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迫切 四大行扎堆发债

继上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相继发行二级资本债后,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12日公告称,将于本月15日招标发行一期二级资本债券。至此,今年已披露发行文件的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券总额超过2000亿元,密集发债凸显银行资本金补充需求日益迫切。 建行此次将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券为15年期固息品种,在第10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发行规模为200亿元;农行将发行的是10年期固息品种,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发行规模300亿元。 上周,工行和中行分别发行了200亿元、3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半个月内,四大行扎堆发债颇为罕见。据统计,包括建行、农行将发行的债券在内,今年以来已挂网公示发行公告文件的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合计达19只,发行总额达2134亿元,已接近2012年2240.20亿元的全年发行规模。历史上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量峰值出现在2011年,为3132亿元,其次为2009年的2681亿元。不过,仅就前八个月来看,今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规模已处在历史同期最高位附近。 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债,被视为旧式次级债的升级版,主要增设了减记条款等内容,部分债券还设置有本息递延支付或利率跳升及其他赎回激励机制。银监会在2012年6月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对银行资本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重要内容便是从今年起发行的次级债券必须含有减记或转股条款,否则将被视为不合格资本工具,无法计入监管资本,从而不能起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 去年1月1日起,该资本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不过,由于诸多原因,去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额仅为17亿元。在沉寂一年后,今年以来银行再度掀起发行次级债券的浪潮,凸显出商业银行正面临日益加重的资本补充压力。 去年,工、农、中、建四大行曾先后披露了各自的新型资本工具融资计划,计划发行总额接近2900亿元。市场人士认为,年内不排除四大行继续发行二级资本债,毕竟目前已公告发行的债券名称中多带有“第一期”等字样。 事实上,前述资本管理办法还要求,后续商业银行需逐步将存量旧式次级债券从监管资本的计算中扣除。分析人士表示,原有大量的商业银行存量旧式次级债被逐年扣除,将进一步增加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在股权融资面临较大市场压力的背景下,预计发行二级资本债券仍将是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来源的重要渠道。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四大行
发布时间:2014-08-13

首钢股份上半年扭亏为盈

首钢股份昨日晚间发布的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6.63亿元,同比下降9.63%;净利936万元,同比增长109%,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下降主要系钢材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上半年公司铁产量382.42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9.34%;钢产量378.67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9.63%;钢材产量361.27万吨,完成年计划的50.46%。生产稳定性下降导致铁、钢产量未完成计划。 公告中分析,今年以来钢铁产能过剩现象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更加激烈,钢材价格持续走低,且钢厂环保任务加重成本升高,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十分艰 难。首钢钢铁主流程停产后启动的资产置换工作已于今年4月全部实施完毕。迁钢公司置入后,形成了与冷轧公司上下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报告期内,公司不 断完善工艺制度,降低消耗,压缩费用;进一步强化对外投资管理,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使公司实现了盈利。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首钢,扭亏为盈
发布时间:2014-08-13

重钢高炉入炉钒钛矿配比提高至15%

近日,重钢结构降本取得新进展,高炉入炉钒钛矿配比提高至15%。 由于自产钒钛球团矿较其它球团矿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提高其用量有利于降低配矿成本。但随着钒钛配比的不断提高,对于高炉来说,却增加了操作难度,需克服钒钛配比提高后造成的渣铁流动性降低、炉外工作量加大、炉内操作区间变窄等困难。 近两年来,钢铁股份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钒钛矿配比的研究。2012年底,新区链篦机自主生产高钒钛球团矿试验取得成功,并于2013年应用于大生产,随后又将入炉钒钛矿的配比提高至10%。今年初,为进一步降低成本,钢铁股份公司总师室、钢研所、烧结厂、炼铁厂等单位共同努力,再次开展了“提高入炉钒钛矿配比至15%”的技术攻关。通过控制好渣铁适宜物理热及[Si]+[Ti]含量、合同允许的炉渣中TiO2含量范围、“零间隔出铁”、对水渣设备进行改革等措施,确保了高炉渣铁及时排放、生产持续稳定顺行,为入炉钒钛矿配比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截至今年6月份,高炉入炉钒钛矿配比已提高至15%,为钢铁股份公司进一步降低成本发挥了积极作用。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8-13

