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冶金材料设备网——17年专注冶金行业!
登录
免费注册
我要采购
我要出售
冶金旧拍
旧版入口
产品
公司
新闻
商机
搜索
轧钢设备
烧结球团
炼钢设备
节能环保
矿山设备
冶金辅料
客服热线电话
13313317360
QQ交谈
13313317360
首页
产品库
企业商城
新闻资讯
企业动态
综合经济
行业资讯
钢铁新闻
项目商机
招标公告
改造项目
新建项目
检修信息
供求信息
供应信息
采购信息
统计数据
供应商统计
生产商统计
产品推介
产品介绍
优质产品展示
供货业绩
技术专利
技术推广
技术文献
会议会展
会议会展
会议报道
会议预告
月刊杂志
11
22
免费索阅《冶金材料与设备》126期
免费索阅《冶金材料与设备》125期
免费索阅《冶金材料与设备》124期
免费索阅《冶金材料与设备》123期
免费索阅《冶金材料与设备》122期
探究中国由矿业大国迈向矿业强国之路
编辑:冶金材料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4-06-27
矿业大国的形成与该国矿产品生产、消费和矿产品进出口水平相关,也依赖于该国矿产资源的赋存条件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投入规模。理论上讲,在国与国之间存在国际比较优势的条件下,矿业大国也是国际矿产品贸易中出口国与进口国的经济规模表现形式。 一、从矿业大国和强国谈起 大国与强国是历史的、相对的、发展的、变化的国与国之间国际比较的概念。如果以国际影响力作为基本判断标准,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提出:一流大国(强国)可以被定义为,在其身处的国际社会中,能发挥最广泛影响力的国家。 盘点世界矿业强国发展形成的历程可以发现,矿业强国首先是矿业大国,矿业大国的形成与全球及本国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例如英国、美国霸权的形成产生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秘鲁和中东产油国等矿业大国;前苏联霸权的形成带动了哈萨克斯坦等矿业大国的形成;中国及金砖五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蒙古国等新兴矿业大国的形成。矿业大国的形成与该国矿产品生产、消费和矿产品进出口水平相关,也依赖于该国矿产资源的赋存条件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投入规模。理论上讲,在国与国之间存在国际比较优势的条件下,矿业大国也是国际矿产品贸易中出口国与进口国的经济规模表现形式。 相比较而言,矿业强国是在矿业大国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国际矿业的溢出效应,即对国际矿业发展的持续影响力。这些影响力包括该国对全球矿产资源的控制力,对国际矿业金融市场的影响力,该国矿业公司对国际矿业市场的垄断能力,该国对国际矿业规则标准制定的主导能力,以及解决本国及全球资源、环境、灾害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理论和技术能力等。 二、发展中的中国矿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管理矿产资源的国家,从西周开始,到商鞅变法专山泽,兴盐铁,矿业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联合国及我国产业划分标准专指的矿业包含采矿和采石业,属于第二产业;联合国及我国都将地质勘查归入技术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2012年,我国采矿业总产值7.99万亿,占GDP的14;矿产品对外贸易总额9919.10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的23.8;全国采矿业从业人员631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1.66.全年地质勘查投入1200亿元,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亿吨的油田4个,超过千亿立方米的气田3个,50亿吨的煤田4处,发现国内最大的超大型铀矿床。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费国、生产国和贸易国。2011年底,中国企业在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累计对外投资2580亿美元,居各行业前列,中国已成为全球矿业中心和矿业大国。 三、矿业大国和强国的比较 1、对全球矿产资源的控制能力。由于矿产资源的赋存环境及成矿条件迥异,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依靠自身的矿产资源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占有、控制、开发和使用全球矿产资源的能力是衡量大国与强国的重要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19~1928年间,美国和英国控制着当时世界已知煤蕴藏量的53,铁矿石的48,石油的76,铜的79,铝的81,铅的74;到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在非洲控制了利比亚87的石油产量,扎伊尔100的钴、90的铀、81的工业用金刚石和50的锂产量,在委内瑞拉控制了100的铁矿石生产和70的石油生产,还控制了拉丁美洲64的铝土矿、62的铁矿石,45的锰和锌,40的铅的产量;冷战结束后,美国加强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控制,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规定由加拿大供应美国铀、镍、钛、铁矿石、铂族金属和钾盐等,由墨西哥向美国供应石油、银、铜等矿产,与加拿大公司共同重建拉美矿产资源供应基地,重新控制南非铬铁矿、锰、铂族金属、金、金刚石等重要矿产资源,渗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越南、蒙古、东欧等转轨国家抢占控制权。对全球矿产资源的占有和控制是支撑美国霸权的经济基础。 2、对国际矿业金融市场的影响力。矿业金融市场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血液,谁控制力矿业金融市场,谁将控制全球矿业。因此,对矿业金融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是判断矿业大国与强国的最重要标准。国际矿业金融市场包括为矿业提供商业银行服务的货币市场、为矿业公司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证券市场和为矿产品定价服务的矿产品期货市场等。 证券市场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资金的主要融资渠道,交易所是管理证券市场和矿业公司上市融资的机构。全球主要为矿业服务的证券交易所有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南非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到2011年,6个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803家,市值30372亿加元,约合17万亿人民币。其中,纽约141家,市值占37.4;伦敦191家,市值占14.4;多伦多1646家,市值占14;澳大利亚700家,市值占15.2;约翰内斯堡56家,市值占11;香港69家,市值占8.1.6家证券交易所共给矿业公司融资311亿加元,美国、英国、香港和南非主要为矿业开采融资,占融资总额的48.9;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主要为勘查公司融资,共融资159亿加元,约合900亿人民币。