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武钢有限无取向硅钢实现全品种换包连浇!

在连铸工艺中,“中包换包”能够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这一过程是高效化的关键环节,不仅提高作业效率,还能降低生产成本。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因工艺特点,换包时容易造成事故,因此一般不进行换包连浇。在严峻的行业形势下,炼钢厂清醒的认识到:危机不见得是坏事,危字当头,倒逼我们从工艺、技术上创新!双机硅钢、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换包连浇这种以前不敢想、不敢试的,突破瓶颈后我们的竞争优势必将不容小觑。为此,炼钢厂以“2+8”管理变革为引领,挑战极致效率,在效益品种硅钢上持续创新,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换包连浇列为攻关目标。技术革新不是一蹴而就,攻关工作并非轻而易举,每一方面、每一环节都面临着极大挑战,细小问题考虑不周,都有可能前功尽弃。团队将前期生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根据试验结果不断总结、主动改善,对生产参数进行优化,逐步攻克了铝钢上换包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上换包无取向硅钢两大难点。作业区积极践行“PDCA+认真”和“两化”理念,把模拟经营的活力释放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全体员工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换包连浇难点被逐一克服。连浇过程稳定受控,各项换包连浇试验均取得了成功。经过团队评估,决定从2024年12月开始在所有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上全面展开换包,实现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换包5次、连浇77炉,打赢年底“收官战”。2025年1月,实现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高液位换包3次、连浇48炉,取得新年“开门红”。至此,无取向硅钢实现了全品种换包连浇,为公司在硅钢生产领域迈向更高台阶注入强劲动力。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极致效率,向新而行,炼钢厂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以无取向硅钢全品种换包连浇为重要突破口,持续加速关键工艺技术研发进程,为公司高效化发展不懈努力!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08

东华钢铁钢轧厂连浇时长炉数取得双突破,完成2025开门红

该纪录历时11天15小时48分钟,连浇922炉钢,三流总共生产铸坯89457米,结晶器铜板单次过钢量78222吨,连浇过程共使用9个中包,平均拉速1.8m/min,最高拉速2.2m/min,刷新东华钢铁最长连浇时长与炉数纪录,完成2025年开门红!连铸连浇能力是炼钢区域生产组织、工艺优化、工序协同、设备管控、操作水平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最长连浇纪录的背后是钢轧厂全体员工团结协作精神的体现,在面对铜板寿命、耐材质量、飞包操作、在线调宽、高拉速等挑战时,他们首先与铜板厂家结合高拉速铸机特点,采用独特铜板水槽设计,提高铜板通钢量;其次对中包耐材质量严格把关,在线中包渣线定期检查记录,保证中包耐材安全。同时,工作人员稳定操作也至关重要,春节期间连铸车间合理安排人员轮休制度,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转炉钢水的成分和温度、天车协调、设备精度保障、生产节奏调度、板坯热轧成卷等工序均做到精细化、标准化、高效化作业,为连浇时长、炉数突破纪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纪录的刷新是钢轧厂极致“高效率”创造高效益的不断冲刺,也是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成效的重要体现。2025年,东华钢铁将持续深化精细化管理,以降本增效为主线,进一步打通生产、研发、供应、销售全业务精益管理流程,全方位挖潜增效,以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08

钢筋网片“显身手”,山西建龙助力山西省高速公路交通网建设

近日,总投资117.14亿元的汾石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试运营。据悉,该项目的公路、桥面铺装网片全部由山西建龙供应,是继昔榆、离熙高速公路等项目后,山西建龙与山西路桥联手助力山西省高速公路交通网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钢筋网片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经济的建筑用材,通过将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以一定间距排列并互成直角,并将全部交叉点采用电阻焊点焊接而成,广泛应用于多层建筑、机场跑道、公路、隧道、桥梁等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煤矿作业中。其铺装便捷、焊接牢固的特点,能显著提升抗震抗裂性能,同时还可以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近年来,山西建龙大力推动企业向建筑业综合服务商转型。2022年9月和2023年3月,该公司先后投产两条智能钢筋网焊接生产线,单条产线日产量可达80吨,适用于直径6mm-12mm的钢筋焊接。2024年,山西建龙深加工产品销量3万吨,产销率达到111%,钢筋网片产品便是其中的重要产品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山西路桥汾石、离熙、昔榆、朔神等多个项目,以及中电建市政武宿机场项目。除常规规格外,该公司还新推出了CRB550/600及热轧负差盘螺网片,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未来,山西建龙将依托建龙集团建筑业综合服务平台优势,以及在晋陕豫区域的建材物流优势,持续挖掘网片业务潜力,努力把钢筋网片打造成深加工领域的“拳头”产品,进一步提升“建龙”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07

