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商都地区镍铁厂全线停产

据了解,受2014年11月5日至11月11日即将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影响,内蒙商都地区镍铁厂自10月20日起全线停产,预计停产时间将至11月15日。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镍铁
发布时间:2014-10-24

钛等新兴产业“续力”陕西速度

今年5月,一期投资额达70亿美元的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竣工,高端存储芯片由此投入生产。三星的发力,助推着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可期”。如省长娄勤俭所说,三星落户将使西安在电子信息产业具备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设计、生产、销售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促进西部大开发及陕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带动西部乃至我国信息产业升级。 在上半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迅猛,同比增长约21%。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信息产业的较高增长势头中“可见一斑”。今年上半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706亿元,增长14.2%,较全省生产总值增速高4.5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9.5%,较去年同期提高0.25个百分点。 六大国家级产业园集聚效应明显 国家级高新区已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承载。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了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环保科技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设立了7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的关键技术和大规模开发应用。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和通信、光伏与半导体照明、电力设备与能源技术、电子元器件、汽车、软件与服务外包、生物制药、创新型服务业等八大产业集群。 在信息产业发展上,西安高新区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聚集区,吸引了美国英特尔、美光半导体、应用材料、霍尼维尔、韩国信泰电子、日本NEC、台湾华新丽华、华为、中兴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国内知名电子信息企业入驻,拥有电子信息企业超过千家。2013年,高新区电子信息实现营业收入1045.83亿元。 4月17日,世界500强美国强生公司全球最大供应链生产基地项目在高新区开工建设。基地将采用世界顶级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质量体系,预计2018年投产后,其产能将远远高于现有生产基地,预计片剂和胶囊的固体设计年产能力达40亿包装单位,非固体设计能力年产量含950吨乳膏和570万支包装单位。生物医药产业在高新区的发展愈发强劲——在草堂基地启动了5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园规划和建设;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类人胶原蛋白”,在今年年初荣获了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区内已聚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340余家,2013年,生物医药实现营业收入422.56亿元。 在获得了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钛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国家钛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国家重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等殊荣后,宝鸡高新区激发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跑步向前”。 亚洲最大的钛粉企业宝鸡富士特钛业公司落户宝鸡高新区;投资2亿元的台湾华新丽华股份独资的“特种钢中厚板材生产项目”在宝鸡高新区建成;由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宝钛集团投资26亿元的国家核级锆材研发及检测中心暨核级锆材生产线项目落户宝鸡高新区,形成了包括核级海绵锆、锆合金熔炼、锆加工材等在内的完整的核级锆材产业体系,填补了我国核级锆材生产空白……宝鸡高新区已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以钛为主,钨、钼、钽、铌、锆、铪等稀有金属加工并存的金属材料加工、销售、研发基地。目前基地内以宝钛集团为龙头,聚集科研、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企业440余家,其中近30家被认定为钛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到2015年,宝鸡钛产业基地将实现年销售收入600亿元,出口创汇10亿美元;国核宝钛锆业将形成年产2000吨核级海绵钛、500吨核级成品锆材和500吨工业锆的生产规模。宝鸡将真正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宝鸡高新区将成为全球钛材料产业的创新网络结点、国内最大的规模化和集群化生产基地,“宝鸡中国钛谷”品牌将享誉国际。 自2012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榆林高新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积极突围,大力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以资源型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在新能源产业方面,以入选国家首批新能源示范创建城市为契机,把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龙头,强力推进风电开发;构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产业链,推进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照明示范工程,建设国内知名光伏产品生产和应用基地;探索发展风光互补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引导企业开展风光互补以及风光储一体化技术研究。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重点发展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镁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开发高效电捕焦、高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等节能环保材料。在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黄芪、甘草、沙棘、麻黄等中草药材生产加工,大力发展蓖麻、紫穗槐、长柄扁桃等生物质提取。在新材料产业方面,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新能源材料、非金属型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榆阳陕汽新能源汽车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建设配套服务设施。 我省的六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已然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崛起的高地。 