尤其让人关注的重大事件是,2011年2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和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合并,合并后的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融资平台国际矿产品期货市场分为有色金属期货市场、贵金属期货市场和能源期货市场。国际有色金属期货主要在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和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交易。贵金属期货交易市场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芝加哥中美州商品交易所、伦敦黄金市场、香港商品交易所和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国际能源期货市场主要有纽约商业交易所和英国伦敦的石油交易所。 二战后,英国的全球霸权逐步被美国取代,但从1773年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利用金融市场控制实体经济。与美国、加拿大合作控制全球矿业市场,是英国始终站在矿业强国地位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伦敦证券交易所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成功合并后,通过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及国际航运市场等,控制并垄断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资金供给和矿产品市场定价,对全球矿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矿业公司对矿业市场的垄断能力。垄断是指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4-8家企业对相应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垄断企业控制产量和决定市场价格。矿业是资源垄断行业,矿业公司通过矿业权、矿业资本、企业并购、矿产品生产、矿山基础设施、矿产勘查开采技术等控制方式,逐步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跨国矿业垄断集团。一国矿业垄断集团的实力是矿业大国与矿业强国的分界线。从跨国企业垄断世界矿业市场情况看,2011年,全球20大矿业公司英国有5家、美国3家、南非3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各1家。美国埃克森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其60的资产在国外,2/3的利润来自国外。铁矿是重要战略性资源之一,一直是各国矿业企业主要竞争对象与控制目标,在全球铁矿资源生产控制格局中,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参与主体主要为跨国矿业公司,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家公司作为主力控制全球铁矿产出,且在定价上占绝对优势,形成三足鼎立的寡头垄断格局。美国铝业经过多年的扩张和并购,其氧化铝、电解铝和铝材的加工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铝加工企业。事实上,目前美、英、加、澳和南非等国的跨国矿业公司控制着全球大多数矿业资本和大多数矿业投资,通过资本的流动加强对全球资源的控制,与此同时,这些矿业跨国公司通过控制并引导全球矿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均下设地区性总部或研发中心,引导能源、资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通过技术控制全球发展方向。 4、对国际矿业规则标准制定的主导能力,1995年,WTO通过签署《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方式,把国际标准提升到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地位。明确成员国制定本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时应以已有的国际标准为基础;成员国制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得对国际贸易形成壁垒。目前,国际标准组织下属的秘书处有59.5在美、英、德、法等国,担任国际标准组织主席的人数美、德、英、法、日、加等国占67.4.进入21世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德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将制定国际标准规则列入国家战略。美国的重点领域是健康、安全、环境、高技术,加拿大的重点领域是健康、安全、环境。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占95以上,主导矿业行业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成为矿业大国和矿业强国竞争的制高点。 目前,在国际矿业领域,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矿业协会的主导下,JORC、NI43-101等协会标准规则等成为国际矿业融资、矿业并购、矿业权交易的主导规则,并成为国际间证券交易所上市信息披露的专业技术准则,在世界矿业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由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主导制定的矿业权评估方法、合资格人制度、储量计算标准、国际矿业会计准则等国际标准和规则也已经成为全球性通行规则。与美国对全球资源的强权控制、英国对国际矿业金融市场的强有力影响不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从矿产资源勘查入手,通过技术规则和标准实实在在左右着全球矿产勘查市场的发展和未来。 5、对解决资源、环境、灾害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理论和技术能力。地球科学通过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和地球信息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地球科学和矿业技术发展水平看,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矿业强国,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是地学强国,要看这个国家能否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自己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重大科学问题,同时要在科学理论创新、技术方法创新、研究思路创新等方面对世界地球科学有所贡献。 根据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占全世界的86,专利占全世界的90以上,科研人员占世界总数的71,未来15年,在全球科技进步中起主导作用的前十名是美、日、德、加、瑞、英、法、和以色列。