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化工打造“三高”精品 --具备煤系针状焦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

【摘要】 据悉,宝钢化工今年以来煤系针状焦产品销量已超过8000吨,其中,国内碳素行业以此为原料加工制造的超高功率电极,已应用在宝钢电炉冶炼精品钢生产中。这表明,宝钢化工初步具备煤系针状焦产品自主研发及工业化生产能力。   日前,记者从宝钢化工获悉,今年以来煤系针状焦产品销量已超过8000吨,其中,国内碳素行业以此为原料加工制造的超高功率电极,已应用在宝钢电炉冶炼精品钢生产中。这表明,宝钢化工初步具备煤系针状焦产品自主研发及工业化生产能力。   针状焦产品属于沥青下游化工产品领域高难度、高品质、高效益的“拳头产品”,是焦化行业高附加值产品。宝钢化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一方面,内部整合优势研发资源全力支撑针状焦项目,另一方面,积极联合宝钢股份钢管条钢事业部、资材备件采购部以及国内相关碳素生产厂家,实施“中间在外、两头在内”的产销研一体化模式,即将自主研发的煤系针状焦产品在国内碳素厂家制成电极后回到宝钢应用。经过不断尝试摸索,宝钢化工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煤系针状焦产品,且在此过程中形成了10多项专利及技术秘密。   数据显示,以宝钢化工煤系针状焦产品为原料的大规格、超高功率电极投用后,电极消耗率与吨钢电耗同比分别下降了4%和7%,为炼钢领域等终端用户有效降低能耗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业内专家介绍,这一产品对于提高国产针状焦市场话语权,提高企业高端化工产品研发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该产品的批量供货为国内碳素等下游行业开辟大规格、超高功率电极等市场新领域,以及加快环境经营、降本增效步伐等,带来深层次的联动效应。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宝钢
发布时间:2014-08-27

天津大邱庄遭遇钢铁产业困局

被誉为“天下第一庄”的天津大邱庄,因钢铁加工业而闻名全国。但在钢铁产能过剩、利润微薄的大背景下,这个中国最大的焊管加工基地也遭遇了产业困局,凸显中国钢铁行业在转型升级中所面临的压力。 中国钢铁业在告别黄金发展十年后,低端产能过剩、行业利润微薄已成不争事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表示,2014年中国钢铁产量将继续小幅增长,保持高位。消费方面与去年基本持平,增长乏力。而在效益方面,钢铁价格将继续下跌,企业面临亏损边缘。 大邱庄以钢铁兴家。当年这个盐碱地上的“讨饭村”,就是靠村办冷轧厂一举告别饥饿,并走上农村工业化道路的。《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将其称为中国奇迹。 大邱庄镇党委书记杨广才告诉记者,大邱庄的焊管年加工能力接近1900万吨,2013年加工量为1115万吨,占到全国同行业产量的五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焊管加工基地。全镇共有传统产业企业398家,大都从事钢铁相关行业,年钢铁加工能力达到3700万吨。 在繁荣的数据背后,大邱庄人并不乐观。大邱庄镇镇长孔繁明总结说,目前燃煤、酸洗等工艺的高耗能、高污染尚未彻底治理,企业创新能力及技术投入资金不足。尤其来自金融部门对钢铁行业的限贷、抽贷,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小影响。 结合钢铁产业总体形势与地方实际,大邱庄积极探索通过转型升级为走出困局开路。大邱庄镇将全镇398家传统产业进行分类,对于生产经营较好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管理提升和研发拓展等手段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而对于长期亏损、污染高、耗能高的,则采取回购再招商和处置不良资产实行兼并重组。 “我们有信心在3年内全部处置完成。”杨广才告诉记者。 实施“腾笼换鸟”计划,是淘汰落后技术,实现产能替代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大邱庄已经取缔关闭严重污染环境的违法排污企业55家。目前正强制对金属制品、炼铁炼钢、铸锻、冷轧等85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现减量化清洁生产。 “管理跟不上,将是企业发展最大的‘软肋’。”天津市联众钢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军认为,为了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公司从2011年起推行精益管理模式,重点破解企业在管理上层级交叉、责任不明等问题,减少浪费,提高效率。3年来,企业运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去年联众吨耗生产成本比2012年降低了10%,单位生产效率提升20%,今年预计吨耗再降15%。 针对当下正在进行的产业调整,当地政府及企业界人士建议,对于真正转型升级的,应给予政策、资金扶持。特别是由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政策,包括前期资金补贴财政、税收、金融、环保等政策。 此外,大邱庄所在的静海县正在谋划建立3亿元左右的资金池,由金融部门和企业家共同出资,以解决企业转型中的资金问题。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天津
发布时间:2014-08-27