七大产业“并驱”2015年实现3000亿产值 作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我省制定了一系列新兴产业的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为加快推进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设立8亿元专项引导资金;从2010年起开始设立高新技术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相关产业的培育和成果产业化;重点对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重点发展领域和知识创新基础工程等六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大金融支持……上半年,我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率达1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平稳发展。上半年完成产值约500亿元,同比增长约9%,占全省装备制造业比重约20%。其中,航空航天、石油钻采设备、高端输配电设备等三大行业保持稳定增长。 我省新材料产业主攻高端应用,巩固拓展中低端市场,新材料产业保持持续稳步增长,上半年产值近2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以钛及钛合金为代表的高性能结构材料产业仍将是我省新材料产业主导力量,钛材产量约占全球20%。 生物医药产业上半年产值达到205亿元,同比增长约14%。西安——杨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生物医药企业进一步聚集发展。 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约13%。我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已形成了以光伏组件生产、光伏发电和光伏检测等为核心的完善产业链。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陕汽集团微型电动车、LNG/CNG重卡和客车已投放市场,上半年销售突破3600辆,产值约11亿元。比亚迪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轿车研发快速推进。E6电动轿车、K9电动客车等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 在节能环保产业,我省加大对LED照明、余热余压利用等产业的支持和补助力度,积极推进相关产品的推广应用。 七大产业驱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根据《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和完善100个创新平台(包括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重组10个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和完善20个高技术产业基地支撑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园区为载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同时,产业聚集效应显著增强。西安、宝鸡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杨凌、榆林力争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高端人才、技术成果和金融资本加速向创新型城市聚集,创新驱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逐步显现。到2015年,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成为国内高端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高地。 产业活力无限打造产业链抢占制高点 来自省统计局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分析,我省新兴产业结构呈现“五大二小”态势。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增加值仍位居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位,占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5.1%。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2%,增长23.8%,增速相比去年同期提高7.2个百分点。受三星投资项目带动,新材料产业中电子功能材料制造大幅增长,行业前景十分看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45.8%,其中生物产业同比增长17.8%。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培育期,增加值占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6%。 增速一上升三持平三回落。在三星投资项目带动下,新材料产业增速上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虽受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高端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增速较低影响,增速小幅回落,但在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调查中,62.5%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调查企业认为行业运行前景乐观,信心十足。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增速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高端装备制造与新能源汽车增速回落,但调查中一半调查企业均认为行业运行乐观,企业信心良好。 有信心就有动力。据了解,我省积极以科技成果中试为抓手,聚集各方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 在航空领域,着力攻克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机载设备配套能力等技术瓶颈,打造“研发——制造——试飞——检修与外包”产业链; 在航天领域,打造“卫星资源、专用软件、物联网技术成果—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终端及位置服务、北斗卫星空间基准授时、自主遥感信息”、“嵌入式软件、感知芯片、导航芯片——物联网系统与应用”等卫星应用产业链; 在半导体领域,打造“电子级硅材料、大直径单晶炉—硅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半导体器件”产业链; 在生物产业领域,打造“生物工程技术研发——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陕南原料药种植加工基地,西安、咸阳、杨凌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和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基地; 在新材料领域,发展“碳纤维装备、碳纤维原材料——碳纤维——碳纤维制品”产业链,以一个元素打造一个产业链的方式,重点发展钛、钼、钒、镁、锆、铌、钽等元素的“金属提纯——合金材料制备——合金材料应用”产业链; 在节能环保领域,打造“水处理技术—水处理装备——水体治理服务”产业链,“大气治理技术——气体治理装备——大气环境治理服务”产业链,“垃圾处理新技术——垃圾处理装备——垃圾治理服务”产业链。 随着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国际领先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聚集效应的加速显现,我省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做大做强,成为支柱产业;大力推进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成为陕西经济增长、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24