根据国际ESI(学术信息机构)资料,地球科学论文被引用频次美国第1,英国第2,加拿大第5,澳大利亚第6,中国大陆第8.在矿产资源开采开发相关技术领域,例如,在物探技术和装备方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山地地震勘探、深层地震勘探技术和装备等等方面领先我国20年以上;在钻探技术和装备方面,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前苏联在取芯钻探、不取样钻探和取屑钻探等技术方面遥遥领先;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方面,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就利用航天遥感技术编制了全美1:250万滑坡分布图,加拿大从上世纪60年代利用航空遥感技术调查滑坡;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5~20,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在环境保护方面,英国的矿业发展历史悠久,通过许可证的准入制度确保环境保护、环境与安全管理、运输环节的环境保护、废弃物循环回收利用和回填处理。加拿大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约在矿产品价值的2以上。 在地球科学和矿业技术发展方面,矿业大国与矿业强国相比,矿业强国仍然具有地学科学和技术研发方面的先发优势。 6、矿业法律、税收制度、地学教育和地学知识普及。相对资源控制、金融市场、垄断企业、主导规则和科学技术等硬实力而言,法律税收、地学教育和地学知识普及是反映大国和强国软实力的核心要素。经过200多年的发展,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均具备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对矿业不实行增值税制度,只实行权力金制,对矿业项目最重要的优惠,体现在一些前期优惠措施方面,特别是勘查与开发支出的税收处理、耗竭补贴、利息扣减、税额减免、亏损移后结转条款及税收延交等,并以此来反映税收的时间价值,一般都有资源耗竭补偿。澳大利亚实行分税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可自主决定税制;美国的地学教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90年代以来,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广泛应用于地学教育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掀起一场改革。这些探索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教育最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高低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这一发展中的教育模式称为现代教育模式。地学科学与文化的传播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国家科技的综合实力。在美国,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的投入达到1∶1,成年人主要的科学信息来源是媒体,而美国是科学媒体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科学新闻在报纸头版的占有率已从1977年的1上升到2003年的5. 四、中国迈向矿业强国的建议 中国怎样才能实现矿业强国梦,根据上述比较建议如下: 1、在矿业强国中,美国、英国更强调的是全球视野,全球霸权和全球控制,如对资源、金融、规则、技术等等的控制,但最为核心的是他们更多地考虑是全球战略,从这一点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成为矿业强国,需要有一个国家战略,要有国家全球矿业战略的顶层设计,要开展中国特色的矿业强国理论创新和研究,以此为纲领逐步推进,分步实施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用10年左右成为世界矿业强国。 2、金融市场是英国始终站在世界矿业强国的根本原因!我国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已经出具规模,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对全球影响有限,应当利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和市场基础,培育股份制跨国矿业公司,应当利用我国矿业大国地位,推动我国保护性矿种、大宗矿种成为期货交易品种,应当尽早在新三板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矿产勘查资本市场。 3、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国际标准规则已经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全球的0.23,在矿业领域更是绝无仅有。据我国商务部调查,我国72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限制,相当于出口额的5.2.应当在部和行业协会的组织下,组成专门的专家团队认真积极融入全球规则标准的国际竞争中。 4、与美国、英国相比,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更加关注矿产资源的勘查和技术,中国已经成为地学大国,学科门类齐全,高等教育体系完备,有一支相当规模的科研队伍,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可以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有关地球科学问题。但是学科的发展很不平衡,只有少数学科领域处于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学术创新不够,尤其在矿业相关技术和装备领域与国外存在巨大的差距。应当在矿业强国战略中明确地学强国和技术强国战略,改革我国地学教育,大力加强地学科学普及,为我国矿业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后续人才储备。
上一篇:上半年煤市景气度低动力煤价格倒回六年前
下一篇:耐火材料行业分析 我国耐火材料产业优化升级
相关阅读
福建省开展2025年钢铁行业差别电价资金项目申报工作
央行王信:钢铁、航运、化工等7个行业转型金融标准正在研制
生态环境部:确保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世界钢铁协会:3月全球粗钢产量1.661亿吨 同比提高2.9%
钢铁板块震荡反弹 宝钢股份等多股涨超5%
审时度势 自律提质努力推动钢铁行业运行平稳向好
点击排行榜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8年烧结烟气脱硝及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安钢炼铁厂开展“安全之星”评选
晋钢中标大张高铁工程
继华菱钢铁总经理颜建新之后,宝武集团刘继生加盟方大钢铁,任九钢副总经理!
华菱与中船谋求合作升级
中钢协: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李俊渠委员:鼓励钢铁企业“走出去”实现转型升级
钢铁煤炭将按需设定总量“天花板” 原则上停审新增产能技改项目
萍安钢公司11月份盈利超亿元
通钢集团与通化钢铁公司两级机关精减压缩合并