攀钢攀研院980MPa级先进高强钢酸轧调试成功

近日,由钒钛钢研究所牵头研发的980MPa级汽车先进高强钢进行了酸轧调试并获得成功。 双相钢(DP)和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钢)是重要的汽车用先进高强钢,其中980MPa级DP、TRIP钢是攀钢西昌钢钒公司冷轧连退机组设计的最高强度级别钢种。由于980MPa级DP钢和TRIP钢合金含量较高,特别是TRIP980含C和Als较高,造成酸轧入口焊接难度大。另外,这两种钢热轧原料屈服强度在750~980Mpa,在冷连轧过程中可能出现轧制负荷大等问题。院钒钛钢研究所与西昌钢钒的科技人员通过研究讨论,提出焊接及冷轧压下率优化方案,使980MPa级先进高强钢顺利通过酸轧调试。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8-27

环保压力空前 钢企面临“生死劫”

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第三批)的公示”,至此共有307家钢企进入“白名单”。据了解,工信部将对钢企进行动态管理,不达标者可能随时被移出名单。此外,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进入倒计时,仍处于寒潮期的钢企大呼吃不消。     “白名单”动态监管     8月25日,工信部公布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第三批)名单的公示,全国149家钢铁企业在列,其中包括南京钢铁等4家江苏企业。去年,工信部已先后公布了两批“白名单”,共158家钢企入围。     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处长徐文立今年年初曾表示,工信部初步考虑将这三批名单所纳入的企业数量控制在200家以内,争取把行业内80%-90%的钢铁产能纳入进来。而目前,已有307家钢铁企业进入名单,这意味着“白名单”已超编。     进入白名单企业并非就有了“免死金牌”,工信部将继续对入围企业保持规范生产要求,并在2年左右核查一次,实行动态管理。未达到要求者若在期限内达不到整改要求,将被移出“白名单”。     有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如果企业环保不达标,完全有可能像第二批名单中的河北新金钢铁与广东阳春新钢一样,被踢出白名单。在第三批名单中,我们也没有再看到这两家企业重新进入公示名单。”     今年年初,工信部对于第二批“白名单”做出调整,删减了河北新金钢铁和广东阳春新钢两家企业,主要是因为群众举报这两家钢企在环保及生产手续等方面不合规范。     最严环保法施压     一位钢铁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白名单”对于是否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并未有明确的差别细则,目前钢企最大的环保设施改造压力来自于新《环保法》。     据了解,新修订的《环保法》于今年4月24日通过,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因为“不环保,罚破产”和“不达标,别生产”的原则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曾表示,“新《环保法》只要严格执行,大概很多企业都过不了这一关。各企业要好好学习一下新《环保法》,否则你被拘留都不知道为什么。”     上周,在“《环保法》实施高端论坛”上,钢企负责人也透露了自己的焦虑。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平说,一些老的钢铁企业背负沉重的社会包袱,短时间内完全达标难以做到。他举例称,鞍钢在2012年斥资74亿元人民币,购买了一些符合当时环保要求的设备,如今投产不过两年。但随着新的环保标准的出台,这些设备所生产出的产品已不符合新的标准,成为企业的尴尬两难。     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距离新《环保法》实施仅剩四个月,钢企明显感到时间紧迫。他进一步分析称,此前环保投入高的钢企,生产成本远远高于环保差的企业,一吨钢的成本可能相差一百元左右,反而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而新《环保法》相当于竖起统一的门槛,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必将被严格的环保政策淘汰,这也是缓解产能过剩的利好。     据权威人士估算,除矿山外,钢铁生产全流程全系统的污染治理技改工程投资:包括烧结烟气全面净化,高炉系统全面达标,炼钢系统全面升级,焦化系统全面达标,轧钢系统完善,总计需要500亿元以上。而目前,钢铁行业的在建投资规模为2600亿元,意味着近五分之一都投向了环保技术改造。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8-27

中钢协:8月中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为182.95万吨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8月中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为182.95万吨,增量0.96万吨,旬环比上涨0.53%。     数据同时显示,8月中旬统计重点钢铁企业库本旬末存量为1525.1万吨,较上一旬末增长68.22万吨,环比上涨4.68%。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8-27

沙钢7月份实现利润4.77亿元

8月18日,记者从江苏沙钢集团公司获悉,该公司7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实现利润4.77亿元,比6月份增加1.03亿元,达到近3年来单月最高水平。 据了解,沙钢7月份生产经营之所以能够实现高效稳健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沙钢在今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实现逆势上扬的基础上,7月份提出了新的指标提升和降本增效措施。二是沙钢坚持围绕提高“效率和效益”认真组织安排生产,强化市场信息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沙钢科研平台、先进工艺装备、区位物流等优势,积极围绕市场变化,开发海洋工程、造船、机械等行业需要的高附加值宽厚板、热卷板以及高强钢筋等30多个新品种规格,并实现规模型集约化生产,抢占了市场高地。 三是沙钢全面开展压降生产成本系统工程,加快消化铁矿石原材料存量,适时组织相对低价位原材料采购和市场化经营。同时,通过加强企业直销以及与战略经销商的合作,千方百计扩大钢材销售总量,大力推进产品去库存化,进一步融通资金,减轻了成本压力,增加了综合效益。 四是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一起抓,不断开拓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市场。据统计,7月份沙钢钢材出口量达到64.62万吨,创汇20.89亿元;1~7月份,钢材出口量达到333.24万吨,创汇118亿元,同比均增长46%左右。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沙钢,利润
发布时间:2014-08-27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