安钢热轧汽车钢销售喜迎开门红

2月5日早上,节后上班首日,从安钢营销中心传来喜讯,1月份特种汽车钢发货量突破5万吨,创历史新高,成功实现开门红。汽车钢是安钢主要的特钢产品之一,为实现汽车钢增量增效目标,营销中心积极转变营销模式,将提升老客户销售比例作为关键一招。营销中心负责人先后走访客户60余家,在老客户增量与新客户开发等方面均取得突破。其中,700MPa级以上高强钢销售突破2.6万吨,高效益订单占比达53%。同时,营销中心还聚焦新品种推广,加大特钢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新产品冷成型用钢AG700TC首月推广,销量达2800吨;高强度电池框架用钢AG750DK成功在新能源重卡领域推广,逐渐打开销路,实现了量价齐升。另外,营销中心还组织销售人员严格依照客户需求,精准对接生产单位,并结合安钢产线实际状况,制定了详尽的包含工艺、技术和装备等方面的保障措施,针对客户试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协调技术人员迅速完善技术方案,实现了质量与销量的双重稳定。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07

重庆钢铁热卷产线冷轧基料3.5mm规格开轧成功

近日,中南钢铁重庆钢铁热卷产线测试精轧机组冷轧基料3.5mm开轧首次轧制成功,成功突破了此前开轧材必须>5mm、且须采用屈服强度≥235Mpa的材质要求。薄规格的冷轧基料轧制温度低、轧制速度快,其轧制过程对设备精度提出极高要求。为确保成功轧制,轧钢厂生产技术室热卷技术团队在热卷产线升级改造期间,深入研究了各设备的精度控制,精心策划开发了“精轧辊缝预埋功能”,能够有效控制各机架预埋辊缝偏差在0.3mm内。此外,技术团队在测试前对开轧基料的目标温度进行了优化,调整了部分参数,同时优化了开轧卷板形模型自学习遗传系数......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此次轧制一次成功。“此前,由于开轧品规的限制,我们很多时候不得不根据原料库存结构及后续炼钢计划,对开轧材进行预留,导致部分热坯‘落地堆冷’,造成热装率损失。此次冷轧基料薄规格成功开轧,有效拓展了开轧品规,预计可减少单一品规开轧材堆冷2000吨/月,为提高热卷热装率提供了有力支撑。”技术人员介绍到。此次工艺的成功突破,充分验证了重庆钢铁热卷产线在粗轧、热卷箱、精轧、卷取各区域的精度稳定性已跃升至新水平,同时为实现热卷自由轧制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下一步,重庆钢铁还将继续围绕“拓展开轧材品规”进行攻关,致力于实现开轧材和非开轧材模型自学习系数的分离,彻底避免两者之间的互相干扰,摆脱对人工修正的依赖,力争实现完全自由开轧。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07

川威集团钒钛科技3#高炉顺利点火开炉

2月6日早上6时36分,历经46天的艰苦战,川威集团炼铁厂3#高炉顺利点火开炉,这座凝聚着无数人心血与智慧的高炉,再次点燃奋进之火。此次开炉沿用以往成功的焖炉开炉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堵风口操作顺序流程、采用氧枪加热炉缸等多项措施,为快速过撇渣器创造了先决条件。3#高炉的点火复产,标志着公司生产经营迈向新的阶段,再次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焖炉检修期间,炼铁厂遭遇了诸多挑战,严峻的市场环境、重污染天气的影响,以及技术攻坚难题,但炼铁团队依旧凭借着顽强意志与专业能力逐一克服。检修团队日夜坚守,技术人员潜心钻研,各部门紧密协作,让这座高炉在逆境中奋勇前行,顺利点火开炉。为确保此次3#高炉顺利点火复产,炼铁厂及相关部门精心筹备。一方面,成立了专门的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复产方案,涵盖安全、设备、工艺、人员等各个方面,明确了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另一方面,对3#高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修和维护,更换了老化的设备部件,对炉体进行了修复和加固,对电气、仪表等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为高炉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复产前还组织了多次模拟演练,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演并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3#高炉点火开炉是公司2025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为公司走出“钢铁寒冬”提供有力支撑。在复产过程中,全体参与人员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技术人员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实时监测高炉的运行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操作策略;检修人员加班加点进行设备调试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生产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保障了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3#高炉的顺利复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展望未来,炼铁厂将以3#高炉复产为新的起点,继续加强生产管理,优化工艺操作,提高利用系数,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全体员工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共同书写公司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25-02-07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