号外:被矿山欺负十几年 钢铁要熬出头了

提及钢铁股,投资者往往嗤之以鼻。但是这种认识可能需要改变了。     与多年来的惨淡业绩不同,钢铁行业基本面正在悄然改变。根据12家钢铁上市公司披露的201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8家业绩预增,尤其是河北钢铁上半年净利同比增幅高达3倍,为当之无愧的“预增王”。     这是偶然现象,还是长期趋势?根据我们的研究,在钢铁股业绩扭转背后,是钢铁企业与铁矿石、焦煤焦炭等上游原燃料供应商多年博弈之后,买方和卖方市场地位的转变,尤其是与铁矿石供应商之间。     由于过去十年来铁矿石被国际矿业巨头垄断,铁矿石价格十几年来“易涨难跌”,钢铁企业的利润,绝大部分都被上游和下游吞噬。但是今年上半年,作为钢铁行业最大的成本元素,铁矿石、焦炭价格跌幅分别高达23.15%、25.83%,而同期钢材价格综合指数累计下滑12.5%,不同步的跌幅成就了钢铁企业的利润。     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钢铁行业盈利水平有明显提升,国内重点大中型钢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2%至18130.54亿元,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33.46%至74.8亿元,销售利润率为0.41%,同比提高0.2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以来,钢材指数开始反弹,8月11日为3190元/吨,较6月末的年内最低价反弹1.3%。而二季度以来铁矿指数基本维持不变,焦炭指数仍继续下行,进一步增厚行业利润空间。 【铁矿石供需逆转】     铁矿石价格素来“易涨难跌”,分析师表示,矿价急剧下跌并超钢价跌幅的情况实属罕见,2008年6月初至8月底、2012年8月至9月曾短暂出现类似现象,但维持时间均较短。     但这次的形势或许要打破这一规律。伴随资金涌入、铁矿石产能急剧攀升,2014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出现较大跌幅,触及90美元/吨以下低位,但其“破百”的趋势并未改变矿业巨头的增产计划。2014年巴西淡水河谷的产量增速约为5%、力拓、必和必拓的产量增速均在10%左右、FMG产量增速接近15%,为国际铁矿石供给端带来新的产量增长。     因国外钢厂的需求相对稳定,铁矿石增产的大部分将销往中国,但中国缓慢增长的进口量不足以消化急剧扩张的产能。中国海关总署7月1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4.6亿吨,相当于全年进口9.2亿吨的水平,同比2013年实际进口量增长12.6%。而中钢协预计2014年中国粗钢产量同比仅增长3%至8.03亿吨。     由于国际矿业巨头不断扩张产能,铁矿石供需逆转的形势愈演愈烈,供给压力逐渐明显,而下游需求增速有限,这将使矿价短期内继续承压,延续自二季度以来的疲弱走势仍将延续,这对未来钢铁行业盈利改善将形成有力支撑。 【焦炭价格创7年新低,下半年弱势难改】     受累于钢铁行业的不景气,焦炭需求近年来一路下滑,价格持续走低。2014年焦炭价格呈单边下跌走势,从1200元/吨降至860元/吨,累计跌幅达28.3%,创2007年2月以来新低。     尽管价格持续下行,但焦炭产能增长却并未止步,2010年以来产能扩张逐渐加速,焦炭行业也处于产能过剩的困境。为此,工信部多次要求淘汰焦炭行业过剩产能,2014年首批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名单共涉及焦炭企业44家,共1473万吨产能。 而在需求端,钢厂和焦化厂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对原料采购意愿不强,库存低位运行状态仍将持续。从目前情况来看,焦炭弱势的基本面难以有效改善,焦炭价格仍将受钢铁市场压制。     焦炭价格在短期内仍难上涨,将继续支撑钢铁行业盈利提升。 【“金九银十”可期,终端需求有望回升】     在各种政策和市场的刺激下,钢材下游需求端也正在逐渐改善。     中国陆续出台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及重大水利项目等“微刺激”政策,以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制造业投资状况有望改善。同时,中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预计下半年汽车产销量将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尽管短期内房地产投资难有显著改善,但房屋新开工和销售面积仍将保持低速增长。     钢市旺季“金九银十”到来之际,终端需求有望显著回升,促使钢价触底反弹。且随着下半年定向刺激政策逐一落实,有望带动钢价及行业阶段性反弹,进而改善行业盈利情况。     因此,综合下半年矿价及钢价走势来看,钢铁行业盈利改善的局面在短期内将得以延续。但由于钢价中长期受制于产能严重过剩,钢企主营业务可能继续亏损,盈利空间仍面临被压缩的威胁。 【潜力股挖掘】 在钢铁行业形势悄然变化中,潜藏着一些潜力股,主要集中在军工钢、能源钢管和板材领域。 1、军工钢     投资逻辑:国家安全备受重视,军工钢处于景气上行周期,高温合金钢因在军工产业链上的重要地位尤其引人注目。     个股机会:钢研高纳,国内高温合金领域龙头企业;抚顺特钢,中国“特殊钢摇篮”,高温合金钢市场占有率约40%;中原特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控股,国内大型锻件装备龙头企业。 2、能源钢管     投资逻辑:能源升级已成未来长期趋势,中石化新粤浙线、西气东输三线、中亚D线等数个油气输送管重大项目年内有望开工;2014年核电重启,沿海核电建设将进一步提速。     个股机会:玉龙股份,国内油气输送管龙头企业;金洲管道,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管道产品的重要供应商;久立特材,国内大口径LNG输气管唯一生产商,核电站蒸发器核电管制造商。 3、板材领域     投资逻辑:钢铁行业在2009年的4万亿刺激下大量扩张盈利能力更优的线材产能,而板材产能由于政策原因无大幅增量,板材在经过近五年的消化后迎来景气周期。     个股机会:宝钢股份,国内板材龙头企业,其调价政策具风向标作用;首钢股份,以板材生产为主,其冷轧薄板营收占比逾90%;本钢板材,二线钢铁龙头,2013年钢板营收占比近90%。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矿山,钢铁
发布时间:2014-08-13