锦州局严把进口质量关—中信锦州进口锰矿受益

为更好地严守国门服务企业、维护国家和进出口企业合法利益,锦州检验检疫局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努力创新检验监管模式,深入强化服务意识,多措并举,严把进口矿产品质量关。一是组织相关检验人员坚持在货物靠泊后的第一时间到达检验现场,掌握进口货物的基本情况,严格按照取、制样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现场取、制样 ;二是加强业务管理,进一步理顺检验检疫业务操作程序,缩短操作流程时限,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更顺畅、便捷的服务;三是成立帮扶领导 小组,现场勘查,及时解决在进出口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企业挽回大量经济损失,维护企业权益。 在锦州检验检疫局的大力帮扶下,辖区企业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以中信锦州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进口三批锰矿,经锦州检验检疫局严格检测,锰含量与外方装货港检 测结果差距甚大,在检验检疫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最终以出具的品质证书结算,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人民币。近期,该公司刘玉强副总经理一行为锦州检验检疫局 赠予写有“实际践行群众路线,服务企业排忧解难”的锦旗,对锦州检验检疫局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全力维护企业利益深表感谢。(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锰矿
发布时间:2014-10-24

鞍山天力精密带钢公司正常生产

鞍山天力精密带钢有限责任公司(原鞍山带钢厂)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 鞍山天力精密带钢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完备、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拥有年产量6万吨各种规格高精度冷轧带钢的生产能力,是国内冷轧精密带钢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公司拥有较高水平的管理及科研队伍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在新特材质、特殊性能要求等高科技含量钢带品种的开发上具有较强的设备及人才优势,技术依托单位有东北大学、中科院激光毛化技术中心及辽宁科技大学等,具有较高的研发能力。公司完善的质量跟踪及售后服务体系为用户放心使用天力公司钢带产品提供可靠的保证。 该公司包芯线带钢的月生产能力可达到2000吨。据中国铁合金网最近了解,目前公司包芯线带钢正常生产。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关键字:包芯线
发布时间:2014-10-24

墨西哥钢铁部门将吸引投资30亿美元

墨西哥《金融家报》10月22日报道,在住目前墨西哥汽车工业增长需求和联邦政府大规模进行基建项目的机遇下,未来两年间,墨西哥钢铁部门将吸引30亿美元投资。这一金额超过近十年来该部门投资总额的20%。有关人士认为,今年墨西哥钢铁需求量将增长3.9%,并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增长。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24

武汉长利落实节能减排,玻璃搬迁工作全面启动

为了做好2014年湖北省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湖北省环保厅办公室于6月19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并通报了2014年上半年减排日常督查工作的相关情况,要求各地针对存在的问题逐项细化方案,落实责任,认真组织整改,按期完成整改任务,确保环保设备充分发挥减排效益。 其中,武汉长利玻璃有限公司(洪山区)因“未建设脱硫设施,排放烟气呈明显黄褐色,不能达标排放”而被列入2014年上半年减排日常督查问题企业名单之中,并要求当地环保部门“督促企业对存在的问题尽快完成整改,并对其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据了解,武汉长利玻璃有限公司是武汉市专门生产浮法玻璃的厂家,也是湖北省唯一从生产浮法原片到玻璃深加工一条龙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公司拥有400吨级650吨级浮法玻璃生产线各一条,玻璃深加工线九条,玻璃锅盖生产线六条,年生产浮法玻璃700万重箱、年深加工能力150万m2,玻璃锅盖500万片。产品质量均达国内先进水平。公司目前拥有全资子公司2个,控股子公司1个和1个市级研发中心。资产总计10亿元,年销售收入逾10亿元,利税达5000万元。 企业越大,社会责任则应该越强。那么,对于湖北省环保厅重点督查的问题企业,为什么在环保部门的通报要求下,依然违规排污呢,当地环保部门是如何督促该企业整改的? 对此,武汉市洪山区环境监察大队向本网回复表示:“2014年7月10日,国家环保部总量司严刚副处长率省市区三级环保部门对该企业进行突击检查,由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飞行监测。现场监测结果显示,一号线二氧化硫达标、氮氧化物超标,二号线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均超标。我局要求其立即整改,并处罚款5万元。我局于2014年5月报洪山区人民政府对该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洪政【2014】16号),决定对武汉长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废气污染实施限期治理,要求2015年5月5日前完成治理任务,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区政府将责令停产治理或实施关闭处理。 目前,该企业投入2.6亿元搬迁到荆州市洪湖新滩工业园的工作已全面启动。2014年洪湖工业园开始打桩工程,但洪湖新滩开发区变电站延期建设,道路、上下水不通等严重影响洪湖项目的投产日期,工程进展缓慢。我局要求该单位严格按照承诺于2015年12月31日前停产搬迁。 ”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10-24

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