在北京举行的信息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5年4月20日,共有189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141家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91亿吨。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29

张海登:加快推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4月28日,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主办,世界金属导报社、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承办的“2025年世界氢冶金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汇集国内外氢冶金领域专家学者、项目实施者、技术开发者和标准制定者,通过分享全球氢冶金技术进展和项目实施经验,共同探讨氢冶金标准及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共绘全球氢冶金发展蓝图。来自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及钢铁企业等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海登为大会致辞。习近平主席于4月23日出席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经过艰苦奋斗,我国建立了全世界产业链最完备、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工业生产体系,成为了中国最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之一,为制造强国建设奠定了“钢铁”基础,张海登在致辞中提到。张海登表示,近年来工信部原材料司持续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快绿色低碳标准研制,《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首次引入分级评价机制,激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这些要求旨在积极发挥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促进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加快高质量发展进程。就进一步推动钢铁工业新型工业化进程,张海登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坚决推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二是持续扩大重点领域钢材产品消费,三是充分发挥标准规范引领作用。他表示,展望未来,钢铁人有信心、有能力在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中国钢铁力量。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29

河北省发布《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5年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转型金融相关工作要求,近期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牵头,会同省委金融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河北金融监督管理局、河北证监局等六部门对《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年版)》进行修订,形成《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5年版)》。《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5年版)》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一是拓展了支持范围,将转型金融支持对象从钢铁企业和采购使用低碳排放钢铁产品的下游企业,拓展到钢铁企业、废钢铁加工企业和采购使用低碳排放钢铁产品的下游企业,推动钢铁行业全产业链降碳。二是优化了业务开展流程,建立企业和项目入库机制,搭建转型金融数据信息平台,提升银企对接效率;增加《钢铁企业转型方案评估报告模板》《钢铁企业转型信息披露模板》,便于规范第三方评估工作和企业信息披露工作。三是调整了转型金融支持经济活动目录,在《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支持技术目录(2023—2024版)》基础上,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转型金融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河北省实践成果,形成三个层级的目录。一级目录将转型金融支持的降碳经济活动划分为系统能效提升、产品结构优化等10大领域;二级目录为53项技术路径,明确了各降碳活动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三级目录为135项具体参考技术,列举了各技术发展方向下,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具体技术和应用实绩。四是细化了工作要求,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支持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钢铁行业引领型规范要求的企业,鼓励积极开展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业务;要求金融机构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而这离不开转型金融的支持。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从钢铁行业入手,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转型金融探索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有11家钢铁企业和1家采购低碳排放钢铁的下游企业获得转型融资授信272亿元,其中已投放158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60%,较同类非转型金融产品低5~150个基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利息支出4500万元。另有4家钢铁企业完成转型方案和评估,已经进入转型企业库,即将获得转型金融支持。《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5年版)》的印发将进一步聚焦难点问题,构建起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一是破解转型金融项目“识别难”问题。优化了“转型金融支持经济活动目录”和使用手册,形成三个层级的目录。转型企业和第三方评估机构按照三级目录编制转型方案和评估报告,金融机构按照二级目录报送转型贷款投向,有效破解了转型金融项目“识别难”问题,同时降低了金融机构识别转型金融项目的难度。二是破解企业填报转型方案难的问题。拟定了河北省钢铁企业转型方案编制大纲,明确编制转型方案应遵循的显著贡献、无重大损害、一致性、先进性、避免“碳锁定”、和公正转型等六大基本原则,细化了企业需要填报的转型战略与短中长期目标、相匹配的降碳计划、融资计划、保障措施等9部分内容,为钢铁企业编制符合转型金融要求的转型方案提供了便利。三是破解转型金融“操作难、实施难”问题。明确了钢铁企业、废钢铁加工企业和采购使用低碳排放钢铁产品的下游企业获得转型金融支持所需具备的条件,并为各类型企业转型金融业务的开展制定了具体流程;建立了河北省转型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包括转型金融企业库、项目库、企业转型方案填报、转型金融业务信息报送等模块,以提升银企对接效率,为转型金融业务赋能;设计出转型方案评估、转型信息披露等模板,促进转型金融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下一步,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将会同各部门积极推动《工作指引》落地实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适合钢铁行业特点的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建立转型金融体制机制,为支持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发挥更大的金融助力。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4-28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