河北钢铁承钢五氧化二钒制备新技术获国家专利

日前,河北钢铁集团承钢钒钛分公司一项高纯粉剂五氧化二钒的制备方法获国家专利。 此技术属于钒生产工艺技术领域,通过对钒酸铵料浆压滤水洗,对钒酸铵进行破碎,降低生产人员劳动强度。本方法在传统粉剂钒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新设备就可生产高纯粉剂五氧化二钒,得到的粉剂五氧化二钒纯度不低于99%。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8-13

柳钢转炉厂推行汽车板钢生产条件过程确认制

今年以来,转炉厂针对高规格品种钢LGL3汽车板严格的质量标准,按照技术中心等职能部门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条件确认的方法,强化生产过程控制,提升产品质量。7月份,该厂LGL3汽车板铸坯综合命中率由原来的30%提升至83.84%,为柳钢抢占汽车用钢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汽车板等高规格品种钢的研发生产成为企业创效益的突破口,而严格的汽车板高规格品种钢质量标准,对转炉厂生产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生产稳定顺行,转炉厂技术攻关人员迎难而上,在LGL3汽车板生产前期,对生产条件制定一系列确认规范和生产组织要求,实行专用铁水生产,在废钢、钢包、中包、以及各种专用物料等方面积极做好准备,提供符合标准的生产条件。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质量需求,采取特定的生产组织模式,实行专用钢包制度等,当出现影响产品质量的异常生产状态时,按照相应过程控制和判定标准,对在不符合生产条件过程中生产的产品按照规定进行改判,全力确保LGL3汽车板产品质量。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柳钢,汽车板钢
发布时间:2014-08-13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